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下門前的坡地,一條大路直通村外,出了村就是個岔路口。


    往右邊去沿著村外的長河而上便是一條寬敞又平整的官道。


    這條官道是南來北往的必經之路,一頭北上直通京城,一頭南下,往盤石鎮和縣城方向,另劈出一條支道,則是東邊過來的路。


    而宋秋直接拐上了左邊的小路。


    這條小路就是往平安村去的,比走官道更捷徑,他們村的人若是去平安村或者鎮上,走路都是往這裏去。


    剛走出不到一裏路,宋秋便瞧見前頭也有人背著背簍在走,走得近了一看,正是他們村裏的人。


    那人見了宋秋,也是笑了笑,“是秋丫頭啊,你這是一個人往大集去賣山菌?你奶奶昨兒沒回來?”


    “沒呢,福嬸子,你也是往大集去?正好咱倆搭個伴。”宋秋笑著追上去,同她一起往前走。


    有人搭伴,走起這條路來就要放心大膽的多,畢竟天才麻麻亮,一個人悶頭走還是有些嚇人的。


    這人是村頭的梅福嬸兒,去年剛死了男人,兒子女兒都不大,人挺好的。


    兩人一起趕路有話頭說,倒也快,天微微亮時,就經過好幾個村子,馬上就要到平安村大集了。


    這一路上的人也更多,都是背著背簍或挑著擔子往大集去的。


    很快到了大集,梅福嬸子眼尖,正好瞅到挨著一塊的兩個攤位,忙拉著宋秋過去。


    這大集沒人管,也不用交攤費,先到先得,並不固定。


    宋秋跟著梅福嬸子在空位上將背簍放下來,和籃子一起擺在麵前。


    梅福嬸子要賣的一籃子雞蛋,另外的背簍裏,裝的則是一隻養大的雞,紅光油亮的,看著就好。


    她喂雞喂得好在村裏是出了名的,別人買十個雞崽通常隻能養活六七個,她卻能養大八九個,所以,一年中,總能來集上賣上幾隻雞。


    宋秋放好東西,蹲下來,好奇的四下張望。


    原身跟奶奶來過好幾回平安大集的,但她還是頭次來,親眼看著,跟腦子裏的記憶感覺自然是不一樣的。


    說是一個大集,其實就是在平安村村口的一大片平地上,賣東西的人麵對麵的排成兩條,留出中間的一條還算寬敞的路來。


    而路的盡頭,就是上山往鬆山寺的路。


    “賣雞咯!又紅又大的大公雞誒!”


    “賣雞蛋咯!自家雞生的蛋,個頭大,炒著香!快來看快來買啊!”


    宋秋正四下看呢,冷不丁就聽得旁邊梅福嬸子放好東西就張嘴叫賣了起來。


    她扭頭看她,見梅福嬸子正衝著左右大聲吆喝著,因扯著嗓子,一張臉都黝紅了不少。


    她不禁也被感染了,張嘴就跟著叫:“賣山菌咯!快來看快來買呀!還有新鮮的辣椒條,辣椒炒山菌,不好吃不要錢囉!”


    原身宋秋早就跟奶奶來賣過東西,而她,前世小時候,也沒少跟奶奶一起往鎮上擺攤賣自家種的菜。


    這種事情,她最是熟悉了,幾乎是一張嘴,就找到了那令人懷念的感覺。


    也因此,吆喝得更賣力了。


    天漸漸大亮了起來,趕集的人多了起來,吆喝叫賣的聲音更是絡繹不絕。


    像宋秋這種穿著衣服不合身的清貧小姑娘,來賣東西的也不止她一個。


    剛連著下了好幾天的雨,山菌剛發,今兒集上賣的算是今年的第一遭。


    很快,就有人逛到了宋秋攤前,先看了看梅福嬸子的攤子,才蹲下來看著背簍裏問宋秋道:“今年山菌怎麽賣的?”


    宋秋記得去年是賣三文錢一斤的,這可是山貨,一般不會降價的,更何況昨晚睡覺前她問了梨花,梨花說她小叔還是賣這個價的,便道:“還是三文一斤,嬸子您要嗎?要多少?”


    那婦人一聽,點點頭,“給我稱一斤吧,回去嚐嚐鮮。”


    宋秋便麻溜的拿出家裏帶來的小杆秤,掛好秤砣,將秤盤遞向婦人,婦人就從背簍裏抓著山菌往秤盤上放。


    宋秋撿的山菌都是綠豆菌紅豆菌糍粑菌鬆樹菌這種下口好吃的,又清洗的十分有賣相,婦人就沒有細挑,隻管小心抓了幾把就是。


    瞧著差不多了,宋秋便提了提繩撥起秤砣來,撥到一顆星花的位置,稱杆還往上翹了點,但她也沒從秤盤裏拿出山菌,而是道:“嬸子瞧,一斤稱好了!”然後直接都倒進婦人的籃子裏。


    婦人自然是看得分明的,當下笑了笑,數出三個大錢來遞給宋秋,“後頭還想吃再往你這兒買。”


    “好勒!”宋秋接了銅板,小心的收了起來,高興的笑了笑。


    有了開張,很快,就又有兩個婦人往這邊來了。


    一個婦人是來問梅福嬸子的公雞的,這場集上賣雞的沒幾個,梅福嬸子這雞看著就比別家的精神。


    “大姐,你這公雞怎麽賣的?”


    梅福嬸子賣多了雞的,自然知道行情,且也不拘謹,有人問就笑答:“還是老價錢,四十文一隻,我這雞肥著呢,保證香!”


    肥雞的價錢差不多就是這個價,太平年間,都沒有漲頭快的。


    那婦人家裏今兒要辦兩桌席,就是要買雞的,見雞不錯,價錢也合適,就點頭道:“行,我要了!”


    梅福嬸子就麻溜的將雞用草繩捆結實了,提著兩個翅膀遞給婦人。


    宋秋見另一個婦人正往自個攤前看,就忙笑著招呼,“嬸子,要山菌不?還有辣椒,剛從自家地裏摘的!”


    這婦人還沒說話,那買雞的剛數了四十個大錢給梅福嬸子,一聽宋秋吆喝,就看了過來,“今年這山菌怎麽賣的?給我來兩斤吧!”天籟小說網


    “跟去年一樣,還是三文錢一斤!”宋秋笑著說著,麻溜的拿了秤盤子遞給婦人。


    婦人就大手抓了幾把上秤盤。


    宋秋稱了,還差點,就自個上手拿了幾朵上去,這才秤杆往上翹起一點,往婦人的菜籃子裏倒進去。


    另一個婦人見狀,也跟著稱了一斤。


    集上人來人往的,賣山菌的有那麽幾起,因著今年吃頭一回,買的人也多,幾乎問了都會買上一斤兩斤的。


    又因宋秋是個小姑娘,一張臉秀秀氣氣的,又會吆喝,是以她的山菌是最快賣完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娘發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樹洞裏的秘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樹洞裏的秘密並收藏嬌娘發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