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五斤叔是個好的,滿菊嬸兒也是個持家好的。”老袁氏忍不住跟宋秋點頭道,罷了又沒禁住歎了一口氣,“可惜啊。”
宋秋自然知道五斤叔兩口子都是好脾氣,周家一家四口和和睦睦的,父慈子孝,周石頭在這樣的家風下長大的,自然也不會差的。
所以看出他對梨花的那個心思,才樂見其成的,隻是梨花還小罷了。
冷不丁聽這一句可惜,宋秋就愣了,“奶,怎麽就可惜了?”
老袁氏自是不知道宋秋看出周石頭對張梨花有意思這事的,隻是她自己覺得梨花和石頭都是她看著長大的,她心裏作為過來人,是覺得他們有些相配的。
所以便也沒瞞宋秋,隻嘮家常般道:“你滿菊嬸兒在給石頭說親了,聽說有相中的姑娘了,石頭是個好孩子啊。”
宋秋這麽一聽,隻以為她奶是想把她配給周石頭的,所以才說可惜這話。
但她抿抿嘴,到底也說不出來多的話了。
石頭說親了?相中的是別的姑娘?
那梨花怎麽辦?
宋秋下意識不覺得周石頭會願意娶別的姑娘,但也不好當麵去問個究竟,便隻能輕輕歎了歎,罷了,幸好梨花還小,懵懂無知,根本不知石頭心意,也沒對石頭有其他的心思,要不然……
她這一歎,老袁氏卻聽茬了,不由一驚,想著難不成孫女喜歡石頭?
哎呀,這可如何是好?
老袁氏心裏愁起來,幾番思考,還是沒忍住小聲問出來,“阿秋,你跟奶說說,你是不是對石頭……”
宋秋懵了,她奶這語氣,怪啊,怎麽似乎不是想配她給石頭的,那是她想錯了,她奶惋惜的,難不成也是看出來石頭對梨花的心思?
這般想著,宋秋趕緊撇清,“奶你可別亂說,我還從來沒想這事呢!你就當我還沒開竅唄!我才十三呢!”
這會子,宋秋厚著臉皮裝嫩,她才十三呢,她奶千萬別那麽早讓她嫁人。
老袁氏見孫女說得認真,這才鬆了一口氣,不是就好。
兩個人擺好木桶說了這麽一會兒子話,早市都熱鬧起來了,見狀,宋秋趕緊掀了木桶搭子,吆喝叫賣起來。
“粽子!賣粽子咯!新奇的粽子!走過路過可千萬別錯過啊!”
“家裏有讀書的,要考功名的,那敢情好,您可要來買我家這粽子啊!粽同中,有功名得中的好寓意,好兆頭啊!”
“沒讀書的,不考功名的,您也別急,我家的粽子同中子,還有多子多福人丁興旺的寓意呢!”
“都不求的,您也千萬別錯過啊!我家的粽子可是用糯米做的,又香又糯又軟,保證您從來沒吃過喲!快來瞧快來賣呀!”
整個市集上,多得都是什麽“包子!賣包子咯!”、“草魚鯉魚鱸魚!什麽魚都有!”、“雞蛋!新鮮的雞蛋!自家雞下的雞蛋!”諸如此類的叫賣聲。23sk.
像宋秋這樣,一開口就是一串接一串的,乍一聽,還真是夠吸引人的。
特別是那什麽功名得中多子多福人丁興旺的字眼,一下子就抓住了某些人的心,還沒聽清其他的,光聽這幾個字,就忍不住往聲源處湊了過來。
於是乎,宋秋他們這攤子前,很快就圍了不少人過來。
範進一進市集,先聽到的就是宋秋的聲音,如今他可是對這小姑娘的聲音熟悉得很的,一聽她今兒又來鎮上了,立馬穿著人群尋人去。
好不容易找到位置,就見這攤前這麽多人圍著,他心裏大急,今兒這是又有什麽稀奇東西竟引得這麽多人買不成?
小姑娘可是說好要先緊著他的。
範進連忙往前頭擠,有兩個小廝開路,倒是容易不少。
剛擠到前頭,就聽宋秋正侃侃而談,“各位叔伯嬸嬸,大爺大娘,瞧瞧我家的九子粽,就跟那一根藤上結的瓜一樣,可不是多福氣?這九子粽您別管是送出了嫁的閨女,還是親朋好友,都是極極好的!九子九子呢!多子多福人丁興旺啊!”
“還有這大粽子,不拘您送晚輩還是親友都行,馬上就要鄉試了吧?討得就是一個好彩頭啊!就算不考試的,還在讀書的,吃了也好的,討個光宗耀祖的吉利,何樂而不為啊!”
“這不馬上就是端午節了嘛,粽子拿來作為節禮送親朋送好友,正是好時候啊!”
範進一見不是什麽稀罕的山珍,而是什麽粽子,還九子粽?
多子多福人丁興旺?
別管是不是了,這名頭一聽就很讓人心動啊!
大奶奶進門三年了,還沒孕育,大爺身邊的姨娘也都沒有生下一男半女的,為此二夫人可沒少帶著大奶奶四處燒香拜佛呢!
還有三爺,八月鄉試,三爺可是要下場的!
念頭間,範進嘴裏已經先一步道:“小姑娘,這九子粽怎麽個賣法?大粽子又是怎麽個賣法?”
宋秋一見範進,心裏也是一喜,老客戶大客戶來了啊!有他開張,兆頭極好的。
她忙道:“老爺,這九子粽一串九個,論串賣,正是十文錢一串,這大粽子論個賣,則是三文錢一個。”
範進一聽,也不覺得貴,範家不差這點錢,二夫人燒香拜佛不知道花了多少香油錢呢。
再說了,就這點錢,他都不好意思往上提,就算他孝敬主子的!
當下就道:“你這裏的我都買了!”
宋秋:……要不要這麽財大氣粗。
“不知老爺這是要送多少人?要多少人吃?好叫老爺知道,我家這粽子是用糯米做的,雖然軟糯下口,但糯米不易克化,一下子卻是不可多吃的。”
範進一聽這話,倒是忍不住笑了,他隻以為多子多福功名得中嘛,這麽好的兆頭,吃得越多越好不是?
“你這丫頭,我給你都買了照顧你生意還不好?”
宋秋一本正經的搖頭,“老爺照顧生意自然好,但話我也要先說在前頭嘛,這粽子不易克化,吃多了會積食難受的。”
糯米軟糯,不易多食,這道理範進還是知道的,畢竟他們府上,老夫人的侄女婿就是杏林大夫。
他當下點頭道:“我就隻給兩個人吃罷了,那就這九子粽來一串,粽子來一個好了。”
宋秋一聽,忍不住又道:“嗯,不求多子多福功名得中的,其他人吃著嚐嚐嘴,也是可以的,我家的粽子獨一無二,味道自是沒得說的。”
“這是買多了你不賣,買少了你又嫌?”範進登即哈哈大笑了起來,甚覺這小姑娘有趣至極,嘴裏也跟著再加了一句,“那就這大粽子給我來二十個好了!”
宋秋自然知道五斤叔兩口子都是好脾氣,周家一家四口和和睦睦的,父慈子孝,周石頭在這樣的家風下長大的,自然也不會差的。
所以看出他對梨花的那個心思,才樂見其成的,隻是梨花還小罷了。
冷不丁聽這一句可惜,宋秋就愣了,“奶,怎麽就可惜了?”
老袁氏自是不知道宋秋看出周石頭對張梨花有意思這事的,隻是她自己覺得梨花和石頭都是她看著長大的,她心裏作為過來人,是覺得他們有些相配的。
所以便也沒瞞宋秋,隻嘮家常般道:“你滿菊嬸兒在給石頭說親了,聽說有相中的姑娘了,石頭是個好孩子啊。”
宋秋這麽一聽,隻以為她奶是想把她配給周石頭的,所以才說可惜這話。
但她抿抿嘴,到底也說不出來多的話了。
石頭說親了?相中的是別的姑娘?
那梨花怎麽辦?
宋秋下意識不覺得周石頭會願意娶別的姑娘,但也不好當麵去問個究竟,便隻能輕輕歎了歎,罷了,幸好梨花還小,懵懂無知,根本不知石頭心意,也沒對石頭有其他的心思,要不然……
她這一歎,老袁氏卻聽茬了,不由一驚,想著難不成孫女喜歡石頭?
哎呀,這可如何是好?
老袁氏心裏愁起來,幾番思考,還是沒忍住小聲問出來,“阿秋,你跟奶說說,你是不是對石頭……”
宋秋懵了,她奶這語氣,怪啊,怎麽似乎不是想配她給石頭的,那是她想錯了,她奶惋惜的,難不成也是看出來石頭對梨花的心思?
這般想著,宋秋趕緊撇清,“奶你可別亂說,我還從來沒想這事呢!你就當我還沒開竅唄!我才十三呢!”
這會子,宋秋厚著臉皮裝嫩,她才十三呢,她奶千萬別那麽早讓她嫁人。
老袁氏見孫女說得認真,這才鬆了一口氣,不是就好。
兩個人擺好木桶說了這麽一會兒子話,早市都熱鬧起來了,見狀,宋秋趕緊掀了木桶搭子,吆喝叫賣起來。
“粽子!賣粽子咯!新奇的粽子!走過路過可千萬別錯過啊!”
“家裏有讀書的,要考功名的,那敢情好,您可要來買我家這粽子啊!粽同中,有功名得中的好寓意,好兆頭啊!”
“沒讀書的,不考功名的,您也別急,我家的粽子同中子,還有多子多福人丁興旺的寓意呢!”
“都不求的,您也千萬別錯過啊!我家的粽子可是用糯米做的,又香又糯又軟,保證您從來沒吃過喲!快來瞧快來賣呀!”
整個市集上,多得都是什麽“包子!賣包子咯!”、“草魚鯉魚鱸魚!什麽魚都有!”、“雞蛋!新鮮的雞蛋!自家雞下的雞蛋!”諸如此類的叫賣聲。23sk.
像宋秋這樣,一開口就是一串接一串的,乍一聽,還真是夠吸引人的。
特別是那什麽功名得中多子多福人丁興旺的字眼,一下子就抓住了某些人的心,還沒聽清其他的,光聽這幾個字,就忍不住往聲源處湊了過來。
於是乎,宋秋他們這攤子前,很快就圍了不少人過來。
範進一進市集,先聽到的就是宋秋的聲音,如今他可是對這小姑娘的聲音熟悉得很的,一聽她今兒又來鎮上了,立馬穿著人群尋人去。
好不容易找到位置,就見這攤前這麽多人圍著,他心裏大急,今兒這是又有什麽稀奇東西竟引得這麽多人買不成?
小姑娘可是說好要先緊著他的。
範進連忙往前頭擠,有兩個小廝開路,倒是容易不少。
剛擠到前頭,就聽宋秋正侃侃而談,“各位叔伯嬸嬸,大爺大娘,瞧瞧我家的九子粽,就跟那一根藤上結的瓜一樣,可不是多福氣?這九子粽您別管是送出了嫁的閨女,還是親朋好友,都是極極好的!九子九子呢!多子多福人丁興旺啊!”
“還有這大粽子,不拘您送晚輩還是親友都行,馬上就要鄉試了吧?討得就是一個好彩頭啊!就算不考試的,還在讀書的,吃了也好的,討個光宗耀祖的吉利,何樂而不為啊!”
“這不馬上就是端午節了嘛,粽子拿來作為節禮送親朋送好友,正是好時候啊!”
範進一見不是什麽稀罕的山珍,而是什麽粽子,還九子粽?
多子多福人丁興旺?
別管是不是了,這名頭一聽就很讓人心動啊!
大奶奶進門三年了,還沒孕育,大爺身邊的姨娘也都沒有生下一男半女的,為此二夫人可沒少帶著大奶奶四處燒香拜佛呢!
還有三爺,八月鄉試,三爺可是要下場的!
念頭間,範進嘴裏已經先一步道:“小姑娘,這九子粽怎麽個賣法?大粽子又是怎麽個賣法?”
宋秋一見範進,心裏也是一喜,老客戶大客戶來了啊!有他開張,兆頭極好的。
她忙道:“老爺,這九子粽一串九個,論串賣,正是十文錢一串,這大粽子論個賣,則是三文錢一個。”
範進一聽,也不覺得貴,範家不差這點錢,二夫人燒香拜佛不知道花了多少香油錢呢。
再說了,就這點錢,他都不好意思往上提,就算他孝敬主子的!
當下就道:“你這裏的我都買了!”
宋秋:……要不要這麽財大氣粗。
“不知老爺這是要送多少人?要多少人吃?好叫老爺知道,我家這粽子是用糯米做的,雖然軟糯下口,但糯米不易克化,一下子卻是不可多吃的。”
範進一聽這話,倒是忍不住笑了,他隻以為多子多福功名得中嘛,這麽好的兆頭,吃得越多越好不是?
“你這丫頭,我給你都買了照顧你生意還不好?”
宋秋一本正經的搖頭,“老爺照顧生意自然好,但話我也要先說在前頭嘛,這粽子不易克化,吃多了會積食難受的。”
糯米軟糯,不易多食,這道理範進還是知道的,畢竟他們府上,老夫人的侄女婿就是杏林大夫。
他當下點頭道:“我就隻給兩個人吃罷了,那就這九子粽來一串,粽子來一個好了。”
宋秋一聽,忍不住又道:“嗯,不求多子多福功名得中的,其他人吃著嚐嚐嘴,也是可以的,我家的粽子獨一無二,味道自是沒得說的。”
“這是買多了你不賣,買少了你又嫌?”範進登即哈哈大笑了起來,甚覺這小姑娘有趣至極,嘴裏也跟著再加了一句,“那就這大粽子給我來二十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