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胡瓜去了一趟平安大集,在下市的肉攤上便宜買了兩斤肉,然後就回家了。
到家時,將肉往老鄧氏麵前一擱,剩下的銅板也跟著一起擱下去,話不多說,隻道:“兒子去打柴了!”
就拿了柴刀,頭也不回往山上去了。
苗氏正坐在老鄧氏腳邊做針線,老鄧氏手裏抱著石蛋兒說話。
兩人被張胡瓜這一出弄得一愣,苗氏下意識道:“他還真拿到銀錢買肉了?不過瞧著咋不對呢?今兒咋主動要去打柴了?”23sk.
這哪回去了鎮上回來不是喊累得,跟死狗一樣的就要在床上躺著的,今兒可好,氣都不歇一歇的,就往山上去了?
這是天邊下紅雨了?
老鄧氏目光微動,看了眼那約摸就十來個左右的銅板,忽然就笑了,“把肉拿去,晚上都給燉了吃,好幾天沒見肉腥了,石蛋兒和棗花都饞了。”
“哎!”苗氏應了話,卻嘀咕娘怎麽一點都不驚怪呢。
……
雨昨兒晚上就停了,一夜過去,官道幹爽起來,不那麽泥濘,趕路是沒問題的。
所以鏢師那幾人吃了早飯就結賬趕路去了,剩下幾個客人也都在午時之前陸陸續續啟程離開。
隻剩下那年輕夫婦帶著下人還繼續住著,沒說要退房結賬。
宋秋忙活了廚房裏的事,在後門外頭透氣,就看見那年輕男人親自扶著那大肚子的婦人在河灘邊散步,兩個丫鬟亦步亦趨跟在後頭。
那肚子看著,像是要生的月份了,這個時候,還在路上,也是讓人不知道說什麽好。
不過各人有各人的隱私,她管不著。
想著今早做過去的蛋餃和雞絲餛飩客人都說好,宋秋回了廚房,打算小火燉上一鍋小雞燉蘑菇,中午給這客人送去。
到了下午,這客人也沒有要退房離去的跡象,宋秋想著今兒晚上怕是也要留在客棧了,村長爺爺那裏,還沒去呢。
幹脆便趁著茶棚忙著打烊,大家夥收拾著客棧衛生,還不到準備晚飯的時候,提了一小壇子豆瓣醬徑直回村去了村長家。
村長婆子帶著兒媳和孫女做繡活,東屋裏亮堂,坐上一整天都沒事。
不過每天過了這個點,不管繡到哪裏,都要準備收針的。
要不然,雞進籠了還費眼睛,眼睛可是不經事兒。
所以宋秋進院子的時候,村長婆子和兒媳正在拾掇菜園子長勢還不錯的小菜。
見宋秋來,村長婆子直起腰來,將人往堂裏裏帶,一邊道:“阿秋啊,咋這個點過來了?客棧今兒生意還不錯吧?聽說昨兒有人住宿,還不少人呢。”
“生意還不錯,昨兒的客人今兒差不多都走了,還剩一起客人,我來找村長爺爺有點事說,說好了就得趕緊回去忙活晚飯呢。”宋秋應著,跟著往裏走,“村長爺爺在家吧?”
話落間,屋裏頭和唐老爺子說話的村長已經出了聲,“是阿秋來了啊?我在呢,進來說話吧!”
宋秋走進去,喊了人,將手裏的小壇子送過去,“這是自家做的豆瓣醬,我拿點來,給太公和村長爺爺你們嚐嚐。”
豆瓣醬這東西,唐老爺子和村長早就知道的,阿秋的客棧生意好,菜色別人都誇,就是因為這豆瓣醬呢!
聽說還有外頭的人專門高價來買過這豆瓣醬呢。
見宋秋拿來這麽一壇子,炒菜的話,得吃不少天的,隔著油布,都聞得著那香味。
“來就來,提這金貴東西作甚?能賣錢的東西,留著賣錢啊。”村長心裏高興,嘴上卻客氣道。
宋秋便笑著說:“不送給別人,隻送給村長爺爺你們嚐嚐呢,也沒多少,就是想感謝村長爺爺上次提醒我買地的事呢!”
說著,便把對麵石頭村何幫富帶著人來找麻煩打主意的事說了。
昨天下大雨,他們沒到處走,所以還不知道這事呢,此刻聽宋秋這麽說,村長就道:“那何家的就是這麽個性子,幸好阿秋你地契在手,不怕麻煩,要不然,這還得吃點虧呢。”
“就是啊,多虧了村長爺爺你提醒我呢,我奶和我心裏都感激得很,所以專門過來跟村長爺爺你說聲謝呢。”
村長擺手,“沒事沒事,都是一個村的,我還能看著你吃虧?”
宋秋又笑笑嗬嗬的擺閑了幾句,這才話頭一轉,說起另一件正事。
“太公,村長爺爺,我記著當年李爺爺那房子一直還空著呢吧?”
這李爺爺說得自然是李大錘,村裏唯一空著的房子可不就是他的嗎?
當年李大錘被突然活著回來的張老豆給趕走,急急忙忙的,將鑰匙交給了唐老爺子收著,還跟唐老爺子說,如果他不回來,這房子就麻煩唐老爺子將來交給他的兒子。
所以如今鑰匙還在唐老爺子手裏呢,也沒少讓孫子過去看看,哪裏漏沒漏,需不需要修一修的。
本想在張冬瓜成家的時候就把鑰匙交了的,可當時他找了張冬瓜,他卻說不急,讓他接著幫著收著,等後頭再說。
這麽多年過去,張冬瓜兩口子又一直在程家做工,唐老爺子便也沒有提把鑰匙交給他的事,想著將來他們老了,在程家做不動了,回來養老了,再把鑰匙給他的。
此刻聽宋秋問起那房子,唐老爺子好奇,“是空著呢,阿秋問那房子作甚?”
宋秋就笑道:“這不都開始挖番薯了嘛?我想著開個番薯作坊,請村裏嬸嬸嫂嫂們的來幫忙做工,我家那院子太小,施展不開,單獨建一個作坊也麻煩,再說也沒有合適的地方,就想著李爺爺的房子院落大,又空著,就想著租來做作坊,等忙活過這一陣,再完好無損的還回去,保證不會弄壞哪裏的,太公您看,這房子我是能租還是不能租?找您和村長爺爺,許是沒錯吧?”
她倒是想直接找冬瓜叔的,可是冬瓜叔不在家,要去還得去程家莊。
再說了,這房子的事她也不知道冬瓜叔做不做的主,畢竟,是那走了多少年沒回來的李爺爺的房子。
既是村裏的,左右找村長爺爺和太公是準沒錯的。
所以,就先問問他們好了。
“番薯作坊?”村長好奇得緊,如今是在收番薯了沒錯,他們村裏沒有地的,也自個開了兩分肥地種不了稻子的每年都種點番薯糊口呢。
可這番薯不就是煮了吃,管飽嗎?能開個什麽作坊?
這阿秋丫頭真是腦子跟他們長得不同,咋啥新奇玩意都想得到呢?
到家時,將肉往老鄧氏麵前一擱,剩下的銅板也跟著一起擱下去,話不多說,隻道:“兒子去打柴了!”
就拿了柴刀,頭也不回往山上去了。
苗氏正坐在老鄧氏腳邊做針線,老鄧氏手裏抱著石蛋兒說話。
兩人被張胡瓜這一出弄得一愣,苗氏下意識道:“他還真拿到銀錢買肉了?不過瞧著咋不對呢?今兒咋主動要去打柴了?”23sk.
這哪回去了鎮上回來不是喊累得,跟死狗一樣的就要在床上躺著的,今兒可好,氣都不歇一歇的,就往山上去了?
這是天邊下紅雨了?
老鄧氏目光微動,看了眼那約摸就十來個左右的銅板,忽然就笑了,“把肉拿去,晚上都給燉了吃,好幾天沒見肉腥了,石蛋兒和棗花都饞了。”
“哎!”苗氏應了話,卻嘀咕娘怎麽一點都不驚怪呢。
……
雨昨兒晚上就停了,一夜過去,官道幹爽起來,不那麽泥濘,趕路是沒問題的。
所以鏢師那幾人吃了早飯就結賬趕路去了,剩下幾個客人也都在午時之前陸陸續續啟程離開。
隻剩下那年輕夫婦帶著下人還繼續住著,沒說要退房結賬。
宋秋忙活了廚房裏的事,在後門外頭透氣,就看見那年輕男人親自扶著那大肚子的婦人在河灘邊散步,兩個丫鬟亦步亦趨跟在後頭。
那肚子看著,像是要生的月份了,這個時候,還在路上,也是讓人不知道說什麽好。
不過各人有各人的隱私,她管不著。
想著今早做過去的蛋餃和雞絲餛飩客人都說好,宋秋回了廚房,打算小火燉上一鍋小雞燉蘑菇,中午給這客人送去。
到了下午,這客人也沒有要退房離去的跡象,宋秋想著今兒晚上怕是也要留在客棧了,村長爺爺那裏,還沒去呢。
幹脆便趁著茶棚忙著打烊,大家夥收拾著客棧衛生,還不到準備晚飯的時候,提了一小壇子豆瓣醬徑直回村去了村長家。
村長婆子帶著兒媳和孫女做繡活,東屋裏亮堂,坐上一整天都沒事。
不過每天過了這個點,不管繡到哪裏,都要準備收針的。
要不然,雞進籠了還費眼睛,眼睛可是不經事兒。
所以宋秋進院子的時候,村長婆子和兒媳正在拾掇菜園子長勢還不錯的小菜。
見宋秋來,村長婆子直起腰來,將人往堂裏裏帶,一邊道:“阿秋啊,咋這個點過來了?客棧今兒生意還不錯吧?聽說昨兒有人住宿,還不少人呢。”
“生意還不錯,昨兒的客人今兒差不多都走了,還剩一起客人,我來找村長爺爺有點事說,說好了就得趕緊回去忙活晚飯呢。”宋秋應著,跟著往裏走,“村長爺爺在家吧?”
話落間,屋裏頭和唐老爺子說話的村長已經出了聲,“是阿秋來了啊?我在呢,進來說話吧!”
宋秋走進去,喊了人,將手裏的小壇子送過去,“這是自家做的豆瓣醬,我拿點來,給太公和村長爺爺你們嚐嚐。”
豆瓣醬這東西,唐老爺子和村長早就知道的,阿秋的客棧生意好,菜色別人都誇,就是因為這豆瓣醬呢!
聽說還有外頭的人專門高價來買過這豆瓣醬呢。
見宋秋拿來這麽一壇子,炒菜的話,得吃不少天的,隔著油布,都聞得著那香味。
“來就來,提這金貴東西作甚?能賣錢的東西,留著賣錢啊。”村長心裏高興,嘴上卻客氣道。
宋秋便笑著說:“不送給別人,隻送給村長爺爺你們嚐嚐呢,也沒多少,就是想感謝村長爺爺上次提醒我買地的事呢!”
說著,便把對麵石頭村何幫富帶著人來找麻煩打主意的事說了。
昨天下大雨,他們沒到處走,所以還不知道這事呢,此刻聽宋秋這麽說,村長就道:“那何家的就是這麽個性子,幸好阿秋你地契在手,不怕麻煩,要不然,這還得吃點虧呢。”
“就是啊,多虧了村長爺爺你提醒我呢,我奶和我心裏都感激得很,所以專門過來跟村長爺爺你說聲謝呢。”
村長擺手,“沒事沒事,都是一個村的,我還能看著你吃虧?”
宋秋又笑笑嗬嗬的擺閑了幾句,這才話頭一轉,說起另一件正事。
“太公,村長爺爺,我記著當年李爺爺那房子一直還空著呢吧?”
這李爺爺說得自然是李大錘,村裏唯一空著的房子可不就是他的嗎?
當年李大錘被突然活著回來的張老豆給趕走,急急忙忙的,將鑰匙交給了唐老爺子收著,還跟唐老爺子說,如果他不回來,這房子就麻煩唐老爺子將來交給他的兒子。
所以如今鑰匙還在唐老爺子手裏呢,也沒少讓孫子過去看看,哪裏漏沒漏,需不需要修一修的。
本想在張冬瓜成家的時候就把鑰匙交了的,可當時他找了張冬瓜,他卻說不急,讓他接著幫著收著,等後頭再說。
這麽多年過去,張冬瓜兩口子又一直在程家做工,唐老爺子便也沒有提把鑰匙交給他的事,想著將來他們老了,在程家做不動了,回來養老了,再把鑰匙給他的。
此刻聽宋秋問起那房子,唐老爺子好奇,“是空著呢,阿秋問那房子作甚?”
宋秋就笑道:“這不都開始挖番薯了嘛?我想著開個番薯作坊,請村裏嬸嬸嫂嫂們的來幫忙做工,我家那院子太小,施展不開,單獨建一個作坊也麻煩,再說也沒有合適的地方,就想著李爺爺的房子院落大,又空著,就想著租來做作坊,等忙活過這一陣,再完好無損的還回去,保證不會弄壞哪裏的,太公您看,這房子我是能租還是不能租?找您和村長爺爺,許是沒錯吧?”
她倒是想直接找冬瓜叔的,可是冬瓜叔不在家,要去還得去程家莊。
再說了,這房子的事她也不知道冬瓜叔做不做的主,畢竟,是那走了多少年沒回來的李爺爺的房子。
既是村裏的,左右找村長爺爺和太公是準沒錯的。
所以,就先問問他們好了。
“番薯作坊?”村長好奇得緊,如今是在收番薯了沒錯,他們村裏沒有地的,也自個開了兩分肥地種不了稻子的每年都種點番薯糊口呢。
可這番薯不就是煮了吃,管飽嗎?能開個什麽作坊?
這阿秋丫頭真是腦子跟他們長得不同,咋啥新奇玩意都想得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