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裝滿了木盆和木桶的粽子們,宋秋笑得別提有多滿足了。


    今兒一天雖然累,累得手膀子都酸了,但成果還是挺讓人高興的。


    所有的預訂還有另外的可以賣的粽子都做出來了,這些,都是錢呐!如何叫人不滿足?


    跟老鄧氏說好了待會半夜起來用一下他們的灶屋煮粽子,以及讓張梨花幫忙,明兒一起往鎮上去賣粽子,老袁氏再將今兒的六十文工錢塞給了老鄧氏,吃過了中午剩得南瓜稀飯,祖孫倆就早早的睡下了。


    今兒忙得有些晚了,比前日睡下的時候也要晚些,但要煮得粽子卻更多,所以隻將將睡下一個半時辰,亥時初(晚上九點)左右,宋秋就趕緊起來了。


    早就跟張梨花說過了,所以張梨花自個有了準備,差不多的時候也起床來了。


    宋秋將自家灶屋的大灶生好火放水下粽子,給老袁氏看著火,就和張梨花一起搬了一木盆粽子過去到張家的灶屋裏去生火煮粽子。


    這樣兩口鍋一起煮,這麽多的粽子才可能在寅時之前都煮出來。


    按著兩口鍋都煮上粽子的功夫,宋秋和張梨花湊在灶前說話,他們說得小聲,這個點張家其他人也睡的正香,根本不怕人聽見。


    宋秋估計了一番今兒白晌做出來的粽子,高興的跟張梨花明兒這一番他們能賣多少錢。


    “咱們預訂的粽子數量就是七十一串九子粽,三百二十個大粽子,定錢已經收了一半,明兒給了粽子結了剩下的錢,那咱們一共就能得一千六百七十個大錢!”


    “還有剩下做出來的粽子,差不多也是九十五個大粽子,和三十六串九子粽,都賣完的話也能有六百來個錢呢!”


    張梨花算賬不好,但隻聽宋秋說著,就高興得咧開了嘴,“咱們明兒能得這麽多錢?真是發財了喲!”


    宋秋也抿嘴笑,“且先賣著吧,過了這幾天,不賣粽子了,咱們算最後的賬,一個人總能分至少一兩半的銀子的。”


    “到時候,咱們拿五十個大錢去吃好吃的,賣好玩的!”張梨花大手一揮,十分豪氣道。


    宋秋看著,忍不住笑出了聲,“行!”


    說說笑笑的功夫,鍋裏的粽子也煮得沸騰冒泡了。


    宋秋兩邊跑,兩邊都看了又看之後,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才起了這鍋,接著煮上第二輪大粽子。


    加起來一共四百來個的大粽子,幸好鍋大,擠一擠也是要煮上五鍋才能煮完的。


    等到第三輪,一口鍋煮剩下的大粽子,另外一口鍋就開始煮小粽子了,一鍋就能放個三四十串的。


    如此,所有的粽子都煮出來的時候,也是寅時中了,耽擱不得,外頭周五斤早就來等了,見狀也是跟著幫忙將東西往牛車上搬。


    等到牛車開始出發,都快寅時過了大半了。


    周五斤不敢耽擱,一路連話都顧不上說幾句,認真趕車,加緊趕路,等到終於到鎮上時,天已經大亮了。


    周五斤照樣將牛車直接趕去市集,幫著將東西搬去老袁氏找好的攤位,幾乎是他們一到,就已經有很多人等著了。


    “今兒怎麽這麽晚啊,我們都等了好久了!”


    “還以為你們不來了呢!”


    “&


    便是不明就裏的,進了市集都忍不住要問上兩句,一聽是賣粽子的,也都湊過來。


    如此,這攤前人是越來越多,一點都不見少的,盡管預訂的人拿到粽子離開隊伍,但湧上來看熱鬧的人也很快補上。


    此時破布上記錄的人已經進行到一多半,輪著的人正在付銀錢拿粽子,宋秋見差不多了,就喊出了下一個人的名字。


    被喊到的人笑眯眯的擠上來,“終於到我了,我等了老半天了,快給我吧!”


    張梨花也聽著宋秋報的粽子數呢,見人找上來了,趕緊數了粽子用草繩栓成一串的就要遞上去。


    宋秋卻一把攔住了她,先看向那臉上堆著笑的人道:“你是王三明?”


    “可不?我不是王三明,誰是啊!快給我吧,我都等半天了!”那人說著,伸了手繞過來就要去拿張梨花手裏的粽子。


    張梨花聽宋秋語氣,已然警惕的往後退了一步,這人伸手過來,也是著了個空。


    宋秋看著這人,卻是搖頭道:“不對,我記得前日的王三明年紀約莫三十來歲的樣子,鼻子左邊有一顆米粒大的字,身量也要高些,你不是王三明。”


    旁邊看熱鬧的人一聽這話,都有些驚奇,他們不認識什麽王三明,但隻聽宋秋這麽說,去打量那人,見人年紀都要四十來歲了吧,別說鼻子左邊了,整張臉都沒有半顆痣的。


    那人神色還算鎮定,看宋秋道:“這預訂的人那麽多,小姑娘你真能每個都記得這麽清楚?我就是王三明,你非說我不是,難不成想吞了我預訂的粽子?我可是預訂了三十個大粽子,十串九子粽的!”


    旁邊一直等著的萬通錢莊的莫大掌櫃,他本來就是破布上預訂的最後一個,正等著呢,一見這狀況,也是忍不住臉上笑道:“小姑娘,我瞧你這鬼畫桃胡的字沒有弄錯粽子數,怎麽還弄不清人了?這人真不是王三明,你這麽肯定?”


    其他人圍觀的人也都紛紛好奇的看著宋秋,想聽聽她怎麽說,這人自稱王三明,這小姑娘怎麽就確定他不是王三明呢?


    那麽多的人,她真能記得這麽清楚?


    一時間,群情激動。


    見狀,老袁氏生怕孫女吃虧,趕緊就道:“我孫女打小就記性好,見過的人就沒有忘的,她說不是,那肯定就不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娘發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樹洞裏的秘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樹洞裏的秘密並收藏嬌娘發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