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山村離白水鎮就十幾裏路,楊槐村就更近了,離白水鎮就七八裏路,走路半個時辰就能到。


    照理說趕白水鎮的集近多了,但楊槐村的人一般還都是冒遠往盤石鎮去。


    不為別的,白水鎮再近,劃分起來,他們還是屬於盤石鎮管轄的。


    但楊槐村挨著的幾個村子就是屬於白水鎮管了,宋秋以往沒去過這些村子,不熟。


    所以特意先去了一趟舅公家,喊了小表叔袁華一起。


    如今穀子都收回來了,隻管多曬幾個太陽收倉,袁家並不忙,袁華一聽就應了,跟在一起帶路。


    宋秋順便看望了舅公袁栓子,休養半個多月,他的手已經大好了,隨便動彈也沒啥事了,隻如今忙完了,也沒什麽活計,老孟氏就非要讓他再養養。


    袁華今年還不到三十,是個熱情的性子,一張嘴最是話嘮,總停不下的喜歡說話。


    人還沒出院子,嘴裏已經嘰嘰喳喳的說起來,“就對麵黃家村,村裏幾家都是種菜賣的,每天都要往白水鎮去出攤的,他們幾家種了不少辣椒呢!如今都紅了,先不知你要買這麽多,要知道,早就該去的,他們種菜賣的,地空不得,不知道有沒有鏟了辣椒樹整地撒菜種,咱得快點去看看!”


    袁家上房裏,幾人聽著聲兒,目送宋秋幾個坐上騾車走遠,袁成忍不住扭過頭來望向老孟氏,“娘,你看這事好不好說呀?”


    屋裏都沒有外人,也就老孟氏和袁成還有兩個兒媳,外頭沒活,就在家裏忙活的,要是天氣變了,還得就近抓緊收攏曬著的穀子呢。


    老孟氏看了看一旁的大兒媳向氏,琢磨著道:“如今這麽瞧著,阿秋這丫子是個有主意的,人也踏實穩重,會來事兒,那茶棚咱沒去看過,也聽說過的,生意不錯,如今聽說又要擴大建客棧了,這還又是這麽大陣仗收辣椒的。


    我瞧著她都是有成算的,不是瞎搞,這丫子當得住家,是個好托付的。”m.23sk.


    “這事要我去張這個口,倒也不是不可以,就是大平可是你們的長子,我和你們爹不說什麽,你們自己願意讓大平入贅去?”


    袁平也看了媳婦一眼,這事他們已經私下說過好幾回了,媳婦起先本是不同意的,如今也鬆口了。


    他就道:“大平今年也快十六了,本來就可以說親了,他是家裏的長子,按理說親事好說得很,可這不是周圍鄰裏瞧了一圈嘛,還真就沒覺得有合適的。”


    “阿秋這裏又不一樣,咱們兩家這麽親的關係,阿秋自個又是個能幹人,要真能討回來做長媳,當然是美事,可大姑家這情況咱也知道,總要給福生表弟留個香火的。


    阿秋若真能看中大平,大平就是去入贅也沒什麽,總歸都不是外人,再說了,還有三平呢,我們還有人繼承香火,就不拘大平是不是留在家裏了。”


    當然了,要給其他哪家入贅,他們指定不願意,大姑家嘛,是能接受的。


    他想著也是這年頭要招贅不好招,大姑家沒個男人頂事,有些事就是不方便,大平是個老成的性子,真能入贅進去,也堪用。


    他們是大姑的娘家,要是這事都不表個態幫幫忙,可不叫親戚。


    袁成也是想著招不到贅呢。


    早些年他就想過這回事的,把阿秋討回來做兒媳,將來大姑也能放心。


    如今大姑決定要招贅給福生表弟留香火,他也隻有轉個彎順著來想了。


    “不過先也要阿秋那頭自己願意的,要是她沒看中大平,自當另說。”


    老孟氏聽罷,見向氏也沒反對,左右是他們自己的兒子,她這當奶奶的,手可不伸那麽長去。


    “行吧,你們倆既是都想好了,那我就跟你大姑說一說。”


    “說得成自然是好,說不成,你們可不興有什麽想法啊。”


    袁成忙道:“娘這話說的,這說不成難道還能成了仇了?我是那樣人嘛?能成就成,不成我就讓大平娘找媒婆上門來了,十裏八村的往遠了相,總能相到合適的。”


    老孟氏點點頭,將此事記在心裏,“你大姑家現忙著呢,我專門上門一趟也麻煩她招待,所幸過幾天你小姑家辦酒,總也都要去的,到時候我找機會問問你大姑的口風就行。”


    袁成點點頭,“好咧。”


    ……


    有袁華帶路,那是方便多了,他熟門熟路的,對麵的黃家村也是鄰居,他相熟的人家多,


    進了村就直奔知道的幾家專門種菜賣的人家去。


    “三貴!在家不!”


    村頭的一戶人家,袁華一邊叫人一邊就推了院門進去,顯然熟得很。


    屋裏頭有人聽著聲出來,見袁華,應聲道:“你咋來了?我今兒要下地整地撒菜種呢,沒空。”


    “我可不找你去玩,今兒來是有事的,你要整地去了?那辣椒樹都挖了?”袁華趕緊道。


    黃三貴就道:“還沒呢,這不正準備去嘛。”


    “這可正巧,你可別挖,你家那紅辣椒可以賣錢的,這是我表侄女,你知道吧,我大姑的孫女,她要收紅辣椒,你這紅辣椒都摘下來,過稱給她,一文錢一斤,跟青辣椒時一樣的賣!”


    黃三貴一聽還有這好事,不由朝宋秋看過來,袁華的大姑她知道啊,就是嫁到鬆山村去的那個嘛。


    “真一文錢一斤收?跟青辣椒一樣?”這好事呢,他種的有些多,還愁要挖樹根挖半天了,往年都是窩土裏漚肥了,能賣錢,一文錢二十斤他也樂意啊!


    這往年咋沒這樣的好事啊。


    宋秋見黃三貴看著她問,忙接話道:“真一文錢一斤收,你家多少?方便自己摘了回來過稱吧?我先說我隻要好的,爛了的可不要啊。”


    黃三貴得了準話,當下高興得衝屋裏喊:“娃他娘,趕緊的!帶著娃子咱們去地裏摘辣椒去!”


    說著又看回宋秋,“你放心,保證都給你摘好的,壞的我都留著漚肥了!你等著啊,我們這就去摘去!”


    說罷屋裏的婆娘也迷迷糊糊的帶著人出來了,黃三貴二話不說拉了人就走,連院裏還有人都不顧了,生怕晚了人就不要了。


    他是專門賣菜的,有人買他就賣,可不管人家買了這大家都不要的紅辣椒幹甚,巴不得能賣出去換點錢呢。


    袁華接著又往其他幾家去,果然,一聽要一文錢收紅辣椒,他們種的多的,都忙不迭應下去摘去了,生怕慢了一步。


    周圍有聽見的村裏人也都過來問,他們家裏種得少的,要不要。


    宋秋便表示,都要,隻要是好的,一斤都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娘發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樹洞裏的秘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樹洞裏的秘密並收藏嬌娘發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