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水平很高的義務講解員(求票)
重生後,我對古玩價值了如指掌 作者:八刃賢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薑旭升嘻笑著問:“先帶我們看什麽啊?”</p>
羅宇洋沒有回答,感覺薑旭升賤賤的,跟之後幾年那個在鏡頭前很是高冷的鮮肉明星一點兒都對不上。</p>
大概就是製造出來的人設吧。</p>
相比起來,蘇童這種冷豔感,可真不是製造出來的,而是真的又冷又豔。</p>
說句實在話,站在蘇童身邊,在大夏天都能有種涼快的感覺。</p>
劉紅章心裏還挺緊張的,雖說羅宇洋是被他抓來的壯丁,是趕鴨子上架的情況,如果羅宇洋表現不好,他倒也沒什麽,最多落一頓埋怨,大不了再頂上一個投訴。</p>
劉紅章身上的投訴又不是沒有,還不少呢。</p>
俗話說得好,賬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癢。</p>
但是這支團隊都不是一般人,尤其是黃玉芹這位大導演給錢非常爽快闊綽,如果劉紅章幹得不行,那以後可就不找他了,那得少賺多少錢啊。</p>
劉紅章趕上兩步,小聲對羅宇洋說:“我說哥們兒,你到底行不行啊?”</p>
羅宇洋說:“剛才都跟你說了,你問得太晚了,行不行有什麽關係?”</p>
劉紅章趕緊說:“不是,你跟我說說,讓我心裏有個準備。”</p>
羅宇洋瞥了劉紅章一眼,笑而不語。</p>
蘇童站在人群靠後的位置,打量了羅宇洋幾眼。</p>
羅宇洋突然出現在這裏,蘇童倒是沒感覺到有什麽意外的。</p>
因為蘇童的爺爺蘇學林就是國家曆史博物館的名譽顧問,地位很高。</p>
而羅宇洋送給了蘇學林一件絕世珍品,也就是那件汝瓷,蘇學林則要放到了國家曆史博物館來長期參展。</p>
蘇學林就告訴過蘇童,他會將羅宇洋列為聯合捐展人。</p>
想必今天羅宇洋出現在國家曆史博物館,應該是來簽捐展合同的。</p>
當然,今天碰到羅宇洋,也確實是挺巧的。</p>
讓蘇童比較意外的是,羅宇洋居然要當講解員,不知道他是不是稱職。</p>
不過羅宇洋懂古玩鑒定,想必表現也可以過得去。</p>
這時,薑旭升扭頭對蘇童說:“要不要喝水啊?”</p>
蘇童搖了搖頭:“不用,不渴。”</p>
薑旭升“噢”了一聲,柔聲說道:“那如果你什麽時候渴了,餓了,及時告訴我,我包裏什麽都有。”</p>
蘇童看了薑旭升一眼,說了聲“謝謝”,便不再言語了。</p>
薑旭升這個人明顯是在追求蘇童。</p>
這倒也不奇怪,娛樂圈裏追求蘇童的人太多了,畢竟她就是屬於那種人見人愛的高冷女神。</p>
不過像薑旭升這樣的敢於死纏爛打的家夥,可不算多。</p>
畢竟大家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人家沒那個意思,就先緩緩唄。</p>
薑旭升可不一樣,真正的持續輸出,堅持不懈。</p>
數年後,蘇童還真跟薑旭升傳了一些緋聞,也算是鬧得滿城風雨,還上了好幾天的熱搜,但一直都沒有實錘的證據,到底是不是真的很少有人知道。</p>
這時,隻見羅宇洋停了下來,站到了一件展品跟前。</p>
眾人的目光便轉移到了那件展品上。</p>
不得不說,這件展品的造型確實十分奇特,絕對是個動物。</p>
團隊裏有的人便嗤嗤笑了起來,說:“這是一隻鳥吧?這玩意兒也是文物?怎麽感覺是現代人做出來的?”</p>
另外有人隨聲附和:“是啊,這是不是一件濫竽充數的東西啊。”</p>
這時,旺江海出聲說;“這確實是件文物。”</p>
黃玉芹笑著問:“小旺,你知道?”</p>
旺江海點了點頭:“我看過一些資料,這件文物叫陶鷹鼎,是非常珍貴的文物,是在一九五幾年的時候,一個叫殷思義的農民在村東犁地意外發現的,後來還因為它發現了一個挺著名的文化遺址,當時還轟動了考古界呢!”</p>
眾人一聽,忍不住就誇讚了起來。</p>
“幼,不愧是小旺,懂得就是多。”</p>
“這玩意兒能是文物,還真沒想到。”</p>
“是啊,文物也能長得這麽個性啊。”</p>
黃玉芹笑著說:“不錯啊,小旺。”</p>
旺江海是編劇,知識麵確實也會比一般人要廣一些。</p>
而且很明顯,旺江海來之前也做過一些功課,要不然不會把名字說得這麽準確,這麽書麵化。</p>
受到眾人誇獎之後,旺江海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似乎有意無意地還看了蘇童一眼,一副頗為得意的神色。</p>
這樣的小舉動當然逃不過羅宇洋這老油條的眼睛。</p>
好家夥,這小子還在吸引蘇童的注意。</p>
蘇童的魅力太大了,這個真沒辦法。</p>
但也不得不說,旺江海走的路子是對的。</p>
雖說羅宇洋對蘇童隻見過有限的幾次麵,但是他對蘇童的脾氣秉性還是非常了解的。</p>
就比如說薑旭升這樣的人物,帥是帥,有錢也是有錢,名氣以後也會有。</p>
但除非薑旭升之後幾年性情大變,痛改前非,否則肯定追不上蘇童。</p>
反而是旺江海這種不顯山不露水的人,更有機會。</p>
畢竟蘇童的出身可以說是書香世家,先不說蘇學林,其他還有不少親戚是文化界的著名人物。</p>
所以對蘇童有吸引力的人物,隻可能是有內涵,有思想,有才華的那種人。</p>
旺江海是編劇,而且在行業內也小有名氣,才華肯定是有的,要不然也不會被黃玉芹看中,招入這個大劇組,來寫這一部製作會很精良的曆史正劇。</p>
當然,旺江海本身的條件也不差,雖說不如薑旭升這樣的男明星長得帥氣吧,但也不差,有一股子書卷氣,挺斯文的。</p>
這時,劉紅章背地裏拉了拉劉紅章,低聲說:“我說,哥們兒,你可別慫啊!”</p>
羅宇洋怔了怔:“我慫什麽了?”</p>
劉紅章說:“你不能比那小子說得差啊,至少得多說點兒,說點兒他不知道的才行。”</p>
羅宇洋一時無語,劉紅章這小子不是不在意嗎?這都連續問了好幾回了。</p>
這時,薑旭升說:“講解員,你怎麽不說啊?你該不會是沒話說了吧?”</p>
羅宇洋微微一笑,沒有回應薑旭升,而是指著身後的那件奇形文物,說:“剛才這位小哥說得沒錯,這件文物確實叫陶鷹鼎,這樣的造型確實很吸晴,很能抓人眼球,你們看看,這隻鷹背手而立,像不像出門遛彎的老大爺?”</p>
團隊裏的人一聽,多數都哈哈笑了起來。</p>
連黃玉芹都抿嘴笑了起來。</p>
羅宇洋說得太形象了,開始還沒人這麽想,經他這麽一說,腦海裏就有了畫麵感。</p>
羅宇洋又說:“不過我把它挑出來讓大家看,也是因為幾個原因,首先……”</p>
說著,羅宇洋又移開了一步,讓大家看得更清楚一些。</p>
此鼎由泥質黑陶製成,造型生動逼真。</p>
從鼎的正麵欣賞,恰似一隻活靈話現的貓頭鷹,位於頭部正前方的兩眼圓睜,炯炯有神。</p>
嘴部彎曲成銳利的鉤狀,其神態似在等待時機捕捉食物。</p>
鷹體呈圓形,肌肉豐滿,健壯有力。</p>
它收起雙翼站立著,雙足與尾部著地,造型簡潔有力,充滿了渾厚的體積感,整個鷹的身體有一種向外擴張的內在力量,無論從哪個角度觀賞,都能感到懾人的威猛氣勢。</p>
鷹鼎最大腹徑差不多有三十多公分,容積很大,具有實用價值。</p>
鷹的兩腿足近似袋狀。</p>
另有一近似長方形的支撐點,以表示鷹的尾部,兩足和一尾巧妙的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使器體穩定。</p>
羅宇洋說,這種陶鷹鼎不僅是一種珍貴的藝術品,而且是一件實用器物,可謂獨具匠心。</p>
羅宇洋又說:“首先是它的顏值,三分搞笑三分沙凋四分漫不經心,配上這桀驁不馴的神采簡直堪稱完美,其實自然界有一種鳥類,跟這件文物的器型非常相像。”</p>
眾人一聽,便好奇了起來。</p>
一位姑娘問:“什麽鳥類啊?還有鳥類長成這種搞笑的樣子?”</p>
這位姑娘長得也非常漂亮,皮膚很白,臉蛋很小很精致,大眼睛水靈靈的,一看大概是從南方來的女孩兒。</p>
羅宇洋也隨即認出了這位姑娘,名叫李彩妍,也是一位演員。</p>
當然,按照名氣來說,李彩妍跟蘇童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以後她的事業會進入上升期,名氣會越來越大,然後擠身一線。</p>
</p>
此時的李彩妍,還顯得挺稚嫩的,畢竟年紀輕,隻有二十歲出頭。</p>
話說回來了,蘇童年紀也不大,卻顯得很穩重,很是神奇。</p>
此時,羅宇洋笑著應道:“那種鳥類叫角凋?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回去查一下,看看跟這件文物是不是很神似。”</p>
團隊中的不少人居然真的暗暗記下來了似的,打算去網上查。</p>
現在也就是手機上網還沒有那麽方便,要不然就當場查了。</p>
羅宇洋笑著說:“好了,咱們說另外一些方麵,別看這件文物長得滑稽,但其實它大有來頭,它是六千年前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出土文物,更是禁止出境的六十四件國寶級文物之一。”</p>
眾人一聽,便勾起了好奇心,沒想到這文物這麽厲害。</p>
“居然有六千年的曆史了?”</p>
“不會吧,看起來也沒那麽老啊。”</p>
“還是國寶,被禁止出境?這麽神奇嗎?”</p>
“我說,老兄,你不會是瞎編的吧?”</p>
羅宇洋說:“這我可不敢亂說,剛才這位小哥不是說了嘛,它是一件著名文化遺址的重要線索,其實那個文明叫做仰韶文化,是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的標誌性文化。”</p>
說著,羅宇洋又細細地講解起發現陶鷹鼎的過程。</p>
內容大致就是在1957年,太平莊農民殷思義如何在村東犁地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件通體呈灰黑色的陶器,這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新石器時代陶鷹鼎。</p>
羅宇洋說到這裏,說:“但他當時並不知道自己挖到一件國寶,隨手帶回家,做了雞食盆。”</p>
眾人一聽,先是瞪大了眼睛,然後哈哈大笑起來。</p>
“不是吧,這樣的寶貝居然養雞?”</p>
“這也正常,你看看,這東西如果放到家裏,不就是一個小黑盆嘛!”</p>
“要我看,就跟憤怒的小鳥一樣,就是亂做的,哪裏會想到是件寶貝文物啊?”</p>
“這是憤怒的小鳥?”</p>
“難道不是嗎?”</p>
“別說,照你這麽說,還真像。”</p>
羅宇洋又提到了傳說中的泉護村仰韶文化遺址。</p>
這時,旺江海出聲問:“請問,什麽是仰韶文化遺址?”</p>
唐宇洋怔了怔,看向旺江海。</p>
這小子居然露出了某種奇特的笑容。</p>
原來如此,旺江海這老編劇還挺陰的,想把羅宇洋問住。</p>
這也正常,作為文化人,肯定是想爭當全場最靚的仔,不想讓別人出了風頭。</p>
在旺江海看來,像羅宇洋這樣的講解員,最多也就是強行背下了一些名詞,根本就不知道詳細的背景。</p>
誰知羅宇洋微微一笑,便又開始說起了仰韶文化遺址。</p>
羅宇洋說:“前麵我說過了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的文明,即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起源於黃河中遊,其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可以這樣說,所謂的仰韶文化,其實就是我們中原文化的前身和雛形……”</p>
羅宇洋接下來說了一堆東西,把這一個團隊說得一愣一愣的。</p>
好家夥,雖然他們這些人沒辦法查證羅宇洋是真是假,但是光能說出這麽多的數字和理論來,就已經很厲害了。</p>
羅宇洋說完後,不忘對旺江海說:“我說的您能理解了嗎?”</p>
旺江海十分尷尬,隻好點了點頭:“能、能理解。”</p>
蘇童看了看羅宇洋。</p>
她戴著口罩,也不知道是什麽表情,不過看他的眼睛彎了彎,多半是笑了。</p>
劉紅章此時才鬆了口氣,本來還擔心羅宇洋瞎弄,沒想到這麽厲害,說的頭頭是道。</p>
就連黃玉芹也覺得羅宇洋確實是個很厲害的講解員。</p>
黃玉芹說:“你這樣的講解員,博物館應該給你轉正啊。”</p>
羅宇洋笑著說:“那就借您吉言了。”</p>
蘇童又眨了眨,彷佛在問“你還真想當講解員啊”?</p>
說實在的,羅宇洋還真覺得這挺有意思的,可以一展自己的嘴皮子,如果閑著沒事兒的話,何樂而不為呢?</p>
羅宇洋沒有回答,感覺薑旭升賤賤的,跟之後幾年那個在鏡頭前很是高冷的鮮肉明星一點兒都對不上。</p>
大概就是製造出來的人設吧。</p>
相比起來,蘇童這種冷豔感,可真不是製造出來的,而是真的又冷又豔。</p>
說句實在話,站在蘇童身邊,在大夏天都能有種涼快的感覺。</p>
劉紅章心裏還挺緊張的,雖說羅宇洋是被他抓來的壯丁,是趕鴨子上架的情況,如果羅宇洋表現不好,他倒也沒什麽,最多落一頓埋怨,大不了再頂上一個投訴。</p>
劉紅章身上的投訴又不是沒有,還不少呢。</p>
俗話說得好,賬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癢。</p>
但是這支團隊都不是一般人,尤其是黃玉芹這位大導演給錢非常爽快闊綽,如果劉紅章幹得不行,那以後可就不找他了,那得少賺多少錢啊。</p>
劉紅章趕上兩步,小聲對羅宇洋說:“我說哥們兒,你到底行不行啊?”</p>
羅宇洋說:“剛才都跟你說了,你問得太晚了,行不行有什麽關係?”</p>
劉紅章趕緊說:“不是,你跟我說說,讓我心裏有個準備。”</p>
羅宇洋瞥了劉紅章一眼,笑而不語。</p>
蘇童站在人群靠後的位置,打量了羅宇洋幾眼。</p>
羅宇洋突然出現在這裏,蘇童倒是沒感覺到有什麽意外的。</p>
因為蘇童的爺爺蘇學林就是國家曆史博物館的名譽顧問,地位很高。</p>
而羅宇洋送給了蘇學林一件絕世珍品,也就是那件汝瓷,蘇學林則要放到了國家曆史博物館來長期參展。</p>
蘇學林就告訴過蘇童,他會將羅宇洋列為聯合捐展人。</p>
想必今天羅宇洋出現在國家曆史博物館,應該是來簽捐展合同的。</p>
當然,今天碰到羅宇洋,也確實是挺巧的。</p>
讓蘇童比較意外的是,羅宇洋居然要當講解員,不知道他是不是稱職。</p>
不過羅宇洋懂古玩鑒定,想必表現也可以過得去。</p>
這時,薑旭升扭頭對蘇童說:“要不要喝水啊?”</p>
蘇童搖了搖頭:“不用,不渴。”</p>
薑旭升“噢”了一聲,柔聲說道:“那如果你什麽時候渴了,餓了,及時告訴我,我包裏什麽都有。”</p>
蘇童看了薑旭升一眼,說了聲“謝謝”,便不再言語了。</p>
薑旭升這個人明顯是在追求蘇童。</p>
這倒也不奇怪,娛樂圈裏追求蘇童的人太多了,畢竟她就是屬於那種人見人愛的高冷女神。</p>
不過像薑旭升這樣的敢於死纏爛打的家夥,可不算多。</p>
畢竟大家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人家沒那個意思,就先緩緩唄。</p>
薑旭升可不一樣,真正的持續輸出,堅持不懈。</p>
數年後,蘇童還真跟薑旭升傳了一些緋聞,也算是鬧得滿城風雨,還上了好幾天的熱搜,但一直都沒有實錘的證據,到底是不是真的很少有人知道。</p>
這時,隻見羅宇洋停了下來,站到了一件展品跟前。</p>
眾人的目光便轉移到了那件展品上。</p>
不得不說,這件展品的造型確實十分奇特,絕對是個動物。</p>
團隊裏有的人便嗤嗤笑了起來,說:“這是一隻鳥吧?這玩意兒也是文物?怎麽感覺是現代人做出來的?”</p>
另外有人隨聲附和:“是啊,這是不是一件濫竽充數的東西啊。”</p>
這時,旺江海出聲說;“這確實是件文物。”</p>
黃玉芹笑著問:“小旺,你知道?”</p>
旺江海點了點頭:“我看過一些資料,這件文物叫陶鷹鼎,是非常珍貴的文物,是在一九五幾年的時候,一個叫殷思義的農民在村東犁地意外發現的,後來還因為它發現了一個挺著名的文化遺址,當時還轟動了考古界呢!”</p>
眾人一聽,忍不住就誇讚了起來。</p>
“幼,不愧是小旺,懂得就是多。”</p>
“這玩意兒能是文物,還真沒想到。”</p>
“是啊,文物也能長得這麽個性啊。”</p>
黃玉芹笑著說:“不錯啊,小旺。”</p>
旺江海是編劇,知識麵確實也會比一般人要廣一些。</p>
而且很明顯,旺江海來之前也做過一些功課,要不然不會把名字說得這麽準確,這麽書麵化。</p>
受到眾人誇獎之後,旺江海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似乎有意無意地還看了蘇童一眼,一副頗為得意的神色。</p>
這樣的小舉動當然逃不過羅宇洋這老油條的眼睛。</p>
好家夥,這小子還在吸引蘇童的注意。</p>
蘇童的魅力太大了,這個真沒辦法。</p>
但也不得不說,旺江海走的路子是對的。</p>
雖說羅宇洋對蘇童隻見過有限的幾次麵,但是他對蘇童的脾氣秉性還是非常了解的。</p>
就比如說薑旭升這樣的人物,帥是帥,有錢也是有錢,名氣以後也會有。</p>
但除非薑旭升之後幾年性情大變,痛改前非,否則肯定追不上蘇童。</p>
反而是旺江海這種不顯山不露水的人,更有機會。</p>
畢竟蘇童的出身可以說是書香世家,先不說蘇學林,其他還有不少親戚是文化界的著名人物。</p>
所以對蘇童有吸引力的人物,隻可能是有內涵,有思想,有才華的那種人。</p>
旺江海是編劇,而且在行業內也小有名氣,才華肯定是有的,要不然也不會被黃玉芹看中,招入這個大劇組,來寫這一部製作會很精良的曆史正劇。</p>
當然,旺江海本身的條件也不差,雖說不如薑旭升這樣的男明星長得帥氣吧,但也不差,有一股子書卷氣,挺斯文的。</p>
這時,劉紅章背地裏拉了拉劉紅章,低聲說:“我說,哥們兒,你可別慫啊!”</p>
羅宇洋怔了怔:“我慫什麽了?”</p>
劉紅章說:“你不能比那小子說得差啊,至少得多說點兒,說點兒他不知道的才行。”</p>
羅宇洋一時無語,劉紅章這小子不是不在意嗎?這都連續問了好幾回了。</p>
這時,薑旭升說:“講解員,你怎麽不說啊?你該不會是沒話說了吧?”</p>
羅宇洋微微一笑,沒有回應薑旭升,而是指著身後的那件奇形文物,說:“剛才這位小哥說得沒錯,這件文物確實叫陶鷹鼎,這樣的造型確實很吸晴,很能抓人眼球,你們看看,這隻鷹背手而立,像不像出門遛彎的老大爺?”</p>
團隊裏的人一聽,多數都哈哈笑了起來。</p>
連黃玉芹都抿嘴笑了起來。</p>
羅宇洋說得太形象了,開始還沒人這麽想,經他這麽一說,腦海裏就有了畫麵感。</p>
羅宇洋又說:“不過我把它挑出來讓大家看,也是因為幾個原因,首先……”</p>
說著,羅宇洋又移開了一步,讓大家看得更清楚一些。</p>
此鼎由泥質黑陶製成,造型生動逼真。</p>
從鼎的正麵欣賞,恰似一隻活靈話現的貓頭鷹,位於頭部正前方的兩眼圓睜,炯炯有神。</p>
嘴部彎曲成銳利的鉤狀,其神態似在等待時機捕捉食物。</p>
鷹體呈圓形,肌肉豐滿,健壯有力。</p>
它收起雙翼站立著,雙足與尾部著地,造型簡潔有力,充滿了渾厚的體積感,整個鷹的身體有一種向外擴張的內在力量,無論從哪個角度觀賞,都能感到懾人的威猛氣勢。</p>
鷹鼎最大腹徑差不多有三十多公分,容積很大,具有實用價值。</p>
鷹的兩腿足近似袋狀。</p>
另有一近似長方形的支撐點,以表示鷹的尾部,兩足和一尾巧妙的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使器體穩定。</p>
羅宇洋說,這種陶鷹鼎不僅是一種珍貴的藝術品,而且是一件實用器物,可謂獨具匠心。</p>
羅宇洋又說:“首先是它的顏值,三分搞笑三分沙凋四分漫不經心,配上這桀驁不馴的神采簡直堪稱完美,其實自然界有一種鳥類,跟這件文物的器型非常相像。”</p>
眾人一聽,便好奇了起來。</p>
一位姑娘問:“什麽鳥類啊?還有鳥類長成這種搞笑的樣子?”</p>
這位姑娘長得也非常漂亮,皮膚很白,臉蛋很小很精致,大眼睛水靈靈的,一看大概是從南方來的女孩兒。</p>
羅宇洋也隨即認出了這位姑娘,名叫李彩妍,也是一位演員。</p>
當然,按照名氣來說,李彩妍跟蘇童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以後她的事業會進入上升期,名氣會越來越大,然後擠身一線。</p>
</p>
此時的李彩妍,還顯得挺稚嫩的,畢竟年紀輕,隻有二十歲出頭。</p>
話說回來了,蘇童年紀也不大,卻顯得很穩重,很是神奇。</p>
此時,羅宇洋笑著應道:“那種鳥類叫角凋?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回去查一下,看看跟這件文物是不是很神似。”</p>
團隊中的不少人居然真的暗暗記下來了似的,打算去網上查。</p>
現在也就是手機上網還沒有那麽方便,要不然就當場查了。</p>
羅宇洋笑著說:“好了,咱們說另外一些方麵,別看這件文物長得滑稽,但其實它大有來頭,它是六千年前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出土文物,更是禁止出境的六十四件國寶級文物之一。”</p>
眾人一聽,便勾起了好奇心,沒想到這文物這麽厲害。</p>
“居然有六千年的曆史了?”</p>
“不會吧,看起來也沒那麽老啊。”</p>
“還是國寶,被禁止出境?這麽神奇嗎?”</p>
“我說,老兄,你不會是瞎編的吧?”</p>
羅宇洋說:“這我可不敢亂說,剛才這位小哥不是說了嘛,它是一件著名文化遺址的重要線索,其實那個文明叫做仰韶文化,是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的標誌性文化。”</p>
說著,羅宇洋又細細地講解起發現陶鷹鼎的過程。</p>
內容大致就是在1957年,太平莊農民殷思義如何在村東犁地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件通體呈灰黑色的陶器,這就是後來聞名於世的新石器時代陶鷹鼎。</p>
羅宇洋說到這裏,說:“但他當時並不知道自己挖到一件國寶,隨手帶回家,做了雞食盆。”</p>
眾人一聽,先是瞪大了眼睛,然後哈哈大笑起來。</p>
“不是吧,這樣的寶貝居然養雞?”</p>
“這也正常,你看看,這東西如果放到家裏,不就是一個小黑盆嘛!”</p>
“要我看,就跟憤怒的小鳥一樣,就是亂做的,哪裏會想到是件寶貝文物啊?”</p>
“這是憤怒的小鳥?”</p>
“難道不是嗎?”</p>
“別說,照你這麽說,還真像。”</p>
羅宇洋又提到了傳說中的泉護村仰韶文化遺址。</p>
這時,旺江海出聲問:“請問,什麽是仰韶文化遺址?”</p>
唐宇洋怔了怔,看向旺江海。</p>
這小子居然露出了某種奇特的笑容。</p>
原來如此,旺江海這老編劇還挺陰的,想把羅宇洋問住。</p>
這也正常,作為文化人,肯定是想爭當全場最靚的仔,不想讓別人出了風頭。</p>
在旺江海看來,像羅宇洋這樣的講解員,最多也就是強行背下了一些名詞,根本就不知道詳細的背景。</p>
誰知羅宇洋微微一笑,便又開始說起了仰韶文化遺址。</p>
羅宇洋說:“前麵我說過了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的文明,即距今約7000年至5000年,起源於黃河中遊,其持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可以這樣說,所謂的仰韶文化,其實就是我們中原文化的前身和雛形……”</p>
羅宇洋接下來說了一堆東西,把這一個團隊說得一愣一愣的。</p>
好家夥,雖然他們這些人沒辦法查證羅宇洋是真是假,但是光能說出這麽多的數字和理論來,就已經很厲害了。</p>
羅宇洋說完後,不忘對旺江海說:“我說的您能理解了嗎?”</p>
旺江海十分尷尬,隻好點了點頭:“能、能理解。”</p>
蘇童看了看羅宇洋。</p>
她戴著口罩,也不知道是什麽表情,不過看他的眼睛彎了彎,多半是笑了。</p>
劉紅章此時才鬆了口氣,本來還擔心羅宇洋瞎弄,沒想到這麽厲害,說的頭頭是道。</p>
就連黃玉芹也覺得羅宇洋確實是個很厲害的講解員。</p>
黃玉芹說:“你這樣的講解員,博物館應該給你轉正啊。”</p>
羅宇洋笑著說:“那就借您吉言了。”</p>
蘇童又眨了眨,彷佛在問“你還真想當講解員啊”?</p>
說實在的,羅宇洋還真覺得這挺有意思的,可以一展自己的嘴皮子,如果閑著沒事兒的話,何樂而不為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