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這場戰爭持續了三天之久。諸侯聯軍被戎族擊潰後,殘兵敗將四散逃亡。戎族騎兵四處追擊,追殺諸侯聯軍,搶奪聯軍的輜重糧草。
在這片地界,一時間風聲鶴唳,血流成河。諸侯聯軍在這一輪追殺中,沒有組織起任何反抗力量,甚至到了望戎則逃的地步。
通過這一戰,戎族再次確定了誰才是陸上的馬戰第一。
一個拂曉,戚繼光將殘兵敗將聚攏在一起,暫時在一處山坡下紮營。
出落鳳城時,共帶出一萬三千人馬。及到現在,能聚集到一起的,不過三千餘人。
若論敗,這一戰可謂敗得徹徹底底。身為一軍之帥,戚繼光就算抹脖子自刎也不算過分。
傷兵居多,消沉氣氛在兵營中蔓延。戚繼光多日練兵豎立起來的威信,正在承受考驗。
士兵如此,戚繼光何嚐不是心神俱疲。但他仍強打起精神,幫傷兵包紮傷口,分配本就所剩無幾的幹糧。
徐問天捧著一塊幹餅送到李行哉麵前,道:“大王,您先吃些東西,保重身體要緊。”
“我還撐得住,先分給傷兵吃。”
李行哉坐在一塊石頭上,看著西北方向。即便到現在這種狀況,也得優先供給李行哉。和普通士兵相比,李行哉現在的確不算太餓。
“大王,還是您先吃些東西,您千萬不能倒下。”
“把食物分給士兵。”李行哉仰起頭:“放心,我倒不下。”
戚繼光來到李行哉身邊,道:“大王,現在還有三千兵卒,此戰罪全在我。但我們回到東海,仍能東山再起。”
李行哉搖搖頭:“暫時先不回東海。”
戚繼光與徐問天都是一楞,戚繼光道:“現在咱們以沒有與戎族抗衡的力量,留下來還能做什麽?”
“北地的戰事定了,戎族不久之後便能拿下長安。目前隻有回到東海,整頓軍伍,拉起人馬,日後再與戎族對抗。”
“可大王為何還要留下?”戚繼光困惑道。
“留下並非無事可做。”李行哉長身站起,道:“聯軍被戎族擊潰,此戰過後,北地多了許多無主的隊伍。這些人都是寶貴的資源,我留在此地,是要將他們招在麾下,為日後的南北大戰做準備。”
李行哉站在石頭上,要高出戚繼光與徐問天很多。此刻,一輪紅日正好從東方躍起,清晨的第一縷光芒落在李行哉身上。戚繼光與徐問天恍然失神,宛若看到一頭五爪金龍騰空而起。
遭此大敗,就連戚繼光也有些心灰意冷。但李行哉卻不低沉,不失落,仍保持著鬥誌。思考著如何從失敗中攥取最大利益。
一開始,徐問天還擔心李行哉會不會倒下。不得不說,他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李行哉當然不會倒下,因為他經曆過太多,倒下的次數也太多。難得的是,無論被擊倒多少次,他都能重新站起來。
總有一天,他將永遠昂立,無人再可將他擊倒。
戚繼光屈膝跪倒,雙手抱拳道:“屬下遵命。”
回過頭,望西北方向看了一眼。碰到這樣屢敗屢戰的敵人,就連那位戎族王,應該也會覺得頭疼吧。
……
擊潰聯軍後,戎族騎兵四處出擊,一方麵搶奪資源,一方麵痛打落水狗,追殺那些逃得爹娘都不認識的殘兵敗將。
三五日後,戎族騎兵放棄追蹤,開始朝一個方向聚集。
他們的目的地是長安。
在靠近長安的路程中,遭遇的第一波敵人便是馬孟起率領的一萬帝**。
雙方在曠野上展開遭遇戰,馬孟起以一萬帝**硬撼戎族三萬騎兵。
這是一場血戰,也是一場注定的敗仗。
但為了給長安城的防守爭取時間,在馬孟起的帶領下,這支隊伍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勇氣。迎著戎族,發起一輪又一輪的衝鋒。
結果是注定的,過程是慘烈的。最後一萬人馬隻殺剩七八百人。馬孟起當場昏迷在戰場上,手下人在死人堆裏搶出了他。殘存人馬裹夾著渾渾噩噩的馬孟起,從戎族的包圍圈中闖了出來。
一口氣不知跑出有多遠,見戎族沒有追過來,諸人才算鬆了口氣。然後疲憊感洶湧而來,當場便有十幾人跌落馬下。
馬孟起回頭望,手下士兵都望著自己,人人被血汙沾滿臉。這其中有很多人,馬孟起連名字都不知道。還有更多人死在戰場上,馬孟起同樣不知道他們的名字。
“將軍,咱們從此地向西一百裏,再轉道向北,可以避過戎族大軍,靠近長安城。隻是,現在長安定已被戎族包圍,咱們再想回城怕是不易。”手下稟報道。
“我們……”馬孟起開口,才發現嗓子不知何時啞了:“不回長安了。”
手下人麵麵相覷,完全不解馬孟起為何如此說。現在去長安等於送死,可敢說不回長安,便等於叛國。
馬孟起不是想要背叛李樂天,在與戎族衝撞時,他便存了必死之心。
沒有必死的意誌,也不敢迎著戎族的鐵蹄數次衝鋒。
但他沒能死在戰場上,於是馬孟起又活了過來。
逃這一路,他的腦袋漸漸清醒,同時也想起離開長安城時,李樂天同自己說過的話。
琢磨著這些話,漸漸悟出些什麽。怕那時的李樂天,便料到這次出擊必敗無疑。而長安城也不能在戎族的攻擊下堅持多久。
他想著與長安城共存亡,保存李家的體麵。要馬孟起活下去,用他的本領為帝國再做些事。
慷慨赴死,需要勇氣。背負恥辱活下去,需要更多的勇氣。
馬孟起從馬背上跳下來,麵對長安城方向,鄭重其事的磕了三個頭。
抬起頭,雙目飽含熱淚,但一張臉卻像鐵鑄的一般堅硬。
“我們不回長安了。”馬孟起大聲道:“長安是留不住了,咱們再擇一家門戶,養精蓄銳,把今日的敗仗衝戎族逃回來。”
身後殘兵敗將都從馬上下來,有樣學樣,依照馬孟起的樣子,向長安城磕了三個頭。
這場戰爭持續了三天之久。諸侯聯軍被戎族擊潰後,殘兵敗將四散逃亡。戎族騎兵四處追擊,追殺諸侯聯軍,搶奪聯軍的輜重糧草。
在這片地界,一時間風聲鶴唳,血流成河。諸侯聯軍在這一輪追殺中,沒有組織起任何反抗力量,甚至到了望戎則逃的地步。
通過這一戰,戎族再次確定了誰才是陸上的馬戰第一。
一個拂曉,戚繼光將殘兵敗將聚攏在一起,暫時在一處山坡下紮營。
出落鳳城時,共帶出一萬三千人馬。及到現在,能聚集到一起的,不過三千餘人。
若論敗,這一戰可謂敗得徹徹底底。身為一軍之帥,戚繼光就算抹脖子自刎也不算過分。
傷兵居多,消沉氣氛在兵營中蔓延。戚繼光多日練兵豎立起來的威信,正在承受考驗。
士兵如此,戚繼光何嚐不是心神俱疲。但他仍強打起精神,幫傷兵包紮傷口,分配本就所剩無幾的幹糧。
徐問天捧著一塊幹餅送到李行哉麵前,道:“大王,您先吃些東西,保重身體要緊。”
“我還撐得住,先分給傷兵吃。”
李行哉坐在一塊石頭上,看著西北方向。即便到現在這種狀況,也得優先供給李行哉。和普通士兵相比,李行哉現在的確不算太餓。
“大王,還是您先吃些東西,您千萬不能倒下。”
“把食物分給士兵。”李行哉仰起頭:“放心,我倒不下。”
戚繼光來到李行哉身邊,道:“大王,現在還有三千兵卒,此戰罪全在我。但我們回到東海,仍能東山再起。”
李行哉搖搖頭:“暫時先不回東海。”
戚繼光與徐問天都是一楞,戚繼光道:“現在咱們以沒有與戎族抗衡的力量,留下來還能做什麽?”
“北地的戰事定了,戎族不久之後便能拿下長安。目前隻有回到東海,整頓軍伍,拉起人馬,日後再與戎族對抗。”
“可大王為何還要留下?”戚繼光困惑道。
“留下並非無事可做。”李行哉長身站起,道:“聯軍被戎族擊潰,此戰過後,北地多了許多無主的隊伍。這些人都是寶貴的資源,我留在此地,是要將他們招在麾下,為日後的南北大戰做準備。”
李行哉站在石頭上,要高出戚繼光與徐問天很多。此刻,一輪紅日正好從東方躍起,清晨的第一縷光芒落在李行哉身上。戚繼光與徐問天恍然失神,宛若看到一頭五爪金龍騰空而起。
遭此大敗,就連戚繼光也有些心灰意冷。但李行哉卻不低沉,不失落,仍保持著鬥誌。思考著如何從失敗中攥取最大利益。
一開始,徐問天還擔心李行哉會不會倒下。不得不說,他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李行哉當然不會倒下,因為他經曆過太多,倒下的次數也太多。難得的是,無論被擊倒多少次,他都能重新站起來。
總有一天,他將永遠昂立,無人再可將他擊倒。
戚繼光屈膝跪倒,雙手抱拳道:“屬下遵命。”
回過頭,望西北方向看了一眼。碰到這樣屢敗屢戰的敵人,就連那位戎族王,應該也會覺得頭疼吧。
……
擊潰聯軍後,戎族騎兵四處出擊,一方麵搶奪資源,一方麵痛打落水狗,追殺那些逃得爹娘都不認識的殘兵敗將。
三五日後,戎族騎兵放棄追蹤,開始朝一個方向聚集。
他們的目的地是長安。
在靠近長安的路程中,遭遇的第一波敵人便是馬孟起率領的一萬帝**。
雙方在曠野上展開遭遇戰,馬孟起以一萬帝**硬撼戎族三萬騎兵。
這是一場血戰,也是一場注定的敗仗。
但為了給長安城的防守爭取時間,在馬孟起的帶領下,這支隊伍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勇氣。迎著戎族,發起一輪又一輪的衝鋒。
結果是注定的,過程是慘烈的。最後一萬人馬隻殺剩七八百人。馬孟起當場昏迷在戰場上,手下人在死人堆裏搶出了他。殘存人馬裹夾著渾渾噩噩的馬孟起,從戎族的包圍圈中闖了出來。
一口氣不知跑出有多遠,見戎族沒有追過來,諸人才算鬆了口氣。然後疲憊感洶湧而來,當場便有十幾人跌落馬下。
馬孟起回頭望,手下士兵都望著自己,人人被血汙沾滿臉。這其中有很多人,馬孟起連名字都不知道。還有更多人死在戰場上,馬孟起同樣不知道他們的名字。
“將軍,咱們從此地向西一百裏,再轉道向北,可以避過戎族大軍,靠近長安城。隻是,現在長安定已被戎族包圍,咱們再想回城怕是不易。”手下稟報道。
“我們……”馬孟起開口,才發現嗓子不知何時啞了:“不回長安了。”
手下人麵麵相覷,完全不解馬孟起為何如此說。現在去長安等於送死,可敢說不回長安,便等於叛國。
馬孟起不是想要背叛李樂天,在與戎族衝撞時,他便存了必死之心。
沒有必死的意誌,也不敢迎著戎族的鐵蹄數次衝鋒。
但他沒能死在戰場上,於是馬孟起又活了過來。
逃這一路,他的腦袋漸漸清醒,同時也想起離開長安城時,李樂天同自己說過的話。
琢磨著這些話,漸漸悟出些什麽。怕那時的李樂天,便料到這次出擊必敗無疑。而長安城也不能在戎族的攻擊下堅持多久。
他想著與長安城共存亡,保存李家的體麵。要馬孟起活下去,用他的本領為帝國再做些事。
慷慨赴死,需要勇氣。背負恥辱活下去,需要更多的勇氣。
馬孟起從馬背上跳下來,麵對長安城方向,鄭重其事的磕了三個頭。
抬起頭,雙目飽含熱淚,但一張臉卻像鐵鑄的一般堅硬。
“我們不回長安了。”馬孟起大聲道:“長安是留不住了,咱們再擇一家門戶,養精蓄銳,把今日的敗仗衝戎族逃回來。”
身後殘兵敗將都從馬上下來,有樣學樣,依照馬孟起的樣子,向長安城磕了三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