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來了鎮上一趟,宋秋索性就買了不少米糧和番薯澱粉裝車拉回去,車不走空嘛。


    一路回到客棧,剛好吃午飯的點。


    茶棚裏稀稀拉拉有七八個客人,客棧裏隻得一桌人坐了。


    年後開張的生意,每天都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不打光棍,但也沒有年前那般好。


    宋秋看著,並不急,叫孟超群這一批好生跟陶正他們學著,大家安心做事,反正工錢照發。


    老袁氏先不知道,這廂見了,卻忍不住擔心。


    就這生意,能養活這麽多人嗎?


    不過她當下也沒有露出來,打算等晚上再跟孫女談談。


    吃過中飯,老袁氏溜達著回村裏去,宋秋打算趕著馬車去農莊上看看。


    初八開了工,這麽幾天了,她還沒有去過呢,正好把拉回來的番薯澱粉送過去。


    如今來往的人少,擺在攤上的酸辣粉套裝賣不走,蘿卜幹這些也賣的少,宋秋便幹脆暫時撤了這攤子的。


    不過這裏進項沒有了,方誨那裏需要的粉條這些還沒斷呢,再加上一些小販三五兩天的來拿貨。


    所以莊子上的作坊可停不得。


    再說粉條做出來也耐放,做在那裏也不怕賣不出去放壞了。


    她剛要跳上車座坐著,突然身後有人喊,“宋姑娘。”


    宋秋回頭,見李覓在廊下笑望著她,“李公子啊,不知李公子有何吩咐?”


    李覓負著一手,一個人出來的,並沒有帶那兩個隨從,“某從房裏窗口望到河那麵的村落倚在青山綠影下,瞧著格外的靜謐,左右無事,便想去走走看看,李楊不在,宋姑娘正好也是那村裏的,不知有沒有空給某引個路?”


    一個陌生人,突兀進村,要沒有村裏的人帶著,的確招眼。


    李覓說得合情合理,神情也看不出什麽,好像就真的隻是對那村落的靜謐感興趣似的。


    但宋秋卻心中一跳。


    這才幾天呢,應該沒有那麽快就查到鬆山村上頭來了吧?


    這是真的單純的就想逛逛村裏,還是別有目的?


    她有些擔心,但又不能表露出什麽來,隻笑道:“李公子想去我們村裏走走啊?好咧,我給你帶路。”


    遂把送番薯澱粉去作坊的事交給阿靈去了。


    李覓也沒有多帶人,就自己一個人,跟著宋秋一起,閑庭若步的往村裏去。


    他今年已經二十有五,比宋秋足足大了十一歲的,且早娶了世子妃,連嫡子都有了。


    他並不好女色,對宋秋這個小姑娘也並沒有什麽多餘的想法,但到底男女有別,他也知道避嫌,隻幾步後頭綴著,並不跟宋秋並排走。


    宋秋不知道他到底想幹什麽,便真如他說的是到村裏走走看看那樣,一邊走,一邊給他做向導,介紹村裏的事物。


    “這邊這條小路是順著平安大集去的,有時候我們難得去鎮上,要添置個什麽或者賣點什麽瓜菜的,就去這平安大集,近便,比走大路要近不少的。”


    “這老槐樹幾十年了,我們村裏的人啊沒事都喜歡坐在這樹底下說話擺閑。”


    “往左手邊這緩坡上去,喏,那幢竹屋小院兒就是我家,沿著小河溝那條路往上,就是上鬆山的路,我們都是從那裏上山,打柴撿山貨什麽的。”


    “往右手邊就是進村的路了。”


    李覓很有耐心的聽著,時不時插上一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鬆山豪邁俊秀,山巒疊翠,襯得這村落格外的靜謐怡然,恍若世外桃源一般,是個適合定居的好地方啊!”


    宋秋抿嘴不好意思的笑,“李公子太誇張了,荊州府山多,靠山落著的村子多著呢,我們村算起來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小村子罷了,哪有你說得這麽好!”3sk.


    “是嗎?我是真覺得這村子不錯呢,若不然,也養不出李楊和宋姑娘這樣的人呢,”


    李覓也笑,“李楊我就不說了,隻說宋姑娘,小小年紀,開客棧,開鋪子,還創得一手好菜色,那豆瓣醬,幹辣椒,粉條,等等等等,那都不是一般小姑娘能辦到的,如此,不是更能說明姑娘的與眾不同了嘛。”


    被人誇該怎麽反應?


    自然是謙虛了。


    謙虛使人進步嘛。


    “哪裏哪裏,這世上厲害的人太多了,我這點算個啥呀,李公子可不要太誇獎我,當心我聽得飄飄然都不知自己姓甚名誰了。”


    李覓被她這話給逗樂了,爽朗的笑了好一番才收了口,卻是沒接著這話再說。


    兩人往村裏走去,難免就遇上了村裏人。


    有人跟宋秋打招呼,宋秋也笑著喊人。


    大家都不忙,好些人聚在一家院子裏頭說話擺閑,消磨時間。


    見宋秋領著個不認識的人進村來,雖然好奇,但也沒人湊上來多問什麽。


    見李覓穿著不凡,隻想著說不得是來跟宋秋談生意的人,他們可不好去打擾,萬一壞了宋秋的事呢。


    李覓瞧著這一派景象,不由道:“我看你們村子似乎不大,應該沒多少戶人家吧?這一家一家的院子挨在一起,看著倒挺好的,遠親不如近鄰,這話不假。”


    聽到這話,宋秋飛快看了他一眼,心裏有幾分確定了。


    她也沒有隱瞞,左右這又不是秘密,一問就能問出來的,就恍若不知一般的如常回道:“嗯,是不大,我們村統共就二十五戶人家呢,大家相處得都挺好的。”


    李覓就道:“這也要一村之長當得好才行,我去過不少地方,也見過有些村子人家少還爭嘴鬥架不和睦的呢,遠比不上你們村這和諧的氣氛,”


    宋秋應了一聲,覺得他應該還有下文。


    果然,就聽得他語氣一轉,道:“你們村長家是哪一戶?既然來了,左右無事,也應該去拜訪一番才是。”


    堂堂常山王世子,哪需得著去拜訪什麽村長?


    這番宋秋是真的確定了,這人十有八九是探得了消息,知道他們鬆山村正好二十五戶,又都是當年從南邊逃難過來安家的。


    這是專門來探虛實的。


    宋秋想著李楊說的太公那不急不慌的仿佛就等著人上門的話,眼珠子一轉,也沒有猶豫,抬手指了前頭的一戶,“喏,那就是我們村長家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娘發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樹洞裏的秘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樹洞裏的秘密並收藏嬌娘發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