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個年,青磚的價格依舊沒降,宋秋也有預料,所以不覺得有什麽,跟磚瓦窯子那邊定好了青磚和瓦片到時間送上門來。
前幾日去鎮上尋摸到的一個專門精於建宅子的匠工也到了位,安排著村裏壯勞力們,風風火火的就開始整起了地基來。
工錢跟劉家一樣,十五文,包兩頓飯。
雖是一樣,但夥食可不一樣。
宋秋不差這點,要讓大家幹得有勁,所以肉管夠吃,保證不虛著大家。
這麽多人做工,做飯就是個大工程,她們家不像劉家媳婦妯娌多,忙得過來,所以便請了村裏幾個婦人來負責做飯,工錢十文,也包吃。
正好,幾個婦人都是跟她一起做了鹽菜自家吃的。
宋秋看著最開始做的鹽菜按壇子裏這幾天了,也可以抓出來做做看了,便決定做梅菜扣肉。
也是為教他們了,這又是肉菜,香得很,做給幹活的人吃吃也正好。
前世在她的老家,梅菜扣肉叫燒白,那可是每家每戶酒席必備的一道菜。
一碗十塊燒白,一桌就是一碗,剛好一人一塊。
要是哪家的酒席沒有燒白這道菜的話,那可一定是會被吃席的人說的。
那一口大鍋裏混著蒸出來的燒白,味道可比自家單做那麽一份兩份的好吃太多。
宋秋算了算幹活的人,一口氣打算直接就做個二十碗的。
起早杜傳福買回來的食材中就剛好有一大塊五花肉,二十來斤的樣子,肥瘦相間,做燒白最好了。
幾個婦人知道她這就要做那什麽梅菜扣肉了,一個個的可是瞪大眼睛來看到底怎麽做的呢。
特別是滿菊,周五斤見鹽菜做出來了,都念叨幾天了呢。
今兒學了,她明兒就買肉回去做。
老袁氏和老鄧氏知道要做那啥燒白了,也來湊熱鬧。
被這麽多雙眼睛唰唰看著,宋秋也不慌,把一整塊的五花肉洗幹淨,分成一塊一塊的,放入大鍋中煮,水要沒過肉,加入少許酒去腥,再放些大蔥段和薑片。
煮過兩刻鍾就差不多了,宋秋用筷子叉出煮好的肉,放在案上涼半刻鍾。
然後在肉皮上抹一層白酒,接著再均勻抹上醬油,多抹幾層上色。
醬油是專門叫杜傳福買的鋪子裏的陳年老醬油,這顏色更深,就相當於後世的老抽了。
滿菊幾個就看到她抹了一遍又一遍的醬油,一邊幫著上手來抹,一邊忍不住好奇,“阿秋,這抹這麽多醬油不會鹹嗎?”
宋秋搖頭,“不會不會,你們回頭自己做了,也要這樣多抹幾層的,這才好上色,到時候蒸出來才好看又香。”
幾人聽著,點點頭,繼續看宋秋怎麽做的。
抹完醬油後,宋秋在洗幹淨的鍋內熱油,小心抓著肉內裏這麵,把肉皮放進鍋裏炸至肉皮起皺。
那次次啦啦的油濺著,看得滿菊幾個都怕她炸著手,但見宋秋麵不改色,那油一點不往她手上濺的,看著熟練得很呢。
老鄧氏就禁不住的誇,“我記得阿秋她娘那會兒這灶上手藝也好的很,阿秋比她娘還好呢!瞧這一手一手的!”
老袁氏聽著便也笑,“梅娘做菜是好吃,但還是阿秋腦子好使,同樣的東西都能叫她給做出花來呢!”
滿菊幾人也都是點頭。
“就是,咱們一天三不離的圍著灶台轉的,可就想不到這肉還能這樣做呢,這又是煮又是擦酒抹醬油,還用油炸的,不知道做出來是個啥好味道呢!”
“肯定好吃!我現就聞著香得不得了呢!”
宋秋聽著眾人的話,笑了笑,話不多說,把炸過的肉一一放入煮肉的湯裏泡上,泡個半刻鍾,再拿起來,便見肉皮呈現出琥珀色的皺褶。
然後晾涼,不著急,涼點更好切片。
晾肉的時間宋秋就開始調醬汁,用醬油和白糖再加少量醋拌勻待用,再切點老薑沫備用。
把抓出來的鹽菜用水過上一遍,軟和些更好切,要切得細細的,鋪底到時候蒸出來更好下飯。
眾人看著這一步一步的,隻覺得麻煩,苗氏不禁道:“這都快趕上辦酒席了。”
宋秋聽得這話,便笑,“還別說,這道梅菜扣肉啊,可不就是擺席麵好嗎?又好吃又經看,放席麵絕對有麵兒啊!”
李發旺的媳婦成花一聽這話,眉心就是一動,“我家下個月要給我爹辦六十壽酒,阿秋說這燒白真行,那到時候席麵就給弄一道!阿秋可得麻煩你教你大勺爺做一下啊。”
村裏辦酒請掌勺都是請黃大勺的,畢竟都是一個村裏的,不便宜外人嘛。
黃大勺十裏八村的掌了幾十年的勺了,要說做別的不行,那辦席麵他可是閉著眼睛都能整的。
宋秋可不敢小看這專門辦席的掌勺,雖是大鍋菜吧,但那味道可是別有一番滋味,別人想弄還弄不出來呢。
她忙擺手,“我哪敢教大勺爺爺呐,該是我向他學習才對!”
“你這丫子還謙虛咧!你大勺爺可是都誇了你做菜手藝好的!那在鬆山客棧吃過的人都誇呢!等回去我就跟他說一聲,你不怕麻煩願意教給他,他肯定高興學呢!這給人辦席麵,多道手藝,到哪都吃香啊!”成花笑眯眯道。
黃大勺收得那徒弟就是她小兒子,兩家關係本就親近,她兒子將來還要給黃大勺兩口子養老送終的,所以她跟黃大勺也說的上話的。
宋秋嘿嘿笑了笑,“隻要大勺想學這個菜,我保管教他就是,順道還能多教幾個適合做席的菜!”
“那可這麽說定了啊!回去我就帶話給他!”成花很是高興,她兒子可是黃大勺徒弟,他學會了以後也會教給他的。
要做二十碗燒白,需要的鹽菜不少,滿菊幾個見宋秋說著話,便都上手幫忙來切,就是切細而已,他們一看就會。
等把鹽菜切好,再把鹽菜用白糖,醋,薑蒜末拌一拌。
好了又坐下擺閑了一會兒,宋秋摸著肉涼得差不多了,就開始切肉了。
她先上手,給幾人示範,把肉切成片,保證每一片的厚薄都一樣。
這厚度其實就看各人的喜好了,厚一點的,蒸得軟乎乎的,一口吃在嘴裏,那滿足感別提了。
一般酒席上的都厚不了,溜溜的一薄片,為的是節約成本嘛,但薄薄的吃起來也是不錯的。
宋秋就愛吃厚的,所以切得大半指甲蓋兒厚一塊一塊的。
她起先就估摸著分好了的,一塊肉剛好能切十片,剛好就是一碗。
滿菊幾個看她切了一會兒,就學著她那樣也拿了一塊肉切了起來。
前幾日去鎮上尋摸到的一個專門精於建宅子的匠工也到了位,安排著村裏壯勞力們,風風火火的就開始整起了地基來。
工錢跟劉家一樣,十五文,包兩頓飯。
雖是一樣,但夥食可不一樣。
宋秋不差這點,要讓大家幹得有勁,所以肉管夠吃,保證不虛著大家。
這麽多人做工,做飯就是個大工程,她們家不像劉家媳婦妯娌多,忙得過來,所以便請了村裏幾個婦人來負責做飯,工錢十文,也包吃。
正好,幾個婦人都是跟她一起做了鹽菜自家吃的。
宋秋看著最開始做的鹽菜按壇子裏這幾天了,也可以抓出來做做看了,便決定做梅菜扣肉。
也是為教他們了,這又是肉菜,香得很,做給幹活的人吃吃也正好。
前世在她的老家,梅菜扣肉叫燒白,那可是每家每戶酒席必備的一道菜。
一碗十塊燒白,一桌就是一碗,剛好一人一塊。
要是哪家的酒席沒有燒白這道菜的話,那可一定是會被吃席的人說的。
那一口大鍋裏混著蒸出來的燒白,味道可比自家單做那麽一份兩份的好吃太多。
宋秋算了算幹活的人,一口氣打算直接就做個二十碗的。
起早杜傳福買回來的食材中就剛好有一大塊五花肉,二十來斤的樣子,肥瘦相間,做燒白最好了。
幾個婦人知道她這就要做那什麽梅菜扣肉了,一個個的可是瞪大眼睛來看到底怎麽做的呢。
特別是滿菊,周五斤見鹽菜做出來了,都念叨幾天了呢。
今兒學了,她明兒就買肉回去做。
老袁氏和老鄧氏知道要做那啥燒白了,也來湊熱鬧。
被這麽多雙眼睛唰唰看著,宋秋也不慌,把一整塊的五花肉洗幹淨,分成一塊一塊的,放入大鍋中煮,水要沒過肉,加入少許酒去腥,再放些大蔥段和薑片。
煮過兩刻鍾就差不多了,宋秋用筷子叉出煮好的肉,放在案上涼半刻鍾。
然後在肉皮上抹一層白酒,接著再均勻抹上醬油,多抹幾層上色。
醬油是專門叫杜傳福買的鋪子裏的陳年老醬油,這顏色更深,就相當於後世的老抽了。
滿菊幾個就看到她抹了一遍又一遍的醬油,一邊幫著上手來抹,一邊忍不住好奇,“阿秋,這抹這麽多醬油不會鹹嗎?”
宋秋搖頭,“不會不會,你們回頭自己做了,也要這樣多抹幾層的,這才好上色,到時候蒸出來才好看又香。”
幾人聽著,點點頭,繼續看宋秋怎麽做的。
抹完醬油後,宋秋在洗幹淨的鍋內熱油,小心抓著肉內裏這麵,把肉皮放進鍋裏炸至肉皮起皺。
那次次啦啦的油濺著,看得滿菊幾個都怕她炸著手,但見宋秋麵不改色,那油一點不往她手上濺的,看著熟練得很呢。
老鄧氏就禁不住的誇,“我記得阿秋她娘那會兒這灶上手藝也好的很,阿秋比她娘還好呢!瞧這一手一手的!”
老袁氏聽著便也笑,“梅娘做菜是好吃,但還是阿秋腦子好使,同樣的東西都能叫她給做出花來呢!”
滿菊幾人也都是點頭。
“就是,咱們一天三不離的圍著灶台轉的,可就想不到這肉還能這樣做呢,這又是煮又是擦酒抹醬油,還用油炸的,不知道做出來是個啥好味道呢!”
“肯定好吃!我現就聞著香得不得了呢!”
宋秋聽著眾人的話,笑了笑,話不多說,把炸過的肉一一放入煮肉的湯裏泡上,泡個半刻鍾,再拿起來,便見肉皮呈現出琥珀色的皺褶。
然後晾涼,不著急,涼點更好切片。
晾肉的時間宋秋就開始調醬汁,用醬油和白糖再加少量醋拌勻待用,再切點老薑沫備用。
把抓出來的鹽菜用水過上一遍,軟和些更好切,要切得細細的,鋪底到時候蒸出來更好下飯。
眾人看著這一步一步的,隻覺得麻煩,苗氏不禁道:“這都快趕上辦酒席了。”
宋秋聽得這話,便笑,“還別說,這道梅菜扣肉啊,可不就是擺席麵好嗎?又好吃又經看,放席麵絕對有麵兒啊!”
李發旺的媳婦成花一聽這話,眉心就是一動,“我家下個月要給我爹辦六十壽酒,阿秋說這燒白真行,那到時候席麵就給弄一道!阿秋可得麻煩你教你大勺爺做一下啊。”
村裏辦酒請掌勺都是請黃大勺的,畢竟都是一個村裏的,不便宜外人嘛。
黃大勺十裏八村的掌了幾十年的勺了,要說做別的不行,那辦席麵他可是閉著眼睛都能整的。
宋秋可不敢小看這專門辦席的掌勺,雖是大鍋菜吧,但那味道可是別有一番滋味,別人想弄還弄不出來呢。
她忙擺手,“我哪敢教大勺爺爺呐,該是我向他學習才對!”
“你這丫子還謙虛咧!你大勺爺可是都誇了你做菜手藝好的!那在鬆山客棧吃過的人都誇呢!等回去我就跟他說一聲,你不怕麻煩願意教給他,他肯定高興學呢!這給人辦席麵,多道手藝,到哪都吃香啊!”成花笑眯眯道。
黃大勺收得那徒弟就是她小兒子,兩家關係本就親近,她兒子將來還要給黃大勺兩口子養老送終的,所以她跟黃大勺也說的上話的。
宋秋嘿嘿笑了笑,“隻要大勺想學這個菜,我保管教他就是,順道還能多教幾個適合做席的菜!”
“那可這麽說定了啊!回去我就帶話給他!”成花很是高興,她兒子可是黃大勺徒弟,他學會了以後也會教給他的。
要做二十碗燒白,需要的鹽菜不少,滿菊幾個見宋秋說著話,便都上手幫忙來切,就是切細而已,他們一看就會。
等把鹽菜切好,再把鹽菜用白糖,醋,薑蒜末拌一拌。
好了又坐下擺閑了一會兒,宋秋摸著肉涼得差不多了,就開始切肉了。
她先上手,給幾人示範,把肉切成片,保證每一片的厚薄都一樣。
這厚度其實就看各人的喜好了,厚一點的,蒸得軟乎乎的,一口吃在嘴裏,那滿足感別提了。
一般酒席上的都厚不了,溜溜的一薄片,為的是節約成本嘛,但薄薄的吃起來也是不錯的。
宋秋就愛吃厚的,所以切得大半指甲蓋兒厚一塊一塊的。
她起先就估摸著分好了的,一塊肉剛好能切十片,剛好就是一碗。
滿菊幾個看她切了一會兒,就學著她那樣也拿了一塊肉切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