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之日方才升起,齊國都城之內卻早已沸騰起來,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為使秩序井然,城內布滿了官兵,本是極為寬敞的路麵,如今卻隻能夾道而行。
隻聽人群中竊竊私語議論著,一白衣女子背著簍筐,向身旁路人打聽:“大嫂,今天是什麽日子啊?怎麽這麽多官兵?”
這小女子好生俊俏,雙眸靈動,膚如凝脂,仿佛初生嬰孩一般。一張小嘴不偏不倚地鑲在了雙頰中間,幾縷發絲垂於眼際似是也無意打理。
“誒小姑娘?你不知道啊?聽聞東臨公主今日到齊國,兩國聯姻呢。”站在路旁看熱鬧的婦人眼前一亮,“你瞧!你瞧!”隻見齊國迎親使團往城門行去,“坐在轎子裏的想必就是迎親使者尉遲將軍了。”
白衣女子小聲嘀咕著:“原來聯姻是今天,怎麽也沒聽閣主提過。既然碰上了,不如...湊湊熱鬧吧!”她越想越開心,不自主地輕聲笑了起來。
“小姑娘你看,這轎子後頭騎馬之人便是明王了。“婦人樂此不疲地向白衣女子介紹著。
“大嫂,那明王為何不著喜服?不是要成親嗎?”
“這你就不懂了吧,今日隻是先迎親,將東臨公主迎入齊國,成親還需另擇吉日。”婦人解釋道。
迎親使團漸漸行至城門口,尉遲將軍自轎中而出,行至一眾官兵之前,衣冠楚楚,肅然而立,等待著東臨和親公主。
明王文以桓則坐於馬上,他不曾環顧兩旁,似是懼怕瞧見鳳靈兒的蹤跡,卻又希望她就站在人群中望著自己。起碼,這說明她是在意自己的。
少頃,東臨送親使團行至,陣仗頗大,似是三公主於東臨而言備受寵愛。
“東臨使者林攸,奉臨皇之命,護送三公主前來和親。”林攸將軍下馬說道。
“齊使尉遲,奉命迎親。”尉遲將軍微微拱手,似是不願多言。
“尉遲將軍,為何不見明王?”林攸發覺隻有尉遲一人及官兵立於門口,甚是不滿。
“本王在此。”明王仍舊坐於馬上,“林將軍怕是眼拙了吧。”
“按禮數,明王應下馬迎親才是。”林攸強忍著不滿,拱手說道。
“本王不願下馬,還請將軍莫要為難,切莫失了兩國顏麵。”明王正因前幾日鳳靈兒的言語而怨懟難消,如今剛好有機會一平心中不快。
“你?!”見明王如此不尊重東臨,林攸怒氣填胸,欲拔劍相向。
“林將軍”玉輦中女子喚道,自是東臨三公主東方木。
一時間林攸收起怒火,“屬下在。”
“本宮同明王一樣,不愛繁文縟節,既是明王不願下馬,本宮也不願坐於矯中。”東方木確是文雅之人,奈何如此情形不由得她以禮待之,“備馬!本宮要同明王並駕而馳。”
“謹遵公主令。來人!”林攸一聲令下,隻見士兵牽著一匹白馬而來。
眾人見狀皆瞠目結舌,如此一來簡直是壞了禮數。
“且慢!”尉遲將軍連忙製止,“公主上馬成何體統。明王殿下,還請您下馬迎親。”
“尉遲將軍,我倒覺得挺有趣的,若是公主與我並駕入城,也不失為一段佳話。”明王饒有興趣地說著,“公主請。”
明王既覺得矯中女子頗具新意、氣度不俗,又在試探她所言是否為真,到底有無膽量與他一同不拘於禮,還是隻為逼他下馬而逞口舌之快。
東方木自是不懼,“來人。”一婢女輕掀垂簾,一婢女置放腳踏,東方木緩緩而出,一襲華服,一頂鳳冠。身姿似嬌女,舉止卻英傑。眾人皆慌神,一時間,東方木褪去霞帔,箭步上馬。
“明王請。”東方木駕馬行至明王身旁,明王這才緩過神來,似是還未來得及瞧見公主容貌。定睛一看,驚歎於此等容顏,明王似是恍然頓悟詩詞中的含義,“東方之日兮,彼姝者子,至我城兮。”
東方木聽不清楚明王在嘀咕些什麽,“明王?”
“公主好膽色,便隨本王一同入城吧。”
東方木微微點頭,駕馬而行。
城中人對期待已久的迎親很是驚詫,從未見過如此迎親場麵,議論紛紛,有人說,東臨公主文武雙全、膽略過人;也有人說,東臨公主輕浮無禮、不明大義。
白衣女子見狀連忙問婦人,“大嫂,迎親公主為何不坐玉輦?”
婦人也還在匪夷所思中,“我也不知啊,不過你看明王,剛剛還是不可一世地前去迎親,現在卻如獲至寶,真是人心難測啊。”
“是呀,剛剛和現在的態度簡直判若兩人,男人這麽善變的嗎...”白衣女子突然緩過神來,“啊大嫂,我草藥忘記采了,先走了。您慢慢看。”說完就趕緊向城郊跑去。
...
【和親公主府】
公主與明王一同駕馬直至和親公主府,明王道,“大婚之前,公主便暫居於此。如有任何需要,盡管差人便是。”
“明王可否單獨入府一坐,本宮有些話想提前說與明王。”
“自是可以。”說罷,明王隨東方木一同入府。“寒天你守在門口,閑雜人等不得入內。”
“是,殿下。”
一旁的尉遲將軍越發慌亂了,“並駕入城,未婚入府,還單獨相邀,這實在於理不合,我該怎麽稟明聖上啊。”
“尉遲將軍不必驚慌,我們明王的性子陛下又不是不知道,定是不會怪罪你的。”寒天隻好如此安慰道。
“但願如此,但願如此。”尉遲隻能默念。本以為是一樁美差,沒想到變成了燙手的山芋。剛剛還是一副氣宇軒昂的衛國大將軍,現在卻坐立不安。
“林將軍,你會據實稟報臨皇嗎?”尉遲試探性地問道。
“會。”此時林攸仍因齊國傲慢而深感不滿,反而冷傲了起來。
公主與明王走入了正堂,圍於幾案,一同跪坐下來。
“明王是否已有意中人?”東方木一邊用茶匙撥弄茶葉,一邊問到。
“實不相瞞,有。公主為何有此一問?莫非...?”
“我自是沒有。”東方木打消明王疑慮,繼續說道,“兩國聯姻,實乃國家大義。你我結親,非彼此所願。鑒於此,我不會強求你我之間的感情,但求相敬如賓,不破壞兩國交好。”
“眾所周知,我齊國遠強於東臨,交好與否,我不在乎。”明王端起東方木剛沏好的茶,邊吹邊聞,似是充滿了不屑。
“若是我說,可以接受明王繼續同意中人在一起呢?”東方木交了底,她可以忍受明王與其意中人日日在一起,將她視為形同虛設,隻要明王不掀起大亂影響聯姻關係。
“方才見你一往無前,此刻怎如此卑微了?”明王將手中的茶一飲而盡,食指輕輕勾起東方木的下頷,湊向自己,輕聲道:“所以,你這是在求我?...”
隻聽人群中竊竊私語議論著,一白衣女子背著簍筐,向身旁路人打聽:“大嫂,今天是什麽日子啊?怎麽這麽多官兵?”
這小女子好生俊俏,雙眸靈動,膚如凝脂,仿佛初生嬰孩一般。一張小嘴不偏不倚地鑲在了雙頰中間,幾縷發絲垂於眼際似是也無意打理。
“誒小姑娘?你不知道啊?聽聞東臨公主今日到齊國,兩國聯姻呢。”站在路旁看熱鬧的婦人眼前一亮,“你瞧!你瞧!”隻見齊國迎親使團往城門行去,“坐在轎子裏的想必就是迎親使者尉遲將軍了。”
白衣女子小聲嘀咕著:“原來聯姻是今天,怎麽也沒聽閣主提過。既然碰上了,不如...湊湊熱鬧吧!”她越想越開心,不自主地輕聲笑了起來。
“小姑娘你看,這轎子後頭騎馬之人便是明王了。“婦人樂此不疲地向白衣女子介紹著。
“大嫂,那明王為何不著喜服?不是要成親嗎?”
“這你就不懂了吧,今日隻是先迎親,將東臨公主迎入齊國,成親還需另擇吉日。”婦人解釋道。
迎親使團漸漸行至城門口,尉遲將軍自轎中而出,行至一眾官兵之前,衣冠楚楚,肅然而立,等待著東臨和親公主。
明王文以桓則坐於馬上,他不曾環顧兩旁,似是懼怕瞧見鳳靈兒的蹤跡,卻又希望她就站在人群中望著自己。起碼,這說明她是在意自己的。
少頃,東臨送親使團行至,陣仗頗大,似是三公主於東臨而言備受寵愛。
“東臨使者林攸,奉臨皇之命,護送三公主前來和親。”林攸將軍下馬說道。
“齊使尉遲,奉命迎親。”尉遲將軍微微拱手,似是不願多言。
“尉遲將軍,為何不見明王?”林攸發覺隻有尉遲一人及官兵立於門口,甚是不滿。
“本王在此。”明王仍舊坐於馬上,“林將軍怕是眼拙了吧。”
“按禮數,明王應下馬迎親才是。”林攸強忍著不滿,拱手說道。
“本王不願下馬,還請將軍莫要為難,切莫失了兩國顏麵。”明王正因前幾日鳳靈兒的言語而怨懟難消,如今剛好有機會一平心中不快。
“你?!”見明王如此不尊重東臨,林攸怒氣填胸,欲拔劍相向。
“林將軍”玉輦中女子喚道,自是東臨三公主東方木。
一時間林攸收起怒火,“屬下在。”
“本宮同明王一樣,不愛繁文縟節,既是明王不願下馬,本宮也不願坐於矯中。”東方木確是文雅之人,奈何如此情形不由得她以禮待之,“備馬!本宮要同明王並駕而馳。”
“謹遵公主令。來人!”林攸一聲令下,隻見士兵牽著一匹白馬而來。
眾人見狀皆瞠目結舌,如此一來簡直是壞了禮數。
“且慢!”尉遲將軍連忙製止,“公主上馬成何體統。明王殿下,還請您下馬迎親。”
“尉遲將軍,我倒覺得挺有趣的,若是公主與我並駕入城,也不失為一段佳話。”明王饒有興趣地說著,“公主請。”
明王既覺得矯中女子頗具新意、氣度不俗,又在試探她所言是否為真,到底有無膽量與他一同不拘於禮,還是隻為逼他下馬而逞口舌之快。
東方木自是不懼,“來人。”一婢女輕掀垂簾,一婢女置放腳踏,東方木緩緩而出,一襲華服,一頂鳳冠。身姿似嬌女,舉止卻英傑。眾人皆慌神,一時間,東方木褪去霞帔,箭步上馬。
“明王請。”東方木駕馬行至明王身旁,明王這才緩過神來,似是還未來得及瞧見公主容貌。定睛一看,驚歎於此等容顏,明王似是恍然頓悟詩詞中的含義,“東方之日兮,彼姝者子,至我城兮。”
東方木聽不清楚明王在嘀咕些什麽,“明王?”
“公主好膽色,便隨本王一同入城吧。”
東方木微微點頭,駕馬而行。
城中人對期待已久的迎親很是驚詫,從未見過如此迎親場麵,議論紛紛,有人說,東臨公主文武雙全、膽略過人;也有人說,東臨公主輕浮無禮、不明大義。
白衣女子見狀連忙問婦人,“大嫂,迎親公主為何不坐玉輦?”
婦人也還在匪夷所思中,“我也不知啊,不過你看明王,剛剛還是不可一世地前去迎親,現在卻如獲至寶,真是人心難測啊。”
“是呀,剛剛和現在的態度簡直判若兩人,男人這麽善變的嗎...”白衣女子突然緩過神來,“啊大嫂,我草藥忘記采了,先走了。您慢慢看。”說完就趕緊向城郊跑去。
...
【和親公主府】
公主與明王一同駕馬直至和親公主府,明王道,“大婚之前,公主便暫居於此。如有任何需要,盡管差人便是。”
“明王可否單獨入府一坐,本宮有些話想提前說與明王。”
“自是可以。”說罷,明王隨東方木一同入府。“寒天你守在門口,閑雜人等不得入內。”
“是,殿下。”
一旁的尉遲將軍越發慌亂了,“並駕入城,未婚入府,還單獨相邀,這實在於理不合,我該怎麽稟明聖上啊。”
“尉遲將軍不必驚慌,我們明王的性子陛下又不是不知道,定是不會怪罪你的。”寒天隻好如此安慰道。
“但願如此,但願如此。”尉遲隻能默念。本以為是一樁美差,沒想到變成了燙手的山芋。剛剛還是一副氣宇軒昂的衛國大將軍,現在卻坐立不安。
“林將軍,你會據實稟報臨皇嗎?”尉遲試探性地問道。
“會。”此時林攸仍因齊國傲慢而深感不滿,反而冷傲了起來。
公主與明王走入了正堂,圍於幾案,一同跪坐下來。
“明王是否已有意中人?”東方木一邊用茶匙撥弄茶葉,一邊問到。
“實不相瞞,有。公主為何有此一問?莫非...?”
“我自是沒有。”東方木打消明王疑慮,繼續說道,“兩國聯姻,實乃國家大義。你我結親,非彼此所願。鑒於此,我不會強求你我之間的感情,但求相敬如賓,不破壞兩國交好。”
“眾所周知,我齊國遠強於東臨,交好與否,我不在乎。”明王端起東方木剛沏好的茶,邊吹邊聞,似是充滿了不屑。
“若是我說,可以接受明王繼續同意中人在一起呢?”東方木交了底,她可以忍受明王與其意中人日日在一起,將她視為形同虛設,隻要明王不掀起大亂影響聯姻關係。
“方才見你一往無前,此刻怎如此卑微了?”明王將手中的茶一飲而盡,食指輕輕勾起東方木的下頷,湊向自己,輕聲道:“所以,你這是在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