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後,一個身著紋金重鎧的年輕勇士走進了大殿,他身形魁梧,麵色嚴肅,背上負著金色劍盾,步伐沉穩地走向高坐王位之上的嬴政。
“勇士亞瑟,覲見陛下。”走到白起身旁時,亞瑟突然站定,一臉勇武地向嬴政行禮,看上去絲毫沒有被嬴政王權至上的王者氣息所壓製。
“不錯。”嬴政看著一臉勇武的亞瑟,稱讚道,“這體格和西楚霸王倒有的一拚啊!”而一旁的扁鵲和鍾無豔也都側目打量著這個年輕的勇士。
“亞瑟。你可願臣服於朕。”嬴政故意提高了幾分聲量,以檢驗亞瑟之勇。亞瑟幾乎沒有遲疑地回答道:“我隻臣服於我的使命,而我此刻的使命是成為陛下的一員戰將!”
“好!”嬴政罕見地笑了,正直用人之期,他很滿意眼前這個不畏王權的勇士,“朕封你為前將軍,與後將軍鍾無豔一起去鎮守陵城吧。”“謝陛下!”
“好了,眾卿退下吧。”嬴政遙看著遠方的天穹,說道,“千裏之堤將成,還望大家堅守其職。”——秦楚邊城,鳳岐山。
龍臥蜀道,鳳鳴岐山——是三境自古由來的謠讖。鳳岐山立於秦楚之譚中,八荒之泉眼,有雲逍霧繞,星辰影耀,確是一座出賢者的奇山。而這奇山上又還有一座伴雲而立的紫古寺外,一個年輕的男子腳踏虛空,靜靜地浮在飄蕩的山風之中——他右眼戴著一枚金邊圓鏡,一頭銀發淩而不亂,肩上搭著綾白色披肩,一身纖布風衣在不息的山風中獵獵作響,而他的眼睛始終注視著自己手中捧著的那本厚重的羊皮古書。
仔細一看,那古書上布滿的全是靈言梵文。“老師,你來了。”盡管專心於書文,但男子還是察覺到了那抹熟悉的氣息。此時,隻見一個手持古杖,鶴發白須的老者不知何時出現在了古寺門外,靜靜地看著那專注於書文的男子。男子回過身,踏著虛空慢慢地飄降到老者身前,但雙腳仍未著地。
“子房,最近感覺怎麽樣?”薑尚看著自己悟性最高的弟子,輕聲問道。“魔藍之力雖然慢但每日都有提升,而覺醒之力卻絲毫沒有長進,甚至感應不到覺醒的力量。”張良沒有思量,對老師直言了自己的困惑,“我感覺,我是遇到瓶頸了。”
“嗯”薑尚略略點頭,“確是瓶頸。如果你不能突破覺醒的桎梏的話,不久你的魔藍也會停滯不前。”“那我該怎麽辦,老師。”張良問道。“這個不急,我們先說另外的事。”薑尚安撫著困惑的張良,而後問道,“你對言靈古書的翻譯有什麽突破嗎?”
“言靈古書的後文也愈加變難了,我最近隻破譯了一條預言。”張“嗯,那這條預言是否可言?”薑尚問道。張良略微點頭,轉過目光,不知是看雲還是看山,亦或是看那無盡的天空,然後緩緩吐息。“預知即將降臨的風暴,無人能置身事外。”
薑尚細細斟酌著那句預言,接著目光微睱,也不追論預言,而是轉目說道:“古書預言的破譯若是困難也不必一時執著……眼下你還有一件重要的事。”
張良聽到老師的話,立刻回過神來,專注地聽著。“以前我一直沒跟你說,但你自己一定也早有了解,就是——召喚術。”薑尚看著張良,認真地說道。張良聽到“召喚術”三字時,眼神明顯一亮。“三境上的英雄若想變強,無非走的是‘魔道’、‘武道’和‘機關術’這三條路,但此三者都是以不斷積澱自身力量來成長,而召喚術不同——召喚術是借助三境自然的力量來作為自身的武器!”
“召喚術人人都可習之,隻是選擇不同而已。目前已知的召喚術有十種——懲戒、斬殺、狂暴、疾步、幹擾、暈眩、治療、淨化、防護、閃現——十種召喚術各不相同,不同的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做不同的選擇。”
“然而,召喚術最詭秘的地方不隻在於人所皆備,而是它沒有秘法,沒有口訣,甚至不需要學習,要想掌握隻能看一點,那就是對飄散在自然中的磅礴力量的領悟與借用。簡單地說——這全看人的慧根!”
薑尚突然停住話語注視著張良,他那透悟了滄海桑田的瞳孔中竟於此刻溢出了幾絲灼人的光芒。“懂了嗎?子房,我一直以來都沒讓你習練召喚術的原因——你突破了語言的壁壘,能聆聽萬物的聲息,向自然傳達你的情緒,乃至翻譯不成文字的上古遺書——子房,你是我百年來遇到過的最有慧根的人——你的召喚術將會空前的強大!”
聽到老師的話,張良忽然感到萬物驟空,世界變得更加無垠,而他淩空於萬千生靈之中,自然所有的聲息都縈繞在他耳畔。“所以你一定要萬分慎重,一定要思考清楚才能做出選擇——史上最強的召喚術將會在你身上誕生。”薑尚看著張良,語氣穩重地說道,“即刻你便去巨鹿峽穀禪坐思考,以做出最好的選擇。”
張良回過神來,點點頭然後問道:“那我此行該去多久呢?老師。”薑尚抬頭望著天穹中翱翔於雲霧天際的蒼鷹,舉重若輕地說道:“此行你不必回來了”
“這又回到剛才說的事上了——你之所以會遇到覺醒的瓶頸,恰恰是因為你在這鳳岐山上沉寂的太久了,領悟自然、破譯古書太久了,以致你忽略了人間凡塵,失了凡心——所以不能突破覺醒的桎梏。”薑上靜靜地說著。
“所以,你該去世間體會一下凡塵了。”張良凝視著老師沉重而堅定的麵容,他沒有說話,沒有質疑,甚至沒有沉重與不舍,就輕輕應了一聲,而後轉身向山“子房,對召喚術的選擇,不能隻考慮自身的情況,還要連係到你將來在戰爭中的定位,從大局考慮,做出最全麵的決定。”薑尚看著慢慢遠去的弟子,最後又說道。
“我……”張良突然停住了身子,疑惑道,“我需要加入戰爭嗎?”薑尚轉過身,朝寺院中走去,悠悠的聲音回蕩在獵獵山風中。
“不是你說的嗎——預知即將降臨的風暴,無人能置身事外。”張良聞言,不再多言,也不再停留。薑尚走進寺院幾步便停了下來,手中梧桐古杖輕輕地頓在地上。
“多謝薑公相助,張良可算出山了。”伴著聲音,一個中年男子從禪房裏走了出來——淺紫色的頭發梳理整齊,眉梢淺平,藍眸微亮,一身紫衣銀月甲,彬彬有禮而氣度不凡。劉邦走近薑尚三步遠時,尊敬地行了晚輩之禮。
“漢王,老生能幫你的就到這了,至於張良此後是否進入您的陣營,就全憑造化了。”薑尚也點頭回禮,說道。
“隻要張良出了山,對未來的局勢就是有利的。至於他是否肯屈居於我帳下倒不是最重要。”劉邦輕聲說道。“老生很好奇,漢王為何不親自去請張良出山呢?”薑尚問道,“以漢王的魅力與氣度,定是能感化張良的。”
(本章完)
“勇士亞瑟,覲見陛下。”走到白起身旁時,亞瑟突然站定,一臉勇武地向嬴政行禮,看上去絲毫沒有被嬴政王權至上的王者氣息所壓製。
“不錯。”嬴政看著一臉勇武的亞瑟,稱讚道,“這體格和西楚霸王倒有的一拚啊!”而一旁的扁鵲和鍾無豔也都側目打量著這個年輕的勇士。
“亞瑟。你可願臣服於朕。”嬴政故意提高了幾分聲量,以檢驗亞瑟之勇。亞瑟幾乎沒有遲疑地回答道:“我隻臣服於我的使命,而我此刻的使命是成為陛下的一員戰將!”
“好!”嬴政罕見地笑了,正直用人之期,他很滿意眼前這個不畏王權的勇士,“朕封你為前將軍,與後將軍鍾無豔一起去鎮守陵城吧。”“謝陛下!”
“好了,眾卿退下吧。”嬴政遙看著遠方的天穹,說道,“千裏之堤將成,還望大家堅守其職。”——秦楚邊城,鳳岐山。
龍臥蜀道,鳳鳴岐山——是三境自古由來的謠讖。鳳岐山立於秦楚之譚中,八荒之泉眼,有雲逍霧繞,星辰影耀,確是一座出賢者的奇山。而這奇山上又還有一座伴雲而立的紫古寺外,一個年輕的男子腳踏虛空,靜靜地浮在飄蕩的山風之中——他右眼戴著一枚金邊圓鏡,一頭銀發淩而不亂,肩上搭著綾白色披肩,一身纖布風衣在不息的山風中獵獵作響,而他的眼睛始終注視著自己手中捧著的那本厚重的羊皮古書。
仔細一看,那古書上布滿的全是靈言梵文。“老師,你來了。”盡管專心於書文,但男子還是察覺到了那抹熟悉的氣息。此時,隻見一個手持古杖,鶴發白須的老者不知何時出現在了古寺門外,靜靜地看著那專注於書文的男子。男子回過身,踏著虛空慢慢地飄降到老者身前,但雙腳仍未著地。
“子房,最近感覺怎麽樣?”薑尚看著自己悟性最高的弟子,輕聲問道。“魔藍之力雖然慢但每日都有提升,而覺醒之力卻絲毫沒有長進,甚至感應不到覺醒的力量。”張良沒有思量,對老師直言了自己的困惑,“我感覺,我是遇到瓶頸了。”
“嗯”薑尚略略點頭,“確是瓶頸。如果你不能突破覺醒的桎梏的話,不久你的魔藍也會停滯不前。”“那我該怎麽辦,老師。”張良問道。“這個不急,我們先說另外的事。”薑尚安撫著困惑的張良,而後問道,“你對言靈古書的翻譯有什麽突破嗎?”
“言靈古書的後文也愈加變難了,我最近隻破譯了一條預言。”張“嗯,那這條預言是否可言?”薑尚問道。張良略微點頭,轉過目光,不知是看雲還是看山,亦或是看那無盡的天空,然後緩緩吐息。“預知即將降臨的風暴,無人能置身事外。”
薑尚細細斟酌著那句預言,接著目光微睱,也不追論預言,而是轉目說道:“古書預言的破譯若是困難也不必一時執著……眼下你還有一件重要的事。”
張良聽到老師的話,立刻回過神來,專注地聽著。“以前我一直沒跟你說,但你自己一定也早有了解,就是——召喚術。”薑尚看著張良,認真地說道。張良聽到“召喚術”三字時,眼神明顯一亮。“三境上的英雄若想變強,無非走的是‘魔道’、‘武道’和‘機關術’這三條路,但此三者都是以不斷積澱自身力量來成長,而召喚術不同——召喚術是借助三境自然的力量來作為自身的武器!”
“召喚術人人都可習之,隻是選擇不同而已。目前已知的召喚術有十種——懲戒、斬殺、狂暴、疾步、幹擾、暈眩、治療、淨化、防護、閃現——十種召喚術各不相同,不同的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做不同的選擇。”
“然而,召喚術最詭秘的地方不隻在於人所皆備,而是它沒有秘法,沒有口訣,甚至不需要學習,要想掌握隻能看一點,那就是對飄散在自然中的磅礴力量的領悟與借用。簡單地說——這全看人的慧根!”
薑尚突然停住話語注視著張良,他那透悟了滄海桑田的瞳孔中竟於此刻溢出了幾絲灼人的光芒。“懂了嗎?子房,我一直以來都沒讓你習練召喚術的原因——你突破了語言的壁壘,能聆聽萬物的聲息,向自然傳達你的情緒,乃至翻譯不成文字的上古遺書——子房,你是我百年來遇到過的最有慧根的人——你的召喚術將會空前的強大!”
聽到老師的話,張良忽然感到萬物驟空,世界變得更加無垠,而他淩空於萬千生靈之中,自然所有的聲息都縈繞在他耳畔。“所以你一定要萬分慎重,一定要思考清楚才能做出選擇——史上最強的召喚術將會在你身上誕生。”薑尚看著張良,語氣穩重地說道,“即刻你便去巨鹿峽穀禪坐思考,以做出最好的選擇。”
張良回過神來,點點頭然後問道:“那我此行該去多久呢?老師。”薑尚抬頭望著天穹中翱翔於雲霧天際的蒼鷹,舉重若輕地說道:“此行你不必回來了”
“這又回到剛才說的事上了——你之所以會遇到覺醒的瓶頸,恰恰是因為你在這鳳岐山上沉寂的太久了,領悟自然、破譯古書太久了,以致你忽略了人間凡塵,失了凡心——所以不能突破覺醒的桎梏。”薑上靜靜地說著。
“所以,你該去世間體會一下凡塵了。”張良凝視著老師沉重而堅定的麵容,他沒有說話,沒有質疑,甚至沒有沉重與不舍,就輕輕應了一聲,而後轉身向山“子房,對召喚術的選擇,不能隻考慮自身的情況,還要連係到你將來在戰爭中的定位,從大局考慮,做出最全麵的決定。”薑尚看著慢慢遠去的弟子,最後又說道。
“我……”張良突然停住了身子,疑惑道,“我需要加入戰爭嗎?”薑尚轉過身,朝寺院中走去,悠悠的聲音回蕩在獵獵山風中。
“不是你說的嗎——預知即將降臨的風暴,無人能置身事外。”張良聞言,不再多言,也不再停留。薑尚走進寺院幾步便停了下來,手中梧桐古杖輕輕地頓在地上。
“多謝薑公相助,張良可算出山了。”伴著聲音,一個中年男子從禪房裏走了出來——淺紫色的頭發梳理整齊,眉梢淺平,藍眸微亮,一身紫衣銀月甲,彬彬有禮而氣度不凡。劉邦走近薑尚三步遠時,尊敬地行了晚輩之禮。
“漢王,老生能幫你的就到這了,至於張良此後是否進入您的陣營,就全憑造化了。”薑尚也點頭回禮,說道。
“隻要張良出了山,對未來的局勢就是有利的。至於他是否肯屈居於我帳下倒不是最重要。”劉邦輕聲說道。“老生很好奇,漢王為何不親自去請張良出山呢?”薑尚問道,“以漢王的魅力與氣度,定是能感化張良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