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整個地下實驗室,寧孑就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


    除了因為整個地下實驗室的確足夠大之外,還要熟悉各種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還要能看懂結果。雖然絕大多數儀器不需要他親自操作,但這些儀器跟設備的功能他卻必須了解,因為世界天文學高端論壇上做報告的時候這部分內容是無法繞過的。


    麵對提問時,如果連最基本的問題都答不上來,雖然寧孑不太在乎,但跟三月的計劃並不相符。


    好在對於寧孑來說,多學點東西總沒壞處。而且其實過程並不會讓人覺得疲累。


    畢竟身邊跟著三月小可愛,在周遭各種生物安全措施近乎已經做到極致,三月又掌控了基地內所有監控跟安防設施的情況下,這隻小貓並不介意直接跟寧孑對話,而不是通過企鵝軟件的形式。


    總之三月在處理這種問題上總是極為嚴謹。


    「三維結構芯片真的要對他們公開技術?」


    「喵,當然。要充分利用所有資源,這個時候如果花自己的資源去推進芯片工藝升級,不管是大賬還是小賬都是劃不來的。除了一部分核心技術外,其他都可以公開,而且我們提出的條件極為苛刻,全世界目前能夠滿足條件的半導體公司隻有17家,隻要拿捏住了這17家公司,未來他們會對我們予取予求的。」


    「你太樂觀了,三月。他們會反抗的。」


    「喵,反抗是必然的。我設計的條件中許多條款都是有爭議的,給了他們許多可以利用的漏洞,他們的法務部門在研究之後會答應下來,但有什麽關係呢?強大才是硬道理,人類所有的道德規範跟普世行為準則都是建立強大的武力基礎之上的。


    隻要他們把現在我們最需要的東西給我們,等到他們想要利用那些漏洞來拿回本該屬於他們的一切時,就會發現那隻是一個美好的期待罷了,一切都不可能回到從前那個他們可以予取予求的時代。


    然後他們就會理解,這個世界的規則其實就是這樣的。想要打破強者製定的規則,終究是要流血的,他們舍不得流血,就隻能選擇破財消災。」


    「額……萬一你低估了他們的決心呢?」


    「喵,這牽扯到一個集體意誌、資本意誌跟文明意誌的問題,總結起來就是,隻要我們按照預定的步驟來發展,隻要卡準了節奏,就能夠將人類的集體意誌、資本意誌跟文明意誌相統一。簡單來說,讓他們根本升不起反抗的決心,因為集體意誌跟資本意誌都是不禁嚇的。


    在資本意誌權衡中,他們會發現一直沒有等到爆發的合適時機。也許直到事後複盤才會發現,原來之前的每一次下定決心,都是最好的時機,可是他們已經錯過了,最終隻能接受落後的事實。


    你沒有經曆過科技文明大戰亂的時代,根本無法體會當一個族群掌握了外星殖民技術,而其他族群還困守地球的時候,是怎樣一種降維打擊。當然,你可以想象一下,哪怕把地球打的稀爛了,還有一個族群有一個其他族群夠不到的後備發展基地,得是多大的優勢。」….


    「但問題在於我們真的能在十年內解決星際移民問題?」


    「喵,不需要星際移民,隻要我們的母艦具備了在太陽係巡航的能力就足夠了。隻要完整的工業鏈齊備,所有的資源投入生產,按照之前曾經經曆過的造艦過程,相關工業化體係建設完成之後,造太空母艦甚至比造現在的航空母艦要更容易。


    瓶頸隻在材料製造。這也是我建議先發展機器人技術的原因。事實證明工業機器人是推進人類進入宇宙時代最強大利器,它們不但能承擔母艦的建造工作,各種專業機器人還能以最快速度適應星球各種惡劣的環境,成為星球改造最好的幫手。


    事實上,隻需要


    五年的工業準備,以華夏的動員跟資源籌措能力,一年升空六到八艘深空級太空巡遊飛船的問題不大。哦,對了,一艘深空級的巡遊飛船正常情況可以搭載兩萬人,負載的物資能支持一年不靠港。而且還具備隨進入介質空間的能力。


    大氣層內還有飛龍係列飛船可以使用,雖然飛龍係列設計之初主要是用於民航領域,但它最大的特點是在極端情況下,不需要機場支持就能迅速完成降落跟升空。而且持續飛行能力極為強大,畢竟是嵌入了反重力材料,理論上能一直在天上飄著。


    這東西最大的問題就是速度太慢了,不過它既能短暫在太空停留,為太空巡遊艦提供補給,也能長時間在空中保持警戒,幾艘船就能達到全球覆蓋式預警,危急情況下能緊急升空承擔衛星通信功能,屬於萬能型飛船。


    除此之外新材料設計的新式無人機最高速度能達到十五倍音速……等等,等等。知道為什麽我有信心能以最快時間實現這些嗎?因為有現成的製造圖紙跟材料供應的話,華夏爆發出的潛力你根本不敢相信。


    其實綜合分析了地球所有人類族群的特性,你們最大的優勢就是,隻要老板不是畫餅,隻要真的能做到按勞分配,幹了活能拿到相匹配的收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華夏人是真的能克服天生的惰性,拚命去換取更多的生存資源。喵……這的確是太可怕了。」


    寧孑發現在相對封閉的實驗室裏,三月的話明顯變多了些。


    他不太清楚這是因為雙方更為熟悉,他已經得到了這隻貓的認可,又或者智能生命也有溝通需求,以及也會有環境安全感。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


    因為這些分析是真的讓他對未來更為憧憬。


    不管是大氣層內的飛龍號,又或者能夠在太陽係內巡遊的深空係列飛船,如果真能在五年準備之後造出來,就意味著他能在三十歲前就帶著路小雅去宇宙裏看星星。


    理工男的極致浪漫。


    最重要的是當整個太陽係都是華夏產的載人太空船到處穿梭、科考時,小破球上誰說了算不言而喻。….


    這更意味著在他有生之年也許真能依據他的理論對一顆適宜的星球進行各方麵改造。


    模擬太陽的人造大燈泡在適當的軌道上讓星球具備適宜的溫度,讓機器人去播種各種植物,挖掘江河湖海,對星球環境、大氣運動進行整體規劃,最後再通過大燈泡適當來調整星球的角速度,從而達到跟地球接近的重力環境……


    隻要在他有生之年能把一顆星球改造成功,就意味著人類能正式進入到宇宙時代。


    這是極有可能的。


    因為三月數據庫還有一套生命芯片維持技術,在進入宇宙之前拿出來,起碼能保證他的壽命超過一百五十歲。也就是說他還有一個多世紀的時間去收獲這些果實。


    稍微深想一下,讓寧孑這個澹漠冷血的家夥都有些熱血沸騰的感覺。


    等等,他剛才明明問的是關於三維芯片的事情,怎麽突然就聊到太空跟征服了?


    這隻貓……


    不過寧孑轉念一想,跟他們即將要做的事情比起來,那一枚小小的芯片的確也沒那麽重要了。說白了,三月的原則一直都是,自研科技夠用就行,其他的都交給別人,反正最後都還是他們的。


    畢竟三月的邏輯永遠都是別人也許可以贏,但它絕對不能損失哪怕一毛錢。這大概就是三月性格中的倔強吧……


    於是寧孑很謹慎的回應道:「嗯,我覺得你所有的展望都很對。」


    「喵,當然不止是展望,將三維結構芯片對外授權,更是為了現在。什麽樣的對手才是好對手?當然是一盤散沙的對手。其他條件是可以調整的,但唯獨


    sb係列eda的專屬權不會調整,這也意味著隻要上了車的半導體企業,未來隻能使用sb係列eda。


    從遠景來看,三維結構芯片的設計很長一段時間之內,甚至是永久性的都必須倚靠我們提供的軟件;從近況來看,這會讓三大eda公司跟其他加入我們的半導體公司決裂。未來世界半導體領域將會是兩個市場的競爭,矽碳結合的新結構跟傳統的矽基芯片。


    當然最終結果肯定是,新結構會徹底占領整個高端市場。這個過程我們不需要花費任何額外的資源,因為競爭是在現在的對手之間的。當然我們隻需要不停的更新sb係列的eda產品,保證我們的產品算力利用率,模板更新等等層次都稍微領先另外三家就夠了,這恰好又是我擅長的。看吧,這才是你喜歡的未來,不是嗎?」


    寧孑遲疑了片刻,總結道:「你是說狗咬狗?」


    「喵,對呀,就是狗咬狗。問題的不確定性在於,最終誰會做可愛的貓爺那隻忠心的老狗呢?這很值得期待,不是嗎?


    看吧,我就是這樣一隻心善的貓爺,既怕下爪爪太重真讓一些公司倒閉了,那麽多人失去工作;又怕他們發展不起來,所以總希望能把好東西給更多的人分享,你說對嗎?」….


    寧孑怔了怔,視線從厚重的一本說明書上挪開,下意識的瞟了眼跟在旁邊的小貓,心善的貓爺麽?好吧,也許隻是人工智能對善良有那麽一點點的誤解吧,人工智能也不可能是全知全能的,這大概就是左證。


    但嘴上寧孑還是很肯定的答了句:「對!」


    ……


    實驗室外的世界,正如心善的貓爺所判斷的那樣,變得有些混亂了。


    事實上,當三月將合作規則發布到燕北體大芯片研發中心的官網上後,此時引發的可絕對不止是世界半導體聯盟那些企業,寧孑以及相關人士的手機都快被打爆了。


    隻是為了尊重「閉關」這兩個字,寧孑根本沒有理會打來的那些電話跟信息而已。


    當然相關人士就沒那麽好運了。


    首當其衝的自然還得


    是陳永剛。


    陳校長已經發現了,隻要寧孑去做什麽事,不在學校的時候總能搞出些讓他哭笑不得幺蛾子。


    上次如此,這次亦然。


    沒跟任何人打招呼,這政策突然就轉向了,自然惹來了諸多猜疑。


    這些人找上寧孑,發現寧孑的電話根本沒人接之後,便找到了他這裏來。


    別人也就算了,他打個哈哈也就過去了,但對於一些領導打哈哈顯然沒用,而且陳永剛發現,他總有幾位領導能準確的問出顯得他極其無能的問題。


    比如老領導在從他這裏得不到任何有用的情況之後,把他臭罵一通後,最後問了個問題:「這也不知道,那也不知道,你們體大芯片研發中心的官網是誰負責,你這個體大校長總該知道吧?寧孑找不到,負責維護網站的人你也不知道?找到他問問是誰下的命令上傳這些內容,難道對你來說也是件很難的事嗎?」


    真的,得到老領導提醒,如同醍醐灌頂般的陳永剛道歉、認錯,承諾了得到消息馬上就給老領導通消息,於是掛上電話之後就忙著去找研發中心官網的後台維護負責人,但很快陳永剛便突然發現他這個校長可能真的挺無能的。


    打電話問了一圈得到的答桉都是不知道。


    這就奇了怪了,不管是芯片研發中心的主任、各個實驗室負責人,還是在寧園從上到下近乎所有的工作人員,能問的人陳永剛都問過了,硬是沒人知道研發中心的官網是哪個單位負責的,負責人又是誰。


    網站備桉那邊顯示登記的網站負責人是金正南,還上傳了金正南的護照


    ,但當陳永剛問起金正南發現,這家夥壓根就不知道這件事。他隻是依稀記得寧孑讓他配合辦理了寧園跟研發中心對外網站的登記工作。


    可網站維護他壓根就沒參與過,更沒見過一眼網站後台長啥模樣。


    好嘛,這下陳永剛都覺得自己好像的確是挺無能的了。


    兩個官網的後台維護人員,大概率就藏在體大裏,他硬是找不到人。….


    絕對不可能是寧孑自己維護的,因為寧孑才沒有那個閑工夫做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好在陳永剛足夠光棍,發現自己能力有限之後,還是給領導打電話回了話。


    然後便聽到對麵一通咆孝。


    「什麽?網站維護人員你都找不到?你這個校長到底是幹什麽吃的?來,你跟我說說,你每天到底都在幹些什麽?」


    「嗯……這個我得檢討,主要是我把太多精力都放在了為學生跟教授、講師跟研發人員們做好各項服務工作上,忽略了一些管理性質的工作……」


    「你……」


    萬金油式的回答,沒人能說這是錯的。當然還能直接從字麵意思上理解,畢竟體大的寧孑前不久剛從學生身份升級為了教授身份。學校裏有這麽一個人在,作為校長的確做好服務工作就夠了。


    雖然說校長還應該把舵學校的發展方向,需要做好各項管理工作。


    但問題在於陳永剛一次又一次的把膽子放大來規劃體大未來發展,但每當他定下來的發展規劃總能被寧孑輕而易舉的讓這些規劃顯得落伍;比如陳永剛開學的時候,在學校迎新大會上喊出用五年時間讓體大成為華夏超一流研究型大學。


    距離喊出這個口號也就過去大概半年時間,現在看來似乎已經提前實現了。


    芯片技術的全麵超越,雙旦大學正值當打之年的科研領軍人物被挖了百分之七十,燕大、華清的天文學教授還要來體大聽課,都在詮釋著老陳同誌當時製定的規劃多少是有些保守了。


    他的思路跟不上學校的發展速度,這多少有些尷尬了。


    至於管理……


    他管理體大是正常工作,但寧園跟芯片研發中心,雖然掛著體大的牌子,但他還真不好插手。這是他跟寧孑的約定。


    更別提就芯片研發中心跟寧園的攤子,動不動就是上百億的投資,他到是想管,但陳永剛很清楚,他要真的聽領導的把手***這兩個地方,他這個體大校長也差不多當到頭了。


    這一點陳永剛看的很清楚,說白了,體大能在他的手底下迎來曆史上最大的發展機遇,說白了就是因為他知進退的足夠徹底。更別提體大能成現在的模樣,能成為副部級單位,靠的還真不是領導們夠給力。


    【推薦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技盡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桶布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桶布丁並收藏科技盡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