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8章 走著瞧
神醫太撩人:王爺他又吃醋了! 作者:滄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走著瞧
誰知李默還沒來得及接到信,恕南一帶卻開始出了亂子。
不知是不是在徐鬆他們出事的客棧同住的客人泄露了消息,鐵吾軍副將和其十幾個部下在渝北境內被人殺死的消息不脛而走。
一路從渝北傳到安盛,傳得沸沸揚揚。
聽聞此事的安盛百姓憤懣不休:“豈有此理啊!我們的如熙公主明明是和親過去的,卻遭受百般折磨,本該被風光地接回來,現在卻死在了平王府裏。那些人還對徐將軍等人痛下殺手,有沒有將我們安盛放在眼裏?”
“可是有人說,平王是徐將軍他們殺的。平王府的手下滋事也是為了給平王複仇,到底真的假的啊?”
立馬有人反駁:“對方有確鑿的證據說是我們的人殺的嗎?真有確鑿證據,他們如何能輕易將徐將軍一行放走。可恨的是放走了還要趕盡殺絕,連文使臣都一並殺了!兩軍對壘尚且不斬來使呢,渝北這種下作的行徑,實在為天下人所不齒。”
恕南一帶,本就是兩國來往最為頻繁的地方。
因為沒有絕對清晰的界限,經常是安盛和渝北的百姓混合著營生。
提及此事,卻一下子炸開了鍋。
甚至一言不合就有人動手打了起來。
打起來還不算,甚至有人拿了刀劍之類的家夥什,竟是當街刺傷了人,兩邊的怒火止都止不住,越燒越烈。
也不知是不是有人趁機鬧事,夜裏竟有好幾戶渝北在恕南城居住的本地人家中遭搶,甚至有人在睡夢中被殺了。
類似的案件,還不是一兩起,絕非偶然可以解釋。
恕南的知府天還沒亮就接了好幾宗報案,有等不及的百姓直接圍堵在官府的門邊,嚷嚷著說是安盛人所為,要官府出麵去找安盛算賬。
之前在此地,小打小鬧的摩擦也是經常有之,可是從未有過像這般嚴重的情況。
官府知道李默不日就該過來了,哪敢提前拿主意,隻好讓百姓稍安勿躁,說是要再查一查才能有定論。
可是渝北人哪裏肯依,看到安盛的商販就將他們的攤子給掀了,讓他們滾出恕南。
安盛的商人也憋著一肚子火氣,奮力反抗起來,爭執如何都勸解不住。
最後還是官府和鐵吾軍各自派了人去維持秩序,才堪堪將兩邊分開。
等李默壓著一肚子怒氣抵達恕南的時候,還看到城門邊一群人在推搡謾罵。
執王麵色難看地向他解釋:“陛下,最近這幾日邊境騷動不斷,每天都有紛爭。就算我們派人去製止了也沒有用,治標不治本,兩國的百姓現在水火不容,恨不得掐死對方。這麽長久下去也不是辦法,該不會之後引起戰事吧。”
這要是一打仗,恕南首當其中。
執王原本想著做個閑散王爺,每天好不樂哉。
一旦打起來,他絕對不可能在這水深火熱的地界,肯定是離得越遠越好。
到時候最安全的地方須得是李默坐鎮的鳳陽城,可是在君王的眼皮子底下,哪裏能有現在的舒服肆意。
想到這裏,執王忙說:“陛下,咱們還是跟羅雀好好說說吧。我想他們也不願意發動戰爭的,這等勞民傷財之事,對誰都沒好處啊!”
李默心煩意亂地跟羅雀約在上一次見麵的亭子裏,同樣由雙方帶了人馬在外頭護著。
羅雀命人將之前卸下來的馬鞍拿上來,指了指上麵的小字。
“幾日前,我的部下在貴國的客棧被人刺殺,隻有兩個人僥幸躲過一劫回來報信。他們拿了殺手的馬,這馬鞍就是那兩匹馬上的。”
李默拿起來端詳了一會兒,就看到了平王府的字樣。
他呼吸一緊,眉頭也深鎖了起來。
“這當中說不定有什麽誤會。朕已經交代過將徐鬆等人放行,按理說不會有人為難他們。”
“您也說是按理不會有人為難,可要是有人不講理,一定要蓄意報複呢?敢問陛下,我朝的如熙長公主是怎麽死的?她給我們皇上的信上直言過自己在渝北的境遇,可謂是淒淒慘慘,聞者傷心聽者流淚,這樣一個可憐的女人,怎麽會因為丈夫遇難就跟著一起陪葬,還拉上她心愛的兒子下地獄?陛下,您不覺得陪葬這個理由,用的太過可笑了嗎?”
李默沉默一瞬,方才悶悶開口:“朕已經派人調查過,平王府的下人說,平王妃在平王叔死後就十分自責,心灰意冷。她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也不是不可能,你們又不是王妃,憑什麽揣摩她的心思?”
羅雀懶得跟他掰扯,直言道:“那平王府複仇,那些人自己都認了身份,而今還有馬鞍為證,這總不是假的吧!殺人償命,天經地義。徐鬆和我鐵吾軍的部下在內十七人,另有一名文官,統共十八人盡死於平王府之手。還請陛下下令將平王府滿門抄斬,以慰我方亡魂。”
李默臉色劇變:“你休想!”
羅雀冷哼了一聲:“怎麽,羅某提的要求難道很過分嗎?平王府做過什麽勾當,陛下應該心知肚明。無論是如熙公主和小郡王之死,還會徐鬆等人的性命,他們拿命相抵都半點不為過。而今平王府不過是一群妾室和幾個庶子,竟還敢做出這樣喪心病狂的事情,不殺他們,天理難容!”
執王聽到這話,偷偷看了一眼李默的眼色,站在身後嗬斥道:“羅雀,你好大的膽子,以為自己是在跟誰說話?平王府是親王府,就算王叔故去,王爵之位還在的,按製當傳承下去。現在小郡王既然不在了,即便府裏還剩下庶子,也有權利繼承這王位。你竟敢說將他們滿門抄斬,豈不是當我們渝北的皇族是兒戲嗎?”
羅雀半點沒有退讓的意思:“要是貴國執意護著那些個魑魅魍魎,那我們就沒有和談的必要了。嘴皮子說不攏的事,自有刀劍來解決,我鐵吾軍自創立之初,就沒有怕過任何人。有羅某在鐵吾軍一日,百姓不可無端被欺、公主不可無端被辱、兄弟不可無端被殺!不信的話,咱們就走著瞧!”
23sk.
誰知李默還沒來得及接到信,恕南一帶卻開始出了亂子。
不知是不是在徐鬆他們出事的客棧同住的客人泄露了消息,鐵吾軍副將和其十幾個部下在渝北境內被人殺死的消息不脛而走。
一路從渝北傳到安盛,傳得沸沸揚揚。
聽聞此事的安盛百姓憤懣不休:“豈有此理啊!我們的如熙公主明明是和親過去的,卻遭受百般折磨,本該被風光地接回來,現在卻死在了平王府裏。那些人還對徐將軍等人痛下殺手,有沒有將我們安盛放在眼裏?”
“可是有人說,平王是徐將軍他們殺的。平王府的手下滋事也是為了給平王複仇,到底真的假的啊?”
立馬有人反駁:“對方有確鑿的證據說是我們的人殺的嗎?真有確鑿證據,他們如何能輕易將徐將軍一行放走。可恨的是放走了還要趕盡殺絕,連文使臣都一並殺了!兩軍對壘尚且不斬來使呢,渝北這種下作的行徑,實在為天下人所不齒。”
恕南一帶,本就是兩國來往最為頻繁的地方。
因為沒有絕對清晰的界限,經常是安盛和渝北的百姓混合著營生。
提及此事,卻一下子炸開了鍋。
甚至一言不合就有人動手打了起來。
打起來還不算,甚至有人拿了刀劍之類的家夥什,竟是當街刺傷了人,兩邊的怒火止都止不住,越燒越烈。
也不知是不是有人趁機鬧事,夜裏竟有好幾戶渝北在恕南城居住的本地人家中遭搶,甚至有人在睡夢中被殺了。
類似的案件,還不是一兩起,絕非偶然可以解釋。
恕南的知府天還沒亮就接了好幾宗報案,有等不及的百姓直接圍堵在官府的門邊,嚷嚷著說是安盛人所為,要官府出麵去找安盛算賬。
之前在此地,小打小鬧的摩擦也是經常有之,可是從未有過像這般嚴重的情況。
官府知道李默不日就該過來了,哪敢提前拿主意,隻好讓百姓稍安勿躁,說是要再查一查才能有定論。
可是渝北人哪裏肯依,看到安盛的商販就將他們的攤子給掀了,讓他們滾出恕南。
安盛的商人也憋著一肚子火氣,奮力反抗起來,爭執如何都勸解不住。
最後還是官府和鐵吾軍各自派了人去維持秩序,才堪堪將兩邊分開。
等李默壓著一肚子怒氣抵達恕南的時候,還看到城門邊一群人在推搡謾罵。
執王麵色難看地向他解釋:“陛下,最近這幾日邊境騷動不斷,每天都有紛爭。就算我們派人去製止了也沒有用,治標不治本,兩國的百姓現在水火不容,恨不得掐死對方。這麽長久下去也不是辦法,該不會之後引起戰事吧。”
這要是一打仗,恕南首當其中。
執王原本想著做個閑散王爺,每天好不樂哉。
一旦打起來,他絕對不可能在這水深火熱的地界,肯定是離得越遠越好。
到時候最安全的地方須得是李默坐鎮的鳳陽城,可是在君王的眼皮子底下,哪裏能有現在的舒服肆意。
想到這裏,執王忙說:“陛下,咱們還是跟羅雀好好說說吧。我想他們也不願意發動戰爭的,這等勞民傷財之事,對誰都沒好處啊!”
李默心煩意亂地跟羅雀約在上一次見麵的亭子裏,同樣由雙方帶了人馬在外頭護著。
羅雀命人將之前卸下來的馬鞍拿上來,指了指上麵的小字。
“幾日前,我的部下在貴國的客棧被人刺殺,隻有兩個人僥幸躲過一劫回來報信。他們拿了殺手的馬,這馬鞍就是那兩匹馬上的。”
李默拿起來端詳了一會兒,就看到了平王府的字樣。
他呼吸一緊,眉頭也深鎖了起來。
“這當中說不定有什麽誤會。朕已經交代過將徐鬆等人放行,按理說不會有人為難他們。”
“您也說是按理不會有人為難,可要是有人不講理,一定要蓄意報複呢?敢問陛下,我朝的如熙長公主是怎麽死的?她給我們皇上的信上直言過自己在渝北的境遇,可謂是淒淒慘慘,聞者傷心聽者流淚,這樣一個可憐的女人,怎麽會因為丈夫遇難就跟著一起陪葬,還拉上她心愛的兒子下地獄?陛下,您不覺得陪葬這個理由,用的太過可笑了嗎?”
李默沉默一瞬,方才悶悶開口:“朕已經派人調查過,平王府的下人說,平王妃在平王叔死後就十分自責,心灰意冷。她會做出這樣的決定也不是不可能,你們又不是王妃,憑什麽揣摩她的心思?”
羅雀懶得跟他掰扯,直言道:“那平王府複仇,那些人自己都認了身份,而今還有馬鞍為證,這總不是假的吧!殺人償命,天經地義。徐鬆和我鐵吾軍的部下在內十七人,另有一名文官,統共十八人盡死於平王府之手。還請陛下下令將平王府滿門抄斬,以慰我方亡魂。”
李默臉色劇變:“你休想!”
羅雀冷哼了一聲:“怎麽,羅某提的要求難道很過分嗎?平王府做過什麽勾當,陛下應該心知肚明。無論是如熙公主和小郡王之死,還會徐鬆等人的性命,他們拿命相抵都半點不為過。而今平王府不過是一群妾室和幾個庶子,竟還敢做出這樣喪心病狂的事情,不殺他們,天理難容!”
執王聽到這話,偷偷看了一眼李默的眼色,站在身後嗬斥道:“羅雀,你好大的膽子,以為自己是在跟誰說話?平王府是親王府,就算王叔故去,王爵之位還在的,按製當傳承下去。現在小郡王既然不在了,即便府裏還剩下庶子,也有權利繼承這王位。你竟敢說將他們滿門抄斬,豈不是當我們渝北的皇族是兒戲嗎?”
羅雀半點沒有退讓的意思:“要是貴國執意護著那些個魑魅魍魎,那我們就沒有和談的必要了。嘴皮子說不攏的事,自有刀劍來解決,我鐵吾軍自創立之初,就沒有怕過任何人。有羅某在鐵吾軍一日,百姓不可無端被欺、公主不可無端被辱、兄弟不可無端被殺!不信的話,咱們就走著瞧!”
23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