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噴子附體
大明:開局劇透朱元璋 作者:青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午朝。
許青如約而至,站在最顯眼的位置。
朱元璋還未到,文臣武將一一上前寒暄問好,氣氛相當融洽。
一刻鍾後,朱元璋踏入大殿,走上九五之尊寶座。
群臣行禮,山呼萬歲。
君臣之禮過後,朱元璋直入正題,表示要往大興安嶺發兵。
禮部張昶、戶部曹亮接連反對,吏部、工部、刑部保持中立,兵部李善長讚同。
此外,六部給事中,都察院十三道禦史言官,也發表了看法,總體來說,反對的聲音比支持的要大上不少。
許青則是冷眼旁觀,朱元璋既然已同意,有他沒他支持,結果都不會有太大改變,他此行的目的是琉球。
結果正如他所料,朱元璋先是表明自己的態度,而後又剽竊他的創意,大談發兵的理由,及必要性。
軟硬兼施之下,就這麽把事情給定了調子。
群臣無可奈何。
小桂子見沒人進言,正欲說出經典套話,卻見長青王跨前一步似要覲見,立即閉了嘴。
“啟稟皇上,臣有本奏。”
“準奏!”
群臣神情如常,並不覺有不妥之處,都以為長青王打了個大勝仗,這是來邀功請賞的。
許青深吸一口氣,“琉球深受倭國侵害,此番倭人進犯琉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琉球國王被殺,王室盡皆被屠,現已群龍無首,他們迫切想要加入大明,希望皇上允準。”
他著重強調,“上至琉球官員,下至琉球百姓,都是希望能成為大明子民!”
聽到這兒,群臣才總算明白了許青此行目的,不由心中腹誹:
長青王還是那個閑不住的主兒,一有空就得搞事情,身體剛好,就開始折騰,真是服了。
不過他們並不慌,早在許青呈遞來奏折時,就開了大朝會,這事兒已經定了調子,沒有挽回的可能了。
群臣將目光移向朱元璋,似是再說:皇上你可不能出爾反爾啊!
朱元璋有些不自在,輕咳兩聲,“眾卿以為如何?”
都察院右都禦史出班,“回皇上,臣以為不妥,小小蠻夷,有何資格成為我大明子民?”
此言一出,多數官員點頭表示讚同,就連一向跟文臣不對付的武將,也無人出反對之語。
在他們看來,除大明之外,諸國皆為蠻夷。
民族的自豪,文化的驕傲,根深蒂固,他們從心理上瞧不起除大明之外的任何國家、任何人。
朱元璋輕輕點頭,看著許青,揚了揚下巴,意思很明顯:咱當裁判,不發表意見,誰贏了聽誰的。
見這個老六沒有幫忙的打算,許青無奈,隻得做好孤軍奮戰、舌戰群儒的準備。
他笑了笑,笑容略帶不屑,“你們文臣常把‘天朝上國,禮儀之邦’掛在嘴邊,嘴上說著講禮貌,骨子裏確實瞧不起這個,瞧不起那個,真是虛偽。”
隻一句話,就將文臣們都得罪了。
許青這已經是人身攻擊了,文臣們如何能忍?
他要的就是這個,真要一個一個辯,不知要浪費多少口舌,幹脆一起來吧。
許青一副‘我不是針對某一個人,在場文臣都是垃圾’的樣子,可把文臣氣得夠嗆。
武將們一見有熱鬧看,頓時來了精神,一個個做起了吃瓜群眾。
“議事就議事,長青王為何要言語侮辱我等?”
說話的是一個禦史言官,官職七品,在這大殿上屬於職銜最低的那種。
他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博一個直名,就算得罪了長青王,甚至被罷了官也沒什麽打緊。
一個七品官換一世英名很劃算,弄不好以後史書上也會記載他不畏強權的英勇事跡,還能名垂青史,何樂而不為呢?m.23sk.
其他言官也想到了這層,暗暗後悔下手慢了,但本著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理念,幾位立即為其搖旗呐喊。
其中一個言官的言辭更為激烈,“長青王這是辯無可辯了吧,何以如婦人罵街一般?”
許青:“……”
他如何不知道這人的心理,這人恨不得在臉上寫上:有種罷我官啊!最好砍我的頭,這樣我就能名垂青史了。
對上這樣的人,你還真拿他沒什麽辦法。
古人好名遠大於好利,尤其是文臣。
隻要能名垂青史,讓他原地去世也是肯的。
犯不著和他置氣,置氣就著了他的道了……許青深吸一口氣,淡淡道:
“本王可有說錯?你們口口聲聲,泱泱華夏,有容乃大,可結果呢?一口一個蠻夷,嗬,難道人家就無可取之處?”
“這不是虛偽是什麽?!”
“你……”
幾位言官氣結,一眾尚書、侍郎臉色也不太好看,因為許青針對的是所有文臣。
禮部左侍郎不服氣,“不習教化的蠻夷有何可取之處?”
“些農作物不算?”
許青冷笑,“不說本朝,就拿當初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多少東西?大蒜、黃瓜、葡萄、石榴……哪一樣是咱們的土地上原產的?”
“諸國可取之處又何止於此?”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因為風俗、文化不同,瞧不起人家?”
“你們自詡君子,卻當麵一套,背地一套,如此行徑,說你們虛偽都算輕的,簡直就是小人。”
許青如噴子附體,噴得文臣們麵紅耳赤,怒火中燒。
“誰當麵一套,背地一套?”那言官麵紅如血,氣得直冒煙兒,“我們怎麽就小人了?”
“表麵對人家客客氣氣,背後叫人家蠻夷,這不算?”
文臣:“……”
“說啊!怎麽不說了?”許青今兒個誓要將這群人懟的啞口無言。
曹亮出班,“王爺,你扯遠了,現在議的是琉球加入大明的事。”
“好,那就議琉球加入大明的事。”許青道,“你們說,琉球加入大明有何壞處?”
不等群臣說話,他又補了一句,“少拿‘蠻夷’二字做擋箭牌!”
新任吏部尚書覺得應該做些什麽了,身為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若一直沉默下去,以後隊伍就不好帶了。
“琉球彈丸之地,又和大明隔著海,極不好管理,如同雞肋,取之何用?”
吏部尚書道,“王爺莫要說,它是海上貿易的中轉站,難道沒了它,大明的貿易還不做啦?”
他淡然道,“琉球已然稱臣,這就夠了,現在不挺好的嗎?幹嘛給自己找個累贅?”
許青如約而至,站在最顯眼的位置。
朱元璋還未到,文臣武將一一上前寒暄問好,氣氛相當融洽。
一刻鍾後,朱元璋踏入大殿,走上九五之尊寶座。
群臣行禮,山呼萬歲。
君臣之禮過後,朱元璋直入正題,表示要往大興安嶺發兵。
禮部張昶、戶部曹亮接連反對,吏部、工部、刑部保持中立,兵部李善長讚同。
此外,六部給事中,都察院十三道禦史言官,也發表了看法,總體來說,反對的聲音比支持的要大上不少。
許青則是冷眼旁觀,朱元璋既然已同意,有他沒他支持,結果都不會有太大改變,他此行的目的是琉球。
結果正如他所料,朱元璋先是表明自己的態度,而後又剽竊他的創意,大談發兵的理由,及必要性。
軟硬兼施之下,就這麽把事情給定了調子。
群臣無可奈何。
小桂子見沒人進言,正欲說出經典套話,卻見長青王跨前一步似要覲見,立即閉了嘴。
“啟稟皇上,臣有本奏。”
“準奏!”
群臣神情如常,並不覺有不妥之處,都以為長青王打了個大勝仗,這是來邀功請賞的。
許青深吸一口氣,“琉球深受倭國侵害,此番倭人進犯琉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琉球國王被殺,王室盡皆被屠,現已群龍無首,他們迫切想要加入大明,希望皇上允準。”
他著重強調,“上至琉球官員,下至琉球百姓,都是希望能成為大明子民!”
聽到這兒,群臣才總算明白了許青此行目的,不由心中腹誹:
長青王還是那個閑不住的主兒,一有空就得搞事情,身體剛好,就開始折騰,真是服了。
不過他們並不慌,早在許青呈遞來奏折時,就開了大朝會,這事兒已經定了調子,沒有挽回的可能了。
群臣將目光移向朱元璋,似是再說:皇上你可不能出爾反爾啊!
朱元璋有些不自在,輕咳兩聲,“眾卿以為如何?”
都察院右都禦史出班,“回皇上,臣以為不妥,小小蠻夷,有何資格成為我大明子民?”
此言一出,多數官員點頭表示讚同,就連一向跟文臣不對付的武將,也無人出反對之語。
在他們看來,除大明之外,諸國皆為蠻夷。
民族的自豪,文化的驕傲,根深蒂固,他們從心理上瞧不起除大明之外的任何國家、任何人。
朱元璋輕輕點頭,看著許青,揚了揚下巴,意思很明顯:咱當裁判,不發表意見,誰贏了聽誰的。
見這個老六沒有幫忙的打算,許青無奈,隻得做好孤軍奮戰、舌戰群儒的準備。
他笑了笑,笑容略帶不屑,“你們文臣常把‘天朝上國,禮儀之邦’掛在嘴邊,嘴上說著講禮貌,骨子裏確實瞧不起這個,瞧不起那個,真是虛偽。”
隻一句話,就將文臣們都得罪了。
許青這已經是人身攻擊了,文臣們如何能忍?
他要的就是這個,真要一個一個辯,不知要浪費多少口舌,幹脆一起來吧。
許青一副‘我不是針對某一個人,在場文臣都是垃圾’的樣子,可把文臣氣得夠嗆。
武將們一見有熱鬧看,頓時來了精神,一個個做起了吃瓜群眾。
“議事就議事,長青王為何要言語侮辱我等?”
說話的是一個禦史言官,官職七品,在這大殿上屬於職銜最低的那種。
他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博一個直名,就算得罪了長青王,甚至被罷了官也沒什麽打緊。
一個七品官換一世英名很劃算,弄不好以後史書上也會記載他不畏強權的英勇事跡,還能名垂青史,何樂而不為呢?m.23sk.
其他言官也想到了這層,暗暗後悔下手慢了,但本著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理念,幾位立即為其搖旗呐喊。
其中一個言官的言辭更為激烈,“長青王這是辯無可辯了吧,何以如婦人罵街一般?”
許青:“……”
他如何不知道這人的心理,這人恨不得在臉上寫上:有種罷我官啊!最好砍我的頭,這樣我就能名垂青史了。
對上這樣的人,你還真拿他沒什麽辦法。
古人好名遠大於好利,尤其是文臣。
隻要能名垂青史,讓他原地去世也是肯的。
犯不著和他置氣,置氣就著了他的道了……許青深吸一口氣,淡淡道:
“本王可有說錯?你們口口聲聲,泱泱華夏,有容乃大,可結果呢?一口一個蠻夷,嗬,難道人家就無可取之處?”
“這不是虛偽是什麽?!”
“你……”
幾位言官氣結,一眾尚書、侍郎臉色也不太好看,因為許青針對的是所有文臣。
禮部左侍郎不服氣,“不習教化的蠻夷有何可取之處?”
“些農作物不算?”
許青冷笑,“不說本朝,就拿當初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多少東西?大蒜、黃瓜、葡萄、石榴……哪一樣是咱們的土地上原產的?”
“諸國可取之處又何止於此?”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因為風俗、文化不同,瞧不起人家?”
“你們自詡君子,卻當麵一套,背地一套,如此行徑,說你們虛偽都算輕的,簡直就是小人。”
許青如噴子附體,噴得文臣們麵紅耳赤,怒火中燒。
“誰當麵一套,背地一套?”那言官麵紅如血,氣得直冒煙兒,“我們怎麽就小人了?”
“表麵對人家客客氣氣,背後叫人家蠻夷,這不算?”
文臣:“……”
“說啊!怎麽不說了?”許青今兒個誓要將這群人懟的啞口無言。
曹亮出班,“王爺,你扯遠了,現在議的是琉球加入大明的事。”
“好,那就議琉球加入大明的事。”許青道,“你們說,琉球加入大明有何壞處?”
不等群臣說話,他又補了一句,“少拿‘蠻夷’二字做擋箭牌!”
新任吏部尚書覺得應該做些什麽了,身為六部之首的吏部尚書,若一直沉默下去,以後隊伍就不好帶了。
“琉球彈丸之地,又和大明隔著海,極不好管理,如同雞肋,取之何用?”
吏部尚書道,“王爺莫要說,它是海上貿易的中轉站,難道沒了它,大明的貿易還不做啦?”
他淡然道,“琉球已然稱臣,這就夠了,現在不挺好的嗎?幹嘛給自己找個累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