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朱元璋的政治手段
大明:開局劇透朱元璋 作者:青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設立六部:吏、戶、禮、兵、刑、工。
吏部主掌官員升遷,權力之大,無與倫比,因此排在六部之首。
戶部是管錢糧的,自不必多說,同樣是重中之重,實權甚大。
值得一提的是禮部,它不僅掌管天下禮製,還監管科考,發放各種證書,(例如:路引、官員任命書等),就連皇帝詔書也要經禮部,此外,膳食、祭祀……管得什麽龐雜。
兵部掌兵馬武器,刑部掌律法牢獄。
工部主掌建設,例如:宮殿、城防、府衙修建、水利疏通……
這些都是部門國家運做的根本,曆朝曆代都是如此,除了名字有所差別外,其作用基本相同。
唯一不同的是,別的朝代六部尚書都是正一品,而大明的是正二品。
此外,為了製衡這些尚書,朱元璋又設置了左右侍郎,為正三品。
但他覺得還不夠,又設立了都察院。
這個部門主要骨幹是都察禦史,官職並不高,隻有正七品,但實權之大,簡直駭人聽聞。
他們監察天下官員,大事奏裁、小事立斷、査算錢糧、舉報彈劾,皆在他們的權力範圍之內。
這些人官職不大,俸祿不高,做事便沒那麽多顧忌,而且這類官幹得都是得罪人的事,與百官站在對立麵。
正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加上朱元璋挑的都是讀死書、認死理的書呆子,所以同流合汙的概率很小很小。
禦史共十三道,分別掌管十三個人口大省,其餘人口少的地方,隻派一兩位禦史,總共加起來有100餘人。
有的留守直隸,有的下放地方,半年一輪換,安排得明明白白。
饒是如此,朱元璋還是不放心。
因此,又一個部門誕生了——六科給(ji)事中。
這個部門和都禦史類似,同樣是職小而權重。
六科對應六部,每部設都給事中一人,左右給事中一人。
都給事中正七品,左右給事中從七品。
說起來,比都察院禦史職位還低些,但他們權力之大,已經到了恐怖的地步。
舉個例子來說,就算是皇帝下了聖旨,隻要他們認為不妥,即便是通過禮部下發的,一樣能封還,而且,官員的業績考核也歸他們管。
可謂是環環相扣,互相製衡。
這樣一來,大官不敢利用職權損公肥私,小官實權雖大,但他們沒有高升的機會,野心自然也就小了。
朱元璋的以小製大,反其道而行之,著實精妙。
許青心生歎服,在他看來,製度遠比聖人經典管用,隻有讓官員們從心理上畏懼,他們才不敢胡作非為。
另外,六科給事中,十三道禦史還有一個身份——言官。
其他朝代好像也有這個部門,但和朱元璋的無法相提並論。
朱元璋規定:隻要聽到風聲,就可以奏報,沒有證據也可以,就算弄錯了,也隻罰半個月的俸祿。
讓這些張口子曰,閉口子曰,滿嘴仁義道德,卻能力並不出眾的人來幹這個差事,可謂是物盡其用。
他們的俸祿極低,月俸隻有十石糧食,家裏人多些,連糊口都做不到。
罰半個月的俸祿,簡直是要他們的命。
為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朱元璋特意規定,凡是查到貪汙、瀆職等官員,沒有收到言官彈劾,全員罰一個月的俸祿。
這一來,六科十三道,誰也也不敢馬虎,整天瞪著兩眼盯著文武官員。
文武大臣這叫一個憋屈啊,幹啥都有人盯著,偏偏這些芝麻綠豆官實權超大,又有皇帝撐腰,還不能拿他們怎樣。
但,凡事有失必有得,官員們難受了,但吏治卻清明了,層層監督之下,大小官員都全心全意的做事。
按理說,這也就到頭了,但朱元璋偏不,他還要搞。
於是乎,曆史上第一個皇家大特務情報組織出現了——錦衣衛。
他們可以監察一切,並隻聽命於皇帝。
至此,洪武皇帝的大刀闊斧終於停下了。
為此,不少官員私底下喝酒慶祝。
同時,之前的開國功臣也都被封了官。???.23sk.
徐達封征元大將軍,從一品,兼太子太保,正一品。
常遇春封征元左副帥,正二品,兼太子太師,正一品。
湯和封征元右副帥,正二品,兼太子太傅,正一品。
鄧愈、馮勝、藍玉、朱文正,封先鋒,從三品;唐勝宗、陸仲亨等人封正五品。
兵部尚書,以及左右侍郎則是由文臣把持。
李善長被封了右丞相,劉伯溫被封了都察院左都禦史,宋濂掌管翰林院,張昶任命戶部尚書……
左丞相一職,始終空懸。
許青一個‘長青王’便蓋過了一切,所以朱元璋並未再封賞。
對此,許青並不在意,反而還有些輕鬆。
耗時三個月,大明這個超級‘大機器’,終於運作起來了。
初夏來臨。
天氣再次燥熱起來。
柳葉熙已是大腹便便,再有個把月許青就要當爹了。
大國小家都煥發著勃勃生機,許青整日樂得合不攏嘴,偶爾和徐達他們喝個小酒,愜意的不行。
直到這天,朱十六告訴他航海人才找到了,許青安逸的生活這才打破。
神機營。
許青看著一行七八人,問道:“你們都去過什麽國家?”
一個皮膚黝黑的漢子自豪道,“回王爺,俺們去過的地方可多了,高麗、琉球、呂宋、滿剌加……”
許青輕輕點頭,又問道,“再遠些的南美州……不,南洋有沒有去過?”
“呃…沒有。”
“唉……”許青滿臉失望,“行吧,十六,給他們安排個住處,另外,繼續尋找航海人才。”
這些人見王爺嫌自己水平不夠,當即就急了,一個漢子急道:“王爺,小的雖沒去過,但家中長輩去過,家裏還有航海圖呢。”
“當真?”
許青露出狂喜之色,“沒有去過的地方,僅靠航海圖你們能找到嗎?”
“能!”漢子肯定道,“俺們家從唐宋時期就開始出海經商,隻是後來戰亂不斷,這才隻在近海諸國做買賣。”
“好!”許青精神一振,“隻要你們能完成本王指派的任務,本王……不,皇上重重有賞!”
吏部主掌官員升遷,權力之大,無與倫比,因此排在六部之首。
戶部是管錢糧的,自不必多說,同樣是重中之重,實權甚大。
值得一提的是禮部,它不僅掌管天下禮製,還監管科考,發放各種證書,(例如:路引、官員任命書等),就連皇帝詔書也要經禮部,此外,膳食、祭祀……管得什麽龐雜。
兵部掌兵馬武器,刑部掌律法牢獄。
工部主掌建設,例如:宮殿、城防、府衙修建、水利疏通……
這些都是部門國家運做的根本,曆朝曆代都是如此,除了名字有所差別外,其作用基本相同。
唯一不同的是,別的朝代六部尚書都是正一品,而大明的是正二品。
此外,為了製衡這些尚書,朱元璋又設置了左右侍郎,為正三品。
但他覺得還不夠,又設立了都察院。
這個部門主要骨幹是都察禦史,官職並不高,隻有正七品,但實權之大,簡直駭人聽聞。
他們監察天下官員,大事奏裁、小事立斷、査算錢糧、舉報彈劾,皆在他們的權力範圍之內。
這些人官職不大,俸祿不高,做事便沒那麽多顧忌,而且這類官幹得都是得罪人的事,與百官站在對立麵。
正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加上朱元璋挑的都是讀死書、認死理的書呆子,所以同流合汙的概率很小很小。
禦史共十三道,分別掌管十三個人口大省,其餘人口少的地方,隻派一兩位禦史,總共加起來有100餘人。
有的留守直隸,有的下放地方,半年一輪換,安排得明明白白。
饒是如此,朱元璋還是不放心。
因此,又一個部門誕生了——六科給(ji)事中。
這個部門和都禦史類似,同樣是職小而權重。
六科對應六部,每部設都給事中一人,左右給事中一人。
都給事中正七品,左右給事中從七品。
說起來,比都察院禦史職位還低些,但他們權力之大,已經到了恐怖的地步。
舉個例子來說,就算是皇帝下了聖旨,隻要他們認為不妥,即便是通過禮部下發的,一樣能封還,而且,官員的業績考核也歸他們管。
可謂是環環相扣,互相製衡。
這樣一來,大官不敢利用職權損公肥私,小官實權雖大,但他們沒有高升的機會,野心自然也就小了。
朱元璋的以小製大,反其道而行之,著實精妙。
許青心生歎服,在他看來,製度遠比聖人經典管用,隻有讓官員們從心理上畏懼,他們才不敢胡作非為。
另外,六科給事中,十三道禦史還有一個身份——言官。
其他朝代好像也有這個部門,但和朱元璋的無法相提並論。
朱元璋規定:隻要聽到風聲,就可以奏報,沒有證據也可以,就算弄錯了,也隻罰半個月的俸祿。
讓這些張口子曰,閉口子曰,滿嘴仁義道德,卻能力並不出眾的人來幹這個差事,可謂是物盡其用。
他們的俸祿極低,月俸隻有十石糧食,家裏人多些,連糊口都做不到。
罰半個月的俸祿,簡直是要他們的命。
為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朱元璋特意規定,凡是查到貪汙、瀆職等官員,沒有收到言官彈劾,全員罰一個月的俸祿。
這一來,六科十三道,誰也也不敢馬虎,整天瞪著兩眼盯著文武官員。
文武大臣這叫一個憋屈啊,幹啥都有人盯著,偏偏這些芝麻綠豆官實權超大,又有皇帝撐腰,還不能拿他們怎樣。
但,凡事有失必有得,官員們難受了,但吏治卻清明了,層層監督之下,大小官員都全心全意的做事。
按理說,這也就到頭了,但朱元璋偏不,他還要搞。
於是乎,曆史上第一個皇家大特務情報組織出現了——錦衣衛。
他們可以監察一切,並隻聽命於皇帝。
至此,洪武皇帝的大刀闊斧終於停下了。
為此,不少官員私底下喝酒慶祝。
同時,之前的開國功臣也都被封了官。???.23sk.
徐達封征元大將軍,從一品,兼太子太保,正一品。
常遇春封征元左副帥,正二品,兼太子太師,正一品。
湯和封征元右副帥,正二品,兼太子太傅,正一品。
鄧愈、馮勝、藍玉、朱文正,封先鋒,從三品;唐勝宗、陸仲亨等人封正五品。
兵部尚書,以及左右侍郎則是由文臣把持。
李善長被封了右丞相,劉伯溫被封了都察院左都禦史,宋濂掌管翰林院,張昶任命戶部尚書……
左丞相一職,始終空懸。
許青一個‘長青王’便蓋過了一切,所以朱元璋並未再封賞。
對此,許青並不在意,反而還有些輕鬆。
耗時三個月,大明這個超級‘大機器’,終於運作起來了。
初夏來臨。
天氣再次燥熱起來。
柳葉熙已是大腹便便,再有個把月許青就要當爹了。
大國小家都煥發著勃勃生機,許青整日樂得合不攏嘴,偶爾和徐達他們喝個小酒,愜意的不行。
直到這天,朱十六告訴他航海人才找到了,許青安逸的生活這才打破。
神機營。
許青看著一行七八人,問道:“你們都去過什麽國家?”
一個皮膚黝黑的漢子自豪道,“回王爺,俺們去過的地方可多了,高麗、琉球、呂宋、滿剌加……”
許青輕輕點頭,又問道,“再遠些的南美州……不,南洋有沒有去過?”
“呃…沒有。”
“唉……”許青滿臉失望,“行吧,十六,給他們安排個住處,另外,繼續尋找航海人才。”
這些人見王爺嫌自己水平不夠,當即就急了,一個漢子急道:“王爺,小的雖沒去過,但家中長輩去過,家裏還有航海圖呢。”
“當真?”
許青露出狂喜之色,“沒有去過的地方,僅靠航海圖你們能找到嗎?”
“能!”漢子肯定道,“俺們家從唐宋時期就開始出海經商,隻是後來戰亂不斷,這才隻在近海諸國做買賣。”
“好!”許青精神一振,“隻要你們能完成本王指派的任務,本王……不,皇上重重有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