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孟家挖井
開局流放:帶著異能空間種田 作者:晴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家的蘿卜苗也沒有二哥家長的好。”孟十三爺又看了一眼旁邊地裏的小白菜,就更自歎不如了。
孟五爺看見白菜地邊上,同雜草扔在一起的大堆馬郎菜和莧菜,更是露出來笑容。也不管十三了,就開始蹲下身子撿馬郎菜和莧菜。
孟十三爺看見那麽鮮嫩的莧菜和馬郎菜也是眼熱,可是他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問心慈。
傅心慈早就看見了十三爺手裏拿著的草鞋,就很善解人意的主動說道:“十三爺,是不是要問這種編草鞋的草。”
“對。”孟十三爺笑著應到,心裏不住的感歎,這個小丫頭就是比旁人機靈。
“十三爺,這種草你要順著河邊的草甸子去找。”
“真的麽?”十三爺得了小丫頭的提醒,到了一聲謝,順著河邊就往前走。
傅心慈看見了,忙又提醒一句:“十三爺,你從咱們這邊找,別去河那邊。”
“誒,謝謝心慈了。”
他們都知道順著小河往前走就是五家村,在往前走就更不知道是啥村子,他們誰都沒有去過。
唯有小河這邊的土地都是二哥家的,孟十三爺又得了小丫頭的話,才有膽子去找。
周氏還在割草,聽見有說話聲才看過去,見自家夫君走了過來,就有些不解的問:“當家的,你去衛所回來了?”
“娘子,我沒去衛所,是五哥幫我去問的,你看就是這樣的草鞋。”
周氏看了也是驚奇,“這草鞋真的和咱們那邊的不一樣,看這樣子,冬天穿了就能暖和。”
“嗯,五哥說了,齊把總都說,這種草鞋外麵要是能包上一層牛皮,都能趟雪。”
“真的?要是真能那樣就好了,不然咱們這一冬天腳都得凍壞了。”
“我現在就順著河邊去尋這種草。”
“當家的,我和你一起去。”
“行。”
傅心慈看著夫妻倆說說笑笑的走遠,又見五爺挑出來一堆野菜,也不怕髒,抱起來就樂顛顛的回家去了。
孟氏族人裏,也有這些平常人。
晚上一家人坐下吃飯,傅心慈才知道,祖父和便宜爹在張工匠的勸說下,又準備挖一個地窖。
這個傅心慈讚成,地窖冬天儲菜是一方麵,戰亂的時候還能藏人。
聽了孫女兒的話,孟爺爺陷入了沉思。
不大一會兒,就想通透了,就和兒子商量,要挖個隱蔽點的地窖。這樣真要是有啥不好的事,也是一條後路。
“祖父,咱們要不要在給地窖裏另外開一道門?”
“這個就複雜了,等明日你齊伯伯來,我和他在商量商量。”
“祖父,我覺得咱們家應該在挖一口井。”
聽到女兒提議要挖井,方氏覺得不需要那麽浪費,就開口道:“慈兒,咱們家離河邊不遠,擔水並不費勁。”
“娘,不是離河邊遠近的事。您聽我把話說完,您就知道咱們家要不要挖井了。”
“這裏的冬天很冷,河水是會凍上的。難到咱們家天天去鑿冰窟窿?”
“娘,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這條河水看著清澈,卻是從衛所那邊流過來的…。”
下麵的話傅心慈沒有說,齊賀卻知道,“那些士兵天天在小河裏洗澡,他們每天一身的臭汗,一個個的還都是大臭腳。”
“嘔~”方氏想到他們天天吃的是那些士兵的洗澡水,胃裏是一陣翻騰,碗裏的飯就再也不香了。
傅餘:“家裏挖口井是迫在眉睫。”
傅心慈:我雙手讚成。
宇兒:我也讚成。
孟爺爺:“明天就打聽哪裏有挖井的人。”
就這樣,孟家挖井的事被提上了日程。
第二天,孟爺爺和張工匠提起,張工匠馬上就說了,千戶所裏有挖井的工匠,他明天正好回去一趟,順便就把挖井的人帶過來了。
孟爺爺還提醒他,“要帶幾車青磚回來。”
“您老放心,這事忘不了。”
張工匠的動作就是快,次一天回了一趟千戶所,回來就帶了五個挖井的人。
據說這是一家子,姓高,高老爺子帶著兩個兒子,三個孫子。
高家那個三孫子年紀不大,和齊賀年紀差不多,體格卻比齊賀壯實一些。
說來也怪,也不知道這倆人咋就看對眼了,可以用一見如故來形容。不大一會兒,就玩到了一處。
高老爺子一看就是個有能耐的,就憑著一雙肉眼,和幾十年的經驗,就判斷出在哪個地方挖井最合適。
還誠懇的和孟爺爺說道:“這裏靠近水源,小老兒建議您家的水井挖到三四丈深就夠用了。”
孟爺爺對挖井的事,實在是沒有研究,更是不懂,但是聽了高老哥的話,還是很滿意的,認為人家說的有道理。
就抱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態度,同高老爺子說道:“對於挖井,我們父子倆都是門外漢,就按高老哥說的辦。”
高老爺子也很滿意孟爺爺父子倆的態度,就這樣不出幾天,孟家的水井就挖好了,外麵還砌了一個幹幹淨淨的井台。
孟爺爺父子倆是非常的滿意,傅餘腦子裏忽然有了一個想法,就拉著老父親來到旁邊,商量道:“父親,您說這一家子挖井個個是好手,是不是也會挖地窖?”
有了兒子的提示,孟爺爺覺得很有可能,當即就問了高老爺子。
高老爺子是老當益壯,沒有半點遲疑就答應了。
…
而孟十三爺會編草鞋的事,被人知道了,上門訂草鞋的人更是絡繹不絕。
沒辦法,這裏冬天冷,對於窮苦人來說,這樣的草鞋很實用,也很廉價,他們一般的人家還是能買的起的。
尤其是孟氏族人,幾乎是每家都有人訂草鞋。
這麽多的訂單,哪家都有幾雙,甚至十幾雙。
這樣有點龐大的數字,孟十三爺自己一個人根本就忙不過來,就教周氏學會了編席子。
兩口子在家裏忙的手都沒停閑的工夫,雙棒就在家裏打雜幫著周氏割草,隻有閑暇的時候,才能過來二伯家坐會兒。
卻從不討嫌,到飯點兒就回去,留飯都不吃。
孟五爺看見白菜地邊上,同雜草扔在一起的大堆馬郎菜和莧菜,更是露出來笑容。也不管十三了,就開始蹲下身子撿馬郎菜和莧菜。
孟十三爺看見那麽鮮嫩的莧菜和馬郎菜也是眼熱,可是他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問心慈。
傅心慈早就看見了十三爺手裏拿著的草鞋,就很善解人意的主動說道:“十三爺,是不是要問這種編草鞋的草。”
“對。”孟十三爺笑著應到,心裏不住的感歎,這個小丫頭就是比旁人機靈。
“十三爺,這種草你要順著河邊的草甸子去找。”
“真的麽?”十三爺得了小丫頭的提醒,到了一聲謝,順著河邊就往前走。
傅心慈看見了,忙又提醒一句:“十三爺,你從咱們這邊找,別去河那邊。”
“誒,謝謝心慈了。”
他們都知道順著小河往前走就是五家村,在往前走就更不知道是啥村子,他們誰都沒有去過。
唯有小河這邊的土地都是二哥家的,孟十三爺又得了小丫頭的話,才有膽子去找。
周氏還在割草,聽見有說話聲才看過去,見自家夫君走了過來,就有些不解的問:“當家的,你去衛所回來了?”
“娘子,我沒去衛所,是五哥幫我去問的,你看就是這樣的草鞋。”
周氏看了也是驚奇,“這草鞋真的和咱們那邊的不一樣,看這樣子,冬天穿了就能暖和。”
“嗯,五哥說了,齊把總都說,這種草鞋外麵要是能包上一層牛皮,都能趟雪。”
“真的?要是真能那樣就好了,不然咱們這一冬天腳都得凍壞了。”
“我現在就順著河邊去尋這種草。”
“當家的,我和你一起去。”
“行。”
傅心慈看著夫妻倆說說笑笑的走遠,又見五爺挑出來一堆野菜,也不怕髒,抱起來就樂顛顛的回家去了。
孟氏族人裏,也有這些平常人。
晚上一家人坐下吃飯,傅心慈才知道,祖父和便宜爹在張工匠的勸說下,又準備挖一個地窖。
這個傅心慈讚成,地窖冬天儲菜是一方麵,戰亂的時候還能藏人。
聽了孫女兒的話,孟爺爺陷入了沉思。
不大一會兒,就想通透了,就和兒子商量,要挖個隱蔽點的地窖。這樣真要是有啥不好的事,也是一條後路。
“祖父,咱們要不要在給地窖裏另外開一道門?”
“這個就複雜了,等明日你齊伯伯來,我和他在商量商量。”
“祖父,我覺得咱們家應該在挖一口井。”
聽到女兒提議要挖井,方氏覺得不需要那麽浪費,就開口道:“慈兒,咱們家離河邊不遠,擔水並不費勁。”
“娘,不是離河邊遠近的事。您聽我把話說完,您就知道咱們家要不要挖井了。”
“這裏的冬天很冷,河水是會凍上的。難到咱們家天天去鑿冰窟窿?”
“娘,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這條河水看著清澈,卻是從衛所那邊流過來的…。”
下麵的話傅心慈沒有說,齊賀卻知道,“那些士兵天天在小河裏洗澡,他們每天一身的臭汗,一個個的還都是大臭腳。”
“嘔~”方氏想到他們天天吃的是那些士兵的洗澡水,胃裏是一陣翻騰,碗裏的飯就再也不香了。
傅餘:“家裏挖口井是迫在眉睫。”
傅心慈:我雙手讚成。
宇兒:我也讚成。
孟爺爺:“明天就打聽哪裏有挖井的人。”
就這樣,孟家挖井的事被提上了日程。
第二天,孟爺爺和張工匠提起,張工匠馬上就說了,千戶所裏有挖井的工匠,他明天正好回去一趟,順便就把挖井的人帶過來了。
孟爺爺還提醒他,“要帶幾車青磚回來。”
“您老放心,這事忘不了。”
張工匠的動作就是快,次一天回了一趟千戶所,回來就帶了五個挖井的人。
據說這是一家子,姓高,高老爺子帶著兩個兒子,三個孫子。
高家那個三孫子年紀不大,和齊賀年紀差不多,體格卻比齊賀壯實一些。
說來也怪,也不知道這倆人咋就看對眼了,可以用一見如故來形容。不大一會兒,就玩到了一處。
高老爺子一看就是個有能耐的,就憑著一雙肉眼,和幾十年的經驗,就判斷出在哪個地方挖井最合適。
還誠懇的和孟爺爺說道:“這裏靠近水源,小老兒建議您家的水井挖到三四丈深就夠用了。”
孟爺爺對挖井的事,實在是沒有研究,更是不懂,但是聽了高老哥的話,還是很滿意的,認為人家說的有道理。
就抱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態度,同高老爺子說道:“對於挖井,我們父子倆都是門外漢,就按高老哥說的辦。”
高老爺子也很滿意孟爺爺父子倆的態度,就這樣不出幾天,孟家的水井就挖好了,外麵還砌了一個幹幹淨淨的井台。
孟爺爺父子倆是非常的滿意,傅餘腦子裏忽然有了一個想法,就拉著老父親來到旁邊,商量道:“父親,您說這一家子挖井個個是好手,是不是也會挖地窖?”
有了兒子的提示,孟爺爺覺得很有可能,當即就問了高老爺子。
高老爺子是老當益壯,沒有半點遲疑就答應了。
…
而孟十三爺會編草鞋的事,被人知道了,上門訂草鞋的人更是絡繹不絕。
沒辦法,這裏冬天冷,對於窮苦人來說,這樣的草鞋很實用,也很廉價,他們一般的人家還是能買的起的。
尤其是孟氏族人,幾乎是每家都有人訂草鞋。
這麽多的訂單,哪家都有幾雙,甚至十幾雙。
這樣有點龐大的數字,孟十三爺自己一個人根本就忙不過來,就教周氏學會了編席子。
兩口子在家裏忙的手都沒停閑的工夫,雙棒就在家裏打雜幫著周氏割草,隻有閑暇的時候,才能過來二伯家坐會兒。
卻從不討嫌,到飯點兒就回去,留飯都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