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裘
職業:農民(初級)
悟性:36
年齡:58(健康)
職業技能:
農耕(3級):可種植3級和3級以下農作物,從事農業生產時產量增加30%,農耕等級越高可種植農作物的等級越高,產量越高。
施肥(2級):可提高20%的產量,施肥等級越高增加的產量越多。
通用技能:
水性:基礎技能,轉職水兵的必備技能。
戰略屬性:未開啟
~~~~~~
還不錯,三個技能,畢竟是村長——別懷疑江秋這個剛進遊戲不到5分鍾的菜雞是怎麽判斷出徐裘屬性還不錯的,和別的村民屬性一對比就明白了。
剩下的村民除了一個叫王二的有一個1級的農耕技能,別的全是白板,悟性更是沒一個超過20。這也就算了,畢竟技能這種東西不能強求,但還有一個叫李四的顯示病危是幾個意思?
有點失望的江秋打發走了其他村民,單獨請徐裘進了議事廳。所謂的議事廳裏麵就隻有幾張破桌子,簡陋到讓人心酸。
招呼老頭坐下後,江秋問道:“徐老,我新來乍到,也不清楚情況,您老對我們村子未來的發展有什麽建議?”。
根據江秋以前混網遊的經驗,新手剛開始肯定有個教程之類的東西,教你一些遊戲的基本常識,不然有些小白都出不來新手村。徐裘無疑是最適合這個角色的人,所以他的話對江秋來說很有參考價值。
徐裘略微思索了下,回到:“領地的發展離不開錢、糧和人。錢不必說,建造、外交、貿易、軍事等等都需要錢的支持。糧是領地日常消耗的必需品,安置流民時每戶需消耗10糧,建造時每人每天將消耗1糧……”。
“等下。”江秋很突兀的打斷了徐裘的話,“你確定是每人而不是每個勞力?”
“村長,雖然老弱婦孺的勞動能力確實不如男丁,可是……”
江秋笑了笑,揮手再次打斷徐裘,道:“我知道了,以後水田村對所有村民一視同仁,你繼續。”
從短期來看,勞力是決定村長發展速度的重要因素。而現在造茅屋太慢,所以從效率和消耗上來說,自然是將所空餘的茅屋全部招收男人最好。甚至,驅逐村中的老弱婦孺,騰出茅屋招收男丁。
其他遊戲或許江秋會這麽幹,但是和徐裘的短時間接觸來看,《天堂》中npc的智能水平遠超江秋的想象,如果自己把村子弄成個光棍村,誰也不知道會有什麽後果。驅逐婦孺估計分分鍾就能引起暴亂,涸澤而漁這種短視的事江秋還不至於去幹。
“謝村長。”徐裘對江秋表示感謝後道:“就我們村的情況來看,金糧都還有些富餘,所以我建議先全力增加人口。”
說到這裏,徐裘抬頭看了眼江秋,見他沒什麽表示,才繼續道:“增加人口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吸納路過村子的流民,還一種就是去鎮上招收流民。現在朝廷腐敗,背井離鄉的流民極多,但是大部分流民都集中在鄉鎮。像我們這種小村子地處偏僻,很少有流民路過,所以要靠過路的流民來增加人口見效太慢,我建議村長去縣城招收。至於村子裏,反正存糧還挺多,可以暫時放棄農田的生產,全力建造茅屋以增加人口上限,流民來直接可以定居,參與後續建設。”
“薑果然還是老的辣。”江秋拉住徐裘手大笑道,“就按徐老的話辦。不知徐老是否願意屈就副村長一職?”
徐裘說的江秋未必全部認同。從現有資料來看,金、糧、人這三個因素相互製約,哪個短板了發展都會停滯。以金來說,500金最多隻能造10間茅屋,而糧不算雇傭的消耗,能安置100戶流民,從這個角度來說糧多於金。但是茅屋的作用是住人,沒人一切白搭,暫時江秋也沒更好的辦法,隻能聽徐裘的走一步看一步。
至於副村長,完全是矮子裏麵挑高個,畢竟江秋不在時總要有人幫他安排建造不是?
“當然願意。”徐裘對江秋深鞠一躬,正式接任水田村副村長,顯得榮辱不驚。靠,這鳥人沒來的時候老夫可是村長,有什麽好激動的。
“對了,村長。我們水田村隸屬於五穀縣,山路難行,步行過去大約需1天時間。”徐裘馬上進去副村長的角色,提醒了下江秋。意思是時間緊任務重,你還不快滾去工作。
“好,我馬上動身,村裏的事務就交給你了。”江秋無奈,用人不疑嘛。
下達了建造茅屋的指令後,別的也不用他操心,副村長在村長不在時可以代行一切政務。
“村長你安心上路吧,這裏有我。”
這話怎麽聽得那麽別扭?
“村長,村長……”江秋剛準備上路,忽聽有人大喊村長,然後一個人影破門而入,拉著徐裘就往外走。
江秋大怒,他喵的我才是村長,看我不整死這二愣子……哦,是王二,有技能那個。罷了,本村長不和二楞子一般見識。
“別急別急,先喘口氣,慢慢說。出什麽事了?”江秋強行擠出一個貌似親切的笑容。
王二也意識到自己搞錯人了,尷尬的不敢看江秋:“村……村長,李大爺他……他不行了,想見你。”
“什麽?老李不行了?昨天還好好的。”江秋還沒什麽表示,邊上的徐裘卻是激動的不行。不過他這一說,江秋明白了,老李就是那個顯示病危的李四。
“走,去李家。”江秋很有領導範的一揮手,可惜並沒有人理他,徐裘早拉著王二跑了,隻給江秋留下一個背影。
路上江秋也向徐裘了解了下情況,李四是村裏年紀最大的村民,常年臥病在床,唯一的兒子在鎮子上當學徒,幾年也回不來一次。
此時的李家門口,已經密密麻麻擠滿了人,江秋略微目測了下,起碼有40人,全村的人差不多都在這了。幸好村民們都已經認識了江秋,見到他來都自覺的讓路讓他進屋。
職業:農民(初級)
悟性:36
年齡:58(健康)
職業技能:
農耕(3級):可種植3級和3級以下農作物,從事農業生產時產量增加30%,農耕等級越高可種植農作物的等級越高,產量越高。
施肥(2級):可提高20%的產量,施肥等級越高增加的產量越多。
通用技能:
水性:基礎技能,轉職水兵的必備技能。
戰略屬性:未開啟
~~~~~~
還不錯,三個技能,畢竟是村長——別懷疑江秋這個剛進遊戲不到5分鍾的菜雞是怎麽判斷出徐裘屬性還不錯的,和別的村民屬性一對比就明白了。
剩下的村民除了一個叫王二的有一個1級的農耕技能,別的全是白板,悟性更是沒一個超過20。這也就算了,畢竟技能這種東西不能強求,但還有一個叫李四的顯示病危是幾個意思?
有點失望的江秋打發走了其他村民,單獨請徐裘進了議事廳。所謂的議事廳裏麵就隻有幾張破桌子,簡陋到讓人心酸。
招呼老頭坐下後,江秋問道:“徐老,我新來乍到,也不清楚情況,您老對我們村子未來的發展有什麽建議?”。
根據江秋以前混網遊的經驗,新手剛開始肯定有個教程之類的東西,教你一些遊戲的基本常識,不然有些小白都出不來新手村。徐裘無疑是最適合這個角色的人,所以他的話對江秋來說很有參考價值。
徐裘略微思索了下,回到:“領地的發展離不開錢、糧和人。錢不必說,建造、外交、貿易、軍事等等都需要錢的支持。糧是領地日常消耗的必需品,安置流民時每戶需消耗10糧,建造時每人每天將消耗1糧……”。
“等下。”江秋很突兀的打斷了徐裘的話,“你確定是每人而不是每個勞力?”
“村長,雖然老弱婦孺的勞動能力確實不如男丁,可是……”
江秋笑了笑,揮手再次打斷徐裘,道:“我知道了,以後水田村對所有村民一視同仁,你繼續。”
從短期來看,勞力是決定村長發展速度的重要因素。而現在造茅屋太慢,所以從效率和消耗上來說,自然是將所空餘的茅屋全部招收男人最好。甚至,驅逐村中的老弱婦孺,騰出茅屋招收男丁。
其他遊戲或許江秋會這麽幹,但是和徐裘的短時間接觸來看,《天堂》中npc的智能水平遠超江秋的想象,如果自己把村子弄成個光棍村,誰也不知道會有什麽後果。驅逐婦孺估計分分鍾就能引起暴亂,涸澤而漁這種短視的事江秋還不至於去幹。
“謝村長。”徐裘對江秋表示感謝後道:“就我們村的情況來看,金糧都還有些富餘,所以我建議先全力增加人口。”
說到這裏,徐裘抬頭看了眼江秋,見他沒什麽表示,才繼續道:“增加人口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吸納路過村子的流民,還一種就是去鎮上招收流民。現在朝廷腐敗,背井離鄉的流民極多,但是大部分流民都集中在鄉鎮。像我們這種小村子地處偏僻,很少有流民路過,所以要靠過路的流民來增加人口見效太慢,我建議村長去縣城招收。至於村子裏,反正存糧還挺多,可以暫時放棄農田的生產,全力建造茅屋以增加人口上限,流民來直接可以定居,參與後續建設。”
“薑果然還是老的辣。”江秋拉住徐裘手大笑道,“就按徐老的話辦。不知徐老是否願意屈就副村長一職?”
徐裘說的江秋未必全部認同。從現有資料來看,金、糧、人這三個因素相互製約,哪個短板了發展都會停滯。以金來說,500金最多隻能造10間茅屋,而糧不算雇傭的消耗,能安置100戶流民,從這個角度來說糧多於金。但是茅屋的作用是住人,沒人一切白搭,暫時江秋也沒更好的辦法,隻能聽徐裘的走一步看一步。
至於副村長,完全是矮子裏麵挑高個,畢竟江秋不在時總要有人幫他安排建造不是?
“當然願意。”徐裘對江秋深鞠一躬,正式接任水田村副村長,顯得榮辱不驚。靠,這鳥人沒來的時候老夫可是村長,有什麽好激動的。
“對了,村長。我們水田村隸屬於五穀縣,山路難行,步行過去大約需1天時間。”徐裘馬上進去副村長的角色,提醒了下江秋。意思是時間緊任務重,你還不快滾去工作。
“好,我馬上動身,村裏的事務就交給你了。”江秋無奈,用人不疑嘛。
下達了建造茅屋的指令後,別的也不用他操心,副村長在村長不在時可以代行一切政務。
“村長你安心上路吧,這裏有我。”
這話怎麽聽得那麽別扭?
“村長,村長……”江秋剛準備上路,忽聽有人大喊村長,然後一個人影破門而入,拉著徐裘就往外走。
江秋大怒,他喵的我才是村長,看我不整死這二愣子……哦,是王二,有技能那個。罷了,本村長不和二楞子一般見識。
“別急別急,先喘口氣,慢慢說。出什麽事了?”江秋強行擠出一個貌似親切的笑容。
王二也意識到自己搞錯人了,尷尬的不敢看江秋:“村……村長,李大爺他……他不行了,想見你。”
“什麽?老李不行了?昨天還好好的。”江秋還沒什麽表示,邊上的徐裘卻是激動的不行。不過他這一說,江秋明白了,老李就是那個顯示病危的李四。
“走,去李家。”江秋很有領導範的一揮手,可惜並沒有人理他,徐裘早拉著王二跑了,隻給江秋留下一個背影。
路上江秋也向徐裘了解了下情況,李四是村裏年紀最大的村民,常年臥病在床,唯一的兒子在鎮子上當學徒,幾年也回不來一次。
此時的李家門口,已經密密麻麻擠滿了人,江秋略微目測了下,起碼有40人,全村的人差不多都在這了。幸好村民們都已經認識了江秋,見到他來都自覺的讓路讓他進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