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的中飯有些食不知味,大家放碗筷都比往回快了些。


    張梨花老實的幫忙收了碗筷洗好了,收拾妥當了灶屋,見眾人都各回各屋去了,這才溜到了宋家來。


    灶屋裏,一簸箕的小魚已經都炸好了,宋秋正抓了米熬上一鍋清粥,就小魚,免得幹噎。


    張楊一邊湊火,一邊抓了酥魚吃,見張梨花進來,咧嘴笑道:“怎麽樣,他們今兒吃得可香?”


    張梨花撇撇嘴,看他道:“哥你當心奶回來收拾你。”


    “我跑不得?”張楊聳聳肩,不以為意。


    宋秋聽著,都有些不知該說什麽了。


    今兒張楊這一出,明顯顯得就是在找揍啊,故意氣人呢。


    剛才她一直就在,可看著張楊伸著脖子吆喝的那幾句有多挑釁人的。


    這丫就是故意的。


    說是年輕時候就脾氣暴的張爺爺竟然沒跑出來教訓他,也真是稀罕?


    有些事,她總覺得張楊知道的跟他們不一樣。


    旁人的事,不知的,是不好替別人去想的。


    所謂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她還是什麽都別說的好。


    “粥水好了,咱們吃飯吧。”


    已經喝過了一大碗清粥水的張梨花隻抓了小酥魚吃,一邊看她哥吃得香的不行,“哥,怎麽樣,阿秋的手藝好吧?你可是沒口福咧,上次好些好吃的你都沒吃著。”


    從前經常在家吃不著飯沒少吃窗台上的飯,那都是袁奶奶做的菜,他知道。


    阿秋的手藝……天籟小說網


    張楊一口一條酥魚吃著,心裏暗暗點頭。


    口福?


    怎麽沒有?


    將來他討了阿秋做媳婦,一輩子的口福呢。


    眼見著張楊不說話,笑得跟二傻子似的,張梨花嫌棄的跟宋秋擠眉弄眼一番。


    宋秋卻是沒接收到,因為這小子的眼神時不時打過來,自以為隱秘,但她看得明白,雖不知這小子想著什麽樂成這樣,但一定與她有關就是了。


    宋秋在心裏歎了歎,還是認真吃飯吧。


    一大早就去了的老袁氏和老鄧氏,即便下晌張胡瓜就去瞧人回來了沒有,可回到家時,也是第二日的早上了。


    那婦人生雙胎,十分有些凶險,要不是有大夫在場,那漢子又並不在乎什麽男女大防隻求大人孩子都平安,隻怕還真有些危險的。


    所幸是母子平安,那漢子喜上眉梢,高高興興的給了兩份接生的喜錢。


    雖然不多,就十二個紅蛋和十六個大錢,但也是那漢子家能拿得出來的所有了。


    後麵還有洗三,漢子也定好了要請他們兩個去,到時候自然又要一筆喜錢。


    老袁氏倒是不在乎錢多錢少的,這種雙胎的,能平安保住大人和孩子,就是她最大的心願了。


    離鬆山村不遠,老姐妹兩個留下一人喝了碗紅糖蛋,就自己往家回,也不要那漢子送,兩個小孩子還有婦人要照顧的,免得麻煩別人。


    路上沒別人,說話也自在些。


    “張楊如今也過了十五了,該說親了,弟妹這裏時常到處走的,可有哪家的閨女覺得行的?”


    兩個人挽著走的,挨得近,說話不必多大聲,彼此都聽得清楚。


    “昨兒提了?”老袁氏先問了一句。


    “提了,這小子常不著家的,給他說個媳婦,好讓他收心。”


    “梨花這裏倒是好說,嫁出去容易,張楊這裏,怕是難,這東巷西裏的,一打聽,誰都能知道你家這情況的。”說著,老袁氏還不由打趣,“誰叫你這個當奶奶的惡名遠播呢,誰都知道你多不喜這兄妹兩個,誰家的閨女敢嫁進來給你磋磨。”


    也是頂頂的老姐妹了,要不然誰說的著這個?


    老鄧氏淡淡笑了笑,轉頭卻認真看著老袁氏道:“我瞧著張楊喜歡阿秋,從小一起長大的,那點心思一看就能看得出來,這邊我盡量拖著,今兒先厚著臉皮問弟妹一句,你覺得我的孫兒能不能行?”


    是我的孫兒,不是我家張楊。


    老袁氏也正色起來,“他們三個從小就好得跟一個娘生的一樣,張楊知根知底的,我自然是曉得他的人品的,隻是阿秋差著兩歲呢,她怎麽想我這裏還沒有個數,姐姐你都問到我這兒來了,我也不拖著你,這事,我還得先問問阿秋的意思才行。”


    “是這個理,當然也要阿秋喜歡才行。”老鄧氏點點頭,“我就是先跟你說說,咱們好都有個數,倘若阿秋願意,我直接做主,讓張楊上門入贅。”


    “入贅?”老袁氏還是頭一回聽老姐妹這個心思,“姐姐真要讓張楊入贅?”


    老鄧氏語氣坦然,想來已經是認真想過的,“入贅,孩子姓宋,姓什麽都行,姓不姓張又有什麽關係?”


    “倘若將來有可能,留下一個來,姓李也是行的。”老鄧氏的眼睛裏情緒很多,讓人一時看不明白。


    老袁氏伸手握緊住了她的手,歎了歎,“端看兩個孩子的緣分了,我這裏是沒意見的。”


    ……


    忙活了一天大半夜的老袁氏兩人累得不行,一走回家就倒頭休息。


    老袁氏這邊沒什麽,宋秋看過了問過了之後就繼續出去學趕車了。


    而老鄧氏那邊,正想跟她“好好”說說張楊昨日的事的張老豆看著床上睡的沉的老伴,一口氣噎在喉嚨裏,真是不上不下,難受得緊。


    等到老鄧氏這裏終於休息好起身來,那小子也不見人人影,張老豆是想提也不知從何提起,隻得硬生生忍住了。


    那一張臉難受的,讓來找他擺閑的章老頭都問起是不是上茅廁上不出來呢。


    自然,張老豆心裏的心思是沒法說出來的,隻得認了這個說法。


    偏偏一向知他體貼他的老伴還真的信了,專門去扯了不少苦藥草草來熬給他喝,喝了一碗又一碗,他心裏真是有苦說不出。


    ……


    跟張楊認認真真學了三天趕車之後,宋秋覺得自己趕車的技術明顯的熟練起來。


    在官道上趕車的話,已經從頭到尾不用張楊拉著,也能趕得順順當當了。


    就是進村的小路,稍稍慢上一些,緩上一些,也是能行的。


    這東西,就跟學車一樣,多開開才會熟練,要是不常開,就是你拿到了駕照,過不久說不得也得重新來呢。


    宋秋也就不打算一直逮著學,在後頭趕車的過程慢慢積累也是一樣的。


    更何況,張楊也說了,她趕車現在是沒問題的。


    時間趕早不趕晚,營生還是要快些做起來才好。


    是以,這天下晌練車回來,宋秋就往村長家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娘發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樹洞裏的秘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樹洞裏的秘密並收藏嬌娘發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