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婦人聽石氏說起閨女,想到什麽,就打趣道:“石家的,聽說你閨女也是八月生的吧?可惜不是初九生的,這麽好的事就輪不著了。”
石氏聽得著惱,這算什麽好事,她就一個寶貝閨女,可不舍得送她來衝什麽喜,那什麽黃金千兩,她可不稀罕。
但程家的婆子在這兒呢,她可不好說多的,隻順著話道:“是啊,就是可惜不是初九生的,就是不知道這麽好的事到底輪著誰呢。”
其他人一聽,瞬間話題就又帶回了這個事上,都在好奇到底這合適的女娃是誰呢。
陳氏聽得更是心裏一陣兒一陣兒的打著鼓。
等到洗了衣裳回了屋,討了花樣子笑嗬嗬的石氏也走了,陳氏立馬半掩住了門。
正拿著一根手指粗細的木棍用小刀雕刻著一頭的張冬瓜頓覺屋裏暗了不少,不由抬頭起來看陳氏,“這是做啥,這大白日的掩門,別人瞧著可要笑話咱們了。”
換做往常,陳氏早被張冬瓜這打趣給弄得紅了臉了,此番她心思重,倒沒有那些心思想別的。
隻靠了過來,離張冬瓜近了坐了,憂心忡忡道:“我剛在外頭聽了,耿婆子說,小少爺衝喜的女娃得要八月初九子正一刻生的才行。”
“這不是早就知道嘛,要八月生的……你說啥?”張冬瓜不以為意,卻突然反應過來,登即一驚,“要初九子正一刻生的?你沒聽錯?”
陳氏點點頭,語氣擔心道:“沒聽錯,耿婆子就是這樣說的,外頭可都傳遍了,聽說這兩天不少找上門來的,都是說自家女娃初九子正生的,可城陽道士卜了卦,說一個都對不上,想來都是糊弄來的。”
“他爹,咱家梨花……”
張冬瓜回過神,立馬抬手製住了陳氏未盡的話,“梨花的婚期定在明年冬天呢,這還有一整年的,咱們也要好好琢磨琢磨,給閨女準備一副嫁妝呢,咱們這些年攢了多少銀子了?好久沒數了,我都忘了。”
陳氏被堵了話,明白男人是怕隔牆有耳,就將話咽了回去,順著說起給閨女嫁妝的事。
“這些年咱們在程家,每年的工錢結了回去,但接的私活偷偷攢下的,這些年加起來,估計也有二十來兩了,到時候就給梨花打兩口好的樟木箱子,再打兩件好首飾,給五兩銀子壓箱底,剩下的,咱們再接著攢,給楊兒討媳婦用。”
陳氏繡活好,當年嫁進來時並沒有顯露出來,而是到了程家後,不經意被人家看見了,私底下傳出了名聲去,就漸漸有程家的丫鬟婆子們來找她,或是繡個帕子繡個枕巾的,或是幫忙繡個嫁妝全套的。
一年下來也能掙點錢。
還有張冬瓜這裏,天生就會一手好雕工,或許是親爹哪裏傳出來的天賦,當年李大錘可就是靠著一副好雕工養活自己還積攢了不少銀子的,
要不然,老鄧氏的娘家當年也不會相中了他,為了得一筆厚實的聘禮,非得要說和著老鄧氏改嫁了。
張冬瓜沒置辦多好的工具,就一把尖刀,隨便一根棍子到了他手裏,他也能給你雕出花兒來。
雕出來的簪子什麽的栩栩如生,好看的緊,一點也不因為是木頭做的就拉低了檔次。
所以,倒是有不少丫鬟喜歡戴木頭簪子的,常找了他訂做,一年也能掙點銀子。
最要數的,就是程家一個管事前兩年叫張冬瓜幫著雕了一座觀音,用很好的一塊木頭雕的,那成品可叫管事好好的賞了張冬瓜一塊銀子的。
真要說起來,就張冬瓜這兩口子各有各的手藝,不做這個長工,正兒八經的做繡活做木雕,一年怎麽也不止掙七八兩銀子的。
這話可是不錯。
不過張冬瓜心裏門清兒的,這手藝放在家裏,那可真是不能拿出來的,誰讓分不了家呢。
所以,兩口子都是藏著掖著的,在程家,也是低調的掙點小錢。
張家那邊,隻以為人送來當了長工,每年往家裏結工錢就是了,根本沒來關心他們做的怎麽樣。
張冬瓜聽了家底,點點頭,“那就這麽辦。”m.23sk.
說罷,看著陳氏道:“咱們梨花定了親,對方又是周家,這可是好親,石頭那小子跟咱們梨花相配著呢,五斤兄弟也是個好的,弟妹也是個爽快人,這門親事,我是打心眼的滿意的,也多虧了咱娘呢,這親事既定下了,那就沒有退得道理了。”
陳氏聽得明白男人的意思,可她就是擔心家裏那公爹……
張冬瓜便壓低了聲音,“咱們知道梨花是子正一刻落的地,他上哪兒知道?那晚他可是呼呼大睡的,站在院子裏都能聽著他的呼嚕,還有老四,也睡得香著呢!放心吧。”
那時張胡瓜還沒有成親,家裏除了他們幾個,就沒有別的人了。
張冬瓜覺得應該不用擔心的,娘和袁嬸兒那裏肯定跟他們一樣,一聽這事就警醒起來了,不會說出來的。
陳氏聽著,算是鬆了幾分心,隻是轉而就有些不落忍起來,“那萬一梨花就是城陽道士算的那個能給小少爺衝喜的人,咱們瞞住了,那小少爺不是……不是就隻能這麽沒了?”
這般想著,還真是叫人不好受。
那樣好的一個孩子啊,就沒了,真是可惜。
而他們明知或許能救,真能衝喜好,卻瞞著了,這良心上,還真有些過不去。
張冬瓜聽著,也是有些不落忍。
但轉而想到閨女,他咬咬牙,道:“你也說了是萬一了,萬一不是呢,或者就是衝喜也衝不好呢?這退了周家的親事把梨花送過來的話,到時候不成,周家還能樂意親事重提?這可不厚道。”
所以,為了梨花,他們也隻能瞞著了。
良心過不去,大不了到時候他們多給小少爺磕幾個頭好了。
陳氏私心裏自然也是女兒更重要,隻是想著小少爺這裏,就是心中不落忍罷了。
要是小少爺不用衝喜就能好起來就好了。
這樣好的孩子,年紀輕輕的就沒了命,也是老天不公啊。
陳氏想著昨兒聽男人說起的小少爺重病的症狀,心裏有什麽一閃而過,她一時間卻沒有立馬抓住。
石氏聽得著惱,這算什麽好事,她就一個寶貝閨女,可不舍得送她來衝什麽喜,那什麽黃金千兩,她可不稀罕。
但程家的婆子在這兒呢,她可不好說多的,隻順著話道:“是啊,就是可惜不是初九生的,就是不知道這麽好的事到底輪著誰呢。”
其他人一聽,瞬間話題就又帶回了這個事上,都在好奇到底這合適的女娃是誰呢。
陳氏聽得更是心裏一陣兒一陣兒的打著鼓。
等到洗了衣裳回了屋,討了花樣子笑嗬嗬的石氏也走了,陳氏立馬半掩住了門。
正拿著一根手指粗細的木棍用小刀雕刻著一頭的張冬瓜頓覺屋裏暗了不少,不由抬頭起來看陳氏,“這是做啥,這大白日的掩門,別人瞧著可要笑話咱們了。”
換做往常,陳氏早被張冬瓜這打趣給弄得紅了臉了,此番她心思重,倒沒有那些心思想別的。
隻靠了過來,離張冬瓜近了坐了,憂心忡忡道:“我剛在外頭聽了,耿婆子說,小少爺衝喜的女娃得要八月初九子正一刻生的才行。”
“這不是早就知道嘛,要八月生的……你說啥?”張冬瓜不以為意,卻突然反應過來,登即一驚,“要初九子正一刻生的?你沒聽錯?”
陳氏點點頭,語氣擔心道:“沒聽錯,耿婆子就是這樣說的,外頭可都傳遍了,聽說這兩天不少找上門來的,都是說自家女娃初九子正生的,可城陽道士卜了卦,說一個都對不上,想來都是糊弄來的。”
“他爹,咱家梨花……”
張冬瓜回過神,立馬抬手製住了陳氏未盡的話,“梨花的婚期定在明年冬天呢,這還有一整年的,咱們也要好好琢磨琢磨,給閨女準備一副嫁妝呢,咱們這些年攢了多少銀子了?好久沒數了,我都忘了。”
陳氏被堵了話,明白男人是怕隔牆有耳,就將話咽了回去,順著說起給閨女嫁妝的事。
“這些年咱們在程家,每年的工錢結了回去,但接的私活偷偷攢下的,這些年加起來,估計也有二十來兩了,到時候就給梨花打兩口好的樟木箱子,再打兩件好首飾,給五兩銀子壓箱底,剩下的,咱們再接著攢,給楊兒討媳婦用。”
陳氏繡活好,當年嫁進來時並沒有顯露出來,而是到了程家後,不經意被人家看見了,私底下傳出了名聲去,就漸漸有程家的丫鬟婆子們來找她,或是繡個帕子繡個枕巾的,或是幫忙繡個嫁妝全套的。
一年下來也能掙點錢。
還有張冬瓜這裏,天生就會一手好雕工,或許是親爹哪裏傳出來的天賦,當年李大錘可就是靠著一副好雕工養活自己還積攢了不少銀子的,
要不然,老鄧氏的娘家當年也不會相中了他,為了得一筆厚實的聘禮,非得要說和著老鄧氏改嫁了。
張冬瓜沒置辦多好的工具,就一把尖刀,隨便一根棍子到了他手裏,他也能給你雕出花兒來。
雕出來的簪子什麽的栩栩如生,好看的緊,一點也不因為是木頭做的就拉低了檔次。
所以,倒是有不少丫鬟喜歡戴木頭簪子的,常找了他訂做,一年也能掙點銀子。
最要數的,就是程家一個管事前兩年叫張冬瓜幫著雕了一座觀音,用很好的一塊木頭雕的,那成品可叫管事好好的賞了張冬瓜一塊銀子的。
真要說起來,就張冬瓜這兩口子各有各的手藝,不做這個長工,正兒八經的做繡活做木雕,一年怎麽也不止掙七八兩銀子的。
這話可是不錯。
不過張冬瓜心裏門清兒的,這手藝放在家裏,那可真是不能拿出來的,誰讓分不了家呢。
所以,兩口子都是藏著掖著的,在程家,也是低調的掙點小錢。
張家那邊,隻以為人送來當了長工,每年往家裏結工錢就是了,根本沒來關心他們做的怎麽樣。
張冬瓜聽了家底,點點頭,“那就這麽辦。”m.23sk.
說罷,看著陳氏道:“咱們梨花定了親,對方又是周家,這可是好親,石頭那小子跟咱們梨花相配著呢,五斤兄弟也是個好的,弟妹也是個爽快人,這門親事,我是打心眼的滿意的,也多虧了咱娘呢,這親事既定下了,那就沒有退得道理了。”
陳氏聽得明白男人的意思,可她就是擔心家裏那公爹……
張冬瓜便壓低了聲音,“咱們知道梨花是子正一刻落的地,他上哪兒知道?那晚他可是呼呼大睡的,站在院子裏都能聽著他的呼嚕,還有老四,也睡得香著呢!放心吧。”
那時張胡瓜還沒有成親,家裏除了他們幾個,就沒有別的人了。
張冬瓜覺得應該不用擔心的,娘和袁嬸兒那裏肯定跟他們一樣,一聽這事就警醒起來了,不會說出來的。
陳氏聽著,算是鬆了幾分心,隻是轉而就有些不落忍起來,“那萬一梨花就是城陽道士算的那個能給小少爺衝喜的人,咱們瞞住了,那小少爺不是……不是就隻能這麽沒了?”
這般想著,還真是叫人不好受。
那樣好的一個孩子啊,就沒了,真是可惜。
而他們明知或許能救,真能衝喜好,卻瞞著了,這良心上,還真有些過不去。
張冬瓜聽著,也是有些不落忍。
但轉而想到閨女,他咬咬牙,道:“你也說了是萬一了,萬一不是呢,或者就是衝喜也衝不好呢?這退了周家的親事把梨花送過來的話,到時候不成,周家還能樂意親事重提?這可不厚道。”
所以,為了梨花,他們也隻能瞞著了。
良心過不去,大不了到時候他們多給小少爺磕幾個頭好了。
陳氏私心裏自然也是女兒更重要,隻是想著小少爺這裏,就是心中不落忍罷了。
要是小少爺不用衝喜就能好起來就好了。
這樣好的孩子,年紀輕輕的就沒了命,也是老天不公啊。
陳氏想著昨兒聽男人說起的小少爺重病的症狀,心裏有什麽一閃而過,她一時間卻沒有立馬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