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攝政王的傳聞反轉
禍國妖後綁定了愛國係統 作者:冉阿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攝政王去平樂坊一事傳得極廣,大家都認為是真的時,後續又有了反轉。</p>
白荷特製金像其目的就是為了“昭告主權”,出了平樂坊一事,這明晃晃地是對她挑釁。</p>
自己必須殺雞儆猴,不然以後其他對攝政王有賊心的貴女,也不會對她多有顧忌。</p>
心裏這樣想的白荷去了平樂坊。</p>
一進去就放話說要找這裏的頭牌,看看能夠迷倒攝政王與之把酒言歡的姑娘是何等樣貌文采。</p>
這話白荷沒有當大庭廣眾說,意思對外卻傳得很明白。</p>
白荷哪裏是心慈手軟的人,若不是舞姬的未婚夫婿不要命地衝過去救人,舞姬那張臉就讓長公主給毀了。</p>
由此也爆出了消息,攝政王根本沒有把酒言歡,那日在平樂坊他一個姑娘都沒看上,甚至走時神色不虞,很是不滿意。</p>
所以嚇得平樂坊嬤嬤當日就張貼了紅紙,招一些模樣好舞技次要的舞姬,生怕攝政王下次來再讓人敗興而走。</p>
關於攝政王的事舞姬們不敢多言,麵對旁人的詢問不說並不是在承認,是因為她們不敢提!</p>
頭牌舞姬怕長公主,但她更怕攝政王,麵對長公主的追問,因著攝政王那邊交代,她愣是一個字都不敢說。</p>
即便長公主要毀了她的臉,她也不敢說。</p>
大不了她一個人死,若是惹得攝政王出手,她全家都求生不能,求死不得!</p>
舞姬越是這般,長公主越覺得有問題,下手也就越狠。</p>
直到舞姬的未婚夫婿過來,將事情真相都說了出來,知道是傳聞有誤,白荷放過了舞姬離開了。</p>
說到底白荷要的就是一個態度,對外做出誰敢接近攝政王她就往死弄的態度。</p>
眼下舞姬無辜,她自然就放過了。</p>
而白荷所塑的那座金像,就擺在她府邸的院落正中央,金像拇指處係有一根紅線,紅線末尾綁著一塊桃花木,上麵刻著長公主的名字。</p>
蘇若聽著謝厚禮講述,忍不住嘖嘖兩聲,真是狗血哦。</p>
要不是正事要緊,她真想留在盛京看白荷接下來會做出什麽別的瘋狂追求之舉。</p>
還有五福散那事兒,小皇帝佯裝他都吸光了,向白荷繼續討要。</p>
白荷做出一副很難買很貴的樣子給了小皇帝一些,待這次的吸食完,小皇帝再要,長公主估計就要露出狐狸尾巴了。</p>
現在長公主敢這般囂張,不外乎是覺得她已經將小皇帝捏在手裏了,讓皇上聽從她的意思是早晚的。</p>
話說回蘇若去始後廟這事。</p>
太後前往不周山對外稱是給大周祈福,實際上是驅除自身邪祟,這裏麵有點“贖罪”的味道。</p>
到始後廟的人都是清修,甭管多大的身份,都不許奴仆成群地前去享受,拜見祖太後像時最多不可超過五人。</p>
這是老祖宗定下的規矩。</p>
這些原因加在一起,太後出行便是輕裝上陣了,蘇若身邊隻帶了兩名宮女,跟著一起的護奴們送蘇若到不周山腳下,她們便要返回宮內的。</p>
不周山山頂有許多信鴿,屆時有問題隨時可以用信鴿來傳信。</p>
當然,這些信鴿生來訓練的便是從山頂飛到山腳,在山腳候著的人收到信後再往外傳。</p>
這也是許多婦人回不來的原因,一個是不敢自己下山,第二便是所傳信件音訊全無,她們又無法聯係其他人。</p>
家族若是將她們舍棄,她們便隻能困在山上,說來,若是被家族舍棄,選擇下山便也沒活路了。</p>
</p>
如此還不如在山上了此殘生。</p>
這些都是謝厚禮講給蘇若聽的,為了避免山腳下的人“奴大欺主”,謝厚禮給蘇若準備了數個辦法,如何自己下山,如何偷偷傳信等。</p>
說著說著謝厚禮又提議要跟著去,最後硬是被蘇若勸下了。</p>
太後娘娘的鳳駕在百姓的駕到歡送中出了盛京,蘇若是簡裝出行了,然而淳於璟很不低調,百名護國衛前後擁著走。</p>
攝政王一身月牙白錦衣,金冠束發,麵上帶著黑色遮半臉的麵具,便是隻露一張側臉,仍難豐神俊朗之意,從裏到外透著與生俱來的矜貴。</p>
據說攝政王每每出現在這種“與民同樂”的場合,皆是以麵具擋臉。</p>
矯揉造作!</p>
看到大反派風光的樣子蘇若心中不爽,默默吐槽一句放下了簾子,挪坐到沒有淳於璟的另一邊。</p>
待會出了盛京她從這邊看外麵風景,眼不見心不煩!</p>
不過以大反派的作風,蘇若以為對方會給他自己準備一輛舒適的馬車,沒想到淳於璟竟然選擇了騎馬。</p>
雖然馬車顛簸,但在趕路時,和騎馬相比必然是坐馬車更愜意。</p>
蘇若這個想法,出了盛京城大約半個時辰後便改變了。</p>
她撩開簾子看了一眼外麵,這是盛京外十裏一長亭、五裏一短亭的官道?</p>
若說去往江南路遠,官道修葺不善,路麵不平她能理解,但他們這可是剛出盛京城!</p>
祖二代那時修的青石板路官道,難不成這些年大周朝廷就沒維修過?</p>
隨著馬車再次踏過一片碎石子路,敦敦敦敦地一陣,蘇若覺得自己身上的肉都在顫。</p>
如今的青石板路官道已經四分五裂,破碎不堪地摻雜著泥土,特別是前幾日下了場雨,趕上商隊回盛京。</p>
這一溜溜的車轍印,馬蹄印讓原本就不好的道路更加坑坑窪窪。</p>
離盛京遠些的大路和周遭小路,人來人往不那麽多,反倒還好些,眼下蘇若走的這是去往盛京人流最多的古盛路。</p>
所以也是出了名的破。</p>
朝廷修過幾次,修完是好的,過後又破了。</p>
因為修路撥下來的銀子經由他人一層扒一層,最後那點銀子哪能買來好材料,長此以往這條古盛官路便成了這樣。</p>
大周的天子已經許多代帝王不出巡了,一代代官員們欺上瞞下,這條路到現在不管是百姓還是官員都習慣了。</p>
天子腳下都如此,可想而知大周別處的景象了。</p>
怪不得。</p>
怪不得大反派不坐馬車!</p>
車輪再次滑進深深的轍印內,蘇若被顛了一下,她用手杵著車廂。</p>
心中很認真地在想,自己要不要也出去騎馬?</p>
白荷特製金像其目的就是為了“昭告主權”,出了平樂坊一事,這明晃晃地是對她挑釁。</p>
自己必須殺雞儆猴,不然以後其他對攝政王有賊心的貴女,也不會對她多有顧忌。</p>
心裏這樣想的白荷去了平樂坊。</p>
一進去就放話說要找這裏的頭牌,看看能夠迷倒攝政王與之把酒言歡的姑娘是何等樣貌文采。</p>
這話白荷沒有當大庭廣眾說,意思對外卻傳得很明白。</p>
白荷哪裏是心慈手軟的人,若不是舞姬的未婚夫婿不要命地衝過去救人,舞姬那張臉就讓長公主給毀了。</p>
由此也爆出了消息,攝政王根本沒有把酒言歡,那日在平樂坊他一個姑娘都沒看上,甚至走時神色不虞,很是不滿意。</p>
所以嚇得平樂坊嬤嬤當日就張貼了紅紙,招一些模樣好舞技次要的舞姬,生怕攝政王下次來再讓人敗興而走。</p>
關於攝政王的事舞姬們不敢多言,麵對旁人的詢問不說並不是在承認,是因為她們不敢提!</p>
頭牌舞姬怕長公主,但她更怕攝政王,麵對長公主的追問,因著攝政王那邊交代,她愣是一個字都不敢說。</p>
即便長公主要毀了她的臉,她也不敢說。</p>
大不了她一個人死,若是惹得攝政王出手,她全家都求生不能,求死不得!</p>
舞姬越是這般,長公主越覺得有問題,下手也就越狠。</p>
直到舞姬的未婚夫婿過來,將事情真相都說了出來,知道是傳聞有誤,白荷放過了舞姬離開了。</p>
說到底白荷要的就是一個態度,對外做出誰敢接近攝政王她就往死弄的態度。</p>
眼下舞姬無辜,她自然就放過了。</p>
而白荷所塑的那座金像,就擺在她府邸的院落正中央,金像拇指處係有一根紅線,紅線末尾綁著一塊桃花木,上麵刻著長公主的名字。</p>
蘇若聽著謝厚禮講述,忍不住嘖嘖兩聲,真是狗血哦。</p>
要不是正事要緊,她真想留在盛京看白荷接下來會做出什麽別的瘋狂追求之舉。</p>
還有五福散那事兒,小皇帝佯裝他都吸光了,向白荷繼續討要。</p>
白荷做出一副很難買很貴的樣子給了小皇帝一些,待這次的吸食完,小皇帝再要,長公主估計就要露出狐狸尾巴了。</p>
現在長公主敢這般囂張,不外乎是覺得她已經將小皇帝捏在手裏了,讓皇上聽從她的意思是早晚的。</p>
話說回蘇若去始後廟這事。</p>
太後前往不周山對外稱是給大周祈福,實際上是驅除自身邪祟,這裏麵有點“贖罪”的味道。</p>
到始後廟的人都是清修,甭管多大的身份,都不許奴仆成群地前去享受,拜見祖太後像時最多不可超過五人。</p>
這是老祖宗定下的規矩。</p>
這些原因加在一起,太後出行便是輕裝上陣了,蘇若身邊隻帶了兩名宮女,跟著一起的護奴們送蘇若到不周山腳下,她們便要返回宮內的。</p>
不周山山頂有許多信鴿,屆時有問題隨時可以用信鴿來傳信。</p>
當然,這些信鴿生來訓練的便是從山頂飛到山腳,在山腳候著的人收到信後再往外傳。</p>
這也是許多婦人回不來的原因,一個是不敢自己下山,第二便是所傳信件音訊全無,她們又無法聯係其他人。</p>
家族若是將她們舍棄,她們便隻能困在山上,說來,若是被家族舍棄,選擇下山便也沒活路了。</p>
</p>
如此還不如在山上了此殘生。</p>
這些都是謝厚禮講給蘇若聽的,為了避免山腳下的人“奴大欺主”,謝厚禮給蘇若準備了數個辦法,如何自己下山,如何偷偷傳信等。</p>
說著說著謝厚禮又提議要跟著去,最後硬是被蘇若勸下了。</p>
太後娘娘的鳳駕在百姓的駕到歡送中出了盛京,蘇若是簡裝出行了,然而淳於璟很不低調,百名護國衛前後擁著走。</p>
攝政王一身月牙白錦衣,金冠束發,麵上帶著黑色遮半臉的麵具,便是隻露一張側臉,仍難豐神俊朗之意,從裏到外透著與生俱來的矜貴。</p>
據說攝政王每每出現在這種“與民同樂”的場合,皆是以麵具擋臉。</p>
矯揉造作!</p>
看到大反派風光的樣子蘇若心中不爽,默默吐槽一句放下了簾子,挪坐到沒有淳於璟的另一邊。</p>
待會出了盛京她從這邊看外麵風景,眼不見心不煩!</p>
不過以大反派的作風,蘇若以為對方會給他自己準備一輛舒適的馬車,沒想到淳於璟竟然選擇了騎馬。</p>
雖然馬車顛簸,但在趕路時,和騎馬相比必然是坐馬車更愜意。</p>
蘇若這個想法,出了盛京城大約半個時辰後便改變了。</p>
她撩開簾子看了一眼外麵,這是盛京外十裏一長亭、五裏一短亭的官道?</p>
若說去往江南路遠,官道修葺不善,路麵不平她能理解,但他們這可是剛出盛京城!</p>
祖二代那時修的青石板路官道,難不成這些年大周朝廷就沒維修過?</p>
隨著馬車再次踏過一片碎石子路,敦敦敦敦地一陣,蘇若覺得自己身上的肉都在顫。</p>
如今的青石板路官道已經四分五裂,破碎不堪地摻雜著泥土,特別是前幾日下了場雨,趕上商隊回盛京。</p>
這一溜溜的車轍印,馬蹄印讓原本就不好的道路更加坑坑窪窪。</p>
離盛京遠些的大路和周遭小路,人來人往不那麽多,反倒還好些,眼下蘇若走的這是去往盛京人流最多的古盛路。</p>
所以也是出了名的破。</p>
朝廷修過幾次,修完是好的,過後又破了。</p>
因為修路撥下來的銀子經由他人一層扒一層,最後那點銀子哪能買來好材料,長此以往這條古盛官路便成了這樣。</p>
大周的天子已經許多代帝王不出巡了,一代代官員們欺上瞞下,這條路到現在不管是百姓還是官員都習慣了。</p>
天子腳下都如此,可想而知大周別處的景象了。</p>
怪不得。</p>
怪不得大反派不坐馬車!</p>
車輪再次滑進深深的轍印內,蘇若被顛了一下,她用手杵著車廂。</p>
心中很認真地在想,自己要不要也出去騎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