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這樣。”宋秋伸手摸了摸苗香有些枯黃油膩的頭發,柔聲道:“那這事可定下了?日子看過了?”
苗香抹掉眼淚,也不怕宋秋,宋秋姐姐是好人,她奶還在宋秋姐姐的作坊做工呢。
“已經定下了,我奶說了,看個好日子,在過年前就把方嬸嬸討進來,到時候過年好熱鬧些。”
往前,從來都是他們三個人,現在多出兩個人,可不就是熱鬧嘛。
她還聽姨奶奶跟奶奶說呢,那方嬸嬸還年輕,身體不錯,嫁進來準是還能生養的。
到時候,給爹生個兒子。
奶奶就盼著孫子呢,所以高興得不行,巴不得快點將人討進來,明年就抱孫子。
她是女娃,總是要嫁出去的,又不能給曹家傳繼香火。
也不是每個奶奶都像袁奶奶那樣好的。
宋秋姐姐能留在家裏招贅。
其實,她想說,她也願意的。
可惜,奶奶不會願意。
如今,她隻盼著在弟弟沒出生前,奶奶會護著她多一些,不讓那方嬸嬸的女兒打她欺負她。
她再多熬熬,熬幾年,等方嬸嬸的女兒嫁出去就好了。
她比她大,肯定比她先嫁出去的。
曹大橋今年也才三十不到,不可能一直不再娶的,這回好不容易有個人願意嫁進來,雖然是個寡婦,但這事隻怕也是板上釘釘,不好更改的了。
天要下雨,爹要娶人,這種事,外人哪裏能多管的?
宋秋也隻能安慰安慰苗香,讓她看開點,不會那麽糟的。
苗香也知道這事改不了,不管怎麽說,日子總要過的,所以眼淚也收得很快。
宋秋見她不哭了,便趁勢不著痕跡的問道:“我剛才聽著棗花說什麽村長奶奶悄悄罵你爹,這事咋回事?難道大橋叔總是打罵你?”
苗香不知想到什麽,忙搖頭,“沒有,我爹不打我的。”
張棗花卻急了,“明明就打了,阿秋姐是好人,她又不會出去亂說的,苗香你何必隱瞞,你爹就是打你了嘛,我總是看到你身上有紅印子,那不是打得掐的能是啥?上回村長奶奶看見,不是就拉了你問了?雖然我不知道你怎麽跟村長奶奶說的,但村長奶奶下晌就往你家去找你爹說話去了,我可看見的,村長奶奶準是罵他了,你不也說,你爹後來就不打你了嘛。”
苗香直搖頭,又急,滿臉都通紅起來,看著宋秋連連道:“沒有沒有,我爹不打我的。”
“那就是現在不打了嘛,從前那可是打過的!”張棗花不服氣,她早就看不慣大橋叔打苗香了,當爹的打自己女兒,真是沒出息。
就跟她爹一樣,自個沒出息,就知道拿她撒氣。
她額頭上,雖然被頭發蓋遮住了,可還有一道印子呢,那就是她爹一腳踹的她撞到的,她一直都記著呢!
苗香卻直搖頭,顯然不肯多說這個。
宋秋看著,直覺這打可不是什麽好打。
但也沒接著問,隻安慰苗香道:“你也別怕後娘進門你日子會不好過,到時候你要是被欺負,就來告訴我,我給你找個事做,讓你掙工錢回家,那樣你奶奶和你爹就不會看著你被欺負了。”
苗香聽得雙眼一亮,“真的?阿秋姐姐你真願意給我活計做?”
她也能進作坊做工的話,一天就有二十文呢。
不不不,她年紀小,跟大人們一樣可不行,十文,有十文也是好的,她也是滿足的,一定會好好幹的。
宋秋摸摸她的頭,點頭道:“真的真的,要是你被欺負了,就來找我就是了。”
她起心想幫幫這個丫頭,一是因為那個預感,所以憐惜這個小丫頭。
二也是因為苗香雖然年紀小,但幹活卻是很厲害的,不比一般婦人差。
瞧她家那菜園子,可是都是苗香拾掇的,菜長得多好?
聽說曹奶奶在作坊做工不得空,家裏的衣服活計這些那都是苗香一肩挑的。
請她做工,可不是虧本買賣。
其實她說出這個話,是想看看苗香會不會跟她吐露實情的,她也才好知道她的預感是不是真的。
結果這小丫頭一聽她願意請她做工,高興得跟什麽似的,蹦蹦跳跳的回家去,一點沒想著提這茬。
或許還是覺得不好開口,不敢開這個口吧。
畢竟,她是外人。
村長奶奶那回,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
既然說了不打了,可前幾天怎麽還有那紅印子呢?
宋秋不由歎了一口氣,覺得這事,還真是讓人有些揪心。
“阿秋,你站這兒幹啥呢?”跟老鄧氏說完話的老袁氏出來,見孫女站在門口一動不動,不由問道。
宋秋回頭,“沒啥,奶說完話了?走吧,去客棧,吃了晚飯,二表叔他們還得回去呢。”
“這天黑得更早就,是得早點吃了晚飯好叫他們趕路回家。”
見沒事,老袁氏點點頭,走出院子,祖孫倆一起下了緩坡,往村外去。
“幸好你舅公家離得近,他兩個走得快也就兩刻鍾的功夫就能到家。”
“我還正想問問你二表叔呢,前兒說那事,不曉得成了沒成。”
老袁氏惦記著這事,腳步邁得飛快。
一會兒功夫,祖孫倆就到了客棧。
袁華兩口子正在收拾茶棚,楊大連和陶東平兩個跟著在幫忙。
老袁氏一到就往袁華跟前去,問他道:“成啊,你前兒說那事,昨兒回去可聽著好消息了?”
宋秋看她奶這急得,笑笑,也不過去湊熱鬧,提步往客棧裏頭去。
王氏和李氏兩個正在廚房裏忙得熱火朝天的,看著也不像是在做自家吃的飯,那又是水煮魚又是火爆肥腸泡椒黃辣丁的,也不像是楊老爺他們要吃得菜。
宋秋一問,才知道今兒有新客住宿,先才那點剛剛住進來的。
這會兒,可不就是在給客人弄晚飯送去嘛。
難怪,她就說外頭車馬棚看著好像多了幾匹馬來著。
宋秋便擼了袖子幫忙,給楊老爺那邊做晚飯送去,忙活好了,自家好吃飯。
外頭,袁華聽得大姑問,先擱下了手裏的活,讓老袁氏坐下來,笑著就道:“成了成了!昨兒回去聽大嫂那麽一說,我們兩口子也是為大平高興呢!”
“雖然離得有些遠,但那姑娘確實是不錯的,合該也是大平的緣分到了,他是老大,他的親事成了,底下幾個也能接著說起來,我爹昨兒個高興得都多喝了兩口酒呢!”
“還專門叫我給大姑你帶話,女方那邊定下了冬月初二看家,那天大姑可一定要家來幫襯幫襯呢!”
苗香抹掉眼淚,也不怕宋秋,宋秋姐姐是好人,她奶還在宋秋姐姐的作坊做工呢。
“已經定下了,我奶說了,看個好日子,在過年前就把方嬸嬸討進來,到時候過年好熱鬧些。”
往前,從來都是他們三個人,現在多出兩個人,可不就是熱鬧嘛。
她還聽姨奶奶跟奶奶說呢,那方嬸嬸還年輕,身體不錯,嫁進來準是還能生養的。
到時候,給爹生個兒子。
奶奶就盼著孫子呢,所以高興得不行,巴不得快點將人討進來,明年就抱孫子。
她是女娃,總是要嫁出去的,又不能給曹家傳繼香火。
也不是每個奶奶都像袁奶奶那樣好的。
宋秋姐姐能留在家裏招贅。
其實,她想說,她也願意的。
可惜,奶奶不會願意。
如今,她隻盼著在弟弟沒出生前,奶奶會護著她多一些,不讓那方嬸嬸的女兒打她欺負她。
她再多熬熬,熬幾年,等方嬸嬸的女兒嫁出去就好了。
她比她大,肯定比她先嫁出去的。
曹大橋今年也才三十不到,不可能一直不再娶的,這回好不容易有個人願意嫁進來,雖然是個寡婦,但這事隻怕也是板上釘釘,不好更改的了。
天要下雨,爹要娶人,這種事,外人哪裏能多管的?
宋秋也隻能安慰安慰苗香,讓她看開點,不會那麽糟的。
苗香也知道這事改不了,不管怎麽說,日子總要過的,所以眼淚也收得很快。
宋秋見她不哭了,便趁勢不著痕跡的問道:“我剛才聽著棗花說什麽村長奶奶悄悄罵你爹,這事咋回事?難道大橋叔總是打罵你?”
苗香不知想到什麽,忙搖頭,“沒有,我爹不打我的。”
張棗花卻急了,“明明就打了,阿秋姐是好人,她又不會出去亂說的,苗香你何必隱瞞,你爹就是打你了嘛,我總是看到你身上有紅印子,那不是打得掐的能是啥?上回村長奶奶看見,不是就拉了你問了?雖然我不知道你怎麽跟村長奶奶說的,但村長奶奶下晌就往你家去找你爹說話去了,我可看見的,村長奶奶準是罵他了,你不也說,你爹後來就不打你了嘛。”
苗香直搖頭,又急,滿臉都通紅起來,看著宋秋連連道:“沒有沒有,我爹不打我的。”
“那就是現在不打了嘛,從前那可是打過的!”張棗花不服氣,她早就看不慣大橋叔打苗香了,當爹的打自己女兒,真是沒出息。
就跟她爹一樣,自個沒出息,就知道拿她撒氣。
她額頭上,雖然被頭發蓋遮住了,可還有一道印子呢,那就是她爹一腳踹的她撞到的,她一直都記著呢!
苗香卻直搖頭,顯然不肯多說這個。
宋秋看著,直覺這打可不是什麽好打。
但也沒接著問,隻安慰苗香道:“你也別怕後娘進門你日子會不好過,到時候你要是被欺負,就來告訴我,我給你找個事做,讓你掙工錢回家,那樣你奶奶和你爹就不會看著你被欺負了。”
苗香聽得雙眼一亮,“真的?阿秋姐姐你真願意給我活計做?”
她也能進作坊做工的話,一天就有二十文呢。
不不不,她年紀小,跟大人們一樣可不行,十文,有十文也是好的,她也是滿足的,一定會好好幹的。
宋秋摸摸她的頭,點頭道:“真的真的,要是你被欺負了,就來找我就是了。”
她起心想幫幫這個丫頭,一是因為那個預感,所以憐惜這個小丫頭。
二也是因為苗香雖然年紀小,但幹活卻是很厲害的,不比一般婦人差。
瞧她家那菜園子,可是都是苗香拾掇的,菜長得多好?
聽說曹奶奶在作坊做工不得空,家裏的衣服活計這些那都是苗香一肩挑的。
請她做工,可不是虧本買賣。
其實她說出這個話,是想看看苗香會不會跟她吐露實情的,她也才好知道她的預感是不是真的。
結果這小丫頭一聽她願意請她做工,高興得跟什麽似的,蹦蹦跳跳的回家去,一點沒想著提這茬。
或許還是覺得不好開口,不敢開這個口吧。
畢竟,她是外人。
村長奶奶那回,也不知道是怎麽回事。
既然說了不打了,可前幾天怎麽還有那紅印子呢?
宋秋不由歎了一口氣,覺得這事,還真是讓人有些揪心。
“阿秋,你站這兒幹啥呢?”跟老鄧氏說完話的老袁氏出來,見孫女站在門口一動不動,不由問道。
宋秋回頭,“沒啥,奶說完話了?走吧,去客棧,吃了晚飯,二表叔他們還得回去呢。”
“這天黑得更早就,是得早點吃了晚飯好叫他們趕路回家。”
見沒事,老袁氏點點頭,走出院子,祖孫倆一起下了緩坡,往村外去。
“幸好你舅公家離得近,他兩個走得快也就兩刻鍾的功夫就能到家。”
“我還正想問問你二表叔呢,前兒說那事,不曉得成了沒成。”
老袁氏惦記著這事,腳步邁得飛快。
一會兒功夫,祖孫倆就到了客棧。
袁華兩口子正在收拾茶棚,楊大連和陶東平兩個跟著在幫忙。
老袁氏一到就往袁華跟前去,問他道:“成啊,你前兒說那事,昨兒回去可聽著好消息了?”
宋秋看她奶這急得,笑笑,也不過去湊熱鬧,提步往客棧裏頭去。
王氏和李氏兩個正在廚房裏忙得熱火朝天的,看著也不像是在做自家吃的飯,那又是水煮魚又是火爆肥腸泡椒黃辣丁的,也不像是楊老爺他們要吃得菜。
宋秋一問,才知道今兒有新客住宿,先才那點剛剛住進來的。
這會兒,可不就是在給客人弄晚飯送去嘛。
難怪,她就說外頭車馬棚看著好像多了幾匹馬來著。
宋秋便擼了袖子幫忙,給楊老爺那邊做晚飯送去,忙活好了,自家好吃飯。
外頭,袁華聽得大姑問,先擱下了手裏的活,讓老袁氏坐下來,笑著就道:“成了成了!昨兒回去聽大嫂那麽一說,我們兩口子也是為大平高興呢!”
“雖然離得有些遠,但那姑娘確實是不錯的,合該也是大平的緣分到了,他是老大,他的親事成了,底下幾個也能接著說起來,我爹昨兒個高興得都多喝了兩口酒呢!”
“還專門叫我給大姑你帶話,女方那邊定下了冬月初二看家,那天大姑可一定要家來幫襯幫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