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連三天,趙雲雖然心裏著急,但是一直待在這裏等著。</p>
可是卻沒有等來小七要跟他回去的消息。</p>
不過他見小師妹在這裏過的的確很安逸,倒也放心。</p>
這一日他見到小師妹,便蹲下來和聲細氣的道:“小七,既然你離不開曹哥哥,那師兄也不強求帶你走了,你就在這裏留下來,師兄先回幽州,過一段時日再來看你好不好?”</p>
童小七小嘴扁了扁,眼眶微紅道:“師兄又要丟下小七不管了?”</p>
“我……”趙雲頓時語塞。</p>
那一刻他心痛的都快融化了,一把把童小七摟在懷裏顫聲道:“不,師兄不走。”</p>
……</p>
這幾天曹昂也沒閑著,他在跟隨荀或學習處理政務。</p>
當今的東郡剛剛遭受黑山軍侵襲,已經打的支離破碎,到處都是斷壁殘垣。</p>
同時由於大量豪族被殺,平添了許多無主之地,這些都需要登記造冊。</p>
而那些本來依附於豪族的百姓則淪為流民,都需要重新編戶。</p>
這是非常繁瑣的工作,需要細致之人耐心去做。</p>
曹昂不過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做了沒有兩天便煩了。</p>
“荀先生,做這些事都好無聊啊?”</p>
廨舍內,曹昂坐在公文堆裏托著腮,愁眉苦臉的對荀或道。</p>
荀或微微一笑,一邊書寫著公文,一邊頭也不抬的道:“大公子乃是曹氏未來之主,這些繁瑣之事自有吏員處理,大公子隻需了解就好,無需親力親為的。”</p>
“真的?”曹昂頓時眼睛一亮,覺得荀或的話非常入耳。</p>
的確是這樣,自己是曹氏未來主公,將來是要幹大事的,這些細枝末節豈能事必躬親?</p>
他舒了一口氣道:“荀先生,你把這些土地都丈量出來,準備做什麽用?”</p>
“按照慣例,用作軍屯,”荀或不假思索的道。</p>
其實以軍隊屯田,自幾百年前的漢文帝時期便經晁錯建議施行過。</p>
軍隊利用操練的間隙種田,可大大解決糧食自給自足的問題,尤其是邊軍,還省的運輸糧食了。</p>
隻不過軍屯的規模都比較小,畢竟軍隊還是以作戰為主。</p>
聽了荀或之言,曹昂道:“荀先生有沒有想過民屯?”</p>
“民屯?”</p>
荀或聞言微微一愣,抬頭看著曹昂,不解道:“何謂民屯?”</p>
曹昂指著桌上那一摞公文道:“既然有這麽多百姓淪為流民,他們無家可歸,又不知該依附誰,碰巧咱們又有這麽多無主之地,何不把土地提供給流民耕種?</p>
到時咱們甚至可以提供耕牛農具等,等產出收成,按官四民六分成。</p>
當然,若百姓自己有耕牛農具,可以按官三民七分成,如此豈不兩全其美?”</p>
荀或聽了這話,似乎突然在眼前打開了一扇窗,頓時腦中一片光明。</p>
此前朝廷所控製的土地,隻提供給軍隊耕種過,是為軍屯,還從未有過提供給流民,實行民屯一說。</p>
曹昂這話正好點醒了他。</p>
這麽多百姓淪為流民,又有這麽多無主之地無人耕種,這不正好一拍即合麽?</p>
荀或身軀不由向前探了探,興奮的道:“大公子此策甚妙,這可是你自己想出來的?”</p>
</p>
“嗯……算是我瞎想的吧……”</p>
曹昂所說這一套,其實就是幾年之後棗祗所獻的屯田之策。</p>
隻不過棗祗的獻策比較狠,其策略是由官府提供土地耕牛,采用官六民四分賬,若自己提供耕牛,便五五分賬。</p>
由於剝削過重,屯田民耕種一年依然吃不飽穿不暖,所以開始大量逃離,後來曹氏才逐漸把分成比例改了下來。</p>
不過這策略有助於恢複農業生產與穩定社會,卻是個十足的好策略。</p>
正是因為大規模的屯田,才讓曹氏在諸侯爭霸中占了極大優勢。</p>
荀或激動的站起身來,搓著手道:“若此策可行,既解決了軍糧,又安撫了流民,實乃蓋世奇策啊。</p>
我得好好想想,具體該如何推行。”</p>
荀或接下來便待在這廨舍裏寫寫畫畫,茶飯不思的推演整個屯田策。</p>
而曹昂心中雖然有整個脈絡,但卻也不敢說的太透。</p>
半天之後,荀或終於長長出了一口氣,對曹昂道:“我已經有了大略想法。</p>
可以將所有流民編戶,每五十戶為一屯,設置屯司馬管理。</p>
然後每縣都設典農都尉,獨立於縣域官吏之外,專管屯田。</p>
典農都尉可招募數量不等的典農軍,既用來維持秩序,又可引導屯田之民耕種,如此大約也就差不多了。”</p>
曹昂聽了微微點頭,這荀或不愧為內政奇才。</p>
他隻不過提出了這樣一個設想,荀或已經把整個配套製度給完善了。</p>
而且跟本來曆史上的屯田策大差不差。</p>
“荀先生高見,”曹昂由衷的佩服道。</p>
荀或卻笑著搖了搖頭,“公子首倡這民屯之策,若說中間功勞有十分,公子獨占八分,荀某以及他人占兩分已是不少。”</p>
其實這也不是荀或恭維之詞,他心裏對曹昂提出這屯田之策的確非常震撼。</p>
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計策。</p>
若此策真的試驗可行,那可是能拯救天下萬民的。</p>
當今數百萬蛾賊橫行,不就是因為失去了土地,又不知道該依附誰,所以淪為暴民。</p>
而曹昂提出這民屯,正是給無家可歸的百姓們提供了一個依附的方向。</p>
“我這就召集他人商討,”荀或迫不及待的道:“若是都覺得可行,趁著隆冬之前,就把丈量出來的土地分下去。”</p>
荀或做事非常謹慎,雖然這屯田策在心中已經推演無誤,但他還是想多聽聽其他人的意見。</p>
於是他把手下主要官吏召集起來,把這屯田策拿出來商討。</p>
東郡眾官吏聞聽之後均覺得可行,同時又拾遺補缺,獻言獻策。</p>
這中間就沒有曹昂什麽事了,隻是全程旁聽而已。</p>
不過荀或倒也不貪功,把所有功勞都推到曹昂頭上,甚至連他自己的推演都隻字不提,讓大家以為整個屯田策的前前後後都是曹昂所一手謀劃。</p>
眾官吏都是人精,頓時一通馬匹向曹昂拍了過來。</p>
直把曹昂誇成了蕭何重生一般……</p>
可是卻沒有等來小七要跟他回去的消息。</p>
不過他見小師妹在這裏過的的確很安逸,倒也放心。</p>
這一日他見到小師妹,便蹲下來和聲細氣的道:“小七,既然你離不開曹哥哥,那師兄也不強求帶你走了,你就在這裏留下來,師兄先回幽州,過一段時日再來看你好不好?”</p>
童小七小嘴扁了扁,眼眶微紅道:“師兄又要丟下小七不管了?”</p>
“我……”趙雲頓時語塞。</p>
那一刻他心痛的都快融化了,一把把童小七摟在懷裏顫聲道:“不,師兄不走。”</p>
……</p>
這幾天曹昂也沒閑著,他在跟隨荀或學習處理政務。</p>
當今的東郡剛剛遭受黑山軍侵襲,已經打的支離破碎,到處都是斷壁殘垣。</p>
同時由於大量豪族被殺,平添了許多無主之地,這些都需要登記造冊。</p>
而那些本來依附於豪族的百姓則淪為流民,都需要重新編戶。</p>
這是非常繁瑣的工作,需要細致之人耐心去做。</p>
曹昂不過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做了沒有兩天便煩了。</p>
“荀先生,做這些事都好無聊啊?”</p>
廨舍內,曹昂坐在公文堆裏托著腮,愁眉苦臉的對荀或道。</p>
荀或微微一笑,一邊書寫著公文,一邊頭也不抬的道:“大公子乃是曹氏未來之主,這些繁瑣之事自有吏員處理,大公子隻需了解就好,無需親力親為的。”</p>
“真的?”曹昂頓時眼睛一亮,覺得荀或的話非常入耳。</p>
的確是這樣,自己是曹氏未來主公,將來是要幹大事的,這些細枝末節豈能事必躬親?</p>
他舒了一口氣道:“荀先生,你把這些土地都丈量出來,準備做什麽用?”</p>
“按照慣例,用作軍屯,”荀或不假思索的道。</p>
其實以軍隊屯田,自幾百年前的漢文帝時期便經晁錯建議施行過。</p>
軍隊利用操練的間隙種田,可大大解決糧食自給自足的問題,尤其是邊軍,還省的運輸糧食了。</p>
隻不過軍屯的規模都比較小,畢竟軍隊還是以作戰為主。</p>
聽了荀或之言,曹昂道:“荀先生有沒有想過民屯?”</p>
“民屯?”</p>
荀或聞言微微一愣,抬頭看著曹昂,不解道:“何謂民屯?”</p>
曹昂指著桌上那一摞公文道:“既然有這麽多百姓淪為流民,他們無家可歸,又不知該依附誰,碰巧咱們又有這麽多無主之地,何不把土地提供給流民耕種?</p>
到時咱們甚至可以提供耕牛農具等,等產出收成,按官四民六分成。</p>
當然,若百姓自己有耕牛農具,可以按官三民七分成,如此豈不兩全其美?”</p>
荀或聽了這話,似乎突然在眼前打開了一扇窗,頓時腦中一片光明。</p>
此前朝廷所控製的土地,隻提供給軍隊耕種過,是為軍屯,還從未有過提供給流民,實行民屯一說。</p>
曹昂這話正好點醒了他。</p>
這麽多百姓淪為流民,又有這麽多無主之地無人耕種,這不正好一拍即合麽?</p>
荀或身軀不由向前探了探,興奮的道:“大公子此策甚妙,這可是你自己想出來的?”</p>
</p>
“嗯……算是我瞎想的吧……”</p>
曹昂所說這一套,其實就是幾年之後棗祗所獻的屯田之策。</p>
隻不過棗祗的獻策比較狠,其策略是由官府提供土地耕牛,采用官六民四分賬,若自己提供耕牛,便五五分賬。</p>
由於剝削過重,屯田民耕種一年依然吃不飽穿不暖,所以開始大量逃離,後來曹氏才逐漸把分成比例改了下來。</p>
不過這策略有助於恢複農業生產與穩定社會,卻是個十足的好策略。</p>
正是因為大規模的屯田,才讓曹氏在諸侯爭霸中占了極大優勢。</p>
荀或激動的站起身來,搓著手道:“若此策可行,既解決了軍糧,又安撫了流民,實乃蓋世奇策啊。</p>
我得好好想想,具體該如何推行。”</p>
荀或接下來便待在這廨舍裏寫寫畫畫,茶飯不思的推演整個屯田策。</p>
而曹昂心中雖然有整個脈絡,但卻也不敢說的太透。</p>
半天之後,荀或終於長長出了一口氣,對曹昂道:“我已經有了大略想法。</p>
可以將所有流民編戶,每五十戶為一屯,設置屯司馬管理。</p>
然後每縣都設典農都尉,獨立於縣域官吏之外,專管屯田。</p>
典農都尉可招募數量不等的典農軍,既用來維持秩序,又可引導屯田之民耕種,如此大約也就差不多了。”</p>
曹昂聽了微微點頭,這荀或不愧為內政奇才。</p>
他隻不過提出了這樣一個設想,荀或已經把整個配套製度給完善了。</p>
而且跟本來曆史上的屯田策大差不差。</p>
“荀先生高見,”曹昂由衷的佩服道。</p>
荀或卻笑著搖了搖頭,“公子首倡這民屯之策,若說中間功勞有十分,公子獨占八分,荀某以及他人占兩分已是不少。”</p>
其實這也不是荀或恭維之詞,他心裏對曹昂提出這屯田之策的確非常震撼。</p>
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計策。</p>
若此策真的試驗可行,那可是能拯救天下萬民的。</p>
當今數百萬蛾賊橫行,不就是因為失去了土地,又不知道該依附誰,所以淪為暴民。</p>
而曹昂提出這民屯,正是給無家可歸的百姓們提供了一個依附的方向。</p>
“我這就召集他人商討,”荀或迫不及待的道:“若是都覺得可行,趁著隆冬之前,就把丈量出來的土地分下去。”</p>
荀或做事非常謹慎,雖然這屯田策在心中已經推演無誤,但他還是想多聽聽其他人的意見。</p>
於是他把手下主要官吏召集起來,把這屯田策拿出來商討。</p>
東郡眾官吏聞聽之後均覺得可行,同時又拾遺補缺,獻言獻策。</p>
這中間就沒有曹昂什麽事了,隻是全程旁聽而已。</p>
不過荀或倒也不貪功,把所有功勞都推到曹昂頭上,甚至連他自己的推演都隻字不提,讓大家以為整個屯田策的前前後後都是曹昂所一手謀劃。</p>
眾官吏都是人精,頓時一通馬匹向曹昂拍了過來。</p>
直把曹昂誇成了蕭何重生一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