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裕親王的擔憂
重生後成了偏執大佬的心尖寵 作者:黃軒家的小可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蕭稷瞧著裕親王一臉的神秘莫測,不禁替楚朝歡有些擔憂:“皇叔,您這是要跟王妃她興師問罪還是……”</p>
“這丫頭別看她的名聲不咋地,這腦瓜甩起來,倒是有那麽些詭計多端。”</p>
“什麽?!”蕭稷質疑的看向裕親王,裕皇叔這亂用詞語的毛病。</p>
“哦,不對,是聰明!”裕親王說到這,又道:“既然都是做給外人看的,那演上幾天就可以了,不要讓人家一個姑娘家的住那麽遠的地方啊。那裏窮鄉僻壤的,她已經習慣了王府的錦衣玉食,哪裏就習慣你那個破山莊的日子了!”</p>
蕭稷聽到這忍不住反駁:“皇叔,說出來您可能還不信,楚朝歡她啊在那裏過得可舒坦著呢,不愁吃不愁穿的,那叫一個如魚得水。”</p>
裕親王驚詫:“呦嗬!原來你還知道派人看著人家呢,我倒還以為你把人家扔進那個莊子就不管不問呢!”</p>
蕭稷麵露不屑:“侄兒怎麽可能這麽無情?再說了,有皇祖母這棵大樹罩著她,侄兒可不敢讓她出一點差錯了,不然皇祖母那裏侄兒怎麽去交代?”</p>
裕親王似笑非笑:“這話,你說給誰信呢?你莫不是心裏有人家了吧?”</p>
蕭稷乍聞這話,驚了自己一跳,一想到自己與楚朝歡同在一個屋簷下,他心裏還是有些別扭。</p>
“皇叔,這感情的事,勉強不得。”</p>
裕親王難得深沉:“那倒也是,這人啊,總得在失去的時候才看清自己的心是什麽樣的。”</p>
“南陽山距離京城大概有兩三日的功夫,皇叔此番前去南陽山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莫非是南陽山上有什麽不妥之處?”</p>
“南陽山的景色不錯,倒的確是個養病的地方,隻不過那裏的院舍已經破敗不堪,太後要想住進去,得重新翻修一遍,這可是個不小的工程啊。”</p>
“皇叔是在擔心修繕資金問題?”</p>
“如今已入秋天,再過幾個月邊疆的士兵們該穿棉衣了,如今朝廷上撥下的軍餉遲遲未下。”</p>
“軍餉一事朝廷裏辦事一直都在拖延,往年一直都是由戶部侍郎袁高明來負責軍餉的調度,今年晁遊提議此等大事還是由尚書段寺負責,而餘淳卻仍舊堅持讓侍郎袁高明去做,所以兩方僵持不下,這軍餉的發放也就沒個著落。”</p>
裕親王冷哼一聲:“我看,他們這是打著爭執不下的幌子想要拖延軍餉吧!”</p>
</p>
蕭稷看向裕親王,一臉的鄭重:“九皇叔放心,盈祁一定會讓軍餉準時的到達漠北。”</p>
裕親王一樂:“好啊,有你這個小子,老子也不擔心什麽了。”</p>
蕭稷小聲提點:“皇叔,咱們是叔侄兒關係,您這老子老子的稱呼,不太合適吧……”</p>
裕親王嘿嘿一笑:“你父皇可是有意將你過繼到本王名下呢……”</p>
蕭稷麵無表情:“我不去。”</p>
裕親王諱莫如深的回道:“嘿!你不來可不要後悔啊……”</p>
蕭稷不屑的將臉瞥到一邊。</p>
隻見裕親王恢複了認真的表情:“玩笑歸玩笑,你在宮裏行事本王也沒有太過擔憂,畢竟你已經是眾多皇子裏最不受待見的了。”</p>
“但是軍餉一事不光漠北,就連塞北、西部邊陲這些地方,也都是重中之重。這幾年塞北王那裏不好過,比起漠北,他那裏可要苦的多。”</p>
“侄兒聽說過,塞北王年事已高,連著顧將軍常年伴隨其左右,不曾回京一趟。不過有顧青這個禦前侍衛在宮裏,戶部的那些人多少也會給點麵子。”</p>
裕親王臉色一轉,突然問道:“本王去南陽山的時候路過蘇源城,那裏的災民越來越多,本王稍微打聽才得知,原來是前些月南部雨季,一連下了兩個多月的大雨,淮河下遊一帶的百姓受到洪澇的迫害,萬畝良田被淹不說房屋也是衝毀。”</p>
蕭稷聞言大驚:“什麽?竟然還有這事?為何沒聽到地方上報朝廷?”</p>
“此事皆由太子處理,所以本王想著這兩天太子正準備南下巡訪,為此也應該會去處理。”</p>
蕭稷聞言臉上流露出一絲挫敗來:“不可能的皇叔……”</p>
裕親王很是詫異:“你這是什麽意思?”</p>
“前段時間禮部尚書崔敬曾找過我,要我無論如何都要攔下太子南巡一事,希望我能夠接手南巡之事,可是父皇執意屬意太子,我也因此被父皇罰跪。”</p>
“崔敬為何要讓你去南巡?”</p>
“二哥性子冷不願趟這渾水,五弟又好出風頭,不適合這個案子,而我誰的賬都不買,所以崔敬認為我去最合適。”</p>
裕親王聽後心裏卻道,老子看你做這個大冤種最合適。</p>
“而且崔敬的老家原是蘇源城,蘇源城位屬於南通。前段時間他突然得知三年前修建水庫所需的材料都是偷工減料建完的。”</p>
“這兩年雖然雨季的時候雨水並不大,所以水庫並沒有什麽差錯,可今年的雨季提前了一個月這讓他很是擔憂。”</p>
“剛才皇叔這麽一說,看來崔敬所擔憂的事還是發生了,水庫建在淮河上遊,而南通雖在上遊但是下遊的百姓卻免不了遇難。”</p>
裕親王有些不明白蕭稷的擔憂:“這件事太子去了自會處理,你在這兒擔心個什麽勁兒?”</p>
“皇叔有所不知,這當時修建水庫監督的人是南通太守龐有望,龐有望是太子的人,正是因為修建水庫有功才會被父皇提拔為南通太守的,皇叔以為淮河一下的災民一事太子能怎麽處理?”蕭稷說到這裏心事重重。</p>
裕親王聞言沉吟:“你說的本王也能料到,太子一手遮天多年,又有皇後坐鎮,他的根基很難撼動,加上餘淳跟他一條船,這船高水漲的,你這個獨木舟要向拔得的頭籌,有點難。”</p>
蕭稷可憐道:“那皇叔看著侄兒這麽可憐,還不幫幫侄兒?”</p>
裕親王斜睨了蕭稷一眼:“怎麽幫?”</p>
“侄兒要去南巡!”</p>
“這我可幫不了你啊,太子明日就開始動身離京了,再說了,你這剛上任順天府尹沒多久,再接手這個會不會太極功冒進了些?”</p>
“侄兒已經等不了了,這段時間侄兒在京城巡邏的時候也聽到了口風,那裏的難民已經都有餓死的事情發生了,倘若再不治理,我怕南通那裏就要亂了。”</p>
“這件事有太子壓頭,你想去,怕是難。”</p>
蕭稷表情閃現出一副運籌帷幄的樣子:“明日朝堂上,皇叔隻要支持侄兒就可以了。”</p>
裕親王覷眼瞧著眼前的蕭稷,有些納悶,他怎麽有些看不懂這小子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了</p>
“這丫頭別看她的名聲不咋地,這腦瓜甩起來,倒是有那麽些詭計多端。”</p>
“什麽?!”蕭稷質疑的看向裕親王,裕皇叔這亂用詞語的毛病。</p>
“哦,不對,是聰明!”裕親王說到這,又道:“既然都是做給外人看的,那演上幾天就可以了,不要讓人家一個姑娘家的住那麽遠的地方啊。那裏窮鄉僻壤的,她已經習慣了王府的錦衣玉食,哪裏就習慣你那個破山莊的日子了!”</p>
蕭稷聽到這忍不住反駁:“皇叔,說出來您可能還不信,楚朝歡她啊在那裏過得可舒坦著呢,不愁吃不愁穿的,那叫一個如魚得水。”</p>
裕親王驚詫:“呦嗬!原來你還知道派人看著人家呢,我倒還以為你把人家扔進那個莊子就不管不問呢!”</p>
蕭稷麵露不屑:“侄兒怎麽可能這麽無情?再說了,有皇祖母這棵大樹罩著她,侄兒可不敢讓她出一點差錯了,不然皇祖母那裏侄兒怎麽去交代?”</p>
裕親王似笑非笑:“這話,你說給誰信呢?你莫不是心裏有人家了吧?”</p>
蕭稷乍聞這話,驚了自己一跳,一想到自己與楚朝歡同在一個屋簷下,他心裏還是有些別扭。</p>
“皇叔,這感情的事,勉強不得。”</p>
裕親王難得深沉:“那倒也是,這人啊,總得在失去的時候才看清自己的心是什麽樣的。”</p>
“南陽山距離京城大概有兩三日的功夫,皇叔此番前去南陽山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莫非是南陽山上有什麽不妥之處?”</p>
“南陽山的景色不錯,倒的確是個養病的地方,隻不過那裏的院舍已經破敗不堪,太後要想住進去,得重新翻修一遍,這可是個不小的工程啊。”</p>
“皇叔是在擔心修繕資金問題?”</p>
“如今已入秋天,再過幾個月邊疆的士兵們該穿棉衣了,如今朝廷上撥下的軍餉遲遲未下。”</p>
“軍餉一事朝廷裏辦事一直都在拖延,往年一直都是由戶部侍郎袁高明來負責軍餉的調度,今年晁遊提議此等大事還是由尚書段寺負責,而餘淳卻仍舊堅持讓侍郎袁高明去做,所以兩方僵持不下,這軍餉的發放也就沒個著落。”</p>
裕親王冷哼一聲:“我看,他們這是打著爭執不下的幌子想要拖延軍餉吧!”</p>
</p>
蕭稷看向裕親王,一臉的鄭重:“九皇叔放心,盈祁一定會讓軍餉準時的到達漠北。”</p>
裕親王一樂:“好啊,有你這個小子,老子也不擔心什麽了。”</p>
蕭稷小聲提點:“皇叔,咱們是叔侄兒關係,您這老子老子的稱呼,不太合適吧……”</p>
裕親王嘿嘿一笑:“你父皇可是有意將你過繼到本王名下呢……”</p>
蕭稷麵無表情:“我不去。”</p>
裕親王諱莫如深的回道:“嘿!你不來可不要後悔啊……”</p>
蕭稷不屑的將臉瞥到一邊。</p>
隻見裕親王恢複了認真的表情:“玩笑歸玩笑,你在宮裏行事本王也沒有太過擔憂,畢竟你已經是眾多皇子裏最不受待見的了。”</p>
“但是軍餉一事不光漠北,就連塞北、西部邊陲這些地方,也都是重中之重。這幾年塞北王那裏不好過,比起漠北,他那裏可要苦的多。”</p>
“侄兒聽說過,塞北王年事已高,連著顧將軍常年伴隨其左右,不曾回京一趟。不過有顧青這個禦前侍衛在宮裏,戶部的那些人多少也會給點麵子。”</p>
裕親王臉色一轉,突然問道:“本王去南陽山的時候路過蘇源城,那裏的災民越來越多,本王稍微打聽才得知,原來是前些月南部雨季,一連下了兩個多月的大雨,淮河下遊一帶的百姓受到洪澇的迫害,萬畝良田被淹不說房屋也是衝毀。”</p>
蕭稷聞言大驚:“什麽?竟然還有這事?為何沒聽到地方上報朝廷?”</p>
“此事皆由太子處理,所以本王想著這兩天太子正準備南下巡訪,為此也應該會去處理。”</p>
蕭稷聞言臉上流露出一絲挫敗來:“不可能的皇叔……”</p>
裕親王很是詫異:“你這是什麽意思?”</p>
“前段時間禮部尚書崔敬曾找過我,要我無論如何都要攔下太子南巡一事,希望我能夠接手南巡之事,可是父皇執意屬意太子,我也因此被父皇罰跪。”</p>
“崔敬為何要讓你去南巡?”</p>
“二哥性子冷不願趟這渾水,五弟又好出風頭,不適合這個案子,而我誰的賬都不買,所以崔敬認為我去最合適。”</p>
裕親王聽後心裏卻道,老子看你做這個大冤種最合適。</p>
“而且崔敬的老家原是蘇源城,蘇源城位屬於南通。前段時間他突然得知三年前修建水庫所需的材料都是偷工減料建完的。”</p>
“這兩年雖然雨季的時候雨水並不大,所以水庫並沒有什麽差錯,可今年的雨季提前了一個月這讓他很是擔憂。”</p>
“剛才皇叔這麽一說,看來崔敬所擔憂的事還是發生了,水庫建在淮河上遊,而南通雖在上遊但是下遊的百姓卻免不了遇難。”</p>
裕親王有些不明白蕭稷的擔憂:“這件事太子去了自會處理,你在這兒擔心個什麽勁兒?”</p>
“皇叔有所不知,這當時修建水庫監督的人是南通太守龐有望,龐有望是太子的人,正是因為修建水庫有功才會被父皇提拔為南通太守的,皇叔以為淮河一下的災民一事太子能怎麽處理?”蕭稷說到這裏心事重重。</p>
裕親王聞言沉吟:“你說的本王也能料到,太子一手遮天多年,又有皇後坐鎮,他的根基很難撼動,加上餘淳跟他一條船,這船高水漲的,你這個獨木舟要向拔得的頭籌,有點難。”</p>
蕭稷可憐道:“那皇叔看著侄兒這麽可憐,還不幫幫侄兒?”</p>
裕親王斜睨了蕭稷一眼:“怎麽幫?”</p>
“侄兒要去南巡!”</p>
“這我可幫不了你啊,太子明日就開始動身離京了,再說了,你這剛上任順天府尹沒多久,再接手這個會不會太極功冒進了些?”</p>
“侄兒已經等不了了,這段時間侄兒在京城巡邏的時候也聽到了口風,那裏的難民已經都有餓死的事情發生了,倘若再不治理,我怕南通那裏就要亂了。”</p>
“這件事有太子壓頭,你想去,怕是難。”</p>
蕭稷表情閃現出一副運籌帷幄的樣子:“明日朝堂上,皇叔隻要支持侄兒就可以了。”</p>
裕親王覷眼瞧著眼前的蕭稷,有些納悶,他怎麽有些看不懂這小子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