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心儀和於小魚都去忙她們的事情了,照顧小和尚的事情被陳展攬了過來。</p>


    陳展的《太乙道醫論》升到了lv2,有一些補氣養血的藥方他一直想試一試。</p>


    他原本以為書中記錄的全是中成藥,隻要按圖索驥即可。</p>


    研究下來才發現,《太乙道醫論》人藥篇中論述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講究一人一方。</p>


    大夫必須根據每個人的體質差異,進行用藥上的變通,這樣才能發揮出較為理想的效果。</p>


    “怪不得覺得現在的傳統藥材不太好使了,以為全是盒裝的中成藥,原來過去的方子都是要靠大夫根據患者情況調整的。”</p>


    陳展越學越覺得其中奧妙無窮,迫切需要找人來試一試。</p>


    小和尚正好身受內傷,還有內功功底,風險也小一些。</p>


    這一下,無休小和尚慘了。</p>


    一天要喝陳展配的幾服藥,陳展配出的藥不管是味道還是口感都非常奇怪,小和尚經常是剛一入口就噴出來,要麽就是上吐下瀉。</p>


    饒是陳展勸說良藥苦口,排出體內廢物也屬於正常現象,小和尚也不願意喝。</p>


    該說不說,陳展的藥還是些作用的,不過和現在常見的藥有些味道上的區別。</p>


    但小和尚嚇壞了,說是內傷不好也不要緊,隻要不喝陳展配的藥就行。</p>


    陳展沒辦法,隻能說道:</p>


    “你這是諱疾忌醫啊,你不喝我的藥,我再給找一位大夫。”</p>


    索性,陳展將小和尚帶到齊喚仁的益仁堂,和齊喚仁一起商量藥方,嚐試將失傳的古醫術中一人一方的理念,更好地融入到現代人的身體調理中。</p>


    他和齊喚仁研究了很久。</p>


    就小和尚的傷勢,一項一項進行治療。</p>


    小和尚每有一點起色,《太乙道醫論》的經驗就增長一些。</p>


    陳展沒將書中理念研究透一些,經驗也會增加一些。</p>


    古人和現代人飲食和生活規律有所差異,體質也有很大的不同,古藥方一律需要調整,還好小和尚有古武術內功功底,又長期生活在山中的廟裏,相對更接近古人身體一點,為二人的研究和實驗提供了很大的幫助。</p>


    一來二去,人藥篇經驗已經過半。</p>


    陳展終於從《太乙道醫論》中,整理出了一味補身湯藥。</p>


    無休小和尚喝了幾味後,感覺不錯,齊喚仁緊接著喝了,立刻蹲在廁所排起了體內廢物。</p>


    陳展喝後能感受到藥力遊走全身,雖然功效不是立竿見影,但屬實對現代人的體質有些改善效果。</p>


    幾個人都很高興,商量給這個藥起個名字,由於每個人喝後都避免不了蹲廁所,起了個名字叫金匱養身湯,把人體比作金色的櫃子,需要常開櫃門,隱晦地描述了開門排出廢物的過程。</p>


    小和尚精力越來越充沛,迫不及待地出去和陳展訓練。</p>


    陳展這些天與小和尚聊天中發現,小和尚不僅耐藥性很好,身上的佛門絕技也是十分的全,羅漢功,羅漢拳,鐵頭功,金鍾罩,一指禪……從內功到硬功一應俱全。</p>


    陳展的護體神功由於過於還原古武術,有些內容隻可意會不可言傳。</p>


    反觀無休小和尚的功法更簡單直觀一些,而且他的悟性很高,提高隻是時間問題。</p>


    陳展越聊越高興,開始還以為自己要受罪教一個菜鳥,現在看來這是傳慧大師給自己發的福利啊。</p>


    他眼珠一轉,帶著小和尚去往劉力的拳館</p>


    隔了幾天,這次一去,陳展被眼前的景象給驚住了。</p>


    門口和上次一樣,依舊聚集著不少的老者。</p>


    可是這次較之前也有不同之處,每個老者沒有穿寬鬆的綢緞練功服,而是都穿著一個籃球背心,露著胳膊,戴著拳套。</p>


    每個人跟前都擺著一個吊起來的沙袋,或者包著棉花的木樁。</p>


    老者們正對著沙袋和木樁連踢帶打。</p>


    陳展剛剛一靠近。</p>


    立即有老者發現,他們沒有像上次一樣將陳展攔住,而是立刻跑進拳館內通報。</p>


    陳展隻覺得好笑,一段時間不見沒有想到變化如此之大。</p>


    劉力從老頭們的中間走了出來,見到陳展立刻滿麵帶笑。</p>


    “小陳哥,你可來了啊。”</p>


    陳展指著一堆老頭,明知故問。</p>


    “老劉他們怎麽回事,你怎麽這麽高興?”</p>


    劉力滿麵紅光。</p>


    “你上次教我的掌法太牛批了,練了幾天,我就覺得我行了,老頭再來鬧事,我上去用你教我的扶老頭拳對他們一頓揉,他們想碰瓷假摔都做不到,被我治得服帖的,都說我是推手大師。”</p>


    “這不,全拜我為師了,跟我練拳呢。”</p>


    劉力悄悄湊近陳展的耳朵:</p>


    “他們這幫老人都特有錢,幾乎都交學費了,一年幾萬,一交還就是幾年。”</p>


    陳展笑了,百分百扶老頭拳果然在劉力這裏發光發熱了。</p>


    “跟你學是好事,練練推手拳就得了,他們都一把年紀了,你怎麽還讓他們做力量訓練……受傷了怎麽辦。”</p>


    劉力一臉委屈:</p>


    “一開始,他們都是跟著我練推手拳的,可是練了幾天之後,都說越練越有勁,有勁了之後,說什麽都要嚐試嚐試搏擊中的力量訓練,打打沙袋踢踢木樁什麽的,我攔都攔不住……”</p>


    “不過小陳哥你放心,我給他們製作的沙袋,也不是沙袋,裏麵裝的都是棉花,這幾天拳館太火了,裏麵都裝不下,他們在門口打棉花袋子,也就是圖個新鮮。”</p>


    陳展十分欣慰,起初見到劉力時,劉力被老頭們組團碰瓷,碰得傾家蕩產,對傳統武術恨之入骨。</p>


    現如今他不僅接受了傳統武術,還讓這麽多老人家喜歡上了現代武術。</p>


    生意興隆的同時,也讓老人們的身體素質得到了提升,當真是兩全其美的事情。</p>


    傳統武術和現代武術之所以分歧這麽大,道理其實很簡單。</p>


    很多所謂的傳統功法大師天天自吹自擂,誇他們的功夫是傳統瑰寶,又天下無敵。</p>


    很多不懂的人憑借一腔熱愛,跟著上當。</p>


    結果練來練去提升十分緩慢,身體素質完全比不過那些經過科學訓練,練習現代搏擊的運動員們。</p>


    但是越練沉沒成本越高,沒人願意說自己練的武術是廢武術。</p>


    於是乎,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對立群體。</p>


    一方說傳統武術能打,一方說不能打。</p>


    一方說傳統武術都是殺人技,現代武術都是死肌肉。</p>


    雙方誰都不服誰,約戰的話又無法統一規則。</p>


    衝動的人隻認結果,以結果說明一切。</p>


    理性的人會思考過程是什麽樣的,溯本追源。</p>


    武術放在過去到底能不能打,答案是肯定的,一定是非常能打。</p>


    古代講究窮文富武。</p>


    學文的人家境相對貧窮,練武之人家庭十分富足。</p>


    秀才貧窮,隻需要三尺案頭,伏案學習即可。</p>


    有一個成語斷齏畫粥,描述的就是這個景象,說範仲淹考取功名前家境十分困難,每餐隻吃一塊凝固的粥塊和鹹菜,時間全部用來學習。</p>


    </p>


    家境這麽困難的人一般是練不了武的。</p>


    練武之人需要舉石墩石鎖,拉弓射箭,一頓恨不得吃下一頭牛去,沒有一個好的家庭條件是沒辦法支撐的。</p>


    再說過去的各門各派,流傳下來的武術為什麽會越來越走形,徒子徒孫為什麽會越學越偏。</p>


    每門每派想要開宗立派,招收弟子,有一本精妙的功法自不必說。</p>


    但絕大多數功法中的殺人技,往往隻有幾式。</p>


    絕招一出,驚天動地,立即克敵製勝。</p>


    但是,一本薄薄的秘籍,教師爺想教的話,幾天便可以教完。</p>


    花個幾天,人人都能學會,學得不精也能記住,門派就成了流水席了。</p>


    而且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是必然會發生的現象。</p>


    所以各門各派的教師爺,才定下煩瑣的門規,新來的弟子掃地三年,看人品三年,練基本功三年……</p>


    一來二去,將習武過程拖得很長。</p>


    有些教師爺深諳此道,享受一生榮華富貴和弟子的孝敬,在周邊威望極高。</p>


    身上的絕招可能隻教給親生兒子,甚至可能突發急病,駕鶴西去,把絕招直接給帶到棺材裏了,弄得失傳了。</p>


    但是後輩沒有辦法,為了將門派繼續發揚光大,隻能按照師傅的方法繼續做下去。</p>


    這便是很多傳統武術一輩不如一輩的原因。</p>


    也導致了很多練習現代搏擊的人看不起傳統門派的人。</p>


    陳展對這些事情已經看得十分透徹,隻有不求上進之人,才會敝帚自珍。</p>


    他還原的傳統功法既然這麽受老人的歡迎,便準備將這份事業進行下去,讓更多老人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大威天龍,我玩梗變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空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空明並收藏開局大威天龍,我玩梗變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