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高用不屑的語氣說道:“不是個太好的玩意兒,就是件茶葉末釉的小瓷瓶。”</p>


    馮桂友嗬嗬笑了:“那就是沒什麽價值嘍。”</p>


    馬德高點點頭。</p>


    既然馬大專家如此說,那馮桂友自然就對這件瓷器失去了興趣。</p>


    這邊,田海濤也看不出來那是件什麽東西,剛要問羅宇洋,卻見他已經起身往台上走了。</p>


    田海濤怔了怔,連忙跟上,或許這小子能看出點門道了。</p>


    懂一些瓷器知識的人都知道,同一年代、品種、出產地的瓷器,其價值是按照器型的大小來算的。</p>


    茶葉末釉的瓷器並不是什麽稀罕玩意兒,台上的這件瓷器個頭又太小了,所以關注的人不多。</p>


    上台來仔細觀看的也就十來個人,其中就包括羅宇洋和田海濤。</p>


    羅宇洋看了看這件小器型瓷器,不禁點了點頭。</p>


    田海濤覺得有些驚奇,同時也想,會不會這年輕人不懂裝懂呢!</p>


    田海濤問:“你知道這是什麽?”</p>


    羅宇洋反問:“田老板,你覺得它是什麽?”</p>


    田海濤皺著眉頭想了想:“這個……插花用的瓶子?”</p>


    羅宇洋搖了搖頭:“這是一件茶葉末釉的文房工具。”</p>


    田海濤一怔,又仔細看了看:“不會吧,文房工具怎麽會有這種東西。”</p>


    羅宇洋也不答,將那瓷器的小蓋子拿在手中。</p>


    沒想到的是,那蓋子不隻是一個蓋子,下麵還伸著一根長長的瓷管兒。</p>


    田海濤看著稀奇:“幼?這是什麽東西?”</p>


    羅宇洋解釋說:“你可以叫它硯滴,專門為磨墨的器具滴水的硯滴。”</p>


    羅宇洋仔細看了幾眼,又說:“你看這個蓋子上是有一個孔的,這是古人利用了虹吸原理,手指捂住孔洞,形成一個壓強壓力,然後把水提出來,手一鬆,水滴就掉下去了。”</p>


    田海濤接過吸管看了看,還真是那麽回事兒。</p>


    羅宇洋又將瓷瓶拿在手中:“田老板,你看這個茶葉末釉,看上去很勻淨,同時底下的三個足很特別,足上塗了黑。”</p>


    田海濤問:“為什麽會這樣?”</p>


    羅宇洋解釋說,這件瓷器是彷宋製的。</p>


    宋代的官窯哥窯,都有紫口鐵足,它就塗一身黑,彷佛是鐵足了。</p>


    羅宇洋斷言:“如果是現在彷的,他就想不到塗黑,所以是真品無異。”</p>


    田海濤眼睛一亮:“真品?那你說,它值多少錢?”</p>


    羅宇洋笑了笑:“田老板,這件瓷器二十萬內,可以拿。”</p>


    田海濤怔住了:“這麽小一個?不會吧……”</p>


    羅宇洋將瓷器的底部一側,給田海濤看了一眼,田海濤嚇了一跳。</p>


    隻見那還真有一個金字凋印的落款,這落款非常小,不仔細看還真看不出來。</p>


    但字挺清楚的,寫著“雍正禦製”。</p>


    要知道,在清朝落款“禦製”二字的,那都是清廷皇家造辦處出品,價格可要翻幾個跟頭的。</p>


    羅宇洋低聲說:“雍正官窯的茶葉末釉的硯滴,前兩年帝都華晨拍賣會拍出了一件,五十五萬塊軟妹幣,而且那件的吸管已經遺失了,是當成花插瓶拍的。”</p>


    </p>


    羅宇洋停頓了一下:“也就是說,這件留存完整,價格隻會更高。”</p>


    羅宇洋沒說什麽,走下了台。</p>


    田海濤連忙跟在後麵,也走回了座位。</p>


    俗話說的好,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p>


    羅宇洋出了兩手了。</p>


    現在,在田海濤的心裏,羅宇洋這年輕人的印象完全顛覆了。</p>


    先不說羅宇洋說得準不準,但光能說出這麽一番道理來,那就不是一般的收藏愛好者能辦到的。</p>


    所有人都下了台,拍賣師發聲了:“茶葉末釉的……小瓷瓶,起拍價三萬!”</p>


    半天沒人舉手,田海濤心中暗喜,馬上舉起了手:“三萬三!”</p>


    馮桂友轉頭看了看田海濤,不屑地“切”了一聲。</p>


    馮桂友心想,這沒人要的破玩意兒,這傻BI田老板倒挺上心的。</p>


    雖然之後也有兩三個人舉手辦了價,但都是湊熱鬧的。</p>


    最終,田海濤以七萬八千塊軟妹幣的價格,把這件茶葉末釉小瓷瓶給拍下來了。</p>


    其實,隻有羅宇洋和田海濤知道,這是一件雍正官窯的茶葉末釉的硯滴。</p>


    也不怪其他人不識貨,這種器型的文房工具本身就很冷門,造出來的就非常稀少,能夠順利傳世的那就更是鳳毛麟角了。</p>


    羅宇洋就算不使用“人間估值係統”,也可以估算這件茶葉末釉研滴的利潤,至少得有十到十五倍左右。</p>


    雖說基數小,但也算是個大漏了。</p>


    撿此一漏,田海濤當真是心滿意足了,說:“羅兄弟,回頭我一定得好好感謝你,你、你得給我留個電話。”</p>


    羅宇洋倒也無所謂,便將自己的手機號跟田海濤說了。</p>


    田海濤很認真地記在了自己的手機通訊錄裏。</p>


    這時,台上的桌子上又放了一件東西,似乎是一尊金色的佛像。</p>


    地下拍賣會場掛著的投影屏幕上,顯示出了佛像的全貌。</p>


    拍賣師在上邊說:“這是一尊鎏金釋迦牟尼佛像,有興趣的人可以上來看一看。”</p>


    對這鎏金佛像的人倒是不少,接連有人走上台去。</p>


    但很快,這些人看了兩眼就都搖著頭,接二連三的走下來了,臉上都露出了一副“被騙了”的表情。</p>


    馮桂友和馬德高當然也上了台。</p>


    馬德高摸都沒摸,隻是瞥了一眼就走下來了。</p>


    馬德高翁聲翁氣地說:“這拍賣會怎麽回事?拿新貨來湖弄人!”</p>


    馮桂友陪笑道:“嗨,這又不是什麽正規的拍賣會,上不上當全憑眼力。”</p>


    這時,田海濤對羅宇洋說:“要不咱們也去掌掌眼?”</p>


    羅宇洋點點頭,與田海濤一前一後走上了台。</p>


    隻見那鎏金佛像倒確實做得不錯,工很細。</p>


    釋迦牟尼的開臉也很圓潤,遠觀都能看到慈祥的模樣,眉眼上的線條都畫的很細致,包括發髻都是青藍色的。</p>


    可是,走在前麵的田海濤,隻是瞧了兩眼,也是搖了搖頭。</p>


    田海濤的表情跟其他人一樣,彷佛準備吃大餐的時候,卻端上來一盆屎。</p>


    田海濤不滿地說:“搞什麽啊!這鎏金佛像也太新了吧,連點磕碰都沒有。”</p>


    說完,田海濤就趕緊走下了台。</p>


    鎏金佛像在保存過程中,一是怕磕碰,雖然許多這種造像都是金屬製,但磕碰能造成坑坑窪窪,非常影響美觀,手指等纖細部位,還有可能直接折斷。</p>


    第二怕的就是手摸,包括汗液等手上的殘留物,對於佛像的表麵的鎏金工藝,破壞是很大的。</p>


    但是無論如何小心保存,隻要是傳世很久的鎏金佛像都會經曆這些,所以表麵的品相肯定會受到影響。</p>


    羅宇洋有“一眼望”的功夫,當然知道這鎏金佛像太新了,幾乎是一塵不染。</p>


    基本上可以斷定,這鎏金佛像最遠也就是存在了十年左右的時間。</p>


    但是,羅宇洋又覺得哪裏不對勁。</p>


    這釋迦牟尼造像的“工”,並不像是現代的手法。</p>


    特別是麵部的造型,應該是明代的典型。</p>


    羅宇洋拿起佛像,果然很覺,然後翻了過來。</p>


    當羅宇洋看到底座的時候,怔住了。</p>


    隻見這佛像的底座有一圈朱砂泥。</p>


    羅宇洋的腦海中,忽然想到了一個詞“佛像裝藏”。</p>


    一般情況下,像這種宗教題材的佛像,工匠在製作時,會將中間鏤空,卻有封底,裏麵放置五穀雜糧或經卷。</p>


    而另外一種情況,供奉者還會將金銀首飾,或者其它什麽貴重的東XZ在裏麵。</p>


    羅宇洋又仔細查看了那圈朱砂泥,狀態古老,與鎏金佛像本身相差甚遠。</p>


    隻有一種情況可以解釋這種情況,這鎏金佛像是被供奉者翻新過的。</p>


    裏麵會藏著什麽呢?羅宇洋心頭一跳,連忙用“人間估值係統”進行評估。</p>


    【估值物】:鎏金佛像</p>


    【狀態】:保存完好</p>


    【材質】:銅:85%;金汞劑:10%;絹布:5%</p>


    【價值評估】:8/10</p>


    【收購底價】:一萬六千塊軟民幣</p>


    【售出底價】:一千八百萬塊軟民幣</p>


    羅宇洋一看那售出價格就嚇了一跳,一千八百萬塊軟民幣,這怎麽可能!?</p>


    就算這是一尊明代的鎏金佛像,那也不可能值那麽多?</p>


    那就隻有一種解釋了,裏麵藏著的東西比佛像本身值錢得多。</p>


    羅宇洋再看“物品材質”一項,銅是主要材料,“金汞劑”說白了就是鎏金合成物,第三項則是“絹布”。</p>


    難道這塊絹布就能值很多錢?</p>


    羅宇洋有點被搞湖塗了。</p>


    “這位先生,你看完的話,就請回到座位上。”</p>


    羅宇洋轉頭一看,是拍賣師在催人了,便連忙放下鎏金佛像回到了座位。</p>


    田海濤隨口問道:“羅兄弟,你怎麽看那麽久?難道看上那佛像了?”</p>


    羅宇洋當然不會說實話,笑了笑:“我還確實挺喜歡那佛像的,造型和做工都不錯。”</p>


    田海濤拍了下胸脯:“羅兄弟,你既然喜歡就喊價,我替你付拍賣款!”</p>


    羅宇洋擺了擺手:“這……不合適。”</p>


    田海濤爽快地說道:“有什麽不合適的,這鎏金佛像肯定沒多少人買,花不了幾個錢!”</p>


    拍賣師大聲說:“各位來賓,現在開始拍賣這尊鎏金佛像,起拍價一萬五千塊軟民幣!”</p>


    馬上就有人開始起哄了。</p>


    “這什麽破玩意兒,還賣一萬五?想錢想瘋了吧?”</p>


    “是啊,是啊,這破造像我們村就能做,要多少有多少!”</p>


    “你們還別說,就當工藝品當個擺件合適。”</p>


    拍賣師站在台上有點尷尬,如果沒人出價的話,那就隻能流拍了。</p>


    這時候,羅宇洋舉手了:“一萬六!”</p>


    拍賣師一聽,鬆了口氣,象征性地喊了兩聲,便落了錘。</p>


    “一萬六千塊軟民幣,歸這位先生了!”</p>


    全場都看向羅宇洋,就像是在看瘋子一樣。</p>


    幾乎所有人都在想這個年輕人是不是過來玩票兒的富二代,花一萬多買件現代工藝品。</p>


    特別是馮桂友,更是一臉的瞧不起:“馬老師,看到沒,這小子就純粹是裝逼慣了,以為隨便花一萬就能賺大錢呢!”</p>


    馬德高也是冷哼了一聲,表示認同。</p>


    隻有羅宇洋知道,這佛像可是值老鼻子錢了。</p>


    很快例有人走過來,對羅宇洋做記錄。</p>


    姓名,電話之類的,等拍賣會結束後,就可以去付錢取物了。</p>


    田海濤倒確實是說到做到,跟那個做記錄的人說:“他這錢算在我這裏,知道我是誰吧?”</p>


    那個人連忙點頭:“知道,田老板嘛,誰不認識。”</p>


    羅宇洋倒也不再推辭了,畢竟自己也幫了這田老板。</p>


    讓他撿個漏,付出一點代價也是應該的。</p>


    羅宇洋特別想知道佛像到底藏了什麽,就想這拍賣會趕緊結束。</p>


    淘到了那尊鎏金佛像,預計獲利一千八百萬塊軟民幣,讓羅宇洋感覺這次鬼市之行物超所值。...</p>


    但是根本問題還是沒有解決,羅宇洋總不能將這尊佛像當成賀禮,送給唐康時吧?</p>


    羅宇洋家中倒是還有一幅唐寅唐伯虎的真跡。</p>


    但那幅畫太貴重了,按億計價,羅宇洋可舍不得送禮。</p>


    就在羅宇洋發怔的時候,不遠處的投影屏幕上,出現了新寶貝的圖像。</p>


    那是一張字畫。</p>


    字畫很長,洋洋灑灑寫著百十來個字。</p>


    在落款處,寫著署名:劉墉。</p>


    拍賣師大聲說:“各位賓客,這是一幅清代著名書法家劉墉的真跡,有興趣的可以上台來看看,但不能用手觸摸。”</p>


    一時間,底下鴉雀無聲,似乎對這字畫不怎麽感興趣。</p>


    拍賣師看有些冷場,便又說:“各位,東西好不好,一看就知道了,這幅劉墉的真跡可是十分難得的,都沒興趣嗎?”</p>


    這時,又有人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p>


    “得了吧,難什麽得啊?上個月,就上個月你們就掛了三幅出來,都說是劉墉的真跡,這真跡哪有那麽多啊?”</p>


    “是啊,劉墉當官當得也太閑了,寫那麽多字畫幹什麽?”</p>


    “我聽說啊,現在市場上好多號稱劉墉真跡的字畫,其實不是劉墉本人寫的,是他的小老婆這寫的。”</p>


    羅宇洋笑了起來,就像那個人說的那樣,現在傳世的所謂劉墉的真跡,真正出自劉墉本人的很少很少。</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後,我對古玩價值了如指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八刃賢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八刃賢狼並收藏重生後,我對古玩價值了如指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