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璿璿的肚子開始漸漸隆起。
劉鏞選擇了一個黃道吉日,與唐璿璿舉行了一場簡單而又隆重的婚禮。
這一天,劉家的子女帶著下一代都來了。
唐璿璿和劉鏞朝南坐著。
冬梅帶著大兒子蔣汝藻也來了。畢竟蔣汝藻已經長大董事,他首先來到璿璿身邊,向璿璿道:外婆在上,受外甥汝藻一拜。其實,蔣汝藻比唐璿璿才小不了幾歲,而唐璿璿連升二級,一下子成了外婆輩。
璿璿笑著扶起蔣汝藻,給他掏了個紅包。
這時,站在一旁的秋梅也對自己子女道:快去快去,你們看,外婆給了汝藻哥哥那麽大的紅包,快去叫外婆,外婆有紅包。
幾個小朋友一下都湧過去。妍妍和小瑩叫承幹、承模、承業、也過去叫奶奶。承業才呀呀學步,也過去了。
唐璿璿笑著道:慢慢來,大家都有,大家都有。
劉鏞笑得合不攏嘴。
唐璿璿最後笑著道:叫的有,不叫的也有。
璿璿首先給冬梅發了紅包。冬梅接過紅包,笑著道:璿姨萬福,謝了。
接下來安泩、安江、小瑩、春梅一輩一一發過,皆大歡喜。
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近來最開心的還是唐璿璿,她連升三級,從一個丫鬟一下子成了劉家女主人;從一個姑娘一下子成了母親、
奶奶、外婆。
沒過多久,唐璿璿順利產下一子,取名安博。那一年是1891年,正好是劉鏞66歲大壽之年。
得知劉鏞老來得子,加上劉鏞66歲壽辰,不少親戚朋友都前來道賀。劉鏞都婉轉謝絕。他道:老來得子,那是祖上積德,是上天的恩賜。我更要為子孫積德。66歲麽,兩個已出嫁的女兒每人燒66塊紅燒肉,也算她們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至於春梅麽,還沒有出閣,就便宜她了。呼呼。
春梅笑道:我也不想占這個便宜。您想要,我也可以為您燒66塊紅燒肉。
劉鏞哈哈大笑。
......
提起春梅,還是春梅14歲那年,隨劉鏞在上海,一次偶然機會遇到了上海嘉定,同治元年狀元,時任左都禦史的徐郙。因徐郙擅長書畫,劉鏞向其求之墨寶。
徐郙擅長精於書法,擅畫山水,入詞館,被召直南書房。慈禧常諭徐郙字有福氣,故徐郙也是慈禧之紅人。
劉鏞拿著墨寶,向徐郙雙手作揖道:謝禦史抬愛。
徐郙看著劉鏞身邊豆蔻年華,亭亭玉立,文靜優雅的春梅。笑道:謝乃免了。劉老弟若願意,將令愛許配與吾家三子華祥如何
劉鏞哈哈笑道:那是吾劉家附枝高攀了。
徐郙笑道:何談高攀不高攀。為官官大不如劉家家業大。那劉老弟你允了
劉鏞哈哈大笑道:一言為定。
倆人談的到把在場的春梅弄得不好意思。
......
轉眼,春梅已經到了出閣年齡。前幾天,徐家也差人送來信息,徐家已經選定黃道吉日,不久,嘉定徐尚書公子徐華祥要與劉家春梅完婚。
劉鏞與璿璿商量。道:徐家大婚日子已定,有些東西隻能勞駕你了。
璿璿道:孩子也命苦,未曾出閣親娘就走了。我乃是義不容辭之事。這幾天,我也檢點過了,軟物,包括嫁衣,她娘已經早已準備了倒也省事。就是其他嫁妝,為妻心中還沒有底。
劉鏞道:徐家乃相國之府,嫁妝不能寒酸,否則叫女兒在徐家日後如何做人
璿璿道:反正冬梅、秋梅出閣時已有先例,春梅也全副嫁妝照辦就是了。太過分了,兩個姐姐也難免有想法,還以為您做爹的偏袒妹妹呢。
劉鏞笑道:你說的也是。
劉鏞又道:依我之見,時下上海的房子全空著,倒不如全家都去上海。春梅出嫁,在上海也方便,隨徐家用車也好,用馬也罷,半個時辰就到嘉定。如從這裏出發,花轎在路上那還不要兩天時間若遇到雨天,那如何是好何況,上海也有那麽多行業,需要人照應,豈不兩全其美。
璿璿道:老爺說的也是。那嫁妝提前一天,全用馬車從這裏出發,一天時間,差不多一天就可到嘉定。
劉鏞道:就這樣辦。
劉鏞又道:就上海住房原住兩棟,反正空閑的房子有的是。旁邊再住一棟,由妍妍帶著承幹住,一棟由安江他們住,讓他們各自都有一個空間,各家下人住各家。反正春梅還沒有出閣,安泩還沒有成家,總得和父母住,反正都在一個院內,吃還在一起,還是一個大家庭。
璿璿笑道:那也使得。反正都聽老爺你的安排。
......
春梅的婚期臨近。璿璿也時常提醒春梅道:到了夫家,不像在娘家。你阿爹是生意人,來往之人也是平民百姓,而徐家是‘相國府’,來往之人都是達官貴人,規矩要比我們百姓之家多得多,處處要留神才是,免得被人家說娘家沒有教養。
春梅笑著道:請璿姨放心,我娘在世時,也時常教導我們,在夫家要相夫教子,要孝敬公婆。
......
大婚前一天,劉家準備了28輛馬車,馬匹的頭上都紮了大紅花,馬車上掛燈結彩,裝滿了各種日常用品物品,子孫桶、纏足架、繡花桌、麻絲桶、百寶箱、化妝台、鍋瓢等,還有一般人看不見的幾箱壓箱錢,包括六根楠木的壽材木頭,用紅布包著,排了好幾裏多路長,可謂‘十裏紅妝’。
送親的隊伍,一路上吹吹打打,浩浩蕩蕩出南潯、過平望,經青浦。送親的隊伍每到一處,散發喜糖。沿途的人們出來觀看,無不感到瞠目結舌。
有一個老者拿著潮煙管,笑著問道:如此排場,我這一輩子都沒有見過,是哪家嫁女兒呀
回答道:聽說南潯劉家女兒,嫁嘉定‘相國府’。
有的道:哦,那也難怪。再說嘛,南潯劉家嫁個女兒,那是牯牛身上拔根毛。
有的笑著道:唉,我家如娶這樣一個媳婦,幾輩子都不用做了。
有的道:那隻是看得見的,看不見的肯定比看得見的還要多,田契、銀票總不能也掛在馬車上吧。唉,人比人,氣死人!
有的道:你家全賣光了,也買不起那幾根楠木棺材木頭啊,哈哈。
有的道:那話不假。
送親隊伍整整走了一天,每過村莊,老百姓無不奔出來觀看。到太陽下山之前,送親隊伍才到了嘉定。
......
不出所料,第二天,大婚之日,一個車隊來到上海鴻仁裏的劉家住宅,前來接新娘。劉鏞和璿璿親自把春梅攙扶上車。從此,春梅成了相國府的少奶奶。
劉鏞選擇了一個黃道吉日,與唐璿璿舉行了一場簡單而又隆重的婚禮。
這一天,劉家的子女帶著下一代都來了。
唐璿璿和劉鏞朝南坐著。
冬梅帶著大兒子蔣汝藻也來了。畢竟蔣汝藻已經長大董事,他首先來到璿璿身邊,向璿璿道:外婆在上,受外甥汝藻一拜。其實,蔣汝藻比唐璿璿才小不了幾歲,而唐璿璿連升二級,一下子成了外婆輩。
璿璿笑著扶起蔣汝藻,給他掏了個紅包。
這時,站在一旁的秋梅也對自己子女道:快去快去,你們看,外婆給了汝藻哥哥那麽大的紅包,快去叫外婆,外婆有紅包。
幾個小朋友一下都湧過去。妍妍和小瑩叫承幹、承模、承業、也過去叫奶奶。承業才呀呀學步,也過去了。
唐璿璿笑著道:慢慢來,大家都有,大家都有。
劉鏞笑得合不攏嘴。
唐璿璿最後笑著道:叫的有,不叫的也有。
璿璿首先給冬梅發了紅包。冬梅接過紅包,笑著道:璿姨萬福,謝了。
接下來安泩、安江、小瑩、春梅一輩一一發過,皆大歡喜。
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近來最開心的還是唐璿璿,她連升三級,從一個丫鬟一下子成了劉家女主人;從一個姑娘一下子成了母親、
奶奶、外婆。
沒過多久,唐璿璿順利產下一子,取名安博。那一年是1891年,正好是劉鏞66歲大壽之年。
得知劉鏞老來得子,加上劉鏞66歲壽辰,不少親戚朋友都前來道賀。劉鏞都婉轉謝絕。他道:老來得子,那是祖上積德,是上天的恩賜。我更要為子孫積德。66歲麽,兩個已出嫁的女兒每人燒66塊紅燒肉,也算她們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至於春梅麽,還沒有出閣,就便宜她了。呼呼。
春梅笑道:我也不想占這個便宜。您想要,我也可以為您燒66塊紅燒肉。
劉鏞哈哈大笑。
......
提起春梅,還是春梅14歲那年,隨劉鏞在上海,一次偶然機會遇到了上海嘉定,同治元年狀元,時任左都禦史的徐郙。因徐郙擅長書畫,劉鏞向其求之墨寶。
徐郙擅長精於書法,擅畫山水,入詞館,被召直南書房。慈禧常諭徐郙字有福氣,故徐郙也是慈禧之紅人。
劉鏞拿著墨寶,向徐郙雙手作揖道:謝禦史抬愛。
徐郙看著劉鏞身邊豆蔻年華,亭亭玉立,文靜優雅的春梅。笑道:謝乃免了。劉老弟若願意,將令愛許配與吾家三子華祥如何
劉鏞哈哈笑道:那是吾劉家附枝高攀了。
徐郙笑道:何談高攀不高攀。為官官大不如劉家家業大。那劉老弟你允了
劉鏞哈哈大笑道:一言為定。
倆人談的到把在場的春梅弄得不好意思。
......
轉眼,春梅已經到了出閣年齡。前幾天,徐家也差人送來信息,徐家已經選定黃道吉日,不久,嘉定徐尚書公子徐華祥要與劉家春梅完婚。
劉鏞與璿璿商量。道:徐家大婚日子已定,有些東西隻能勞駕你了。
璿璿道:孩子也命苦,未曾出閣親娘就走了。我乃是義不容辭之事。這幾天,我也檢點過了,軟物,包括嫁衣,她娘已經早已準備了倒也省事。就是其他嫁妝,為妻心中還沒有底。
劉鏞道:徐家乃相國之府,嫁妝不能寒酸,否則叫女兒在徐家日後如何做人
璿璿道:反正冬梅、秋梅出閣時已有先例,春梅也全副嫁妝照辦就是了。太過分了,兩個姐姐也難免有想法,還以為您做爹的偏袒妹妹呢。
劉鏞笑道:你說的也是。
劉鏞又道:依我之見,時下上海的房子全空著,倒不如全家都去上海。春梅出嫁,在上海也方便,隨徐家用車也好,用馬也罷,半個時辰就到嘉定。如從這裏出發,花轎在路上那還不要兩天時間若遇到雨天,那如何是好何況,上海也有那麽多行業,需要人照應,豈不兩全其美。
璿璿道:老爺說的也是。那嫁妝提前一天,全用馬車從這裏出發,一天時間,差不多一天就可到嘉定。
劉鏞道:就這樣辦。
劉鏞又道:就上海住房原住兩棟,反正空閑的房子有的是。旁邊再住一棟,由妍妍帶著承幹住,一棟由安江他們住,讓他們各自都有一個空間,各家下人住各家。反正春梅還沒有出閣,安泩還沒有成家,總得和父母住,反正都在一個院內,吃還在一起,還是一個大家庭。
璿璿笑道:那也使得。反正都聽老爺你的安排。
......
春梅的婚期臨近。璿璿也時常提醒春梅道:到了夫家,不像在娘家。你阿爹是生意人,來往之人也是平民百姓,而徐家是‘相國府’,來往之人都是達官貴人,規矩要比我們百姓之家多得多,處處要留神才是,免得被人家說娘家沒有教養。
春梅笑著道:請璿姨放心,我娘在世時,也時常教導我們,在夫家要相夫教子,要孝敬公婆。
......
大婚前一天,劉家準備了28輛馬車,馬匹的頭上都紮了大紅花,馬車上掛燈結彩,裝滿了各種日常用品物品,子孫桶、纏足架、繡花桌、麻絲桶、百寶箱、化妝台、鍋瓢等,還有一般人看不見的幾箱壓箱錢,包括六根楠木的壽材木頭,用紅布包著,排了好幾裏多路長,可謂‘十裏紅妝’。
送親的隊伍,一路上吹吹打打,浩浩蕩蕩出南潯、過平望,經青浦。送親的隊伍每到一處,散發喜糖。沿途的人們出來觀看,無不感到瞠目結舌。
有一個老者拿著潮煙管,笑著問道:如此排場,我這一輩子都沒有見過,是哪家嫁女兒呀
回答道:聽說南潯劉家女兒,嫁嘉定‘相國府’。
有的道:哦,那也難怪。再說嘛,南潯劉家嫁個女兒,那是牯牛身上拔根毛。
有的笑著道:唉,我家如娶這樣一個媳婦,幾輩子都不用做了。
有的道:那隻是看得見的,看不見的肯定比看得見的還要多,田契、銀票總不能也掛在馬車上吧。唉,人比人,氣死人!
有的道:你家全賣光了,也買不起那幾根楠木棺材木頭啊,哈哈。
有的道:那話不假。
送親隊伍整整走了一天,每過村莊,老百姓無不奔出來觀看。到太陽下山之前,送親隊伍才到了嘉定。
......
不出所料,第二天,大婚之日,一個車隊來到上海鴻仁裏的劉家住宅,前來接新娘。劉鏞和璿璿親自把春梅攙扶上車。從此,春梅成了相國府的少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