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秋知道曹婆子母子被趕出了村,也是鬆了一口氣,一點都不同情。
隻是想著那個小草,到底也是可憐人。
以為出了火坑,卻沒曾想是落入了個更厲害的火坑,最後還直接送了命。
真是叫人唏噓。
不過各人都有各人的緣法,這都是命。
要說什麽遺憾當初早一點沒救一救小草的,那也沒有。
畢竟,這世上可憐的人何其多,她哪裏幫的過來?
沒有小草,也會有別人的。
果不然,不過幾天,就聽人說曹婆子母子在她妹妹的村子裏順利落了戶安了家,還又買了一個將將八歲的小丫頭回來做童養媳。
人家的日子好好的,根本沒有因為沒了一個小草而改變什麽。
唯一不同的,就是這曹家母子再不是鬆山村的人了,大家眼不見心不煩,任曹家母子繼續作去吧!
老袁氏也常念叨,惡人自有惡人磨,總會有報應的。
他們就等著看惡人的下場就是了。
所幸這話也不假,不過半個月不到,就得了大棗村那邊傳出來的風聲。
那曹婆子新買的小丫頭是個性子烈的,受不了曹大橋齷齪的動手動腳,又是個有主意的,跟小草這樣被欺負著長大的又不同。
一邊暫且忍受著,一邊偷偷摸摸的在曹婆子那裏順走了自己的賣身契,還順便偷走了曹婆子藏的銀子,當晚趁曹大橋睡著了,直接在床上丟了個火把,然後人就跑了。
本來要不是曹婆子的妹夫跟大棗村的村長是隔房又隔房的堂兄弟,曹婆子又咬牙拿了二兩銀子賄賂,大棗村的村長是不會同意他們母子落戶大棗村的。
畢竟,這可是被對麵鬆山村趕出來的人。
所以即便同意留下了,也隻準曹婆子母子在村尾偏得不能再偏的地方住下,正好又是年久失修的茅草屋子。
因此等曹婆子聽到動靜衝出來的時候,那都是茅草的,燒得多快?
她根本來不及進去救人,隻能撕心裂肺的吆喝著村人來幫忙救火。
可離著村子太遠,等小馬氏的兩個兒子帶著村人們趕過來時,別說曹大橋那屋了,整個茅草院子都被火蛇子給吞沒了去。
天亮之後,便在一堆殘煙廢墟之中看到了一具燒得不能再焦的木炭人。
曹婆子悲痛欲絕,當即就昏死了過去。
這一昏,就再沒有醒過來,每天說著胡話,藥湯喝了又喝也不見效,整個人迷怔了,一直喊著大橋大橋的。
小馬氏忙著給侄兒草草操辦了後事,又忙著照料病倒的姐姐,可沒有時間去追究那一跑了之的小媳婦。
至於村裏人,就更沒有多管閑事去管這個事了。
而曹婆子一直病著不見好,花了不少銀子抓藥,不隻小馬氏她男人,就是兩個兒子都有意見了。
他們家也不富裕,貼了這麽多銀錢進去,沒道理還要白白接著往裏貼的,這可是個無底洞,要拖垮他們家啊!
沒辦法,小馬氏還是要在這個家過活的,就隻能狠下心看著兒子把病得不省人事的親姐姐給丟到村尾去自生自滅。
而病得這麽重的曹婆子被丟出去自生自滅,結果可想而知。
不過兩天,有人經過村尾,就發現了她硬邦邦的屍體。
最後,小馬氏還是帶著兒子將人給隨便挖了個坑埋了。
後來鬆山村眾人聽說這些事的時候,都是忍不住搖頭,歎一句,果然人呐,做壞事是有報應的。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呐!
……
老袁氏喝了兩貼藥,心裏不去想那些事了,自然也就好了。
就抽空往胡家去了一趟。
等初七,宋秋要去鎮上拜年,帶著阿靈趕著馬車一起往鎮上去。
雖然宋秋隻是一個小姑娘,但宋文知夫婦是真的把她當親妹妹一樣看待的,所以今兒專門騰出空來,隻為招待她的。
宋秋把拜年禮送上,幾人一起落座,沈氏便喚了兒子和女兒上前來喊小姑姑。
今兒也沒有多的人,就宋秋阿靈和宋文知一家四口在一起,樂樂嗬嗬的吃了一頓飯。
飯罷坐在一起喝喝茶消消食,宋秋便趁機提起想讓宋文知幫忙尋尋看,認識的有沒有什麽會做些藥膳調理身體之類的女醫嬤嬤的。
“女醫?”宋文知一聽倒愣住了。
宋秋便即道:“也不一定非要醫術多麽厲害的,會簡單的調理身體做些藥膳之類的就成,大哥也知道,我奶快五十了,我就想有個人在她身邊,周到些她的身子。”23sk.
宋文知這般一聽就明白了宋秋的用意,思忖片刻,也不隱瞞,“這樣的可不好找,一般大戶人家都需要這樣的人,若是有合適的,早就請回家裏輕易是不會放人走的,而像其他的,倒也不會到別人家裏去。”
宋秋也知道這樣的女醫不好找,聽著也不遺憾,隻請道宋文誌幫忙留意一番,若是有合適的,可一定得幫她定下。
宋文知點頭表示沒問題,沈氏也跟著應了會替她留意的。
宋秋也不急,提過了這個事有個底就行了,又陪著沈氏說了好一會兒話,逗了宋珍珍,見時間差不多了,這才起身告辭。
因她還未成親,在宋文知兩口子跟前本就是妹妹,所以離去時,沈氏還非得給她壓了紅封,連帶著阿靈都有。
宋秋推拒不過,就笑眯眯的接下了。
出了同方藥鋪,也沒有別的地方要去,便直接回家了。
宋秋坐在馬車裏,看著街上好些鋪子開工早的已經開張了,如糧油鋪之類的。
想著剛才聽宋文知說的消息,自除夕停了交戰,昌樂國大軍便在嶺南關外駐紮著,暫時還沒有進攻的意思。
他們東陵縣這邊到底離著還有好大一段,隻要嶺南關不破,他們就沒事。
該過的日子還是要過的。
其他人不緊不慌的開了張,甜點鋪子也不能就關了門不做,回去就知會鄒氏幾個回鎮上來,準備準備,後兒也開張吧。
初六一過,走親訪友的氣氛已然就淡了些,官道上來往的人就少了好些。
阿靈一邊同宋秋說著話,一邊趕著車。
馬車晃晃悠悠的行在路上,也沒有急著趕路。
這幾天的天氣都挺好的,風也不大,宋秋就掀了車簾子坐在車門邊,跟阿靈說話倒也近些。
隻是想著那個小草,到底也是可憐人。
以為出了火坑,卻沒曾想是落入了個更厲害的火坑,最後還直接送了命。
真是叫人唏噓。
不過各人都有各人的緣法,這都是命。
要說什麽遺憾當初早一點沒救一救小草的,那也沒有。
畢竟,這世上可憐的人何其多,她哪裏幫的過來?
沒有小草,也會有別人的。
果不然,不過幾天,就聽人說曹婆子母子在她妹妹的村子裏順利落了戶安了家,還又買了一個將將八歲的小丫頭回來做童養媳。
人家的日子好好的,根本沒有因為沒了一個小草而改變什麽。
唯一不同的,就是這曹家母子再不是鬆山村的人了,大家眼不見心不煩,任曹家母子繼續作去吧!
老袁氏也常念叨,惡人自有惡人磨,總會有報應的。
他們就等著看惡人的下場就是了。
所幸這話也不假,不過半個月不到,就得了大棗村那邊傳出來的風聲。
那曹婆子新買的小丫頭是個性子烈的,受不了曹大橋齷齪的動手動腳,又是個有主意的,跟小草這樣被欺負著長大的又不同。
一邊暫且忍受著,一邊偷偷摸摸的在曹婆子那裏順走了自己的賣身契,還順便偷走了曹婆子藏的銀子,當晚趁曹大橋睡著了,直接在床上丟了個火把,然後人就跑了。
本來要不是曹婆子的妹夫跟大棗村的村長是隔房又隔房的堂兄弟,曹婆子又咬牙拿了二兩銀子賄賂,大棗村的村長是不會同意他們母子落戶大棗村的。
畢竟,這可是被對麵鬆山村趕出來的人。
所以即便同意留下了,也隻準曹婆子母子在村尾偏得不能再偏的地方住下,正好又是年久失修的茅草屋子。
因此等曹婆子聽到動靜衝出來的時候,那都是茅草的,燒得多快?
她根本來不及進去救人,隻能撕心裂肺的吆喝著村人來幫忙救火。
可離著村子太遠,等小馬氏的兩個兒子帶著村人們趕過來時,別說曹大橋那屋了,整個茅草院子都被火蛇子給吞沒了去。
天亮之後,便在一堆殘煙廢墟之中看到了一具燒得不能再焦的木炭人。
曹婆子悲痛欲絕,當即就昏死了過去。
這一昏,就再沒有醒過來,每天說著胡話,藥湯喝了又喝也不見效,整個人迷怔了,一直喊著大橋大橋的。
小馬氏忙著給侄兒草草操辦了後事,又忙著照料病倒的姐姐,可沒有時間去追究那一跑了之的小媳婦。
至於村裏人,就更沒有多管閑事去管這個事了。
而曹婆子一直病著不見好,花了不少銀子抓藥,不隻小馬氏她男人,就是兩個兒子都有意見了。
他們家也不富裕,貼了這麽多銀錢進去,沒道理還要白白接著往裏貼的,這可是個無底洞,要拖垮他們家啊!
沒辦法,小馬氏還是要在這個家過活的,就隻能狠下心看著兒子把病得不省人事的親姐姐給丟到村尾去自生自滅。
而病得這麽重的曹婆子被丟出去自生自滅,結果可想而知。
不過兩天,有人經過村尾,就發現了她硬邦邦的屍體。
最後,小馬氏還是帶著兒子將人給隨便挖了個坑埋了。
後來鬆山村眾人聽說這些事的時候,都是忍不住搖頭,歎一句,果然人呐,做壞事是有報應的。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呐!
……
老袁氏喝了兩貼藥,心裏不去想那些事了,自然也就好了。
就抽空往胡家去了一趟。
等初七,宋秋要去鎮上拜年,帶著阿靈趕著馬車一起往鎮上去。
雖然宋秋隻是一個小姑娘,但宋文知夫婦是真的把她當親妹妹一樣看待的,所以今兒專門騰出空來,隻為招待她的。
宋秋把拜年禮送上,幾人一起落座,沈氏便喚了兒子和女兒上前來喊小姑姑。
今兒也沒有多的人,就宋秋阿靈和宋文知一家四口在一起,樂樂嗬嗬的吃了一頓飯。
飯罷坐在一起喝喝茶消消食,宋秋便趁機提起想讓宋文知幫忙尋尋看,認識的有沒有什麽會做些藥膳調理身體之類的女醫嬤嬤的。
“女醫?”宋文知一聽倒愣住了。
宋秋便即道:“也不一定非要醫術多麽厲害的,會簡單的調理身體做些藥膳之類的就成,大哥也知道,我奶快五十了,我就想有個人在她身邊,周到些她的身子。”23sk.
宋文知這般一聽就明白了宋秋的用意,思忖片刻,也不隱瞞,“這樣的可不好找,一般大戶人家都需要這樣的人,若是有合適的,早就請回家裏輕易是不會放人走的,而像其他的,倒也不會到別人家裏去。”
宋秋也知道這樣的女醫不好找,聽著也不遺憾,隻請道宋文誌幫忙留意一番,若是有合適的,可一定得幫她定下。
宋文知點頭表示沒問題,沈氏也跟著應了會替她留意的。
宋秋也不急,提過了這個事有個底就行了,又陪著沈氏說了好一會兒話,逗了宋珍珍,見時間差不多了,這才起身告辭。
因她還未成親,在宋文知兩口子跟前本就是妹妹,所以離去時,沈氏還非得給她壓了紅封,連帶著阿靈都有。
宋秋推拒不過,就笑眯眯的接下了。
出了同方藥鋪,也沒有別的地方要去,便直接回家了。
宋秋坐在馬車裏,看著街上好些鋪子開工早的已經開張了,如糧油鋪之類的。
想著剛才聽宋文知說的消息,自除夕停了交戰,昌樂國大軍便在嶺南關外駐紮著,暫時還沒有進攻的意思。
他們東陵縣這邊到底離著還有好大一段,隻要嶺南關不破,他們就沒事。
該過的日子還是要過的。
其他人不緊不慌的開了張,甜點鋪子也不能就關了門不做,回去就知會鄒氏幾個回鎮上來,準備準備,後兒也開張吧。
初六一過,走親訪友的氣氛已然就淡了些,官道上來往的人就少了好些。
阿靈一邊同宋秋說著話,一邊趕著車。
馬車晃晃悠悠的行在路上,也沒有急著趕路。
這幾天的天氣都挺好的,風也不大,宋秋就掀了車簾子坐在車門邊,跟阿靈說話倒也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