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山頭都種了果樹,但種的很零散,顯然,當初也是為了這山頭不空著不得用,所以便弄了些果樹苗來種下,。


    除了果樹,原有的樹木倒是還多些。


    山楂已經過了采摘的時候,早就熟得不能再熟了。


    有些已經熟透了,爛掉了,真是可惜。


    宋秋便讓大家先摘山楂,能要的摘起來,不能要的就隻能讓它爛在地裏去了。


    兩片山頭,統共加起來也就是二三十棵山楂樹,都種在一片,摘起來也方便。


    能要的不多,全部摘完,也不過隻裝了一籮筐,看著都是些歪瓜裂棗,賣相不太好。


    所幸也不是要拿來做糖葫蘆,做成果醬,誰看得出來賣相不賣相啊。


    山楂摘好了,時間也差不多了。


    宋秋便挑了些成熟得還行的橘子和柚子還有沙皮的梨子摘了。


    一樣的摘了一籮筐的,由王貴莊幾個搬下了山,裝上了騾車去。


    先前在鎮上買的米麵糧油這些,宋秋給莊子裏留了些的,至於住,莊子裏床這些都有,被褥也有,不用擔心。


    宋秋又交代了林德生一些事宜,然後把莊子鑰匙留給了他,就和張梨花一人趕著一輛騾車,離開莊子,回去了。


    有了果子在手,宋秋打算這就把果醬給做出來。


    趁著下午沒客人,廚房裏頭,王氏幾個都幫忙,洗山楂的洗山楂,剝橘子的剝橘子,剝柚子的剝柚子,削梨子皮的削梨子皮。


    山楂最快,洗幹淨了,宋秋就動手,放到鍋裏煮,煮久一些,把水份盡可能的散發掉多點,直到煮軟。


    然後將煮軟的山楂去皮去籽,攪碎成泥狀,再將煮山楂的湯汁倒入山楂泥中拌和,放入鍋中煮沸後改用中火煮,隨煮隨攪,避免粘鍋燒焦。


    煮得差不多了,宋秋抱了糖罐子出來,往鍋裏加入糖拌勻,再用小火煮,依舊是一邊煮一邊攪。


    張梨花看著這攪得不停的,怕宋秋胳膊酸,便上手來接過鏟子幫著來攪。


    待鍋裏煮沸後,繼續煮一刻多鍾即成。


    這時,山楂醬就煮得黏稠了,趁熱裝進陶罐裏,待冷卻後才密封保存。天籟小說網


    後頭柚子和橘子以及梨子都如此,王氏幾個看會了,不用宋秋上手,就挨個將幾種果醬給做了出來。


    宋秋看著那一堆的橘子皮,也沒有放過,做成橘子皮醬。


    這個跟果醬不同,橘子皮洗幹淨,放水裏水中浸泡一天再做。


    做時將水倒掉,取出橘子皮,刮去皮內白色部分,然後切碎。


    將切碎的橘子皮放入鍋裏,加水用旺火煮沸,再用小火燜兩個時辰。


    等到橘子皮用手可碾碎,便將橘子皮全部撈出來,搗爛,過籮,成醬狀。


    將橘子皮連同煮橘子皮的湯汁放入鍋中,加糖拌和熬煮一個時辰就行了。


    幾種果醬都做出來,冷卻之後,宋秋便挨個分了些出來,分成兩份,叫杜傳福跑了一趟,給沈氏和範家那裏送去,順便再買些小壇子回來。


    果醬一做出來,宋秋便去趙婆子那裏定了不少羊奶,每天現擠現取,因要得多,可就不能白要了,說好了要給錢的。


    趙婆子卻也不肯多要,每天五文錢就成。


    如此,宋秋把做雙皮奶的方法交給了李氏,每天做出來,客人中有愛吃甜食的,推薦一番,每天也能賣出好些。


    遇上沒賣掉的,就自家吃,也不浪費。


    就是每天楊夫人那裏,都是必點兩份去的,她自己喜歡吃,那小侄女也喜歡得緊。


    不過也吃不了幾天了,眼看著就要出月子了,到時候,他們也該走了。


    轉日,就到了發工錢的日子,客棧第二次發工錢,算起來也是開張兩個月了,真是一晃而過,過得快得很呢。


    宋秋如上次一樣,抱了錢匣子在手裏,挨個發工錢,從袁華兩口子開始,到最後老袁氏這裏發完。


    每個人都拿到了工錢,笑咧了嘴。


    特別是袁華兩個,更高興。


    因為宋秋給他們漲了工錢!


    從六百文一個月漲到了七百文!


    宋秋這也是有考量的,因為茶棚實在辛苦,每天上客得早,幾乎不怎麽停,一直要到申時才得閑的。


    一個月也進賬不少,工錢該漲,再加上又是親表叔表嬸,不是外人,漲得。


    這是袁華兩口子第二回拿工錢回家了,還多領了兩百文,到過年,他們還能拿兩回工錢,今年可是能過個更富裕的年了!


    昨兒家裏還在商量著今年也要殺個年豬,喂了一年的煮今年就不整賣了,自家殺了,賣一半肉出去就成。


    這日子啊,真是有盼頭呢!


    陶家人初八才加入客棧的,眼下還不到他們發工錢的時候,不過宋秋為了下次發工錢方便,幹脆給他們先發了這十幾天的工錢,那麽下一次,就可以和袁華他們一起發,免得每個月都分兩次。


    陶正的工錢跟杜傳福定的一樣,一兩銀子一個月。


    李氏則是跟王氏一樣,七百文一個月。


    陶東平兄弟兩個都是八百文,至於陶秀兒,因為年紀小,隻負責燒火的,工錢就低點,四百文一個月。


    都領到了半個月的工錢,陶家人這心裏的歸屬感就更濃烈。


    隻盼著往後都不再有顛沛流離,能永遠跟在姑娘身邊做事,安安穩穩一輩子。


    雖然這工錢比不得他們從前那個主家,可這裏充實,沒有明爭暗鬥,他們過得踏實,每天都睡得安穩,不用提心吊膽,不用看臉色,歡喜得很。


    發完了工錢,宋秋照樣收下了張梨花和阿靈攢在她這裏的工錢,單獨放在一邊,在心裏劃了小本本,分得清楚。


    吃過晚飯,接著不太明亮的月色,由不放心的杜傳福送上一程,一路回了村,上了緩坡,進了家門。


    從家裏做粽子生意,到支攤兒開茶棚,到開成客棧,到開了作坊,到前前後後添了十來個人,還買了那麽多地,置了個農莊,一晃而過,卻也不過半年的光景罷了。


    這麽大的變化,老袁氏心裏可是感慨得很。


    瞧瞧,他們半年前還欠著別人的銀錢,家裏的錢罐子掏幹淨了也擠不出來幾個子的。


    如今,可是一個月發工錢就是好幾兩銀子呢。


    老袁氏好久不在客棧,知道生意每天都不錯,但不知道賺了多少銀錢。


    見今兒發了這麽多工錢出去,想著才買了地,又買了人,怕宋秋這裏銀子周轉不開,所以就將自己的錢罐子抱了出來。


    馬上作坊就要發工錢了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娘發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樹洞裏的秘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樹洞裏的秘密並收藏嬌娘發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