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大明:開局劇透朱元璋 作者:青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伯溫不緊不慢道,“理由有四。”
“一,如李尚書所言,大明對琉球並不熟悉,全麵接手隻會適得其反。”
見曹亮等人欲要反駁,他又補了一句:“反正臣是沒這個能力。”
正要說話的幾人立即閉了嘴,要是再杠下去,保不齊皇上會來一句:“愛卿既有自信,那琉球就交由你來管理了。”
典型的你行你上。
其實曹亮等人不是不明白這些道理,可既然琉球劃歸到大明了,他們還是希望由朝廷全麵接手,唯如此,才能宣誓主權。
當然,也有人覺得自己行,但在他們眼中,琉球屬於一毛不拔之地,他們也不願前往。
見幾人閉了嘴,劉伯溫又道,“二,琉球剛投入大明的懷抱,還未完全歸心,尤其是當地的官員,他們一力促成此事,就是為了成為大明的官員,這樣做不免有卸磨殺驢之嫌,令人心寒。”
“三,全麵換上大明官員,琉球百姓也會生出抵觸心理,認為大明並未誠心接納他們。”
“四,連琉球的官員都容不下,豈不有損天朝上國的氣度,有損皇上您的氣度?”
劉伯溫拱手道,“基於此,臣讚成長青王的策略。”
朱元璋點點頭,“諸位愛卿,誰還有不同看法?”
“臣以為,可以折中。”張昶開口,“全麵接手確實不太現實,但也不能全然不過問,一半琉球官員,一半大明……”
“不可!”
許青打斷道,“合並之初,大明必須要釋放足夠的誠意,這樣才能減少彼此的芥蒂,加速融合。”
“一個小小琉球而已,長青王是否對他們太禮遇了些?”
“……”許青苦笑,“又是小小琉球,說白了還是打心眼裏瞧不上人家,若一直抱著這種心,琉球根本不可能真正成為大明的一部分。”
曹亮皺眉道,“莫非長青王,還真要把琉球當做自己人?”
“真好笑。”
許青嘲諷,“琉球既然是大明的國土,那國土上為何不是我大明的子民?”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你說的族類是什麽?”
曹亮傲然:“漢人!”
“說得好!”許青反問,“強漢之前呢?漢人叫什麽?”
“這個……”曹亮一時被問住了,想了好一會兒,才道,“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其統治時期,理應是秦人。”
“秦始皇之前呢?”
“秦人、趙人、楚人,呃……”
說著說著,他就說不下去了。
許青冷笑,“遠的不說,就說近的吧,元人入駐中原近百年,現在大明有元人血脈的人又有多少?”
“百萬都不止吧?”
“要不要一個個篩查出來,再給他們劃快一塊地方,單獨管理?”
“他們其心必異了嗎?”
“我大明民族數十個,遍布各行業,他們其心必異了嗎?”
許青淡淡道,“華夏綿延數千年,靠的從來不是血統,而是文化的認同,文明的傳承。”
“你敢說除了漢人,其他民族就不是大明的人啦?”
曹亮:“……”
不僅曹亮不敢,滿朝文武沒一個敢的,誰敢反駁,無異於搞分裂,朱元璋不剁了他才怪。
許青道,“琉球距離大明甚近,管理起來並不難,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頻繁來往、通婚,百餘年後他們會被徹底同化,大明也將多了一個名叫琉球的民族。”
人口、領土,是一個國家的基礎,沒有任何一個帝王,會嫌棄疆土大,子民多。
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況且,琉球也就百來萬人,以大明的龐大人口基礎,同化起來簡直不要太輕鬆,甚至都不用百年。
見沒人再說話了,朱元璋開口道:“無論朝廷的官員,還是琉球的官員,以後都將是大明的官員,咱身為大明國君,又豈會這點兒度量都沒有?”
“……”
文臣們腹誹:俺們剛才反對的時候,皇上你分明也很在意,現在卻……得,好人你來當,惡人俺們做。
“皇上聖明!”
朱元璋笑笑,“諸位愛卿,誰願前往琉球?”
大殿頓時寂靜下來,無一人說話。
這可不是個好差事,拋開琉球的貧瘠、落後不談,光手下全是本地人這一條,就沒人敢應承。
無他,太難開展工作了。
“沒人願意嗎?”
朱元璋有些惱火,伸著手指在群臣中間緩緩移動。
禮部侍郎見皇上的手指在他麵前停下了,嚇了一跳,趁金口未開,連忙出班,“皇上,臣以為,長青王在琉球待了一個多月,對其肯定十分了解……”
“屁話。”朱元璋沒好氣道,“屁大點兒的地兒,難不成要派一個王爵去管理?”
“不不不,臣的意思是,王爺既對琉球了解,又對百官了解,由他舉薦……更合理些。”
禮部侍郎幹笑道,“當然,皇上聖明神武,您選也是極好的。”
“少拍馬屁。”朱元璋瞪了他一眼,隨即又道,“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許青你舉薦一個。”
呼~又多了一次選擇的機會,真好……禮部侍郎長長舒了口氣。
其他人心裏直罵娘,剛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生怕自己被選中。
許青目光在群臣中掃視,目之所及無人敢和他對視。
良久,許青緩緩開口,“皇上,諸位大人都不願去,又何必勉強,臣倒是有個合適人選,隻是他職銜低了些,不在朝堂。”
“是誰啊?”
“杭州知府,胡惟庸!”
朱元璋、李善長同時一怔,他二人都對其有較深印象。
李善長還有些納悶兒,長青王不是看不慣他嗎?怎麽會選他呢?
“此人能力確實有些能耐,可他畢竟隻是個五品知府……”朱元璋有些遲疑,“能行嗎?”
許青道,“皇上,胡惟庸的政治才能突出,且很會造勢,籠絡民心也是把好手,皇上可還記得當初在杭州……?”
“杭州?”
朱元璋突然想起來了,當初他和許青在蘇州解決了楊憲,去往杭州調查土地兼並的時,胡惟庸在大庭廣眾還田於民,百姓高呼青天大老爺的事情。
笑道:“嗯,此人確實是個不錯的人選,就他了。”
頓了頓,“張昶,許青。”
二人:“臣在!”
“你們就銀行事宜,趕快拿出個章程出來。”
“微臣遵旨!”
朱元璋起身:“散朝!”
……
“一,如李尚書所言,大明對琉球並不熟悉,全麵接手隻會適得其反。”
見曹亮等人欲要反駁,他又補了一句:“反正臣是沒這個能力。”
正要說話的幾人立即閉了嘴,要是再杠下去,保不齊皇上會來一句:“愛卿既有自信,那琉球就交由你來管理了。”
典型的你行你上。
其實曹亮等人不是不明白這些道理,可既然琉球劃歸到大明了,他們還是希望由朝廷全麵接手,唯如此,才能宣誓主權。
當然,也有人覺得自己行,但在他們眼中,琉球屬於一毛不拔之地,他們也不願前往。
見幾人閉了嘴,劉伯溫又道,“二,琉球剛投入大明的懷抱,還未完全歸心,尤其是當地的官員,他們一力促成此事,就是為了成為大明的官員,這樣做不免有卸磨殺驢之嫌,令人心寒。”
“三,全麵換上大明官員,琉球百姓也會生出抵觸心理,認為大明並未誠心接納他們。”
“四,連琉球的官員都容不下,豈不有損天朝上國的氣度,有損皇上您的氣度?”
劉伯溫拱手道,“基於此,臣讚成長青王的策略。”
朱元璋點點頭,“諸位愛卿,誰還有不同看法?”
“臣以為,可以折中。”張昶開口,“全麵接手確實不太現實,但也不能全然不過問,一半琉球官員,一半大明……”
“不可!”
許青打斷道,“合並之初,大明必須要釋放足夠的誠意,這樣才能減少彼此的芥蒂,加速融合。”
“一個小小琉球而已,長青王是否對他們太禮遇了些?”
“……”許青苦笑,“又是小小琉球,說白了還是打心眼裏瞧不上人家,若一直抱著這種心,琉球根本不可能真正成為大明的一部分。”
曹亮皺眉道,“莫非長青王,還真要把琉球當做自己人?”
“真好笑。”
許青嘲諷,“琉球既然是大明的國土,那國土上為何不是我大明的子民?”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你說的族類是什麽?”
曹亮傲然:“漢人!”
“說得好!”許青反問,“強漢之前呢?漢人叫什麽?”
“這個……”曹亮一時被問住了,想了好一會兒,才道,“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其統治時期,理應是秦人。”
“秦始皇之前呢?”
“秦人、趙人、楚人,呃……”
說著說著,他就說不下去了。
許青冷笑,“遠的不說,就說近的吧,元人入駐中原近百年,現在大明有元人血脈的人又有多少?”
“百萬都不止吧?”
“要不要一個個篩查出來,再給他們劃快一塊地方,單獨管理?”
“他們其心必異了嗎?”
“我大明民族數十個,遍布各行業,他們其心必異了嗎?”
許青淡淡道,“華夏綿延數千年,靠的從來不是血統,而是文化的認同,文明的傳承。”
“你敢說除了漢人,其他民族就不是大明的人啦?”
曹亮:“……”
不僅曹亮不敢,滿朝文武沒一個敢的,誰敢反駁,無異於搞分裂,朱元璋不剁了他才怪。
許青道,“琉球距離大明甚近,管理起來並不難,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頻繁來往、通婚,百餘年後他們會被徹底同化,大明也將多了一個名叫琉球的民族。”
人口、領土,是一個國家的基礎,沒有任何一個帝王,會嫌棄疆土大,子民多。
朱元璋自然也不例外,況且,琉球也就百來萬人,以大明的龐大人口基礎,同化起來簡直不要太輕鬆,甚至都不用百年。
見沒人再說話了,朱元璋開口道:“無論朝廷的官員,還是琉球的官員,以後都將是大明的官員,咱身為大明國君,又豈會這點兒度量都沒有?”
“……”
文臣們腹誹:俺們剛才反對的時候,皇上你分明也很在意,現在卻……得,好人你來當,惡人俺們做。
“皇上聖明!”
朱元璋笑笑,“諸位愛卿,誰願前往琉球?”
大殿頓時寂靜下來,無一人說話。
這可不是個好差事,拋開琉球的貧瘠、落後不談,光手下全是本地人這一條,就沒人敢應承。
無他,太難開展工作了。
“沒人願意嗎?”
朱元璋有些惱火,伸著手指在群臣中間緩緩移動。
禮部侍郎見皇上的手指在他麵前停下了,嚇了一跳,趁金口未開,連忙出班,“皇上,臣以為,長青王在琉球待了一個多月,對其肯定十分了解……”
“屁話。”朱元璋沒好氣道,“屁大點兒的地兒,難不成要派一個王爵去管理?”
“不不不,臣的意思是,王爺既對琉球了解,又對百官了解,由他舉薦……更合理些。”
禮部侍郎幹笑道,“當然,皇上聖明神武,您選也是極好的。”
“少拍馬屁。”朱元璋瞪了他一眼,隨即又道,“不過你說的也有道理,許青你舉薦一個。”
呼~又多了一次選擇的機會,真好……禮部侍郎長長舒了口氣。
其他人心裏直罵娘,剛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生怕自己被選中。
許青目光在群臣中掃視,目之所及無人敢和他對視。
良久,許青緩緩開口,“皇上,諸位大人都不願去,又何必勉強,臣倒是有個合適人選,隻是他職銜低了些,不在朝堂。”
“是誰啊?”
“杭州知府,胡惟庸!”
朱元璋、李善長同時一怔,他二人都對其有較深印象。
李善長還有些納悶兒,長青王不是看不慣他嗎?怎麽會選他呢?
“此人能力確實有些能耐,可他畢竟隻是個五品知府……”朱元璋有些遲疑,“能行嗎?”
許青道,“皇上,胡惟庸的政治才能突出,且很會造勢,籠絡民心也是把好手,皇上可還記得當初在杭州……?”
“杭州?”
朱元璋突然想起來了,當初他和許青在蘇州解決了楊憲,去往杭州調查土地兼並的時,胡惟庸在大庭廣眾還田於民,百姓高呼青天大老爺的事情。
笑道:“嗯,此人確實是個不錯的人選,就他了。”
頓了頓,“張昶,許青。”
二人:“臣在!”
“你們就銀行事宜,趕快拿出個章程出來。”
“微臣遵旨!”
朱元璋起身:“散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