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昨兒這場請客,老鄧氏對宋秋更是喜歡的不行,是以似乎更好說話了一般,宋秋才起了個頭,老鄧氏就滿口答應了。


    弄得宋秋還有一大堆撒嬌勸說的話都沒能說出口。


    不過這是答應了,萬事足,值得開心。


    宋秋高興得跑出了張家上房,衝外頭的張梨花擠擠眼睛,兩個人背著背簍飛快的往山上跑去。


    “鄧奶奶已經答應了!”


    張梨花一聽,也是雙眼放光,“阿秋,還是你厲害!”


    “可不是我厲害,我才起了個話頭,鄧奶奶就點頭同意了呢!都沒要我怎麽說。”


    “真的?我奶這麽好說話呢?”


    “那是,我也驚奇呢!不過,不管怎樣,總算明兒咱們是能正大光明的上鎮上去好生的玩一玩了!咱今兒多撿些山菌,明兒帶去鎮上賣,也不算光去白玩不是?”


    “行!聽你的!”


    夕陽西下,兩個小姑娘背著滿滿的一背簍山菌下得山來,老袁氏在灶屋口的簷階下招手道:“我燒了艾葉水,趕緊的好生洗個澡洗個頭!”


    艾葉水洗澡洗頭驅邪,這是端午必做的,前兩日忙,這歇下來,掛在門上的艾葉菖蒲也枯了,正好熬水來洗。


    宋秋應了一聲,忙喊梨花,“走,咱倆一起洗唄!”


    張梨花高興得應下了,倒是站在張家院子裏的老鄧氏忍不住說了一句,“都多大的姑娘了,還一起洗呢!”卻是也沒說不許的話,就自顧自逗起石蛋兒來了。


    “我是說一起洗頭呢!”宋秋哈哈哈的接了一句,放下背簍,就往灶屋裏去拿桶舀鍋裏的艾葉水出來了。


    就在壓水井邊,壓了冷水出來兌上一兌,兩個小姑娘放了發髻,披散下來,用葫蘆瓢舀著散發著艾葉味道的水往頭上澆。


    洗好了頭,用一塊布包著,宋秋就提了水往後頭的茅房去了。


    天氣大,茅房的味道不太好,所幸家裏就她和她奶兩個人用,所以還能忍受。


    宋秋迅速的將全身上下衝洗了幹淨,然後穿上她奶給她新做的那身衣裳,趕緊就提桶出了茅房,那速度是相當快,前後加起來也沒半刻鍾的。


    到了前邊,張梨花還沒洗好出來,宋秋要等她一起到小河溝洗衣裳,幹脆就蹲在壓水井邊上跟正在清洗山菌的老袁氏說會兒話。


    “奶,咱家的豬圈閑著許久了,咱去捉頭小豬回來喂,到過年說不得也能殺頭年豬過年呢!奶你說行不行?”


    他們家後院茅房邊上就是一口豬圈,旁邊還有個雞籠,但眼下都是空的。


    說起來,自她娘病去了,他們家日子一直過得清苦,就再沒喂過豬喂過雞了。


    農家裏頭,能喂頭豬,那是件好事,以前是手裏頭不就手,但現在嘛。


    老袁氏想著不說阿秋手裏頭,她這手裏頭也是有百十大錢的,捉頭豬來喂喂,今年也殺個年豬過大年,著實不錯。


    這般想著,老袁氏就點了頭,“行,趕明兒我就上你舅公家去問問,他們村裏頭有兩家喂了母豬生崽的,說不得眼下就有剛生的小豬要出圈的。”


    宋秋就高興的應了,“要是有,奶可一定要捉一頭回來!我每天撿山菌順帶就能打些豬草回來。”


    這年頭可沒有什麽豬飼料不豬飼料的,頂天了吃些豬草,別說,那肉還更香咧!


    宋秋懷著期待,仿佛看見了明兒家裏的豬圈就有一頭小豬吭哧吭哧一樣。


    過年殺肥豬,美哉!


    一夜好夢,寅時之前起床,宋秋輕手輕腳的出了屋子,又到灶屋裏去洗了把臉,漱了口水,背上大半背簍山菌,剛出了門,就聽得外頭張梨花小聲在喊她,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


    宋秋應了聲,走出去,兩廂碰了頭,幫著張梨花將多餘的一背簍山菌抬著,兩人一起往緩坡下去。


    昨兒跟周五斤說好了的,眼下去,剛好有空位,今兒除了他們要去鎮上,還有四五個村裏人也要去。


    梅福嬸子也在其中,她背了自家還剩的兩隻長肥的大肥雞去,準備賣了再買些雞崽子回來喂,到過年又能賣上肥雞了。


    平安大集沒有雞崽子賣,要買好的雞崽子還是得去鎮上的。


    梅福嬸子選雞崽最是厲害的,宋秋聽著,忍不住就請她幫忙給帶幾隻雞崽子。


    豬喂了,順便喂幾隻雞也不差。


    梅福嬸子自是滿口答應,“行,等我挑雞崽子了,就給你家帶幾隻回來!”


    宋秋要得誠心,當下就問了雞崽子的行情,將銅板子抓給了梅福嬸子。


    一路又說些別的,都是些婦人,嘮家常最是厲害的,宋秋跟張梨花隻聽著,東家的熱鬧,西家的熱鬧的,那叫一個津津有味。


    竟是沒有怎麽察覺了,今兒就已經是到鎮上了。


    進了鎮子,大家給了車錢,各自散開。


    周五斤卻是接著將牛車往市集那頭趕了趕,幫著張梨花將兩背簍山菌端進張記雜貨鋪裏去。


    然後出來看著宋秋和張梨花道:“我每天都是申時初左右返家的,你們掐著點兒就在這個地方等我就是,要是我早到了,也等你們,別忙裏忙慌的,今兒好生玩,但最重要的,可要注意安全,別往人少的地方去,曉得不?”


    知道他們今兒要去鎮上逛,周五斤不禁叮囑道。


    宋秋和張梨花滿口應下,這才跟周五斤告辭,背著背簍往市集去。


    交了攤位費,拿了木牌,宋秋帶著張梨花找了一處差不多的攤位,就將背簍放了下來,杆秤擺好。


    今兒沒有多的賣的,把這大半背簍的山菌賣完,他們就去玩去!


    剛擺下不久,卻是有已經認識宋秋的人就圍了過來,“小姑娘,我尋摸你兩天了!怎麽那粽子不接著賣啦?”


    宋秋見人問粽子,便笑眯眯道:“那粽子做著實在麻煩,又費事兒,我們家人手不夠,所以也就端午節前後賣賣,這過了端午節,便就不賣了。”


    “我這粽子還沒吃夠味呢!你這不賣了,可真是叫人可惜,不成我要再吃粽子還得等明年端午節了?”那婦人一聽,不由撇嘴遺憾道。


    “沒道理這粽子就非得端午節才賣嘛!要不小姑娘你每天少做點?這樣我要想吃了,也能隨時來買兩個吃吃呢!”m.23sk.


    旁邊一插進的老婦人也接話道:“就是就是!你這不賣可不行啊,我也找你兩天了,我那大孫子剛從府學回來看望我,他今年八月是要參加鄉試的,我還打算給他買兩個粽子趁熱吃吃呢!哪曾想就不見你來賣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娘發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樹洞裏的秘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樹洞裏的秘密並收藏嬌娘發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