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傳福和張梨花幾個忙活著,上茶的上茶,難得這個時候,客棧裏頭還這般鬧熱呢。
宋秋想著中午沒招呼兩桌客人,如今天氣轉涼,肉類的輕易不會壞,每天準備得也充裕了些。
要不然,一下子這麽多人,食材都不夠用的。
給那兩起人把菜都做出去,這會兒,外頭的雨倒是漸漸小了,可天也黑了。
客棧裏頭早點了燈,燈火通明的,老遠都看得到。
山腳下緩坡上張家院子裏,老鄧氏瞧著對麵長河邊上客棧大亮,就知道今兒有客住宿,便帶著苗氏幫忙給宋家的豬和雞喂了,檢查了門鎖,才回去張羅飯吃。
張胡瓜端著一碗清得不能再清的稀飯菜糊糊,眉頭都緊得可以夾死兩隻蚊子。
這樣式兒的已經連著吃了幾天了,葷腥不見的,他娘這是想幹啥呢。
把碗筷重重往桌子上一擱,張胡瓜看著上座的老鄧氏,不滿道:“梨花那裏不是剛拿回工錢來?我這些日子打柴給阿秋怎麽著也掙了好幾斤肉的錢吧?家裏怎麽就揭不開鍋了,見天的吃這個,我嘴巴都淡出屎味來了!”
老鄧氏睃了他一眼,“我兒就是出息,連屎是個啥味都知道。”
張胡瓜:“……”
“娘!”
“這不說見天吃肉吧,咋頓頓都是一碗清湯寡水的菜糊糊?連菜也不炒了?咱家窮成這樣了?”
老鄧氏撥著筷子,眼皮都不帶掀一下的,“你爹臥床不起,還吃著藥呢,光梨花拿回來的幾百個錢還不夠買藥的,你三哥也不往家裏使銀子回來,你大哥還望著家裏拿銀子去,你覺莫著,咱家窮還是不窮?”
張胡瓜聽得嘴巴一咕囔,想著他爹都這個樣子了,吃藥也不會好的,何必浪費銀錢?
到底不敢這麽說,便氣呼呼道:“娘你是不知道,大哥他們在鎮上吃香喝辣的,還每天聽戲喝茶的,哪裏缺銀子花?好意思往家裏來拿銀子,娘你可別給了!”
“嗯。”老鄧氏清哼了一聲,也不說話。
張胡瓜就接著嘟囔:“三哥那裏,每天少說幾百文的進項的,柏兒上學堂哪裏不夠?憑啥就沒錢往家裏拿了?
我爹現下不當事了,娘你可得拿主意啊,難道他們吃香喝辣的,咱們就在家裏餓死不成?”
“這我可不依了!那雜貨鋪本就是家裏的,鬆兒的宅子也是家裏出錢買的,公中的東西,兒子也得占一份的!沒道理他們吃好睡好的,兒子就吃這豬都不吃的菜糊糊吧?!”m.23sk.
正喝了一大口菜糊糊的苗氏從碗裏飛快瞅了男人一眼,心下冷笑一聲。
老鄧氏沒接話,任他嘟囔。
張胡瓜看著,急的差點跺腳。
“娘!你成天使喚我上山打柴累死累活的使喚得,咋讓你說他們你就不敢了呢!兒子還想著指望你呢,你不想想兒子,你也得想想你孫子石蛋兒啊!”
老鄧氏頓了頓,放下了碗,擦了把嘴,看向張胡瓜,道:“你啥時候見你大哥三哥聽過我的了?家裏現在啥銀子也沒有,你大哥就是想回來拿我也沒得給,這點倒是不用你說,但你三哥那裏,你要是有本事,就去把銀子要回來唄。
正好,娘也等著你拿銀子買肉回來給娘吃呢。”
張胡瓜一噎,看著麵前的菜糊糊,怎麽也吃不下去,心裏慪得不行,一想著老大那裏是如何吃香喝辣的,老三那裏一家三口又是如何吃得肚兒圓圓的,這人就坐不住了。
這麽多年,他也是知道的,大哥三哥凡事都往爹跟前的,哪裏聽過娘說話的?
就是他,不也一樣?
可如今爹說不得了,動彈不得了,還真沒人管老大老三了?
憑啥不拿錢回來?憑啥他們過好日子?他啥都沒有就算了,連吃個肉都吃不上了?
都是爹的兒子,沒道理他吃虧了這麽多年啊!
如今是指望不上爹給他湊銀子置辦鋪子了,他也隻有靠自己了!
張胡瓜想著就氣呼呼的回了屋悶頭就睡,可餓得實在睡不著,第二日天都沒亮,就翻身爬起來,雄赳赳氣昂昂的往鎮上去了。
老鄧氏聽著動靜,緩緩從上房走出來,立在簷階底下看著。
苗氏從屋裏跟出來,麻溜梳好頭發,衝老鄧氏討好的一笑,“娘,胡瓜烙了一晚上餅呢,可是坐不住,您說他真有脾氣去要銀子去?”
老鄧氏看了她一眼,沒回答她,隻道:“起了就去打豬草去,回來幫你袁嬸兒家豬給喂了,石蛋兒這裏我聽著呢。”
苗氏見娘不答,也沒多問,應了聲就去了。
娘見天的不讓她炒菜,隻做這菜糊糊,說是要治治那不著調的丈夫,她就等著看呢。
三天打柴兩天磨柴刀的,這沒出息的樣,她心裏都覺得指望不上。
娘真能把他給治好那是萬幸,要是治不好,反正她巴著娘過,聽娘的,準不會吃虧的。
不知道為什麽,她就是這麽覺得的。
不然,她娘家靠不住,真和離了回去她也舍不得孩子。
隻有把希望都放在娘身上了。
娘不會不管她的,不會不管石蛋兒和棗花的。
老鄧氏把目光從出村的路上收回來,轉身進屋去,也不睡了,就坐在椅子上想事兒。
胡瓜打小就在跟前養著,後頭大了也一直在身邊,比起那兩個,一個打小被送去學堂難得回來,另一個成家就去了鎮上住著,怎麽著也是這個小的,在她眼前的多。
如今這個境況,苗氏這個,兒子女兒都小,家裏也沒有餘錢給她謀劃,這兒子要是在這麽渾渾噩噩下去,造孽的也是苗氏和兩個孫兒。
能扳得過來就扳扳看吧。
真扳不過來,她也不寒心。
她也需要有人鬧一鬧,打破如今這個局麵才行。
……
張胡瓜心裏有氣,隻管悶頭往前走,竟支撐著他沒有牛車坐也一路走到了鎮上去。
直到走到張記雜貨鋪門前,他自個才回過神來,覺得腳底板痛得慌。
“老四?你咋這麽早到鎮上來了?”張地瓜從外頭回來,見這人愣頭愣腦的站在門前發呆,不由上下打量著,心裏納罕得緊。
這懶兄弟,啥時候起這麽早了?這個點,他剛才去買早飯回家吃呢,這人就從家裏到鎮上來了?
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吧?
他又不得不多想,看這人一臉疲憊沒睡好的樣子,難不成昨兒壓根沒回家,就在鎮上?
是去逛窯子了?還是去賭坊了?
他想著就是一驚,十分不意外這懶貨弟弟做得出來這不著調的事的。
心裏便有些看不起,誰二十好幾了還遊手好閑呢。
張胡瓜轉過眼去,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張地瓜手裏提著的油紙包,那裏頭竄出來的香氣頓時就扯動了他的胃,咕咕咕的叫得他腦殼暈。
一晚上沒吃飯,哪聞得了這麽香的東西?
張胡瓜幾乎沒有猶豫,一個箭步衝上去,一把就將張地瓜手裏的油紙包給搶了過來。
宋秋想著中午沒招呼兩桌客人,如今天氣轉涼,肉類的輕易不會壞,每天準備得也充裕了些。
要不然,一下子這麽多人,食材都不夠用的。
給那兩起人把菜都做出去,這會兒,外頭的雨倒是漸漸小了,可天也黑了。
客棧裏頭早點了燈,燈火通明的,老遠都看得到。
山腳下緩坡上張家院子裏,老鄧氏瞧著對麵長河邊上客棧大亮,就知道今兒有客住宿,便帶著苗氏幫忙給宋家的豬和雞喂了,檢查了門鎖,才回去張羅飯吃。
張胡瓜端著一碗清得不能再清的稀飯菜糊糊,眉頭都緊得可以夾死兩隻蚊子。
這樣式兒的已經連著吃了幾天了,葷腥不見的,他娘這是想幹啥呢。
把碗筷重重往桌子上一擱,張胡瓜看著上座的老鄧氏,不滿道:“梨花那裏不是剛拿回工錢來?我這些日子打柴給阿秋怎麽著也掙了好幾斤肉的錢吧?家裏怎麽就揭不開鍋了,見天的吃這個,我嘴巴都淡出屎味來了!”
老鄧氏睃了他一眼,“我兒就是出息,連屎是個啥味都知道。”
張胡瓜:“……”
“娘!”
“這不說見天吃肉吧,咋頓頓都是一碗清湯寡水的菜糊糊?連菜也不炒了?咱家窮成這樣了?”
老鄧氏撥著筷子,眼皮都不帶掀一下的,“你爹臥床不起,還吃著藥呢,光梨花拿回來的幾百個錢還不夠買藥的,你三哥也不往家裏使銀子回來,你大哥還望著家裏拿銀子去,你覺莫著,咱家窮還是不窮?”
張胡瓜聽得嘴巴一咕囔,想著他爹都這個樣子了,吃藥也不會好的,何必浪費銀錢?
到底不敢這麽說,便氣呼呼道:“娘你是不知道,大哥他們在鎮上吃香喝辣的,還每天聽戲喝茶的,哪裏缺銀子花?好意思往家裏來拿銀子,娘你可別給了!”
“嗯。”老鄧氏清哼了一聲,也不說話。
張胡瓜就接著嘟囔:“三哥那裏,每天少說幾百文的進項的,柏兒上學堂哪裏不夠?憑啥就沒錢往家裏拿了?
我爹現下不當事了,娘你可得拿主意啊,難道他們吃香喝辣的,咱們就在家裏餓死不成?”
“這我可不依了!那雜貨鋪本就是家裏的,鬆兒的宅子也是家裏出錢買的,公中的東西,兒子也得占一份的!沒道理他們吃好睡好的,兒子就吃這豬都不吃的菜糊糊吧?!”m.23sk.
正喝了一大口菜糊糊的苗氏從碗裏飛快瞅了男人一眼,心下冷笑一聲。
老鄧氏沒接話,任他嘟囔。
張胡瓜看著,急的差點跺腳。
“娘!你成天使喚我上山打柴累死累活的使喚得,咋讓你說他們你就不敢了呢!兒子還想著指望你呢,你不想想兒子,你也得想想你孫子石蛋兒啊!”
老鄧氏頓了頓,放下了碗,擦了把嘴,看向張胡瓜,道:“你啥時候見你大哥三哥聽過我的了?家裏現在啥銀子也沒有,你大哥就是想回來拿我也沒得給,這點倒是不用你說,但你三哥那裏,你要是有本事,就去把銀子要回來唄。
正好,娘也等著你拿銀子買肉回來給娘吃呢。”
張胡瓜一噎,看著麵前的菜糊糊,怎麽也吃不下去,心裏慪得不行,一想著老大那裏是如何吃香喝辣的,老三那裏一家三口又是如何吃得肚兒圓圓的,這人就坐不住了。
這麽多年,他也是知道的,大哥三哥凡事都往爹跟前的,哪裏聽過娘說話的?
就是他,不也一樣?
可如今爹說不得了,動彈不得了,還真沒人管老大老三了?
憑啥不拿錢回來?憑啥他們過好日子?他啥都沒有就算了,連吃個肉都吃不上了?
都是爹的兒子,沒道理他吃虧了這麽多年啊!
如今是指望不上爹給他湊銀子置辦鋪子了,他也隻有靠自己了!
張胡瓜想著就氣呼呼的回了屋悶頭就睡,可餓得實在睡不著,第二日天都沒亮,就翻身爬起來,雄赳赳氣昂昂的往鎮上去了。
老鄧氏聽著動靜,緩緩從上房走出來,立在簷階底下看著。
苗氏從屋裏跟出來,麻溜梳好頭發,衝老鄧氏討好的一笑,“娘,胡瓜烙了一晚上餅呢,可是坐不住,您說他真有脾氣去要銀子去?”
老鄧氏看了她一眼,沒回答她,隻道:“起了就去打豬草去,回來幫你袁嬸兒家豬給喂了,石蛋兒這裏我聽著呢。”
苗氏見娘不答,也沒多問,應了聲就去了。
娘見天的不讓她炒菜,隻做這菜糊糊,說是要治治那不著調的丈夫,她就等著看呢。
三天打柴兩天磨柴刀的,這沒出息的樣,她心裏都覺得指望不上。
娘真能把他給治好那是萬幸,要是治不好,反正她巴著娘過,聽娘的,準不會吃虧的。
不知道為什麽,她就是這麽覺得的。
不然,她娘家靠不住,真和離了回去她也舍不得孩子。
隻有把希望都放在娘身上了。
娘不會不管她的,不會不管石蛋兒和棗花的。
老鄧氏把目光從出村的路上收回來,轉身進屋去,也不睡了,就坐在椅子上想事兒。
胡瓜打小就在跟前養著,後頭大了也一直在身邊,比起那兩個,一個打小被送去學堂難得回來,另一個成家就去了鎮上住著,怎麽著也是這個小的,在她眼前的多。
如今這個境況,苗氏這個,兒子女兒都小,家裏也沒有餘錢給她謀劃,這兒子要是在這麽渾渾噩噩下去,造孽的也是苗氏和兩個孫兒。
能扳得過來就扳扳看吧。
真扳不過來,她也不寒心。
她也需要有人鬧一鬧,打破如今這個局麵才行。
……
張胡瓜心裏有氣,隻管悶頭往前走,竟支撐著他沒有牛車坐也一路走到了鎮上去。
直到走到張記雜貨鋪門前,他自個才回過神來,覺得腳底板痛得慌。
“老四?你咋這麽早到鎮上來了?”張地瓜從外頭回來,見這人愣頭愣腦的站在門前發呆,不由上下打量著,心裏納罕得緊。
這懶兄弟,啥時候起這麽早了?這個點,他剛才去買早飯回家吃呢,這人就從家裏到鎮上來了?
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吧?
他又不得不多想,看這人一臉疲憊沒睡好的樣子,難不成昨兒壓根沒回家,就在鎮上?
是去逛窯子了?還是去賭坊了?
他想著就是一驚,十分不意外這懶貨弟弟做得出來這不著調的事的。
心裏便有些看不起,誰二十好幾了還遊手好閑呢。
張胡瓜轉過眼去,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張地瓜手裏提著的油紙包,那裏頭竄出來的香氣頓時就扯動了他的胃,咕咕咕的叫得他腦殼暈。
一晚上沒吃飯,哪聞得了這麽香的東西?
張胡瓜幾乎沒有猶豫,一個箭步衝上去,一把就將張地瓜手裏的油紙包給搶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