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家作為盤石鎮有名的大地主,地位不同,知道的消息也更靈通。


    在鎮上還隱隱在傳並不確定的時候,他們就已經知道此事確確實實,不是流言了。


    遇大災大難都要行善事幫助百姓的程家,在程地主的當機立斷下,早已經在不慌不亂的做著準備。


    程家有不少地,佃出去的,沒佃出去的,每年收在糧倉裏存放起來的糧食隻多不少,這都是他們的底氣。


    真要打起來,他們也不怕。


    陳氏就在程大奶奶院裏當差的,知道的消息也更多,一聽估計要打仗了,她心裏就提心吊膽,擔心兒子女兒還有婆婆們得緊。


    這不,十五一早,陳氏就當即求到了程大奶奶跟前。


    早先陳氏就已經跟程大奶奶說過了做到十五就不做了的話,也說了兒子的安排,要在鎮上開個成衣鋪子,到時候還要麻煩程大奶奶幫幫忙的事。


    程大奶奶雖然舍不得陳氏走,但也沒有強留,隻說這過年前也來不及給鋪子開張的,想留陳氏待到二十七八,李冬瓜可以先歸家。


    但陳氏聽說要打仗了,那是一刻都呆不下,想回去跟家人待在一起的。


    程大奶奶聽著,便也沒有多加強留,吩咐嬤嬤給陳氏結了工錢,還格外賞了陳氏不少東西,並跟陳氏道等年後鋪子要準備開了有什麽需要幫忙的,隨時來程家找她就是。


    程家也有布莊,成衣鋪子可以盡管在程家的布莊進貨,保證價格周到。


    陳氏心裏感激,恭恭敬敬給程大奶奶行了個禮,謝過程大奶奶如此厚待之後,這才收拾了東西,回到住處,和早就收好東西等著的李冬瓜,一起離了程家,匆匆往鬆山村回。


    老鄧氏知道今兒就是兒子他們歸家的日子,一大早就在家裏望著的,還專門叫苗氏趕天不亮去大集割了一塊肉回來的。


    現下家裏沒有礙眼的人,她想咋個就咋個,不用再瞻前顧後,想東想西的。


    等李冬瓜兩口子回到家,自然是好一番團圓寒暄的,中午做了一桌菜,老袁氏和宋秋也在,熱熱鬧鬧的吃了一頓晌午飯。


    下晌,李冬瓜兩口子就回李家去收拾打掃去了。23sk.


    既歸了李家戶,他們自然是要住在自個的房子裏的。


    張家那房子,是張胡瓜的,他雖認這個弟弟,但可沒有住在張家的道理。


    等收拾妥當了,還要把老鄧氏接過來的。


    李家也是青磚瓦房,地頭寬敞得緊,正房三間,左右還各有兩間屋子,除此之外,灶屋雜物房,後院柴棚豬欄雞圈這些都是齊全得很的。


    早先作坊在這裏,都是打掃幹淨的,也沒有要大收拾的,一個下午的,也就收拾妥當了。


    床鋪這些鋪好,當晚就住回來了,連帶著梨花,也都住了進來,一個人一間屋子,寬敞得很。


    隻老鄧氏,任李冬瓜說了半天,還不肯這就住過去的。


    李冬瓜都急了,說好了要跟著他過的,他都家來了,娘咋就不肯跟兒子一起住?


    老鄧氏自有自的想法,隻道:“等明兒你陪我去一趟縣城,回來我就住過去了。”


    李冬瓜不明白,但聽娘要去縣城,也沒有多問,老實應了。


    娘一把年紀了,還從沒有去過縣城呢,他也沒有去過,現在他身上有銀子,縣城大,鋪子大,正好去縣城置辦一些首飾,到時候給梨花做嫁妝。


    這麽打算著,李冬瓜聽話的上宋家找宋秋說了借騾車的事。


    他知道宋家也有馬車了,但他不會趕馬車,還是趕騾車穩當,雖然慢了點。


    宋秋一見冬瓜叔回來鄧奶奶就將去縣城的事提上了日程,這麽急的,也是有要緊事呢。


    想著縣城有啥?


    有個在大牢裏蹲著的張老豆。


    她看著自家奶奶一點都不意外好像知道啥情況的,也是暗暗羨慕這兩好姐妹關係鐵呢。


    便讓李冬瓜把有蓬的騾車趕了去,還把一把鑰匙給了李冬瓜,這是她在縣裏買的那宅子的鑰匙,裏頭床鋪這些都鋪上的,為的就是等上元節去了方便。


    這騾車一早出發,不管辦不辦事,晚上都趕不回來的,有地方住,可比住客棧妥當。


    李冬瓜一聽宋秋還在縣裏頭買了宅子呢,也是暗歎丫頭出息能幹,也沒客氣,想著頭回去縣城,人生地不熟的,有個落腳處,自然比愣頭愣腦的找客棧住的好,就笑著接過了鑰匙收了起來。


    第二日天不亮,李冬瓜就趕著騾車來拉上了穿得厚厚實實的老鄧氏離開了村子,往縣城去了。


    陳氏和梨花也跟在騾車上,宋秋早就答應過梨花的,等李冬瓜兩口子從程家回來,就不讓她做工了,回家去,好好陪著爹娘過日子,享享這團圓。


    畢竟,年一過,匆匆一晃,梨花就要嫁人了,到時候,娘家再怎麽近,也是不一樣的了。


    但她們娘倆不去縣城,隻是順一趟路,要去平安大集,置辦上柴米油鹽的回家,還打算買上幾塊肉,雖然臘月都過半了,但醃上幾天,緊著熏,也是趕得上在除夕之前把臘肉熏好的。


    到了平安大集外頭,把母女倆放下,騾車就繼續往前去。


    梨花挽著陳氏的胳膊,母女倆一起下小道往平安大集去,梨花一邊嘰嘰喳喳的跟陳氏說著話,然後把自己這大半年攢的銀錢昨兒阿秋一起給她的都獻寶似的拿出來給陳氏,“娘拿著待會置辦東西!”


    她以為爹娘身上沒銀錢的,頭回爺爺的後事都是哥哥拿得銀子回來的,剩下的,還得給爹娘還了這十年的契,也不知道夠不夠。


    陳氏看著女兒手心裏的錢袋子,心裏欣慰得緊,沒多說家裏有個錢匣子的事,隻摸摸女兒的頭,道:“這銀錢你自己收好了,等出嫁了留著壓箱底,這當媳婦了可不一樣,要得是花用的地方,手裏頭沒銀子可不行,家裏你不用擔心,我跟你爹,手裏頭有銀子!”


    梨花聽著,也沒有多想,隻以為是程家奶奶賞的,畢竟,昨兒娘他們回來,她也看到的,娘帶回來不少東西,說都是程大奶奶給的呢。


    這邊母女倆進了大集買買買。


    那邊李冬瓜母子倆一路過了盤石鎮,繼續往前,緊趕慢趕的,路上還停下來吃了幹糧,終於在半個下午的,順利進入了東陵縣的城門。


    雖第一次來,但一條大道走到黑的,也不至於迷路。


    可進了城門,李冬瓜就有些懵圈了,這一條條四通八達的街道,可真分不清哪兒跟哪兒。


    李冬瓜一頭蒙,想著趕了一路了,娘都累了,該好好歇歇,也先不管別的了,找了人打聽了玉祥坊簪花胡同,先去歇歇再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娘發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樹洞裏的秘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樹洞裏的秘密並收藏嬌娘發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