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0章 跟隨
神醫太撩人:王爺他又吃醋了! 作者:滄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一千四百七十章跟隨
嚴照拿她沒辦法,就陪著她去了一趟宸王府。
趙輕丹一見到他們頓時笑了起來:“怎麽回事,我還在想要不要等你歸寧的時候一並去趙家找你們呢,你們反倒是先來了。”
趙安蘭嘟囔道:“我一向在家裏待不住的嘛。對了,我們來,是有事情告訴你。”
她把方才嚴照說的事情轉述給了趙輕丹,趙輕丹不由蹙眉。
“黎華公主要離開京城,跑到中原去賞花?她是想去湊一湊花節的熱鬧吧,中原一帶每年夏初都會有花節,的確會吸引不少外地的客人去遊玩。但是特意從京城跑過去也太遠了些,她怎麽想的。”
嚴照有些尷尬,畢竟這話是慕容潯跟他單獨說的。
他不過是隨口提了告訴趙安蘭,沒想到趙安蘭反應這麽大,還特地來告知趙輕丹了。
“王妃,我隻是聽皇上隨口說了幾句,知道的並不詳細。但應該是晨太妃主動去求請的,我進宮道謝之前,晨太妃一直在禦書房跟皇上商議此事。”
趙輕丹知道他的想法,不由笑了起來:“嚴照,你是怕我們多想,將一件小事給放大了,反而引得不必要的麻煩吧。你別怪安蘭非要告訴我,是她心知我對晨太妃的事情尤為上心,才事無巨細地透露給我。但就算安蘭不說,我也會時不時打聽晨太妃的動向,對於她,我可是還沒有放鬆警惕呢。”
“王妃您自己拿主意就好。可是公主是單獨出京,晨太妃依舊留在別宮,您打算怎麽盯著他們。”
趙輕丹想了想,將東越找了過來。
“黎華公主應該不日就會動身,前往中原。你派人一路跟著她,務必要知道,她這一路都去了哪些地方,有沒有見過什麽身份特殊的人。但凡有異常,就及時傳信回來。不過也不用跟得太緊,以防被黎華的人發現了,隻要最終能抵達目的地就是了。”
東越沉吟:“那得找個機靈的人,別壞了事。不然屬下讓小北去吧。”
他說的小北,的確是個很機警靈活的侍衛,功夫更是一等一的好。
趙輕丹點頭:“好,就讓小北去!”
果然,趙輕丹交代完第二天一早,黎華就已經收拾好了行李,被晨太妃一路送到了城門邊。
她們出行很是低調,甚至隻準備了一輛簡譜的馬車。
不過晨太妃給黎華備足了盤纏,還讓她分別放在幾個地方,以防哪一份丟了,還要另一份備用。
此去,當然不是真的想要看花。
不過是按照跟曹沁之的商議,給黎華一個認識外男的契機。
曹沁之想給黎華物色的人選都在中原,尋常時候,地方上的人進京不易,京中眼線又很多,稍有不慎就會被人看出端倪。
為了不讓人懷疑,隻能黎華親自走一趟。
可這也是黎華頭一回出遠門,晨太妃心裏記掛地很,不斷地叮囑她身邊人,將黎華都說得煩了。
“好了母妃,不就是出個門嗎,您別再重複這些話了,聽得我耳朵都生繭子了。”
晨太妃嗔怪地看了她一眼:“你以為母妃想要這麽囉嗦嗎,還不是擔心你。黎華,你此行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麽,母妃已經告訴過你了。可你自己也要多個心眼,那姓曹的雖然答應了本宮,我猜她不敢糊弄你的婚事。可就怕他們眼光不好,挑出不中用的人。你自己也要掌掌眼,才一眾人選中找到最有本事的男人,千萬別被不成器的草包給騙去了。”
越這麽說,晨太妃越恨自己不能隨行一並過去。
黎華早就聽煩了,招呼手下趕快驅車離開。
晨太妃則是暗暗忖度,是不是該尋個理由去一趟曹沁之那裏,讓她再多給家中去信,交代地細致些。23sk.
黎華這一走,小北也不動聲色地跟了上去。
他一路不遠不近地尾隨,姿態悠閑,半點都不讓人懷疑。
尤其是黎華沒到一處落腳的地方,都對當地的景象充滿了好奇。
每每碰到她在京城裏不曾見過的事物,黎華定要出去走動一番,買買這個,買買那個,竟是讓隨行的行李越發多了起來。
小北心裏好笑,這公主還真是奇怪。
好歹是一位金枝玉葉,怎麽像是沒見過世麵一般,對什麽都充滿興趣。
不過這樣一來,他們路程倒是不趕,小北也跟得輕鬆。
兩個月過去,眼看著就到了中原地界。
每年的牡丹花節舉辦的地方都會改變,以牡丹花盛放的幾處為主。
今年是在嵩州舉辦,也是宗南府新搬遷到的地方。
小北常在東越和周洋身邊做事,耳濡目染,一下子就想到了如今的宗南府牧,還是之前被罷免又重新上任的曹江。
便是宮裏那位存在感不算強的德妃娘娘的親生父親。
能化險為夷,再度執掌宗南府,統管中原,也算是曹家的造化了。
本來小北以為,這位黎華公主還會想之前那一路一樣,到了地方會先尋一處客棧落腳。
眼下正是花期,他們的腳程得宜,恰好能趕上幾日後的花節盛會。
所以黎華公主肯定會在嵩州多留些時日,小北也做好了她會在客棧裏住一段時間的準備。
反正不管她住在哪家店,他都會跟她住在同一間客棧裏,方便隨時監看她的情況。
誰知道,讓人意外的是,黎華公主剛進了嵩州主城門,就有一小支隊伍縱馬而來。
一見到黎華公主的馬車,幾人紛紛下馬上前詢問:“可是京城來的貴客?”
黎華公主的侍從應了下來,對方的態度更為恭敬,對著馬車行了大禮,分明是認出了馬車裏的人就是當朝公主。
怎麽會這樣?
小北想到來之前趙輕丹說的話,今上應該沒有特意囑咐過當地的官員特意招待公主吧。
若是他們進城之後,以令牌之類的信物亮明身份,對方才會有照拂那就罷了。
這裏他們前腳剛進城,後腳就有人迎了上來,肯定不會是巧合,說明對方早就知道黎華公主今日到。
莫非這一路,都有人跟他們互通消息?
嚴照拿她沒辦法,就陪著她去了一趟宸王府。
趙輕丹一見到他們頓時笑了起來:“怎麽回事,我還在想要不要等你歸寧的時候一並去趙家找你們呢,你們反倒是先來了。”
趙安蘭嘟囔道:“我一向在家裏待不住的嘛。對了,我們來,是有事情告訴你。”
她把方才嚴照說的事情轉述給了趙輕丹,趙輕丹不由蹙眉。
“黎華公主要離開京城,跑到中原去賞花?她是想去湊一湊花節的熱鬧吧,中原一帶每年夏初都會有花節,的確會吸引不少外地的客人去遊玩。但是特意從京城跑過去也太遠了些,她怎麽想的。”
嚴照有些尷尬,畢竟這話是慕容潯跟他單獨說的。
他不過是隨口提了告訴趙安蘭,沒想到趙安蘭反應這麽大,還特地來告知趙輕丹了。
“王妃,我隻是聽皇上隨口說了幾句,知道的並不詳細。但應該是晨太妃主動去求請的,我進宮道謝之前,晨太妃一直在禦書房跟皇上商議此事。”
趙輕丹知道他的想法,不由笑了起來:“嚴照,你是怕我們多想,將一件小事給放大了,反而引得不必要的麻煩吧。你別怪安蘭非要告訴我,是她心知我對晨太妃的事情尤為上心,才事無巨細地透露給我。但就算安蘭不說,我也會時不時打聽晨太妃的動向,對於她,我可是還沒有放鬆警惕呢。”
“王妃您自己拿主意就好。可是公主是單獨出京,晨太妃依舊留在別宮,您打算怎麽盯著他們。”
趙輕丹想了想,將東越找了過來。
“黎華公主應該不日就會動身,前往中原。你派人一路跟著她,務必要知道,她這一路都去了哪些地方,有沒有見過什麽身份特殊的人。但凡有異常,就及時傳信回來。不過也不用跟得太緊,以防被黎華的人發現了,隻要最終能抵達目的地就是了。”
東越沉吟:“那得找個機靈的人,別壞了事。不然屬下讓小北去吧。”
他說的小北,的確是個很機警靈活的侍衛,功夫更是一等一的好。
趙輕丹點頭:“好,就讓小北去!”
果然,趙輕丹交代完第二天一早,黎華就已經收拾好了行李,被晨太妃一路送到了城門邊。
她們出行很是低調,甚至隻準備了一輛簡譜的馬車。
不過晨太妃給黎華備足了盤纏,還讓她分別放在幾個地方,以防哪一份丟了,還要另一份備用。
此去,當然不是真的想要看花。
不過是按照跟曹沁之的商議,給黎華一個認識外男的契機。
曹沁之想給黎華物色的人選都在中原,尋常時候,地方上的人進京不易,京中眼線又很多,稍有不慎就會被人看出端倪。
為了不讓人懷疑,隻能黎華親自走一趟。
可這也是黎華頭一回出遠門,晨太妃心裏記掛地很,不斷地叮囑她身邊人,將黎華都說得煩了。
“好了母妃,不就是出個門嗎,您別再重複這些話了,聽得我耳朵都生繭子了。”
晨太妃嗔怪地看了她一眼:“你以為母妃想要這麽囉嗦嗎,還不是擔心你。黎華,你此行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麽,母妃已經告訴過你了。可你自己也要多個心眼,那姓曹的雖然答應了本宮,我猜她不敢糊弄你的婚事。可就怕他們眼光不好,挑出不中用的人。你自己也要掌掌眼,才一眾人選中找到最有本事的男人,千萬別被不成器的草包給騙去了。”
越這麽說,晨太妃越恨自己不能隨行一並過去。
黎華早就聽煩了,招呼手下趕快驅車離開。
晨太妃則是暗暗忖度,是不是該尋個理由去一趟曹沁之那裏,讓她再多給家中去信,交代地細致些。23sk.
黎華這一走,小北也不動聲色地跟了上去。
他一路不遠不近地尾隨,姿態悠閑,半點都不讓人懷疑。
尤其是黎華沒到一處落腳的地方,都對當地的景象充滿了好奇。
每每碰到她在京城裏不曾見過的事物,黎華定要出去走動一番,買買這個,買買那個,竟是讓隨行的行李越發多了起來。
小北心裏好笑,這公主還真是奇怪。
好歹是一位金枝玉葉,怎麽像是沒見過世麵一般,對什麽都充滿興趣。
不過這樣一來,他們路程倒是不趕,小北也跟得輕鬆。
兩個月過去,眼看著就到了中原地界。
每年的牡丹花節舉辦的地方都會改變,以牡丹花盛放的幾處為主。
今年是在嵩州舉辦,也是宗南府新搬遷到的地方。
小北常在東越和周洋身邊做事,耳濡目染,一下子就想到了如今的宗南府牧,還是之前被罷免又重新上任的曹江。
便是宮裏那位存在感不算強的德妃娘娘的親生父親。
能化險為夷,再度執掌宗南府,統管中原,也算是曹家的造化了。
本來小北以為,這位黎華公主還會想之前那一路一樣,到了地方會先尋一處客棧落腳。
眼下正是花期,他們的腳程得宜,恰好能趕上幾日後的花節盛會。
所以黎華公主肯定會在嵩州多留些時日,小北也做好了她會在客棧裏住一段時間的準備。
反正不管她住在哪家店,他都會跟她住在同一間客棧裏,方便隨時監看她的情況。
誰知道,讓人意外的是,黎華公主剛進了嵩州主城門,就有一小支隊伍縱馬而來。
一見到黎華公主的馬車,幾人紛紛下馬上前詢問:“可是京城來的貴客?”
黎華公主的侍從應了下來,對方的態度更為恭敬,對著馬車行了大禮,分明是認出了馬車裏的人就是當朝公主。
怎麽會這樣?
小北想到來之前趙輕丹說的話,今上應該沒有特意囑咐過當地的官員特意招待公主吧。
若是他們進城之後,以令牌之類的信物亮明身份,對方才會有照拂那就罷了。
這裏他們前腳剛進城,後腳就有人迎了上來,肯定不會是巧合,說明對方早就知道黎華公主今日到。
莫非這一路,都有人跟他們互通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