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門親事說得遠,其中本來就是有向氏娘家嫂子的妹妹何氏牽的這個頭。


    今兒女方上門看家,自然要何氏帶著一起來才合適的。


    王家今兒來的,除了當事人王秀雲,還有她爹娘,和叔伯嬸嬸並兩個堂兄弟和嫂子,加起來浩浩蕩蕩的一群人,坐了兩輛牛車來的,看著就熱鬧。


    女方上門看家,不嫌人多,撐的就是熱鬧,就是要給男方看清楚的,我家人多,閨女嫁過來可不是你好欺負的,所以,得對我們家閨女好,要不然娘家人都殺上門來,你可吃不消。


    這都是規矩,因此,這樣的日子裏,不管女方那邊來多少人,男方家可都是不好多說什麽,高高興興的要招待的。


    當然,一般都是有分寸的,不至於七大姑八大姨的啥都往男方家湊著來,那人太多了,男方家置辦飯菜也淘神。


    結親結的是兩姓之好,可不是打架來的,差不多的就得了。


    像王家這兩對叔伯嬸嬸,兩對哥哥嫂子,正是恰好,不多不少,也能叫男方看到女方那邊的人力。


    向氏摘了圍裙從灶屋抽身出來,和袁成一起跟在袁栓子老孟氏後頭,招呼著王家眾人往堂屋裏去。


    一溜的人進了堂屋,一下子就把堂屋坐了個滿滿當當,幸好條凳擺得夠,兩個人坐一根三個人坐一根的,擠一擠的倒也恰好。


    兩個火盆燒得火紅火紅的,堂屋裏暖和得緊。


    老孟氏笑嗬嗬的熱情招呼著王家人吃果子吃瓜子。


    由何氏做中,相互給兩家人各自都介紹了介紹人,這是大平誰誰誰的,那是秀雲誰誰誰的,叫大家都認個臉熟。


    然後就是一番擺閑,擺些家長裏短,更能拉近關係的。


    宋秋坐在門邊的位置,看著滿屋子的人說得熱鬧,覺得有趣得很,偷偷瞧了一眼那王家姑娘,皮膚雖黑了些,但一雙大眼睛有神得緊,看著就是個爽快人,這樣的人啊,會來事,一般都好相處。


    大表哥娶這樣的表嫂,嗯,不錯不錯的。


    大人們說話,像她這樣的小姑娘是插不進嘴的,沒看兩個正主當事人,都老老實實的坐著安靜聽嘛。


    宋秋聽了好一會兒都是些家長裏短嘮嗑的,沒說啥正事,門口坐著又透風,幹脆就偷偷溜出了堂屋,往灶屋去了。


    灶屋裏向氏不在,兩把手就剩陳氏和向氏的嫂子,正忙活著。


    人都來了,差不多也到飯點了,該是要張羅擺席開飯的了。


    宋秋就口頭指揮著陳氏把水煮魚給做了出來。


    袁華帶著袁二平麻溜的擺桌子板凳,人多,堂屋裏全擺不下,但天冷總不能在院子裏頭吃的,所以昨兒就收拾出來了東邊那間要拿來給袁大平做新房的屋子,裏頭大,擺上兩桌都是正好的。


    剩下一桌,自家人就擺在灶屋裏,不妨事。


    桌子擺排好了,袁梅梅姐妹兩個就麻溜的擺碗筷,家裏沒有這麽多碗筷的,都是往隔壁鄰居去借了的。


    然後就是上菜。


    端個菜也不會髒了衣服,宋秋麻溜的幫著從灶屋往外頭出菜去。


    今兒袁家的飯菜張羅得不小氣,每桌都是大盆水煮魚,大盆蘿卜燉紅燒肉,大盆幹菌燉雞,再配上幾大碗家常小菜的,把桌子擺得滿滿當當,用料又足,也沒吝嗇油,看著就是上得台麵的。


    這招待客的席麵,放哪家比,都是出得手的。


    因此,王家人上了桌,瞧著這菜色,心裏就是不住滿意的。


    特別是王父王母,那日相看,隻是就近看了向氏和袁大平,覺得人不錯,今兒看家,見袁家人口雖多,袁大平這輩兄弟就是三個,妯娌過日子,但看著就是和睦的。穀


    又見袁家青磚搭土胚房的混搭,但收拾的幹淨明亮,看著就是個適合過日子的好家。


    再看這菜色,整治得這麽好,袁家人臉上情真意切的,一點都沒有充胖子的,就證明,這點席麵,袁家是辦得出來的。m.23sk.


    說的袁家日子算是殷實的,這就一點沒錯了。


    閨女嫁過來,他們也能放心了。


    一頓飯吃下來,王家人都很滿意,也格外感受到了袁家人的熱情。


    飯後,再一起坐回堂屋裏擺閑時,何氏先前被王母拉著說了幾句悄悄話的,這會兒就照那意思,開始打著話頭就勢讓兩家提起了婚期的事。


    兩邊都有意,一切水到渠成的,有商有量的,一點沒扯故套。


    最後,定下了明年秋收後的好日子,聘禮照十裏八村的規矩來就是,聘金王家也隻提了五兩,也表明到時候會給王秀雲陪嫁轉來的。


    王家日子並不難過,王父王母都是疼愛這個能幹的長女的,說是要陪嫁轉來,那自然是做不得假的。


    兩邊賓主盡歡,商定妥了婚事,王家人就要告辭離去了。


    袁家這邊,將早就準備好的看家紅封妥貼給到了王母手裏,到時候由王母自個轉給今兒來看家的這些人就是。


    這也是風俗規矩,女方上門看家,雙方滿意大喜,男方這邊是要意思意思給女方那邊來的看家人封紅封的。


    紅封不在厚,一般規矩,兩文四文六文的雙數,就是那麽個意思吉利而已。


    包括第一次上門的王秀雲,也由向氏親熱的拉了她的手,塞給了她一個紅封,這表示著男方這邊對女娃的滿意。


    當然,給王秀雲的這個紅封就要比那些紅封多些的。


    女方那邊走了,時候不早了,宋秋他們也要告辭回家了。


    袁家人送出來,宋秋趕著騾車和胡家的牛車同行。


    一路出了楊槐村,往盤石鎮方向去。


    同路這一段,為了方便多說說話,所以胡袁氏是坐到騾車上來的,


    宋秋趕著車,就聽得裏頭她奶和姨奶奶嘀嘀咕咕的說得熱鬧得緊。


    一會兒說這裏,一會兒說哪裏的,


    說著說著,不知咋的就說到了她的親事上。


    就聽得胡袁氏壓低了聲音的一句,“我說大姐,這要招贅你眼睛可要放亮點,別亂七八糟的都給招回來了,到時候防不勝防呐!這些日子,我們那頭也沒少人往我跟前來說這個事的,我都給拒絕了。


    你說你放出這風聲來,這事還是得快要有個準的,要不然,惦記的人多著哩!要說我……”


    劈裏啪啦嘰嘰咕咕,一連串不帶停的。


    聽得宋秋是一腦門的無語。


    幸好,鬆山河到的也快,胡袁氏就坐回自家牛車上往家回了,要不然,再聽一路的,宋秋耳朵都嗡嗡嗡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娘發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樹洞裏的秘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樹洞裏的秘密並收藏嬌娘發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