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秋進門聽著就笑著接話,“姨父姨母頭回來,這菜還合您兩位口味吧?”


    “可不是頭回嚐,上回阿秋送的那兩種調料,府裏廚房也用了做了菜給我們吃過,不過阿秋這手藝,自是別人比不上的,這道水煮魚,不愧是傳得火熱呢,果然是滋味十足。”範老夫人道。


    “姨母既喜歡這味道,晚輩孝敬,待會兒再給姨母裝上些豆瓣醬和幹辣椒帶走。”


    範老夫人聽得一動,順勢就道:“今兒來倒也有這個意思,這東西可是稀奇,做菜極好,可不叫你總是送,這樣不妥,你也是費了心力做出來的,我照價買,你賣給別人是什麽樣的就怎麽給我算。”


    “不過,我打算多買上一點,給京城送去,不知阿秋你這裏可能勻出多的?”


    她已經聽侄女說過那好又來的貴老板想談這個生意卻被宋秋以東西不多勻不出來給拒絕了的事。


    宋秋聽她想多買點送去京城,想著應該是送給京城做官的兒子的,這點當然是能勻出來的。


    嘴甜道:“您要自然是怎麽也能勻出來的,不知姨母想要多少?”


    範老夫人聽得高興,也不客氣,“就上次那一壇一壇的,給我十壇如何?至於幹辣椒,二十斤可行?”


    這並不多,宋秋立馬就點了頭,“行,待會兒就給姨母準備好。”


    沈氏忙在一邊湊熱鬧,“隻賣給姨母可不成,我也打算買點,阿秋也勻賣給我十壇豆瓣醬二十斤幹辣椒可好?”


    當然不能厚此薄彼,宋秋忙點頭應下。


    這才招呼著幾人吃飯,待會兒就涼了。


    又把點心呈上,已經吃飽了的宋珍珍一見有沒吃過的點心吃,就忍不住伸了手。


    沈氏幾個也跟著嚐了。


    飯畢,撤了碗筷,又上了熱茶來。


    坐著說會兒話,範老夫人就跟宋秋問起剛才那雙皮奶的做法,她愛吃那個味道,老伴也愛吃,回家了要也能每天吃上多好。


    宋秋也不藏私,將做法給說了,很是簡單的,自有跟來的丫鬟牢牢記下了。


    紅豆泥和花生碎不難,就是那果醬。


    宋秋忙道:“我上回就手做的桑葚醬並不多了,正是打算再做些其他果醬的,待我做好了,就給姨母和嫂子你們送去些。”


    範老夫人和沈氏忙都點頭。


    說好話,時間也差不多了,沈氏幾人就該趕著回鎮上去了。


    宋秋先才已經吩咐王氏幾個把豆瓣醬都裝壇分好,這會兒,隻用往馬車上搬就是。


    沈氏沒數,隻看著那放上自己馬車的就不止二十壇,便看向宋秋。


    宋秋就笑道:“姨母跟嫂子照顧我的生意,我自是歡喜,生意做了,這該走的禮可也不能少,那多的五壇,就是我送的,姨母和嫂子還請笑納才好。”


    範老夫人十分喜歡這小姑娘做事得體,會來事,走禮好,這層關係,往後自是少不得走動的,她記著了。


    當下讓跟來的婆子結賬。


    送的歸送的,這頓飯也是宋秋招待,所以隻算豆瓣醬和幹辣椒的賬就行。


    前次賣給那方公子,是他自己提的價,幹辣椒是兩百文一斤,豆瓣醬八百文一壇,


    當然,給沈氏他們這裏,可不能按那個算。


    宋秋就算的最先定的價,五十文一斤和四百文一壇。


    他們這裏,二十壇豆瓣醬,二十斤幹辣椒,每家都是一樣的,都是九兩銀子。


    沈氏和範老夫人這裏,都以沒有零碎銀子為由,是直接給了一錠十兩整的銀子的,也不要宋秋找補。


    宋秋推辭不過,就笑著收了。


    一下子進賬二十兩,宋秋送走沈氏一行。


    回來,客棧裏的客人也離開的差不多了,沒什麽人了。


    讓王氏張羅著把自家的午飯做了吃了,宋秋就喊了陶正拿賬本來盤盤賬。穀


    本是杜傳福記賬本的,但杜傳福常跟宋秋出門,再加上陶正識得字比杜傳福多,記賬也是一把熟手,所以杜傳福跟宋秋說了,幹脆就把賬本交給了他。


    這往後,隱有陶正當這掌櫃的架勢。


    這些日子,宋秋也是見識了陶正的能耐的,不愧是做過管事的,辦事能力的確不錯。


    所以也這麽認下了,陶正當客棧的掌櫃,杜傳福打下手,多數時候還是要跟著她四處跑的。23sk.


    這樣分工明確,更好。


    上回盤賬是十天前的事,這還不到一個月呢。


    不過宋秋急著看看賬上有多少銀子,好對農莊有個安排。


    陶正接手賬本也有十來天了,對這十天的賬也是熟悉的,當下就利落的報起了賬來。


    茶棚跟客棧的賬都是陶正落的,每天袁華那裏收入多少,收工都是交過來落賬的。


    這十天,兩本賬上的收入一共是三十七兩二錢又八十文。


    平均每天都有三兩多的收入。


    客棧茶棚購買食材這些的支出,以及作坊那裏每天那一頓的菜糧,這十天一共支出十一兩五錢又三十文。


    拋出這點,盈利二十五兩七錢又五十文。


    所以賬上現在是有二十五兩多銀子的。


    宋秋聽了報賬,讓陶正先取出二十兩給她,剩下五兩多,留著周轉買食材。


    二十兩加剛才的二十兩,其實是夠還宋文知那裏了。


    但宋秋打算先買人安排好農莊的事,宋文知那裏,隻能再等半個月好了。


    算算日子,又該發工錢了啊。


    真是處處要花錢。


    宋秋歎了一口氣,想著府城那裏,怎麽這麽久沒動靜呢?


    這個回頭客,不成還失去了?


    可沒道理介紹了方公子來了,自己卻不來了吧?


    宋秋正想著哪裏給她送點銀子來才好,可巧,第二日同杜傳福一起去鎮上,就碰見了熟人陸老爺。


    那時宋秋便不由感歎,真是瞌睡來了就有人送枕頭了。


    眼下宋秋將銀子收好,就起身往村裏回了。


    曬了七八個大太陽的第一批的澱粉已經成形曬幹,可以裝袋保存了。


    而緊接著曬上的這些澱粉都半幹了,陸續都能收了。


    宋秋琢磨著明兒去了鎮上回來就可以開始著手做粉條了。


    看了一圈,到了前頭院子,一眼就看到外頭探頭探腦的張地瓜。


    不由挑眉,這人怎麽今兒又回來了?


    貴老板那裏她沒同意做生意,先一步走了,這張地瓜可是沒跟著出來。


    不知道兩人又說了什麽?


    這人回來的還真是勤呢。


    老袁氏幫著過了一會兒粉,出來歇歇,也看到外頭的張地瓜了,便跟宋秋小聲道:“午後你鄧奶奶抱著石蛋兒遛彎兒來過,說你地瓜叔回來得殷勤,怕是想打咱作坊啥主意,叫我跟你說,提防他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娘發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樹洞裏的秘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樹洞裏的秘密並收藏嬌娘發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