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連帥
神醫太撩人:王爺他又吃醋了! 作者:滄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四百三十七章連帥
陳貴小心瞧著昭翮帝的臉色。
“這末將真的不知道,但黎王自小在京中長大,不可能沒有自己的人脈勢力,許是有人通風報信也未可知。”
昭翮帝心中更氣。
他的確很中意宸王,可除了對慕容霽本人說過之外,還真沒對外人提起過。
畢竟慕容霽一直不答應,他也不會勉強。
可慕容燕倒好,居然敢在他身邊安插人手打聽這種事情。
還真是狼子野心。
昭翮帝冷著臉問:“除了黎王之外,其他的副將們是什麽意思,你成日在軍中同他們相處,可了解過每個人的想法。”
陳貴連忙表態:“皇上放心,末將等人在東南水軍已經多年了,一直以來蒙受皇恩,一日不敢忘記。所以末將們忠誠的唯有君王而已,哪怕如今的主將是黎王,遇到這種原則性的事情,我們也不會言聽計從的。”
雖然他這麽說了,昭翮帝還是愁眉不展。
不止是愁眉不展,簡直是心急如焚了。
西北之亂還沒解決,東南水軍又生出了異心。
原本國泰民安的江山,朝夕之間,一下子就變得四分五裂。
他隻覺得心中鬱氣濃重,差點沒氣得吐血。
偏這種時候還要強作鎮定:“如何能肯定,所有的副將們都沒有歸順黎王。他有東南水軍的虎符在手,自有操控整個隊伍的權利。再說黎王的性格溫和,出了名的好相處,有那樣的主帥,朕以為你們會很樂意為他效勞的。”
陳貴立即說:“不不,黎王殿下在軍中的確禮賢下士,但他畢竟是剛剛接管東南水軍,此前幾年,一直都是連帥……”
似乎是意識到不能再稱呼連斯青為連帥了,陳貴沉默了數秒,才接著開口。
“之前一直都是連公子帶著我們,加上整個東南水軍也是在連公子手裏才成就了一番氣候,所以軍隊上下,心中仍記得連公子的好。隻是我們都不清楚,為何連公子突然會病重,無法再繼續帶兵了。”
陳貴這種時候提起連斯青,可謂十分刁鑽。
他的每一句話都在向昭翮帝傳達一個意思。
連斯青雖然不在東南水軍了,但東南水軍心目中真正的主帥,隻有連斯青而已。
可他們哪裏知道,連斯青又算得上什麽好東西!
跟渝北的那一戰若不是連斯青為了一己私欲跟敵國通信,羅雀怎麽會敗走淞嘉嶺。
當時的鐵吾軍又怎麽會元氣大傷!
偏偏這些話他是不能跟東南水軍的這些副將們說的,尤其是這種時候。
說出來,軍心必亂。
昭翮帝麵色陰沉地揮了揮手:“你遠道而來,應該累了,先下去休息。讓朕好好想想。”
陳貴連忙告退。
“秦騫。”昭翮帝看向自己的禦林軍大統領,目光中出現了一絲迷茫。
“你說,這個位置就那麽好嗎?為什麽朕的一個個兒子,都要盯著這裏,他們就這麽盼朕死了嗎!”
秦騫恭敬地立在一邊:“目前還不能憑著陳將軍一個人的話就斷定黎王生了謀逆的心思。退一步講,就算黎王真的有問題,您的身邊還有岄王殿下,宸王殿下和其他皇子,他們都是孝順您的。”
昭翮帝苦笑。
如果慕容潯相安無事地長大,一切都是順理成章不會出差池。
卻不知是誰下了黑手讓他變成了殘廢,好好的嫡子隻能廢了。
慕容霽好是好,但對權勢又過分淡薄了些。
那兩個最年長的兒子,倒是一個比一個讓人頭疼。
“你現在去宸王府,將宸王給朕叫過來。另外讓宸王妃一起來,朕有些不舒服,讓她給朕瞧瞧。
“是!”
很快,秦騫就悄無聲息地出了宮,敲響了宸王府大門。
慕容霽聽到動靜起身,得知是宮裏秘傳他跟趙輕丹覲見,就溫柔地將趙輕丹給叫醒了。
“輕丹,父皇急詔,我總覺得出什麽大事了,快起來。”
趙輕丹跟著一驚,兩人飛快地進了宮。
這還是第一次在昭翮帝的寢殿裏談要事,趙輕丹見昭翮帝臉色極差,不由蹙眉。
“朕方才差點嘔血,你替朕看看有無不妥。”
趙輕丹急忙上前診脈:“父皇,您可是聽到了什麽消息,或是受了什麽刺激。這是一時氣血攻心了,藥物並無大作用,還是得您自己放平心態,調整好情緒才能緩解不適。”
昭翮帝閉了閉眼睛:“放平心態?朕沒被氣得咽氣就是好事了!”
慕容霽沉聲問:“父皇,到底怎麽了?”
“方才,在你們來之前,朕接見了一個人。東南水軍的一位副將,陳貴,他連夜進宮求見。”23sk.
“東南水軍?”慕容霽跟趙輕丹對視一眼,都有些愣神。
“陳貴說了何事?”
昭翮帝抿了抿嘴唇:“朕此前收到線報,說是大軍停滯在中原止步不前,朕便發了幾道密令過去,讓他們盡快去沛臨城支援。誰知陳貴說,駐軍不前是黎王的意思,不止如此,黎王還暗中結交中原一帶的重臣、世家,似乎是有意培養自己的勢力。”
慕容霽神色一變:“陳貴的意思,難道是說……”
“不錯。他說黎王對立儲一事很是上心,不知從哪裏打聽到,朕有意讓你做太子,所以心生不平。怨憤之下,黎王很可能會跟著反了。”
說到這裏,昭翮帝的聲音都是沙啞的。
“霽兒,若是此事為真,安盛的江山必會動蕩不安。朕現在腦子都是亂的,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慕容霽的震驚一點都不少。
但是他盡力鎮定下來:“父皇,這是陳貴的一麵之詞,兒臣以為不可全信。萬一其中有什麽隱情,錯怪了王兄……這畢竟是天大的罪名,不能妄斷。”
趙輕丹也說:“是啊父皇,黎王在京城是再本分不過,以他的性格理應不會做出這般大逆不道之事,還是讓人探查清楚為好。不如您派遣幾個信得過的親衛,加快腳程了解整件事情的經過,再做定奪。”
昭翮帝沉沉歎氣:“朕何嚐不想信他,可大軍一直不動是真,朕如何放心!”
陳貴小心瞧著昭翮帝的臉色。
“這末將真的不知道,但黎王自小在京中長大,不可能沒有自己的人脈勢力,許是有人通風報信也未可知。”
昭翮帝心中更氣。
他的確很中意宸王,可除了對慕容霽本人說過之外,還真沒對外人提起過。
畢竟慕容霽一直不答應,他也不會勉強。
可慕容燕倒好,居然敢在他身邊安插人手打聽這種事情。
還真是狼子野心。
昭翮帝冷著臉問:“除了黎王之外,其他的副將們是什麽意思,你成日在軍中同他們相處,可了解過每個人的想法。”
陳貴連忙表態:“皇上放心,末將等人在東南水軍已經多年了,一直以來蒙受皇恩,一日不敢忘記。所以末將們忠誠的唯有君王而已,哪怕如今的主將是黎王,遇到這種原則性的事情,我們也不會言聽計從的。”
雖然他這麽說了,昭翮帝還是愁眉不展。
不止是愁眉不展,簡直是心急如焚了。
西北之亂還沒解決,東南水軍又生出了異心。
原本國泰民安的江山,朝夕之間,一下子就變得四分五裂。
他隻覺得心中鬱氣濃重,差點沒氣得吐血。
偏這種時候還要強作鎮定:“如何能肯定,所有的副將們都沒有歸順黎王。他有東南水軍的虎符在手,自有操控整個隊伍的權利。再說黎王的性格溫和,出了名的好相處,有那樣的主帥,朕以為你們會很樂意為他效勞的。”
陳貴立即說:“不不,黎王殿下在軍中的確禮賢下士,但他畢竟是剛剛接管東南水軍,此前幾年,一直都是連帥……”
似乎是意識到不能再稱呼連斯青為連帥了,陳貴沉默了數秒,才接著開口。
“之前一直都是連公子帶著我們,加上整個東南水軍也是在連公子手裏才成就了一番氣候,所以軍隊上下,心中仍記得連公子的好。隻是我們都不清楚,為何連公子突然會病重,無法再繼續帶兵了。”
陳貴這種時候提起連斯青,可謂十分刁鑽。
他的每一句話都在向昭翮帝傳達一個意思。
連斯青雖然不在東南水軍了,但東南水軍心目中真正的主帥,隻有連斯青而已。
可他們哪裏知道,連斯青又算得上什麽好東西!
跟渝北的那一戰若不是連斯青為了一己私欲跟敵國通信,羅雀怎麽會敗走淞嘉嶺。
當時的鐵吾軍又怎麽會元氣大傷!
偏偏這些話他是不能跟東南水軍的這些副將們說的,尤其是這種時候。
說出來,軍心必亂。
昭翮帝麵色陰沉地揮了揮手:“你遠道而來,應該累了,先下去休息。讓朕好好想想。”
陳貴連忙告退。
“秦騫。”昭翮帝看向自己的禦林軍大統領,目光中出現了一絲迷茫。
“你說,這個位置就那麽好嗎?為什麽朕的一個個兒子,都要盯著這裏,他們就這麽盼朕死了嗎!”
秦騫恭敬地立在一邊:“目前還不能憑著陳將軍一個人的話就斷定黎王生了謀逆的心思。退一步講,就算黎王真的有問題,您的身邊還有岄王殿下,宸王殿下和其他皇子,他們都是孝順您的。”
昭翮帝苦笑。
如果慕容潯相安無事地長大,一切都是順理成章不會出差池。
卻不知是誰下了黑手讓他變成了殘廢,好好的嫡子隻能廢了。
慕容霽好是好,但對權勢又過分淡薄了些。
那兩個最年長的兒子,倒是一個比一個讓人頭疼。
“你現在去宸王府,將宸王給朕叫過來。另外讓宸王妃一起來,朕有些不舒服,讓她給朕瞧瞧。
“是!”
很快,秦騫就悄無聲息地出了宮,敲響了宸王府大門。
慕容霽聽到動靜起身,得知是宮裏秘傳他跟趙輕丹覲見,就溫柔地將趙輕丹給叫醒了。
“輕丹,父皇急詔,我總覺得出什麽大事了,快起來。”
趙輕丹跟著一驚,兩人飛快地進了宮。
這還是第一次在昭翮帝的寢殿裏談要事,趙輕丹見昭翮帝臉色極差,不由蹙眉。
“朕方才差點嘔血,你替朕看看有無不妥。”
趙輕丹急忙上前診脈:“父皇,您可是聽到了什麽消息,或是受了什麽刺激。這是一時氣血攻心了,藥物並無大作用,還是得您自己放平心態,調整好情緒才能緩解不適。”
昭翮帝閉了閉眼睛:“放平心態?朕沒被氣得咽氣就是好事了!”
慕容霽沉聲問:“父皇,到底怎麽了?”
“方才,在你們來之前,朕接見了一個人。東南水軍的一位副將,陳貴,他連夜進宮求見。”23sk.
“東南水軍?”慕容霽跟趙輕丹對視一眼,都有些愣神。
“陳貴說了何事?”
昭翮帝抿了抿嘴唇:“朕此前收到線報,說是大軍停滯在中原止步不前,朕便發了幾道密令過去,讓他們盡快去沛臨城支援。誰知陳貴說,駐軍不前是黎王的意思,不止如此,黎王還暗中結交中原一帶的重臣、世家,似乎是有意培養自己的勢力。”
慕容霽神色一變:“陳貴的意思,難道是說……”
“不錯。他說黎王對立儲一事很是上心,不知從哪裏打聽到,朕有意讓你做太子,所以心生不平。怨憤之下,黎王很可能會跟著反了。”
說到這裏,昭翮帝的聲音都是沙啞的。
“霽兒,若是此事為真,安盛的江山必會動蕩不安。朕現在腦子都是亂的,真的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慕容霽的震驚一點都不少。
但是他盡力鎮定下來:“父皇,這是陳貴的一麵之詞,兒臣以為不可全信。萬一其中有什麽隱情,錯怪了王兄……這畢竟是天大的罪名,不能妄斷。”
趙輕丹也說:“是啊父皇,黎王在京城是再本分不過,以他的性格理應不會做出這般大逆不道之事,還是讓人探查清楚為好。不如您派遣幾個信得過的親衛,加快腳程了解整件事情的經過,再做定奪。”
昭翮帝沉沉歎氣:“朕何嚐不想信他,可大軍一直不動是真,朕如何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