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山村人口簡單,是方圓內外人口最少也最小的村子了。


    百年前也沒有鬆山村,這地方茅草叢生的就是個山坳坳罷了。


    遇百年前南邊那場水患,逃到這兒來的災民就地安置,才最終留下了二十五戶人在此形成了一個村落而已。


    到如今,最多也不過發展了四代人,一眼望去,都理得清的人家。


    而二十五戶人,遠走了一個李大錘,就隻有二十四戶了。


    其中,人口最多的一戶就是張老豆家,但他家常在村子裏住的,也不超過十人,算來就還是劉老猛家人口多些。


    要說日子最富裕的,當然數村長家了。


    村長的爺爺早先在族地就是殷實人家,水患逃難也機靈身上還帶了些銀錢,所以一安家就被選為了村長。


    靠著這點家底以及村長奶奶傳下來的繡藝,一家人口簡單,所以日子當然也就殷實了。


    除此之外,有養雞為生的梅福家,打獵為生的王獵戶家,專門給鎮上碼頭拉貨的周五斤家,打柴為生的雲貴家,篾匠手藝傳家的孫大鐵家,會些木匠手藝的劉才貴家,專門給人殺豬的王屠夫家,方圓村子最常請的辦席大勺的黃大勺家。


    等等等等。


    都沒有田地,都是靠山吃山。


    經年陪伴的鬆山就是鬆山村村人最常去的地方,那山上,有他們每一個人的腳印。


    要說熟悉,就沒有人比鬆山村人更熟悉鬆山的了。


    他們自小長大的地方,閉著眼睛上山隻會摔跤但絕不會迷路的地方。


    這也是十裏八村知道鬆山村的人都知道的事。


    畢竟,這麽多村子,也沒有哪個村子像他們一樣都沒有田地,可日子也過得不比他們有些村子差。


    所以,這也是很好打聽的事。


    離鬆山村二十裏路不到的白水鎮上,鎮東一處不起眼的宅子裏。


    後院。


    一人麵朝老樹負手而立。


    “可查出那幾個黑衣人的身份了?”


    “沒有,他們身手不一致,應不是統一訓練出來的,屬下實在不確定究竟會是誰的人。”


    “那東西呢?難不成就憑空消失了不成?”


    “屬下們一路追的緊,他們絕對沒有機會也沒有時間去別的地方的。”


    “那麽,東西一定就在那鬆山上了?”


    “照理說是不錯的,偷走東西的就是他們,一路也沒有跟其他人接觸過,東西來不及轉移,就應該在他們某個人身上才對,可惜,屬下們當時就搜了身,都沒有,而田大幾個再次重回那山上,掘地三尺也沒有發現。”


    那人回過身來,睨了身後的屬下一眼,嗤笑一聲,“這麽短的時間,難道那東西還能飛了?豈有掘地三尺都找不到的道理?莫不然還成了精了?”


    “可笑!”


    “山上找不到,那就給我找找人,聽說那鬆山底下的鬆山村,一村的人可是常往山上去的,說不得漏在哪塊被人順道給撿了?”


    那屬下聽著,想著就那東西表麵上看就是一塊廢銅,不值錢,誰沒事會去撿它?


    但到底沒有反駁,應了下來。


    “是,屬下這就親自帶人去查!”


    &


    雖說是傳媳不傳女,她也是從婆婆那裏接過來的,可誰叫這一代,宋家就隻有一個阿秋呢。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想來婆婆在底下也不會怪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娘發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樹洞裏的秘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樹洞裏的秘密並收藏嬌娘發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