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家常的事兒,自然就輪到馮氏了,她笑眯眯接話道:“公爹,相公和鬆兒讀書辛苦,那是每晚都挑燈夜讀的,相公就想著明年下場爭取考中秀才,好給公爹您長臉呢!兒媳別的幫不上,伺候他們吃食還是精心的。
就是公爹有所不知,這鎮上住著,什麽都要銀子的,光是每月的筆墨紙硯和買書,都是一大筆的開銷,還真是不容易,哪能時常大魚大肉呢?也就是隔那麽些時日買上一頓肉吃吃罷了。”
張老豆也頗看重這個娘家好的長媳,聽她這麽說,立馬點頭道:“這理也是這麽個理,讀書花銷大,你們一家子怎麽不要銀錢花?這樣吧,我同你們娘說,從下月起,每個月家裏多給你們一兩銀子。”
大房在鎮上租的一進的小宅子,一年起租,租金要便宜些,卻也是一兩銀子一年的。
除此之外,張南瓜和張鬆每年的束脩加起來就是六兩銀子,這還是鎮上的普通學堂呢。
再加上筆墨紙硯和一家人在鎮上的開銷,這些年家裏一個月就要補貼他們二兩銀子。
如今再加一兩,那就是一個月三兩了。
老鄧氏正好出來聽到這話,心裏就歎了歎,一月三兩,一年就是三十六兩,家裏哪裏拿得出來?
就是老三的雜貨鋪每個月都交出來二兩銀子,那也不夠啊。
況且,有時候生意不好,也沒有按月交回來二兩銀子。
老鄧氏不由暗暗嘀咕這書讀得,還真是費銀子,要不是當初老頭子手裏有錢,非得要送老大去學堂,她本是不願的。
這一讀就是二十幾年,就得回個童生,每年家裏要貼補多少?
為此,老三家裏的可沒少背後嘀咕嘴。
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老頭子這裏又顧著老大家些,她也是沒得說的。
本想說要不讓老大別讀了,自個找個賬房什麽的掙點錢,也能供供孫子接著讀就是。
但想著老頭子望子成龍希望他考秀才的心思,老鄧氏就默默閉上了嘴。
拿吧拿吧,反正她就是個錢袋子而已。
一聽每月可以多拿一兩,馮氏心裏高興不已,實則他們一家四口在鎮上,一個月花銷二兩銀子,著實是夠了的,相公自知讀書不行,如今已經是省了很多筆墨紙硯留著給兒子的。
但能多得一兩白不得。
老二家的她管不著,但三房這裏,那鋪子可是實打實的當初叫公爹出了銀子買下的,可不像他們,租的。
那鋪子兩間的門麵,樓上還有一層,還帶那麽大一個後院,地段又好,如今二十年過去,價錢不知都翻了幾番了。
她可是打聽過得,如今要賣,這兩間鋪麵帶一個後院,起碼能賣八十兩銀子!
憑什麽呢。
光是每個月給家裏二兩銀子,這算什麽,占了那麽大的便宜,更何況,柳氏這個妯娌,她了解的很,真那麽老實每月上交?
哭窮都是常有的,要不然上個月怎麽就回來拿了五十兩銀子去呢!明明手裏不差錢,非得回來挖家裏的坑,不占便宜手癢癢的。
他們才是大房,就算分家,家產他們得占七成,那鋪子都是他們的才對,白得便宜了這些人。
馮氏心裏嗤之以鼻,麵上卻不表現出來,連忙裝作感激不已的樣子,直呼公爹好,一定加倍伺候相公兒子,讓他們讀書有成雲雲的。
張老豆本就喜歡大房,怎麽看怎麽滿意的,如此一聽,就更是高興。
又喊了張鬆上前來問長問短關心,張鬆也是個會來事嘴巴甜的,再加上張南瓜在一旁時不時添上兩句,一時間,整個上房其樂融融,笑聲都衝破了瓦片去。
等到買回來的肥雞燉好,開飯後張南瓜又陪著張老豆喝了個盡興,就是張鬆也以茶代酒感謝張老豆和老鄧氏一番,直言他們辛苦。
張老豆這心裏,就更是高興得不知所以了。
有如此孝順的長子,長孫,真是他此生大幸也!
東廂房齊齊整整的三間房常來就是留著的,大房年節回來住,誰也搶不去,除了不按常理出牌的張楊之外。
待喝得醉醺醺的幾個人各自被扶下去,苗氏帶著張棗花張梨花收桌子打掃洗碗這些,隻覺得一肚子火氣。
終於忙完回自個屋裏去,見男人喝得酩酊大醉躺床上跟二傻子似的,就更是生氣。
沒忍住上去重重掐了他一把。
張胡瓜吃痛,哎喲一聲大叫出來,苗氏連忙捂了他的嘴,罵他,“你個二傻子!叫這麽大聲作甚?”
到底還沒醉死,有幾分清醒,這一看麵前的是自個媳婦兒,也就鬆了口氣,“沒事你掐我作甚,還不興我痛了?”
苗氏看他來氣,沒好氣道:“咱們都吃虧到這個份上了,你還有心思喝喝喝,怎麽不喝死你?人家剛才父慈子孝的,你非靠上去腆笑臉,看得我都臊得慌。”???.23sk.
張胡瓜聽得莫名其妙,“你說什麽亂七八糟的,我跟我親爹我親大哥喝兩杯酒還有錯了?你這才是喝醉了說瘋話呢。”
“呸!”苗氏啐了一口,一肚子的不滿,但看著這樣沒腦子一心覺得大哥好的男人,真是有氣都不知該怎麽發了。
這就是個沒腦子的,吃了虧還以為自己占便宜了呢。
人大哥一句將來定不會虧待你就不知哪是天哪是地了,人老三一句侄女出息了肯定不忘叔叔就樂得飛起來了。
人家把兩老手裏的錢都啃完了去了,等給他們盤鋪子,何年何月啊,等到地下去嗎?
個二傻子!
還好意思笑話別人傻,光做事不知吃虧在眼前。
也不比老二家那兩個聰明到哪兒去。
好歹他們才是親的呢!
都說老人愛小兒,可他們倒好,這小兒是最苦的了,憑什麽人家都在鎮上住著,就他們得一直待在這鄉下?
難道就因為她娘家差點?公婆答應的事就難得做上數了?
苗氏氣的不行,又懶得跟人分說,隻得推了人一把,躺到了裏頭去,背對著人。
張胡瓜嘟囔兩句,也迷迷糊糊睡過去了,根本沒顧上自個媳婦一肚子悶氣睡也睡不著。
大房兩口子的屋裏,先前還醉的不省人事的張南瓜此番被馮氏按著肩,哪有一點醉意。
兩口子也在小聲的說事,想著明兒就一舉把事情辦成,好回鎮上去。
這鄉下,蚊蟲忒多了,真不是人住的!
就是公爹有所不知,這鎮上住著,什麽都要銀子的,光是每月的筆墨紙硯和買書,都是一大筆的開銷,還真是不容易,哪能時常大魚大肉呢?也就是隔那麽些時日買上一頓肉吃吃罷了。”
張老豆也頗看重這個娘家好的長媳,聽她這麽說,立馬點頭道:“這理也是這麽個理,讀書花銷大,你們一家子怎麽不要銀錢花?這樣吧,我同你們娘說,從下月起,每個月家裏多給你們一兩銀子。”
大房在鎮上租的一進的小宅子,一年起租,租金要便宜些,卻也是一兩銀子一年的。
除此之外,張南瓜和張鬆每年的束脩加起來就是六兩銀子,這還是鎮上的普通學堂呢。
再加上筆墨紙硯和一家人在鎮上的開銷,這些年家裏一個月就要補貼他們二兩銀子。
如今再加一兩,那就是一個月三兩了。
老鄧氏正好出來聽到這話,心裏就歎了歎,一月三兩,一年就是三十六兩,家裏哪裏拿得出來?
就是老三的雜貨鋪每個月都交出來二兩銀子,那也不夠啊。
況且,有時候生意不好,也沒有按月交回來二兩銀子。
老鄧氏不由暗暗嘀咕這書讀得,還真是費銀子,要不是當初老頭子手裏有錢,非得要送老大去學堂,她本是不願的。
這一讀就是二十幾年,就得回個童生,每年家裏要貼補多少?
為此,老三家裏的可沒少背後嘀咕嘴。
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老頭子這裏又顧著老大家些,她也是沒得說的。
本想說要不讓老大別讀了,自個找個賬房什麽的掙點錢,也能供供孫子接著讀就是。
但想著老頭子望子成龍希望他考秀才的心思,老鄧氏就默默閉上了嘴。
拿吧拿吧,反正她就是個錢袋子而已。
一聽每月可以多拿一兩,馮氏心裏高興不已,實則他們一家四口在鎮上,一個月花銷二兩銀子,著實是夠了的,相公自知讀書不行,如今已經是省了很多筆墨紙硯留著給兒子的。
但能多得一兩白不得。
老二家的她管不著,但三房這裏,那鋪子可是實打實的當初叫公爹出了銀子買下的,可不像他們,租的。
那鋪子兩間的門麵,樓上還有一層,還帶那麽大一個後院,地段又好,如今二十年過去,價錢不知都翻了幾番了。
她可是打聽過得,如今要賣,這兩間鋪麵帶一個後院,起碼能賣八十兩銀子!
憑什麽呢。
光是每個月給家裏二兩銀子,這算什麽,占了那麽大的便宜,更何況,柳氏這個妯娌,她了解的很,真那麽老實每月上交?
哭窮都是常有的,要不然上個月怎麽就回來拿了五十兩銀子去呢!明明手裏不差錢,非得回來挖家裏的坑,不占便宜手癢癢的。
他們才是大房,就算分家,家產他們得占七成,那鋪子都是他們的才對,白得便宜了這些人。
馮氏心裏嗤之以鼻,麵上卻不表現出來,連忙裝作感激不已的樣子,直呼公爹好,一定加倍伺候相公兒子,讓他們讀書有成雲雲的。
張老豆本就喜歡大房,怎麽看怎麽滿意的,如此一聽,就更是高興。
又喊了張鬆上前來問長問短關心,張鬆也是個會來事嘴巴甜的,再加上張南瓜在一旁時不時添上兩句,一時間,整個上房其樂融融,笑聲都衝破了瓦片去。
等到買回來的肥雞燉好,開飯後張南瓜又陪著張老豆喝了個盡興,就是張鬆也以茶代酒感謝張老豆和老鄧氏一番,直言他們辛苦。
張老豆這心裏,就更是高興得不知所以了。
有如此孝順的長子,長孫,真是他此生大幸也!
東廂房齊齊整整的三間房常來就是留著的,大房年節回來住,誰也搶不去,除了不按常理出牌的張楊之外。
待喝得醉醺醺的幾個人各自被扶下去,苗氏帶著張棗花張梨花收桌子打掃洗碗這些,隻覺得一肚子火氣。
終於忙完回自個屋裏去,見男人喝得酩酊大醉躺床上跟二傻子似的,就更是生氣。
沒忍住上去重重掐了他一把。
張胡瓜吃痛,哎喲一聲大叫出來,苗氏連忙捂了他的嘴,罵他,“你個二傻子!叫這麽大聲作甚?”
到底還沒醉死,有幾分清醒,這一看麵前的是自個媳婦兒,也就鬆了口氣,“沒事你掐我作甚,還不興我痛了?”
苗氏看他來氣,沒好氣道:“咱們都吃虧到這個份上了,你還有心思喝喝喝,怎麽不喝死你?人家剛才父慈子孝的,你非靠上去腆笑臉,看得我都臊得慌。”???.23sk.
張胡瓜聽得莫名其妙,“你說什麽亂七八糟的,我跟我親爹我親大哥喝兩杯酒還有錯了?你這才是喝醉了說瘋話呢。”
“呸!”苗氏啐了一口,一肚子的不滿,但看著這樣沒腦子一心覺得大哥好的男人,真是有氣都不知該怎麽發了。
這就是個沒腦子的,吃了虧還以為自己占便宜了呢。
人大哥一句將來定不會虧待你就不知哪是天哪是地了,人老三一句侄女出息了肯定不忘叔叔就樂得飛起來了。
人家把兩老手裏的錢都啃完了去了,等給他們盤鋪子,何年何月啊,等到地下去嗎?
個二傻子!
還好意思笑話別人傻,光做事不知吃虧在眼前。
也不比老二家那兩個聰明到哪兒去。
好歹他們才是親的呢!
都說老人愛小兒,可他們倒好,這小兒是最苦的了,憑什麽人家都在鎮上住著,就他們得一直待在這鄉下?
難道就因為她娘家差點?公婆答應的事就難得做上數了?
苗氏氣的不行,又懶得跟人分說,隻得推了人一把,躺到了裏頭去,背對著人。
張胡瓜嘟囔兩句,也迷迷糊糊睡過去了,根本沒顧上自個媳婦一肚子悶氣睡也睡不著。
大房兩口子的屋裏,先前還醉的不省人事的張南瓜此番被馮氏按著肩,哪有一點醉意。
兩口子也在小聲的說事,想著明兒就一舉把事情辦成,好回鎮上去。
這鄉下,蚊蟲忒多了,真不是人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