流雲在宮門口候著,看到出來的隻有長離一人,有些著急。
“王爺,郡主呢?”
長離腳步未停,直接跨上馬車,“回去再說。”
流雲隻得應了一聲,駕著馬車回府。
王府書房。
流雲一聲驚呼,“那可怎麽辦?這樣一來橫豎都是死路一條,早知道便不回來了!”
長離挑眉看著他,“不回來又能去哪裏?”
流雲撇著嘴,嘟囔著,“那也好過送死吧……”
長離目光看著門外,像是在思考,“此事也不是完全沒有轉機。”
“什麽轉機?”
“那鐲子是皇祖母所賜,若是皇祖母都不怪罪,那這罪名自然落不下來。”
流雲聽罷,皺著一張臉,“這……說服太後……好像也不太現實吧。”
長離麵色沉靜,“那倒未必。”
————————
次日一早,長離便去了永和宮給太後請安。
雖說懿嘉帝對這個兒子不上心,但太後倒是一視同仁,甚至對長離還更好些。
也或許是看他幼年喪母,心中憐憫吧。
長離過去的時候,正碰到明歆帶著丫鬟從太後宮裏出來。
明歆瞧見他,立馬低下頭,麵含羞色,白皙的麵龐泛起一絲紅暈,微微福了福身子。
長離卻像是未曾留意到她一般,徑直走了過去。
明歆不禁黯然,看著長離的背影,愣了愣神。
長離才一踏進永和宮,太後便笑了,似乎是看到這個皇孫格外高興。
“喲~離兒今日怎麽想起到我宮裏來了?來,先坐下。”
長離行了一禮,坐在太後對麵,“自然是來給皇祖母請安。”
太後一挑眉,戲謔道,“恐怕還有別的事吧?”
“確實還有一事想請求皇祖母。”
太後作出思考狀,“讓哀家猜猜,可是為了白歌的事?”
長離頓了一頓,麵色緩和了些,“皇祖母果然料事如神,什麽事都瞞不住您。”
太後連連擺手,“哎~今兒一大早明歆便來與我說過此事了,你緊跟著就過來了,我還能猜不出來嗎?”
“明歆?”,長離仔細回想了一下,好像方才確實有個女子從宮裏出去。
“可不是嘛,宮門都才開呢,就跑過來了。”
“那皇祖母是如何作答的?”
太後瞥他一眼,悠悠歎口氣,“這白歌確是犯了大過,原本哀家就是不願應允的。”
她又瞅瞅長離,“可你當真是從未求過哀家什麽,好難得開一次口,總不能拒絕了去。”
長離神色一鬆,“謝皇祖母體諒。”
“謝什麽謝呀,本來我便喜歡白歌這孩子,當時的情況,想來也是迫不得已……”
“一個女子,孤身一人在安陵,自然是有很多難處。”
“是啊,我年紀也大了,可不能因為我這把老骨頭讓她丟了性命。”說著,太後笑了笑。
長離又陪太後說了會兒話,便起身離開了。
他本想著,要太後答應此事還得費一番功夫,卻沒想到,她如此輕易就答應了。
雖有些意料之外,但他也沒有深想。
長離離開後,太後便叫來身邊的貼身女官,低聲吩咐了幾句。
那女官聽完後,福了福身子便帶著幾個宮女出了永和宮。
————————
刑部大牢。
搖曳的火把掛在大牢走廊的牆壁上,盡管如此,整個空間依舊十分昏暗,由於常年不見天日,連空氣都是渾濁的,夾雜著幹涸的鮮血的味道。
每間牢房有一個單獨的小窗,建在高處,透著些微的亮光,勉強可以分辨出時辰。
阿美自昨日被帶到牢房,依舊是該吃吃該睡睡。
此時正值十一月,天已經涼了起來,好在這牢房四麵不透風,她躺在稻草堆上,身上再蓋著些,倒也還算暖和。
此時她睜開眼,皺著臉揉了揉脖子,坐起身來,嘀咕著,“這裏睡著可真難受,脖子都酸了……”
說著,抬頭看了看窗外,估摸著已經不早了。
她站起身來,準備活動活動筋骨,卻聽得有一陣腳步聲傳來,整齊有序。
不多會兒,便看到五個宮女模樣的女子出現在牢房前,領頭的宮女有些眼熟,但她一時也想不起來。
那五人在門口站定,身後便跟來一個獄卒,利索地打開牢門,便離開了。
領頭宮女帶著幾人走進來,微微頷首,麵無表情,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郡主,奴婢是太後娘娘身邊的大丫鬟如意,奉太後娘娘旨意,前來查驗。”
阿美有些不解,皺眉問道,“查驗?”
“聽聞白歌腰間有一塊兒紅色胎記,若郡主真是白歌,太後娘娘自不會為難。”
如此一來,阿美立馬就懂了,若她是白歌,太後不怪罪她的話,皇帝那邊自然就好辦一些了。
她也沒有多說什麽,轉過身,輕聲道,“勞煩各位幫忙看著周圍。”
如意微微側頭,身後幾個宮女便領命上前,拉開準備好的布匹,隔在阿美身前。
————————
晌午過後,太後便帶著貼身的嬤嬤宮女去了禦書房。
彼時懿嘉帝正批著折子,見太後過來,忙起身相迎。
“母後此時不在宮中歇著,來禦書房,可是有什麽事。”
太後笑盈盈的,在一旁坐下,出口卻是反問,“皇帝難道不知道哀家來所為何事?”
懿嘉帝想了想,突然沉下臉來,“若是別的事,兒臣自然聽從母後安排,可這件事……”
太後笑著打斷他,“白歌確實是真的,早間的時候我便派人去查驗過了,她身上那胎記確實與兒時一模一樣。”
“即便如此,私自典當宮中物品,亦是不可饒恕!”
太後歎口氣,“皇帝呀,既是哀家賞賜的東西,哀家都不怪罪了,你便也別再追究了。”
懿嘉帝皺著眉,沉聲道,“母後為了白歌的事,已經向兒臣替她要了封賞,算是仁至義盡,若此次再輕易放了她,豈不是讓天下子民說我皇家有失公允?”
其實他一直對白歌就是有成見的,從之前得知她與兩位皇子有來往的時候,他便不待見她,即便是後來知道她是白太醫的女兒,他也僅僅隻是同情白家的遭遇而已。
太後頓了頓,又繼續道,“哀家如今年歲也大了,沒幾年好活了,若是白歌因為我而丟了性命,那我的罪孽可就重了,你就權當是為我積德,寬厚處理吧,也算是給大家一個交代。”
懿嘉帝最重孝道,聽她這麽說,一時也沒了主意。
他神色微動,歎了口氣道,“母後千萬別這麽說,既是為母後積德,兒臣從寬處理便是了。”
太後滿意地笑了笑,“如何處置聽憑皇帝決斷,其餘的哀家也管不了了。”
懿嘉帝微微頷首,當做是回應了。
可心裏對白歌的不滿,卻愈來愈濃……
“王爺,郡主呢?”
長離腳步未停,直接跨上馬車,“回去再說。”
流雲隻得應了一聲,駕著馬車回府。
王府書房。
流雲一聲驚呼,“那可怎麽辦?這樣一來橫豎都是死路一條,早知道便不回來了!”
長離挑眉看著他,“不回來又能去哪裏?”
流雲撇著嘴,嘟囔著,“那也好過送死吧……”
長離目光看著門外,像是在思考,“此事也不是完全沒有轉機。”
“什麽轉機?”
“那鐲子是皇祖母所賜,若是皇祖母都不怪罪,那這罪名自然落不下來。”
流雲聽罷,皺著一張臉,“這……說服太後……好像也不太現實吧。”
長離麵色沉靜,“那倒未必。”
————————
次日一早,長離便去了永和宮給太後請安。
雖說懿嘉帝對這個兒子不上心,但太後倒是一視同仁,甚至對長離還更好些。
也或許是看他幼年喪母,心中憐憫吧。
長離過去的時候,正碰到明歆帶著丫鬟從太後宮裏出來。
明歆瞧見他,立馬低下頭,麵含羞色,白皙的麵龐泛起一絲紅暈,微微福了福身子。
長離卻像是未曾留意到她一般,徑直走了過去。
明歆不禁黯然,看著長離的背影,愣了愣神。
長離才一踏進永和宮,太後便笑了,似乎是看到這個皇孫格外高興。
“喲~離兒今日怎麽想起到我宮裏來了?來,先坐下。”
長離行了一禮,坐在太後對麵,“自然是來給皇祖母請安。”
太後一挑眉,戲謔道,“恐怕還有別的事吧?”
“確實還有一事想請求皇祖母。”
太後作出思考狀,“讓哀家猜猜,可是為了白歌的事?”
長離頓了一頓,麵色緩和了些,“皇祖母果然料事如神,什麽事都瞞不住您。”
太後連連擺手,“哎~今兒一大早明歆便來與我說過此事了,你緊跟著就過來了,我還能猜不出來嗎?”
“明歆?”,長離仔細回想了一下,好像方才確實有個女子從宮裏出去。
“可不是嘛,宮門都才開呢,就跑過來了。”
“那皇祖母是如何作答的?”
太後瞥他一眼,悠悠歎口氣,“這白歌確是犯了大過,原本哀家就是不願應允的。”
她又瞅瞅長離,“可你當真是從未求過哀家什麽,好難得開一次口,總不能拒絕了去。”
長離神色一鬆,“謝皇祖母體諒。”
“謝什麽謝呀,本來我便喜歡白歌這孩子,當時的情況,想來也是迫不得已……”
“一個女子,孤身一人在安陵,自然是有很多難處。”
“是啊,我年紀也大了,可不能因為我這把老骨頭讓她丟了性命。”說著,太後笑了笑。
長離又陪太後說了會兒話,便起身離開了。
他本想著,要太後答應此事還得費一番功夫,卻沒想到,她如此輕易就答應了。
雖有些意料之外,但他也沒有深想。
長離離開後,太後便叫來身邊的貼身女官,低聲吩咐了幾句。
那女官聽完後,福了福身子便帶著幾個宮女出了永和宮。
————————
刑部大牢。
搖曳的火把掛在大牢走廊的牆壁上,盡管如此,整個空間依舊十分昏暗,由於常年不見天日,連空氣都是渾濁的,夾雜著幹涸的鮮血的味道。
每間牢房有一個單獨的小窗,建在高處,透著些微的亮光,勉強可以分辨出時辰。
阿美自昨日被帶到牢房,依舊是該吃吃該睡睡。
此時正值十一月,天已經涼了起來,好在這牢房四麵不透風,她躺在稻草堆上,身上再蓋著些,倒也還算暖和。
此時她睜開眼,皺著臉揉了揉脖子,坐起身來,嘀咕著,“這裏睡著可真難受,脖子都酸了……”
說著,抬頭看了看窗外,估摸著已經不早了。
她站起身來,準備活動活動筋骨,卻聽得有一陣腳步聲傳來,整齊有序。
不多會兒,便看到五個宮女模樣的女子出現在牢房前,領頭的宮女有些眼熟,但她一時也想不起來。
那五人在門口站定,身後便跟來一個獄卒,利索地打開牢門,便離開了。
領頭宮女帶著幾人走進來,微微頷首,麵無表情,一副公事公辦的模樣,“郡主,奴婢是太後娘娘身邊的大丫鬟如意,奉太後娘娘旨意,前來查驗。”
阿美有些不解,皺眉問道,“查驗?”
“聽聞白歌腰間有一塊兒紅色胎記,若郡主真是白歌,太後娘娘自不會為難。”
如此一來,阿美立馬就懂了,若她是白歌,太後不怪罪她的話,皇帝那邊自然就好辦一些了。
她也沒有多說什麽,轉過身,輕聲道,“勞煩各位幫忙看著周圍。”
如意微微側頭,身後幾個宮女便領命上前,拉開準備好的布匹,隔在阿美身前。
————————
晌午過後,太後便帶著貼身的嬤嬤宮女去了禦書房。
彼時懿嘉帝正批著折子,見太後過來,忙起身相迎。
“母後此時不在宮中歇著,來禦書房,可是有什麽事。”
太後笑盈盈的,在一旁坐下,出口卻是反問,“皇帝難道不知道哀家來所為何事?”
懿嘉帝想了想,突然沉下臉來,“若是別的事,兒臣自然聽從母後安排,可這件事……”
太後笑著打斷他,“白歌確實是真的,早間的時候我便派人去查驗過了,她身上那胎記確實與兒時一模一樣。”
“即便如此,私自典當宮中物品,亦是不可饒恕!”
太後歎口氣,“皇帝呀,既是哀家賞賜的東西,哀家都不怪罪了,你便也別再追究了。”
懿嘉帝皺著眉,沉聲道,“母後為了白歌的事,已經向兒臣替她要了封賞,算是仁至義盡,若此次再輕易放了她,豈不是讓天下子民說我皇家有失公允?”
其實他一直對白歌就是有成見的,從之前得知她與兩位皇子有來往的時候,他便不待見她,即便是後來知道她是白太醫的女兒,他也僅僅隻是同情白家的遭遇而已。
太後頓了頓,又繼續道,“哀家如今年歲也大了,沒幾年好活了,若是白歌因為我而丟了性命,那我的罪孽可就重了,你就權當是為我積德,寬厚處理吧,也算是給大家一個交代。”
懿嘉帝最重孝道,聽她這麽說,一時也沒了主意。
他神色微動,歎了口氣道,“母後千萬別這麽說,既是為母後積德,兒臣從寬處理便是了。”
太後滿意地笑了笑,“如何處置聽憑皇帝決斷,其餘的哀家也管不了了。”
懿嘉帝微微頷首,當做是回應了。
可心裏對白歌的不滿,卻愈來愈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