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晴了好些日子的,昨夜倒下起了雨,雖然下得小,但一直到天亮才漸停。


    滿地都是濕意,夾帶著陣陣寒風,冷得人直打哆嗦,真是窩在溫暖的被窩裏就不想起床的一天。


    宋秋在被窩裏拱來拱去,那真是鼓足了好大的勇氣,掀開被子,跳出來,冷得發抖,麻溜的將衣裳都套上,然後下床穿鞋子,前後動作,一氣嗬成,沒用到十息功夫。


    那衣裳裹在身上,起初這會子,還是透心涼一點都不暖和的。


    宋秋也不怕什麽沒風度的,幹脆又翻了一件小夾襖子穿在了裏頭,這才覺得身上暖了點。


    雙手窩在一起湊到嘴邊連哈了幾口熱氣,又搓了搓手,宋秋抬腳往外頭去。


    開了門,就見先起了一會兒的阿靈蹲在灶屋門口,正端著碗漱口。


    阿靈身上還是昨兒那一身,沒加衣裳,腳上的鞋子還是沒加棉花的。


    李氏王氏給大家張羅做衣裳這些的時候,做鞋子都是貼了棉花做了一雙的,穿著暖和。


    但阿靈嫌穿著不輕巧,也不怕冷,就沒穿,梨花那護新的,頭兩天覺得腳冷都穿上了呢。


    今兒這麽冷,阿靈還不想著要穿棉花鞋。


    宋秋便忍不住說了一句。


    幾口呼呼呼漱口完的阿靈擦了嘴,聽著話,起身就望過來道:“這叫啥冷,換做從前我待那地兒,這會兒早就已經下雪了,地上雪堆得厚厚的,每天寒風刮得呼呼的,出門要不捂臉,鐵定給你吹個糙餅子出來來,那才叫冷呢!我那都捱得過去,這算啥?”


    “阿秋姐姐你可別擔心我,你這小身板的,自個多穿點暖和點才好咧!”


    宋秋聽著,想著阿靈這說的,倒像是前世東北那邊的,那確實是夠冷的,他們南方的天,比不上。


    見阿靈是真的不覺得這冷有多冷,並不是要風度啥的,宋秋也就不管她了。


    被冷風吹得一哆嗦,趕緊三兩步跳進灶屋裏去,裏頭老袁氏正坐在灶邊烤火,鍋裏燒著熱水,好用來洗漱的。


    “今兒可真冷啊!奶你可多穿點,待會兒到作坊去了,也把火盆都燒上,這凍涼了可不是好受的。”


    老袁氏聽著,就摸摸自己身上,“我穿得厚實著呢!你王嬸給我做的這個夾棉厚襖子厚褲子的,那棉花用得足,我穿著都快挪不動了,暖和著呢!倒是你,像阿靈說的,你這瘦身板,可要多穿些,奶就擔心你呢!”


    往年冷,她還沒穿這麽暖和的夾棉襖子都沒凍壞,今年就更不怕了,倒是孫女,打小身子骨怕冷的,回回冬日裏都要生場病,叫她提心吊膽好一番的。


    年上倒春寒那天氣,孫女就沒挺住大病成那樣,差點沒捱過去,多虧是佛祖保佑呢。


    宋秋也想起原身這小身板確實是有些不太好的,冬日怕冷,總要生場病。


    但今年是她來了,穿得暖和,吃得好,這身體啊,早就補起來了。


    她就是覺得冷而已,其他的可啥都沒有,今年一定不會生病,叫奶再擔心的。


    “我穿得多呢,今兒還多加了件夾襖。”宋秋說著,湊到灶邊掀了一角衣擺給老袁氏看她裏頭的夾襖。


    老袁氏看著,也就放了心。


    今兒這冷的,心口都是冷的,宋秋就想喝碗熱乎乎的麵疙瘩暖和暖和,快速洗漱好,從碗櫃裏拿出半袋白麵來,倒了差不多的在陶盆裏,就開始用溫水調和麵。


    想著張楊也在家,便多倒了不少麵的,一起攪和了,用豬油炒了湯底,煮出滿滿一鍋子麵疙瘩來,再丟進一筲箕鮮翠欲滴的豌豆尖燙熟,撒上一把清油油的蔥花出鍋,頓時,香味撲鼻。


    用陶盆裝了一盆,就叫阿靈端著給張家那邊送去。


    苗氏正好也在弄早飯的,剛準備用張楊昨兒買回來的白麵攤餅子的,見阿靈送了一大盆麵疙瘩來,也就停了手。


    接過去笑著出來跟宋秋這邊吆喝著道了謝,便忙端進上房去。


    天冷,多晾一會兒都怕冷了。


    張楊起了床鑽進上房裏,聽說是阿秋煮的麵疙瘩,當下就忙從苗氏手裏接過一大碗來,蹲在火盆邊吭哧吭哧的大口喝起來。


    吃了早飯,張梨花和阿靈結伴一起出村往客棧去。


    宋秋抱了錢匣子也要和老袁氏一起往作坊去,今兒該給作坊做工的發工錢了。


    關了院門,張楊正好也出來,老袁氏笑著招呼他,“阿楊這是上哪兒去?”


    “我往程家莊走一趟!”張楊笑著答。


    “好咧!去了見著你爹娘了替我問句好。”老袁氏一聽就知道是要去做什麽,忙道。


    張楊點頭應了,又看了宋秋一眼,跟著兩人一起下了緩坡,才分開往村外去。


    老袁氏看著人走遠,扭頭看了看孫女,嘴裏歎道:“這小子,出去跑了幾趟的,這眼看著更是不同了樣,瞧著穩重了不少,那身板壯實的,越來越像他爺爺了!”


    宋秋聽著,明白這爺爺說的是張楊他親爺爺李大錘。


    她那作坊,用的還是李大錘的房子呢。


    張楊長的像李大錘的話,那李大錘也是個壯實的咯,就是不知怎麽一走就是三十幾年,也不說回來瞧瞧的。


    她實在有些好奇,便忍不住問,“奶,那李爺爺是個啥樣的人啊?他當初喜歡冬瓜叔和水芹姑不?”


    要喜歡兒子女兒,怎麽也不可能一走就不回頭,再也不回來哪怕看一眼兒女吧?


    反正她記憶裏,就沒聽說李大錘什麽時候曾回來過。


    老袁氏聽得孫女問李大錘,那個停留他們老姐妹記憶裏三十年了的男人,還是當年的那個模樣,誰也不知他要是能老去,又是個什麽樣。


    她神色就不由有些悵然起來。


    “那是個勤快能幹的人,有他爹手把手傳給他的做飴糖的手藝,那些年呐,十裏八村的都買他做的飴糖,他還常走街串巷的挑擔子去賣的,可不少掙錢呢!”


    “可惜,討個媳婦命薄,進門半年不到就病死了,那時候,可多得是人想著給他說媳婦再討的。”


    “後來也是命裏有這緣分吧,同你鄧奶奶成了親,那是明媒正娶正兒八經辦了的,該差的禮數一樣沒少,也是那時候你南瓜叔還小,你鄧奶奶怕他換個地方不習慣,這才沒搬去李家,叫你李爺爺住到這邊來的。”???.23sk.


    “哪曾想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娘發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樹洞裏的秘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樹洞裏的秘密並收藏嬌娘發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