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斤眼神微閃,心裏想著石頭這小子嘴巴不牢靠,竟是沒忍住說漏嘴了?
“怎麽?是哪家的姑娘?你怎麽就不高興了?”他裝作糊塗。
滿菊歎了口氣,道:“要是沒猜錯,石頭喜歡的,應當是梨花,我原先以為是阿秋來著,想著宋家就阿秋一個孩子,袁嬸子說不得肯定要留她在家招贅的,所以盡管喜歡阿秋這孩子,也是不敢想這事的。”
“但石頭喜歡的是梨花的話,我還真高興不起來。”
“我怕這孩子死腦筋,認準了的事十頭牛都拉不出來,就像咱們當年一樣。”
見不是那小子說漏了嘴,而是媳婦聰明,看出來了,周石頭也是不知該說什麽了,他還沒想好要怎麽跟媳婦說才能讓兒子心想事成呢。
“石頭喜歡梨花?梨花怎麽了?這孩子勤快漂亮,大方務實,做兒媳婦多好啊,又是咱們看著長大的,怎麽你就不高興了?”
滿菊飛快道:“張家那些事,咱們一個村看著的,還能不清楚?鄧嬸子壓根就不喜歡梨花他們這一房,冬瓜跟他媳婦常年在程家做工的,老實得屁都不敢大聲放的,自個都做不了主,還能做兒女的主?
到時候,梨花的親事,還不是得跟鄧嬸子來談,鄧嬸子不喜歡梨花,這又不是什麽秘密,你看梨花從小開始每天做那老多的活。
這也就罷了,大不了就是談梨花的親事這裏咱們在鄧嬸子跟前受些窩囊,或許要花上不少銀子。
但最重要的,你看張楊那孩子,自小不著家,到處跑,聽說還跟鎮上的二流子混的,能有個什麽出息?石頭要是有這麽一個大舅哥,萬一哪天惹禍上身,你說石頭他是管還是不管呢?”
“總之這門親事,從沒結到結了,統統都是數不清的麻煩,你也知道的,我最是討厭那些麻煩事了,隻想要清靜,可受不得這些。
所以,這事我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滿菊劈裏啪啦的說個不停,胸口起伏,顯然越說越激動的,周五斤聽得頭上發麻,止不住的歎了一口氣。
他就知道,媳婦這裏,肯定是不好過關的。
但為了兒子,還是得勸啊。
“我知道你最是怕麻煩的,可麻煩也就是那一會兒的事,當年水芹出門子,你那會兒剛嫁進來,也是看著的,雖然是耗了些銀錢,嫁得艱難了些,但水芹嫁了,如今是王家的人,不也沒見鄧嬸子再起什麽幺蛾子嘛?你也聽說了的,水芹這些年過得還不錯呢。”
“梨花這裏,也是一樣啊,也就是談親事的時候麻煩點,但隻要談成了,梨花嫁進來了,那不就沒事了嘛?要說花銀錢,咱就一個兒子,就討一回媳婦的,還能出不起這個銀錢?大不了就是給蘭花的留出來,剩下的家當都填進去,但也不至於,到底咱們一個村的,平時也走得近,鄧嬸子他們不會太苛刻的。”
“最後,你說張楊,張楊這孩子,是從小不著家四處跑的,但要說惹禍事,這孩子該是不會的,我頭不久還在鎮上碰見他的,說是在碼頭上找活做,看著挺務實了,他們家這情況,他要是不往外跑,在家裏也不好過不是?”
“他這回回來你也看見的不是?這孩子真要是不好,看眼神看樣子就能看出來的,冬瓜兄弟兩口子那麽老實的,生出來的孩子還真能壞了去?”
“再說了,石頭像咱們,要真鐵了心的要娶梨花,咱們能攔住?真攔了他不一輩子恨著咱們?咱們就這麽一個兒子,還真逼了他去?你真舍得?”
周五斤一番話說得合情合理,滿菊也認真的聽進去了。
但聽進去容易,真要接受,她還是接受不了。
“不行,我這心裏還是過不去!”
“咱就當不知道石頭的心事兒,我明兒就催了媒人去,讓她加緊幫忙找,我就不信,萬一找著合適的好姑娘,石頭見了就改變心意了呢。”
親耳聽過兒子振振有詞的“非梨花不娶”的周五斤見媳婦二話不說就做了這樣的決定,也是歎了一口氣。
他和媳婦凡事有商有量慣了,可是做不出來堅決一意孤行偏要逆著媳婦給兒子娶梨花的事的。
隻能再勸勸了。
這也不是一日之功,慢慢來吧。
反正梨花才十三。
周五斤沒有當下就跟媳婦對著來,而是選擇迂回路線,慢慢動之以情。
相信後頭媳婦一定會想通的。
梨花這孩子,多好啊,媳婦自個心裏也滿意,就是過不去張家那道坎罷了。
周家的事別家自然是不知道的。
但王屠戶家快到半夜了響起洪亮的嬰兒啼哭聲,卻是滿村都知道的。
天晚了,大家都睡在床上了,自然不可能馬上過去道喜,隻想著明兒王家挨家挨戶來發紅蛋了,再上門去恭喜吧。
總算是平安生下了,聽到的人也都為王大力高興幾分。
老袁氏累了一天,一直到半夜,整個人都虛脫了,吃了王大寶媳婦煮來的滿滿一碗糖蛋,王大力親自給她背回家去的。
宋秋這會兒睡得正香,但聽著響動,還是起來看了。
“奶你回來了,槐香嬸子生了?”
“生了生了,母子平安,這會兒也累得歇下了,等明兒忙完,你再提了雞蛋上門去看看吧。”
“嗯,奶你累了這麽一天,趕緊歇著去吧,明兒就別那麽早起來了,綠豆湯和涼蝦明兒少賣點,我從鎮上回來在茶棚裏弄也是一樣的。”
老袁氏也瞌睡得很,祖孫倆說了幾句話,就各自去歇下了。
也沒睡多久,大概一個時辰不到,宋秋就準點睜眼起床了。
起來收拾一通,套了騾車出來,張梨花也過來了。
兩個小姑娘趕著騾車下緩坡,今兒倒巧,和早了一點的周五斤給碰在了一處。m.23sk.
宋秋本想路上探探梨花口風的,也隻能留著待會兒回來的時候。
周五斤今兒沒拉人,村裏沒人去鎮上,所以趕得是一輛空車,走在前頭,幫宋秋壓著路,讓她慢慢跟著。
有周五斤在一路,這黑燈瞎火的,就沒有往日那般的提著心了。
一路到了鎮上,才分散開去,周五斤去泗水碼頭,宋秋二人往長興坊去。
“怎麽?是哪家的姑娘?你怎麽就不高興了?”他裝作糊塗。
滿菊歎了口氣,道:“要是沒猜錯,石頭喜歡的,應當是梨花,我原先以為是阿秋來著,想著宋家就阿秋一個孩子,袁嬸子說不得肯定要留她在家招贅的,所以盡管喜歡阿秋這孩子,也是不敢想這事的。”
“但石頭喜歡的是梨花的話,我還真高興不起來。”
“我怕這孩子死腦筋,認準了的事十頭牛都拉不出來,就像咱們當年一樣。”
見不是那小子說漏了嘴,而是媳婦聰明,看出來了,周石頭也是不知該說什麽了,他還沒想好要怎麽跟媳婦說才能讓兒子心想事成呢。
“石頭喜歡梨花?梨花怎麽了?這孩子勤快漂亮,大方務實,做兒媳婦多好啊,又是咱們看著長大的,怎麽你就不高興了?”
滿菊飛快道:“張家那些事,咱們一個村看著的,還能不清楚?鄧嬸子壓根就不喜歡梨花他們這一房,冬瓜跟他媳婦常年在程家做工的,老實得屁都不敢大聲放的,自個都做不了主,還能做兒女的主?
到時候,梨花的親事,還不是得跟鄧嬸子來談,鄧嬸子不喜歡梨花,這又不是什麽秘密,你看梨花從小開始每天做那老多的活。
這也就罷了,大不了就是談梨花的親事這裏咱們在鄧嬸子跟前受些窩囊,或許要花上不少銀子。
但最重要的,你看張楊那孩子,自小不著家,到處跑,聽說還跟鎮上的二流子混的,能有個什麽出息?石頭要是有這麽一個大舅哥,萬一哪天惹禍上身,你說石頭他是管還是不管呢?”
“總之這門親事,從沒結到結了,統統都是數不清的麻煩,你也知道的,我最是討厭那些麻煩事了,隻想要清靜,可受不得這些。
所以,這事我是絕對不會同意的!”
滿菊劈裏啪啦的說個不停,胸口起伏,顯然越說越激動的,周五斤聽得頭上發麻,止不住的歎了一口氣。
他就知道,媳婦這裏,肯定是不好過關的。
但為了兒子,還是得勸啊。
“我知道你最是怕麻煩的,可麻煩也就是那一會兒的事,當年水芹出門子,你那會兒剛嫁進來,也是看著的,雖然是耗了些銀錢,嫁得艱難了些,但水芹嫁了,如今是王家的人,不也沒見鄧嬸子再起什麽幺蛾子嘛?你也聽說了的,水芹這些年過得還不錯呢。”
“梨花這裏,也是一樣啊,也就是談親事的時候麻煩點,但隻要談成了,梨花嫁進來了,那不就沒事了嘛?要說花銀錢,咱就一個兒子,就討一回媳婦的,還能出不起這個銀錢?大不了就是給蘭花的留出來,剩下的家當都填進去,但也不至於,到底咱們一個村的,平時也走得近,鄧嬸子他們不會太苛刻的。”
“最後,你說張楊,張楊這孩子,是從小不著家四處跑的,但要說惹禍事,這孩子該是不會的,我頭不久還在鎮上碰見他的,說是在碼頭上找活做,看著挺務實了,他們家這情況,他要是不往外跑,在家裏也不好過不是?”
“他這回回來你也看見的不是?這孩子真要是不好,看眼神看樣子就能看出來的,冬瓜兄弟兩口子那麽老實的,生出來的孩子還真能壞了去?”
“再說了,石頭像咱們,要真鐵了心的要娶梨花,咱們能攔住?真攔了他不一輩子恨著咱們?咱們就這麽一個兒子,還真逼了他去?你真舍得?”
周五斤一番話說得合情合理,滿菊也認真的聽進去了。
但聽進去容易,真要接受,她還是接受不了。
“不行,我這心裏還是過不去!”
“咱就當不知道石頭的心事兒,我明兒就催了媒人去,讓她加緊幫忙找,我就不信,萬一找著合適的好姑娘,石頭見了就改變心意了呢。”
親耳聽過兒子振振有詞的“非梨花不娶”的周五斤見媳婦二話不說就做了這樣的決定,也是歎了一口氣。
他和媳婦凡事有商有量慣了,可是做不出來堅決一意孤行偏要逆著媳婦給兒子娶梨花的事的。
隻能再勸勸了。
這也不是一日之功,慢慢來吧。
反正梨花才十三。
周五斤沒有當下就跟媳婦對著來,而是選擇迂回路線,慢慢動之以情。
相信後頭媳婦一定會想通的。
梨花這孩子,多好啊,媳婦自個心裏也滿意,就是過不去張家那道坎罷了。
周家的事別家自然是不知道的。
但王屠戶家快到半夜了響起洪亮的嬰兒啼哭聲,卻是滿村都知道的。
天晚了,大家都睡在床上了,自然不可能馬上過去道喜,隻想著明兒王家挨家挨戶來發紅蛋了,再上門去恭喜吧。
總算是平安生下了,聽到的人也都為王大力高興幾分。
老袁氏累了一天,一直到半夜,整個人都虛脫了,吃了王大寶媳婦煮來的滿滿一碗糖蛋,王大力親自給她背回家去的。
宋秋這會兒睡得正香,但聽著響動,還是起來看了。
“奶你回來了,槐香嬸子生了?”
“生了生了,母子平安,這會兒也累得歇下了,等明兒忙完,你再提了雞蛋上門去看看吧。”
“嗯,奶你累了這麽一天,趕緊歇著去吧,明兒就別那麽早起來了,綠豆湯和涼蝦明兒少賣點,我從鎮上回來在茶棚裏弄也是一樣的。”
老袁氏也瞌睡得很,祖孫倆說了幾句話,就各自去歇下了。
也沒睡多久,大概一個時辰不到,宋秋就準點睜眼起床了。
起來收拾一通,套了騾車出來,張梨花也過來了。
兩個小姑娘趕著騾車下緩坡,今兒倒巧,和早了一點的周五斤給碰在了一處。m.23sk.
宋秋本想路上探探梨花口風的,也隻能留著待會兒回來的時候。
周五斤今兒沒拉人,村裏沒人去鎮上,所以趕得是一輛空車,走在前頭,幫宋秋壓著路,讓她慢慢跟著。
有周五斤在一路,這黑燈瞎火的,就沒有往日那般的提著心了。
一路到了鎮上,才分散開去,周五斤去泗水碼頭,宋秋二人往長興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