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0章
朱七馬不停蹄,不顧一切的趕路。他是個知恩圖報之人,有今日身份地位,人人見到都敬著三分。這一切都是拜和所賜,對於和交待的事,他自然半點也不敢耽擱。
如此不惜性命的趕路,有兩日光景他已趕到江南大營。剛看見轅門,便從馬背上跌下來,口中呼出兩個字:
“急報!”
最後,他是被人抬進了大營,灌了幾口水,才勉強恢複幾分精氣神。
“是和先生讓你過來送信的?”洪了問。
見到洪了,朱七起身便要行禮,可他實在筋疲力盡,此刻連勉強站起的力氣也無。
洪了命人將他扶起,道:“不必拘禮,和先生讓你送什麽信?”
朱七左右看看,見大帳內還有不少人,欲言又止。
洪了一擺手:“但講無妨,這裏都是自己人,沒什麽不可說的。”
朱七隻不過一籍籍無名的小人物,靠著和提攜才能走進這座大帳。在這個場合,他自然沒什麽發言權,洪了讓他說什麽,他就必須說什麽。
頓了頓,朱七言道:“和先生讓我轉告元帥,必須在東海軍進入望川口前將其截殺,東海軍一旦進入望川口,絕不可輕舉妄動。”
洪了聽罷之後,微微皺起眉頭,隨即展顏微笑,道:“我知道了,你一路辛苦,今夜好生休息,明日可以回去,回去後轉告和先生,前線諸事我都有考慮,不需和先生費心。”
朱七勉強起身,道:“元帥,和先生命我趕過來,您一定要……”
“知道啦,送他下去休息。”洪了一擺手,打斷了朱七的話。
朱七人微言輕,又有什麽發言權,被人半拖半拽出了大帳。
之後,洪了麵向帳內諸將,麵帶微笑:“諸位意下如何?”
和不在前線,自然不可能知道前線實時發生的事。在今日之前,東海軍已經被洪了堵進望川口。洪了目前紮營在此地,便是為最後的決戰做準備。
在明日黎明,他就會全軍出擊,將東海軍一網打盡。
李行哉折騰他的時間夠久了,這場大戲也該拉下帷幕了。
“和先生不在此地,當然不知道此地的情況,不過我們謹慎些總是沒錯的。”這是一個老油條,話說得密不透風,誰也不肯得罪。
“哼,我看就是亂說話,衝前線指手畫腳,一旦拖延,讓李行哉溜了,誰負責?”這是洪了的嫡係,早已看和不順眼。
“陛下對他委以重任,甚至壓過元帥一頭,老實說,我們心裏是看不過去的。”這是江南的老臣派,很願意挑撥和與洪了之間的關係。
諸人言談紛紛,洪了笑而不語,很久都沒有說話。
在江南,對他並不是沒有懷疑之聲,畢竟年紀輕輕,就成了李星麾下首屈一指的人物。而也有人拿他與和比較,話裏話外的意思便是,初出茅廬的洪了,比不得曆經百戰的和。
但此戰過後,這個問題當不成問題,所有人心中都會有答案。
他拍拍手,將大帳內的聲音壓下來,命人送上美酒,一一為諸人添滿。
“大戰在前,我輩不能痛飲,隻等此戰過後,再以鮮血下酒,我與諸位一起大醉。”
說罷,端起酒碗,烈酒一飲而盡。
於此同時,望川口內同樣進行著一場動員大會。
十萬大軍集結成陣,中間築起高台。李行哉立在高台上,左手是戚繼光,右手是楚雲生。
鴉雀無聲,十萬人聚在一起,竟沒有發出任何聲息,所有人都在等待著李行哉開口說話。
這十萬人來自不同地方,有些是漕幫的混混,有些事東海的海盜,有些事李行哉從江北忽悠過來的潰兵。
但現在,這些人聚在一起,卻如一個整體一般。
不得不說戚繼光練兵的本事天下無雙,他一手整治出來的這支勁旅,儼然已是世間少有的精兵。曆經十幾場戰敗,但士氣未散,仍然保持著高昂的戰鬥玉望。
李行哉清了清嗓子,最後吐出四個字:“明日死戰。”
又沉默片刻,李行哉繼續開口言道:“諸位與我一路逃到此地,我們身後已無退路,我們也不需要再逃跑。明日此地,便是死戰之地,也將是我們獲勝之地。”
“死戰,死戰,死戰”
十萬人齊聲怒吼,聲震蒼穹,就連望川口外的洪了也聽見了。
他心裏有些奇怪,這大晚上喊什麽,難道是知道必死無疑所以急的發瘋麽。
心裏咯噔一下,想到了一件一直沒有注意到的事:和不在前線,消息又溝通不暢,他怎麽提前知道李行哉會進入望川口。
難道真的被他說中,這背後隱藏著什麽。
洪了不想承認這一點,等於不想承認和比自己強。但這件事的確在他心裏埋下一根針,讓本來確定的心變得不安起來。
江南的天氣,說變就變,等到次日天明,天空彤雲密布,一陣轟雷炸過,嘩啦啦下起雨來。
江南軍頂著暴雨發起進攻,闖入了望川穀中。
但同以往一觸即潰不同,這次的東海軍不再用後背朝向他們,而是握緊兵器,迎著他們衝了上來。
戚繼光立在高台上,以軍旗為號令,指揮部隊進退。李行哉卻是身先士卒,衝在隊伍最前方。
他常常怕死,卻不是一個畏戰之人,每臨戰事,必然身先士卒。
連他都可以衝鋒,手下士兵自然各個奮勇,人人爭先。他們又是戚繼光調教出來的兵,戰鬥力自然不是江南兵可以相提並論。
衝進來的江南兵被狠狠堵住了,雙方白刃見血,廝殺搏命,鮮血淋漓撒出,染紅一片。
這當真是一場死戰,雙方指揮官都有準備,用無數人的性命,堆砌一場勝利。
拚的就是誰更殘忍,誰更心狠。
慢慢,望川口的地形優勢便顯現出來。兩山夾縫之中,說寬不寬,說窄不窄,可江南二十萬大軍不能全速通過。
也就是兩三萬人擠在口子內,而東海卻有十萬人。
從雙方兵力來說,是江南兵力占上風,但隻從交戰區域來說,卻是李行哉在以多欺少。
朱七馬不停蹄,不顧一切的趕路。他是個知恩圖報之人,有今日身份地位,人人見到都敬著三分。這一切都是拜和所賜,對於和交待的事,他自然半點也不敢耽擱。
如此不惜性命的趕路,有兩日光景他已趕到江南大營。剛看見轅門,便從馬背上跌下來,口中呼出兩個字:
“急報!”
最後,他是被人抬進了大營,灌了幾口水,才勉強恢複幾分精氣神。
“是和先生讓你過來送信的?”洪了問。
見到洪了,朱七起身便要行禮,可他實在筋疲力盡,此刻連勉強站起的力氣也無。
洪了命人將他扶起,道:“不必拘禮,和先生讓你送什麽信?”
朱七左右看看,見大帳內還有不少人,欲言又止。
洪了一擺手:“但講無妨,這裏都是自己人,沒什麽不可說的。”
朱七隻不過一籍籍無名的小人物,靠著和提攜才能走進這座大帳。在這個場合,他自然沒什麽發言權,洪了讓他說什麽,他就必須說什麽。
頓了頓,朱七言道:“和先生讓我轉告元帥,必須在東海軍進入望川口前將其截殺,東海軍一旦進入望川口,絕不可輕舉妄動。”
洪了聽罷之後,微微皺起眉頭,隨即展顏微笑,道:“我知道了,你一路辛苦,今夜好生休息,明日可以回去,回去後轉告和先生,前線諸事我都有考慮,不需和先生費心。”
朱七勉強起身,道:“元帥,和先生命我趕過來,您一定要……”
“知道啦,送他下去休息。”洪了一擺手,打斷了朱七的話。
朱七人微言輕,又有什麽發言權,被人半拖半拽出了大帳。
之後,洪了麵向帳內諸將,麵帶微笑:“諸位意下如何?”
和不在前線,自然不可能知道前線實時發生的事。在今日之前,東海軍已經被洪了堵進望川口。洪了目前紮營在此地,便是為最後的決戰做準備。
在明日黎明,他就會全軍出擊,將東海軍一網打盡。
李行哉折騰他的時間夠久了,這場大戲也該拉下帷幕了。
“和先生不在此地,當然不知道此地的情況,不過我們謹慎些總是沒錯的。”這是一個老油條,話說得密不透風,誰也不肯得罪。
“哼,我看就是亂說話,衝前線指手畫腳,一旦拖延,讓李行哉溜了,誰負責?”這是洪了的嫡係,早已看和不順眼。
“陛下對他委以重任,甚至壓過元帥一頭,老實說,我們心裏是看不過去的。”這是江南的老臣派,很願意挑撥和與洪了之間的關係。
諸人言談紛紛,洪了笑而不語,很久都沒有說話。
在江南,對他並不是沒有懷疑之聲,畢竟年紀輕輕,就成了李星麾下首屈一指的人物。而也有人拿他與和比較,話裏話外的意思便是,初出茅廬的洪了,比不得曆經百戰的和。
但此戰過後,這個問題當不成問題,所有人心中都會有答案。
他拍拍手,將大帳內的聲音壓下來,命人送上美酒,一一為諸人添滿。
“大戰在前,我輩不能痛飲,隻等此戰過後,再以鮮血下酒,我與諸位一起大醉。”
說罷,端起酒碗,烈酒一飲而盡。
於此同時,望川口內同樣進行著一場動員大會。
十萬大軍集結成陣,中間築起高台。李行哉立在高台上,左手是戚繼光,右手是楚雲生。
鴉雀無聲,十萬人聚在一起,竟沒有發出任何聲息,所有人都在等待著李行哉開口說話。
這十萬人來自不同地方,有些是漕幫的混混,有些事東海的海盜,有些事李行哉從江北忽悠過來的潰兵。
但現在,這些人聚在一起,卻如一個整體一般。
不得不說戚繼光練兵的本事天下無雙,他一手整治出來的這支勁旅,儼然已是世間少有的精兵。曆經十幾場戰敗,但士氣未散,仍然保持著高昂的戰鬥玉望。
李行哉清了清嗓子,最後吐出四個字:“明日死戰。”
又沉默片刻,李行哉繼續開口言道:“諸位與我一路逃到此地,我們身後已無退路,我們也不需要再逃跑。明日此地,便是死戰之地,也將是我們獲勝之地。”
“死戰,死戰,死戰”
十萬人齊聲怒吼,聲震蒼穹,就連望川口外的洪了也聽見了。
他心裏有些奇怪,這大晚上喊什麽,難道是知道必死無疑所以急的發瘋麽。
心裏咯噔一下,想到了一件一直沒有注意到的事:和不在前線,消息又溝通不暢,他怎麽提前知道李行哉會進入望川口。
難道真的被他說中,這背後隱藏著什麽。
洪了不想承認這一點,等於不想承認和比自己強。但這件事的確在他心裏埋下一根針,讓本來確定的心變得不安起來。
江南的天氣,說變就變,等到次日天明,天空彤雲密布,一陣轟雷炸過,嘩啦啦下起雨來。
江南軍頂著暴雨發起進攻,闖入了望川穀中。
但同以往一觸即潰不同,這次的東海軍不再用後背朝向他們,而是握緊兵器,迎著他們衝了上來。
戚繼光立在高台上,以軍旗為號令,指揮部隊進退。李行哉卻是身先士卒,衝在隊伍最前方。
他常常怕死,卻不是一個畏戰之人,每臨戰事,必然身先士卒。
連他都可以衝鋒,手下士兵自然各個奮勇,人人爭先。他們又是戚繼光調教出來的兵,戰鬥力自然不是江南兵可以相提並論。
衝進來的江南兵被狠狠堵住了,雙方白刃見血,廝殺搏命,鮮血淋漓撒出,染紅一片。
這當真是一場死戰,雙方指揮官都有準備,用無數人的性命,堆砌一場勝利。
拚的就是誰更殘忍,誰更心狠。
慢慢,望川口的地形優勢便顯現出來。兩山夾縫之中,說寬不寬,說窄不窄,可江南二十萬大軍不能全速通過。
也就是兩三萬人擠在口子內,而東海卻有十萬人。
從雙方兵力來說,是江南兵力占上風,但隻從交戰區域來說,卻是李行哉在以多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