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威脅
神醫太撩人:王爺他又吃醋了! 作者:滄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四百四十四章威脅
昭翮帝聽到連斯青把自稱都改掉了,心裏便清楚,他是同意了。
他壓抑住心中的不甘,點了點頭:“朕自然不會讓你送死的。隻是如今,東南水軍那裏也出了些亂子。黎王他,似乎意圖造反。雖然沒有確切的消息傳出來,但是他竟然安排人將麗妃從宮中給轉移走了。如此一來,朕連個牽絆住黎王的人都沒有了。”
連斯青對這些情況了如指掌。
可是當下卻做出一副大吃一驚的樣子:“什麽!黎王居然也想謀反,這究竟是怎麽回事,黎王他瘋了嗎?您對他那麽器重,他竟然……”
昭翮帝麵色疲憊。
這些天,接連的壞消息讓他心力交瘁。
據說西北還出了事,禹王手下的澮族擅長弓術,三番兩次地挑釁沛臨城的兵旗。
鐵吾軍的旗幟都被射下來好幾次了。
不能再等了,一個規模不算大的城池也是因為鐵吾軍在那裏才勉強撐住。
時間一長,一旦沛臨失手,接下來的五郡都要遭殃。
昭翮帝咬了咬牙,看向連斯青:“不錯,那個狼子野心的東西,朕已經對他心灰意冷了!既然他鐵了心要跟朕做對,朕也絕不能遂了他的意。連卿,東南水軍是在你手裏發展壯大起來的,整個軍隊上下對你都心服口服。所以,你才是帶領東南水軍的最佳人選。黎王現在看似手握重兵,可根據你的副將陳貴所言,幾位老將並未服他,隻是表麵上的歸順。因此,隻要你前往軍中,一定能將東南水軍奪回來。”
連斯青露出為難的神情:“可是,黎王手裏有東南水軍的虎符。可臣這裏什麽都沒有,唯恐不能服眾。”
昭翮帝從手邊的櫃子裏拿出一道聖旨,遞到他手裏。
這道聖旨是夜裏昭翮帝沒有閉眼親自擬出來的。
上麵明明白白地寫著,因前東南水軍主帥連斯青身體康複,經過聖意慎重考慮,決定讓連斯青重新擔任主帥一職。
因黎王慕容燕行事乖張,目無君上,即日起他持有的虎符作廢,以聖旨為準。
昭翮帝還吩咐,讓連斯青收複兵權之後將黎王一家給押送回京,等候發落。”
連斯青求得就是這道聖旨。
說實話,按照慣例,在軍中虎符的價值一定是大於聖旨的。
如果是尋常人帶著這麽一道不清不楚的聖旨去軍中奪.權,多半是自討沒趣。
說不準直接被對方一刀給砍了。
但連斯青不同。
昭翮帝說的沒錯,東南水軍上下絕不會對連斯青不敬。
一個任職幾個月的新主帥,不過是被眾人哄騙著的蠢貨!
若是讓他在軍中待個一兩年,可能還能收買些人心。
區區數月,也敢挑釁他在東南水軍的權威。
嗬,可笑不自量。
連斯青伸出雙手接下聖旨:“臣定會竭盡全力,不辱沒皇上的信任與器重。”
昭翮帝點了點頭,兩人都頗有默契地並沒有提到之前他被貶謫一事。
淞嘉嶺上,連斯青犯下的罪狀仿佛成了雲煙,不再被記得。
果然是情勢所迫,連這位高高在上的聖上都知道低頭了。
連斯青收好聖旨之後,並不急著走。
他反而問起了珞妃之事。
“皇上,臣在府上聽聞,珞貴妃……哦,現在是珞妃娘娘了,她因為得罪了琦貴妃被摘了貴妃的頭銜,這件事情,不知是否有什麽誤會。娘娘一向待人寬和,何況跟琦貴妃娘娘又是多年的姐妹,自是感情深厚,理應不會讓人欺負了琦貴妃才是。”
昭翮帝聽他提起那件事情,不由臉色陰沉了幾分。
“連卿人在宮外,自然不會事無巨細地知曉後宮之事。珞妃手下的宮女行事不端,是很多人見到的,朕雖然憐惜珞妃受到牽連,但該罰的還是要罰。日後她若是表現得好,再重新晉升為貴妃就是,畢竟,朕跟珞妃多感情甚篤,也不是輕易就淡了的。”23sk.
連斯青這才展顏一笑:“皇上說的是,是臣多嘴了。”
昭翮帝低聲咳嗽了兩下,擺了擺手。
他想讓連斯青回去收拾一下,盡快出發。
誰知連斯青還沒有要走的打算,麵色關切地說:“近來天氣忽冷忽熱,皇上務必要保重龍體啊。說起來,如今東宮之位空懸已久,一直無人替您分擔朝中事務,那麽多反鎖的朝政壓在一人身上,臣甚是擔憂。”
昭翮帝幾乎要將不耐寫在臉上了。
可偏要不動聲色地扯了扯嘴角:“兒子們都不省心,朕哪有那個心思在這種時候立儲。等戰事平定了再說吧。”
連斯青挑了下眉,手指不輕不重地摩挲著聖旨的麵料。
“其實,臣這一趟前去,心中並無太大把握。此前皇上下令廢庶了臣的將職,朝中說什麽的都有,東南水軍距離京城雖遠,卻也是直接關聯的軍隊。隻怕一眾將士們,對臣,或者說,對連家能否在朝中穩定根基,會十分存疑。”
昭翮帝無甚表情地掃了他一眼:“連卿說這話是何意?”
連斯青的眼神並不閃躲,直直看向昭翮帝。
“皇上,臣的父親已經罷官離開了朝堂,他年歲已經大了,也沒有精力在參與到朝事之中。可是臣如今的身份多少有些尷尬,連家在外人看來,已經是強弩之末,虎落平陽,一個在特殊時期被推去解決問題的將軍,也許在戰事之後就什麽都不算了。臣可記得,當初您輕而易舉地就收走了臣手中的兵權……”
“連斯青!朕想給你臉麵,才不提當時的事情。現在你反而來提醒朕了,是在威脅朕嗎?”
連斯青立馬跪下:“皇上恕罪,臣如何敢威脅您啊!不過是想給自己多一些保障,不想再經曆失去的滋味了。臣正是知道當初犯下過什麽樣的過錯,才會心生畏懼,不敢造次。若是皇上能給臣另一重許諾,臣一定肝腦塗地,義不容辭!”
昭翮帝居高臨下地看了他許久。
如果看得仔細,就能看到帝王眼中的紅絲跟憤懣。
可是他必須要忍住。
昭翮帝聽到連斯青把自稱都改掉了,心裏便清楚,他是同意了。
他壓抑住心中的不甘,點了點頭:“朕自然不會讓你送死的。隻是如今,東南水軍那裏也出了些亂子。黎王他,似乎意圖造反。雖然沒有確切的消息傳出來,但是他竟然安排人將麗妃從宮中給轉移走了。如此一來,朕連個牽絆住黎王的人都沒有了。”
連斯青對這些情況了如指掌。
可是當下卻做出一副大吃一驚的樣子:“什麽!黎王居然也想謀反,這究竟是怎麽回事,黎王他瘋了嗎?您對他那麽器重,他竟然……”
昭翮帝麵色疲憊。
這些天,接連的壞消息讓他心力交瘁。
據說西北還出了事,禹王手下的澮族擅長弓術,三番兩次地挑釁沛臨城的兵旗。
鐵吾軍的旗幟都被射下來好幾次了。
不能再等了,一個規模不算大的城池也是因為鐵吾軍在那裏才勉強撐住。
時間一長,一旦沛臨失手,接下來的五郡都要遭殃。
昭翮帝咬了咬牙,看向連斯青:“不錯,那個狼子野心的東西,朕已經對他心灰意冷了!既然他鐵了心要跟朕做對,朕也絕不能遂了他的意。連卿,東南水軍是在你手裏發展壯大起來的,整個軍隊上下對你都心服口服。所以,你才是帶領東南水軍的最佳人選。黎王現在看似手握重兵,可根據你的副將陳貴所言,幾位老將並未服他,隻是表麵上的歸順。因此,隻要你前往軍中,一定能將東南水軍奪回來。”
連斯青露出為難的神情:“可是,黎王手裏有東南水軍的虎符。可臣這裏什麽都沒有,唯恐不能服眾。”
昭翮帝從手邊的櫃子裏拿出一道聖旨,遞到他手裏。
這道聖旨是夜裏昭翮帝沒有閉眼親自擬出來的。
上麵明明白白地寫著,因前東南水軍主帥連斯青身體康複,經過聖意慎重考慮,決定讓連斯青重新擔任主帥一職。
因黎王慕容燕行事乖張,目無君上,即日起他持有的虎符作廢,以聖旨為準。
昭翮帝還吩咐,讓連斯青收複兵權之後將黎王一家給押送回京,等候發落。”
連斯青求得就是這道聖旨。
說實話,按照慣例,在軍中虎符的價值一定是大於聖旨的。
如果是尋常人帶著這麽一道不清不楚的聖旨去軍中奪.權,多半是自討沒趣。
說不準直接被對方一刀給砍了。
但連斯青不同。
昭翮帝說的沒錯,東南水軍上下絕不會對連斯青不敬。
一個任職幾個月的新主帥,不過是被眾人哄騙著的蠢貨!
若是讓他在軍中待個一兩年,可能還能收買些人心。
區區數月,也敢挑釁他在東南水軍的權威。
嗬,可笑不自量。
連斯青伸出雙手接下聖旨:“臣定會竭盡全力,不辱沒皇上的信任與器重。”
昭翮帝點了點頭,兩人都頗有默契地並沒有提到之前他被貶謫一事。
淞嘉嶺上,連斯青犯下的罪狀仿佛成了雲煙,不再被記得。
果然是情勢所迫,連這位高高在上的聖上都知道低頭了。
連斯青收好聖旨之後,並不急著走。
他反而問起了珞妃之事。
“皇上,臣在府上聽聞,珞貴妃……哦,現在是珞妃娘娘了,她因為得罪了琦貴妃被摘了貴妃的頭銜,這件事情,不知是否有什麽誤會。娘娘一向待人寬和,何況跟琦貴妃娘娘又是多年的姐妹,自是感情深厚,理應不會讓人欺負了琦貴妃才是。”
昭翮帝聽他提起那件事情,不由臉色陰沉了幾分。
“連卿人在宮外,自然不會事無巨細地知曉後宮之事。珞妃手下的宮女行事不端,是很多人見到的,朕雖然憐惜珞妃受到牽連,但該罰的還是要罰。日後她若是表現得好,再重新晉升為貴妃就是,畢竟,朕跟珞妃多感情甚篤,也不是輕易就淡了的。”23sk.
連斯青這才展顏一笑:“皇上說的是,是臣多嘴了。”
昭翮帝低聲咳嗽了兩下,擺了擺手。
他想讓連斯青回去收拾一下,盡快出發。
誰知連斯青還沒有要走的打算,麵色關切地說:“近來天氣忽冷忽熱,皇上務必要保重龍體啊。說起來,如今東宮之位空懸已久,一直無人替您分擔朝中事務,那麽多反鎖的朝政壓在一人身上,臣甚是擔憂。”
昭翮帝幾乎要將不耐寫在臉上了。
可偏要不動聲色地扯了扯嘴角:“兒子們都不省心,朕哪有那個心思在這種時候立儲。等戰事平定了再說吧。”
連斯青挑了下眉,手指不輕不重地摩挲著聖旨的麵料。
“其實,臣這一趟前去,心中並無太大把握。此前皇上下令廢庶了臣的將職,朝中說什麽的都有,東南水軍距離京城雖遠,卻也是直接關聯的軍隊。隻怕一眾將士們,對臣,或者說,對連家能否在朝中穩定根基,會十分存疑。”
昭翮帝無甚表情地掃了他一眼:“連卿說這話是何意?”
連斯青的眼神並不閃躲,直直看向昭翮帝。
“皇上,臣的父親已經罷官離開了朝堂,他年歲已經大了,也沒有精力在參與到朝事之中。可是臣如今的身份多少有些尷尬,連家在外人看來,已經是強弩之末,虎落平陽,一個在特殊時期被推去解決問題的將軍,也許在戰事之後就什麽都不算了。臣可記得,當初您輕而易舉地就收走了臣手中的兵權……”
“連斯青!朕想給你臉麵,才不提當時的事情。現在你反而來提醒朕了,是在威脅朕嗎?”
連斯青立馬跪下:“皇上恕罪,臣如何敢威脅您啊!不過是想給自己多一些保障,不想再經曆失去的滋味了。臣正是知道當初犯下過什麽樣的過錯,才會心生畏懼,不敢造次。若是皇上能給臣另一重許諾,臣一定肝腦塗地,義不容辭!”
昭翮帝居高臨下地看了他許久。
如果看得仔細,就能看到帝王眼中的紅絲跟憤懣。
可是他必須要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