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走了多遠,去了多久,總有人在盼著你歸家呢。
離得近了,宋秋看清了老袁氏的樣子,心裏更是軟得一塌糊塗,“奶奶!我回來了!”
阿靈也跟著招手,“奶奶!我也回來啦!”
“總算是回來了!”老袁氏遠遠就看著兩個身影像,走近了,還真是,不由鬆了一口氣。
“這一去就是十天,胡瓜他們咋樣了?應該沒事吧?”
她想著總也不該被砍頭了,要真是砍頭了,冬瓜該會扶著棺材回村裏來的,隻不能就瞧著阿秋兩個了。
“沒事!本是被判了流放的,像其他人,昨兒就流放上路了,不過李楊哥跟著常山王世子上戰場立了功,求了世子幫忙說情看能不能免了流放換別的罪刑呢!這會兒世子已經上京了,估摸著要等一個月才能有消息,所以胡瓜叔他們還得在牢房裏待著,我們就先回來了。”
宋秋上了緩坡,扶著老袁氏一起往家走。
已經竣工的新宅子,高高的一排青磚紅瓦的圍牆擋住了裏頭的景象,防止了在外的窺探視線。
正中的朱漆大門看著格外氣派。
就這一道門,先前送來,就花了她小五十兩銀子呢!
現下裝上了看著,別說,還真得勁!
一邊問老袁氏,“奶,你搬回來了住哪啊?”
這沒暖房的新宅,可是不好先住進去的。
老袁氏聽著這一出出的,張南瓜等人被流放了,她有些悵然。
好好的看著長大的孩子,沒想到啊,最後都落了這個下場。
但幸好李楊打仗立了功,胡瓜他們可能免了被流放,她心裏又是高興。
胡瓜一家要是能沒事,老姐姐心裏也痛快些。
李楊這孩子,看不出來啊!
還真是能耐。
“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我住你胡瓜叔家呢,那天你胡瓜嬸兒他們被帶走的急,家裏亂糟糟的,你村長爺爺幫忙把門給看住了,我瞧著家具都送來了,房子也竣工了,所以幹脆就搬回來住了!就近看著,我安心些!”
她說著一邊往張家院門進去,一邊又道:“不是說了銀子不夠先置辦上一些眼前需得著的就是了?咋拉回來這麽多?這一排排倒座房裏都沒擺下呢!”
阿靈挽了老袁氏另一邊,聞言就道:“奶你可是不知道,那家具行裏的家具看著真是件件都好看,要不是銀子不夠,還真是恨不得全都搬回來呢!”
老袁氏一聽,“那幸好是銀子不夠,真全搬回來,咱家用得了?就這些,我晚上睡覺都不踏實呢!還是你村長爺爺,喊了村裏人晚上都驚醒些,這要是被強人來給偷了去,那可虧死了要!
不過這件件都好看那是真的,那天拉回來都快看花我的眼了,村裏大家都說好看呢!這得是花了不少銀子吧?”
孫女手裏多少銀子她知道,當下就有些愁,這全花光了不知還夠不夠?
大友叔是有見識的,當時看了就說那可都是啥黃花梨木的,貴著呢!
這銀子要都沒了,村裏大家夥的工錢還沒結呢!
她身上攢的所有銀子也就夠付了程師傅的工錢。
“咱們這片,哪來的強人?”宋秋不由笑:“也沒花多少銀子!這家具行的東家是嫂嫂的娘家哥哥,讓了很多利,全部算下來,少了百十兩銀子呢!我就是看著實惠,才沒忍住,幹脆置辦了這麽多呢!”
“這些,也夠把差不多的都布置下來了,其他的空著的,咱家暫時也用不上。”
老袁氏一聽,點點頭,那就好,孫女辦事有數,她放心。
“那可得好好謝謝你大哥和嫂嫂,人家這麽幫咱們,咱得識好歹知感恩。”
“是,奶奶說的在理,我省得的!等咱們家辦暖房酒,大哥他們也要來的,到時候我親自下廚,給他們另做好吃的!”
老袁氏又是點頭:“得是!你大哥和嫂嫂就愛吃點新奇的,你既是能做,那可得好好做!”
“對了,這房子也竣工了,我見你半晌不回來,就向你村長爺爺問了好日子了,最近的一個大吉日就是四月十六,你看這日子咋樣?”
十六,還有十一二天,怎麽著也夠準備了。
“行的!就這日子吧!待會兒我先去跟大勺爺爺問一聲,看看這天有沒有人請他,再吆喝一聲大家,明兒給建房子的工錢結了,請大家夥十六全部上門來吃席!”
老袁氏點頭,“那既是定了日子,趕明兒也給你舅公姨奶奶他們帶了信去,叫他們記著日子,早點來!”
說著,老袁氏想到什麽,拉著宋秋,忍不住道:“阿秋,暖房那天,我還想留你姨奶奶和舅公住一晚。”
“從前咱們家窄,地方就那點大,床就那點小,就是想留他們歇都沒辦法,如今咱們家建了新房子,那房間多的,一人住一個房間都住不完,所以,我就想讓他們留著住一晚,好好的耍一耍,不用像從前一樣,吃了中飯就著急忙慌的要趕著回家免得天黑了趕夜路。”
宋秋聽著,也是有些感慨。
她想起前世小時候來,那時候逢事逢年節的跟著奶奶走人戶,那都是所有親戚全聚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必要得在人家裏歇上一晚,擺不完的龍門陣,到第二日吃了飯,才各自散去回家的。
走人戶,走的就是一個熱鬧。
起早去,貪黑回,著急忙慌的,本就不常見的親戚們還真是沒多少時間坐在一起清清閑閑的慢慢說話的。
她忙道:“行!都聽奶的!咱家如今這麽多房間呢!想留多少人住都住得開的!”
祖孫十天不見,有好多話的絮絮叨叨的說不夠似的。
眼見著天慢慢快黑透了,宋秋才趕忙拉著阿靈往村裏去。
先去了黃家。
黃大勺兩口子帶著徒弟今兒正給人去辦了席,那家人遠,這也才剛進門不久。
提了兩個席上的扣碗帶回來,一家三口正在吃飯呢。
見宋秋兩個來了,黃大勺一家少不得要問問張胡瓜他們的情況。
畢竟村裏人都知道了宋秋那日是跟著去了縣城的,一直沒回來呢。
宋秋忙將事情說了。
黃大勺聽了沒被砍頭,也是鬆了一口氣,便又招呼兩人吃飯。
大勺奶奶也忙要去給兩人拿碗拿筷。
宋秋趕緊擺手,“我剛從縣裏回來,才吃過飯沒一會兒呢!你們吃著!別經由我們,我就是來問問大勺爺你十六那天可得空,我家那天辦暖房酒,請大勺爺掌勺辦席呢!”
離得近了,宋秋看清了老袁氏的樣子,心裏更是軟得一塌糊塗,“奶奶!我回來了!”
阿靈也跟著招手,“奶奶!我也回來啦!”
“總算是回來了!”老袁氏遠遠就看著兩個身影像,走近了,還真是,不由鬆了一口氣。
“這一去就是十天,胡瓜他們咋樣了?應該沒事吧?”
她想著總也不該被砍頭了,要真是砍頭了,冬瓜該會扶著棺材回村裏來的,隻不能就瞧著阿秋兩個了。
“沒事!本是被判了流放的,像其他人,昨兒就流放上路了,不過李楊哥跟著常山王世子上戰場立了功,求了世子幫忙說情看能不能免了流放換別的罪刑呢!這會兒世子已經上京了,估摸著要等一個月才能有消息,所以胡瓜叔他們還得在牢房裏待著,我們就先回來了。”
宋秋上了緩坡,扶著老袁氏一起往家走。
已經竣工的新宅子,高高的一排青磚紅瓦的圍牆擋住了裏頭的景象,防止了在外的窺探視線。
正中的朱漆大門看著格外氣派。
就這一道門,先前送來,就花了她小五十兩銀子呢!
現下裝上了看著,別說,還真得勁!
一邊問老袁氏,“奶,你搬回來了住哪啊?”
這沒暖房的新宅,可是不好先住進去的。
老袁氏聽著這一出出的,張南瓜等人被流放了,她有些悵然。
好好的看著長大的孩子,沒想到啊,最後都落了這個下場。
但幸好李楊打仗立了功,胡瓜他們可能免了被流放,她心裏又是高興。
胡瓜一家要是能沒事,老姐姐心裏也痛快些。
李楊這孩子,看不出來啊!
還真是能耐。
“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我住你胡瓜叔家呢,那天你胡瓜嬸兒他們被帶走的急,家裏亂糟糟的,你村長爺爺幫忙把門給看住了,我瞧著家具都送來了,房子也竣工了,所以幹脆就搬回來住了!就近看著,我安心些!”
她說著一邊往張家院門進去,一邊又道:“不是說了銀子不夠先置辦上一些眼前需得著的就是了?咋拉回來這麽多?這一排排倒座房裏都沒擺下呢!”
阿靈挽了老袁氏另一邊,聞言就道:“奶你可是不知道,那家具行裏的家具看著真是件件都好看,要不是銀子不夠,還真是恨不得全都搬回來呢!”
老袁氏一聽,“那幸好是銀子不夠,真全搬回來,咱家用得了?就這些,我晚上睡覺都不踏實呢!還是你村長爺爺,喊了村裏人晚上都驚醒些,這要是被強人來給偷了去,那可虧死了要!
不過這件件都好看那是真的,那天拉回來都快看花我的眼了,村裏大家都說好看呢!這得是花了不少銀子吧?”
孫女手裏多少銀子她知道,當下就有些愁,這全花光了不知還夠不夠?
大友叔是有見識的,當時看了就說那可都是啥黃花梨木的,貴著呢!
這銀子要都沒了,村裏大家夥的工錢還沒結呢!
她身上攢的所有銀子也就夠付了程師傅的工錢。
“咱們這片,哪來的強人?”宋秋不由笑:“也沒花多少銀子!這家具行的東家是嫂嫂的娘家哥哥,讓了很多利,全部算下來,少了百十兩銀子呢!我就是看著實惠,才沒忍住,幹脆置辦了這麽多呢!”
“這些,也夠把差不多的都布置下來了,其他的空著的,咱家暫時也用不上。”
老袁氏一聽,點點頭,那就好,孫女辦事有數,她放心。
“那可得好好謝謝你大哥和嫂嫂,人家這麽幫咱們,咱得識好歹知感恩。”
“是,奶奶說的在理,我省得的!等咱們家辦暖房酒,大哥他們也要來的,到時候我親自下廚,給他們另做好吃的!”
老袁氏又是點頭:“得是!你大哥和嫂嫂就愛吃點新奇的,你既是能做,那可得好好做!”
“對了,這房子也竣工了,我見你半晌不回來,就向你村長爺爺問了好日子了,最近的一個大吉日就是四月十六,你看這日子咋樣?”
十六,還有十一二天,怎麽著也夠準備了。
“行的!就這日子吧!待會兒我先去跟大勺爺爺問一聲,看看這天有沒有人請他,再吆喝一聲大家,明兒給建房子的工錢結了,請大家夥十六全部上門來吃席!”
老袁氏點頭,“那既是定了日子,趕明兒也給你舅公姨奶奶他們帶了信去,叫他們記著日子,早點來!”
說著,老袁氏想到什麽,拉著宋秋,忍不住道:“阿秋,暖房那天,我還想留你姨奶奶和舅公住一晚。”
“從前咱們家窄,地方就那點大,床就那點小,就是想留他們歇都沒辦法,如今咱們家建了新房子,那房間多的,一人住一個房間都住不完,所以,我就想讓他們留著住一晚,好好的耍一耍,不用像從前一樣,吃了中飯就著急忙慌的要趕著回家免得天黑了趕夜路。”
宋秋聽著,也是有些感慨。
她想起前世小時候來,那時候逢事逢年節的跟著奶奶走人戶,那都是所有親戚全聚在一起,熱熱鬧鬧的,必要得在人家裏歇上一晚,擺不完的龍門陣,到第二日吃了飯,才各自散去回家的。
走人戶,走的就是一個熱鬧。
起早去,貪黑回,著急忙慌的,本就不常見的親戚們還真是沒多少時間坐在一起清清閑閑的慢慢說話的。
她忙道:“行!都聽奶的!咱家如今這麽多房間呢!想留多少人住都住得開的!”
祖孫十天不見,有好多話的絮絮叨叨的說不夠似的。
眼見著天慢慢快黑透了,宋秋才趕忙拉著阿靈往村裏去。
先去了黃家。
黃大勺兩口子帶著徒弟今兒正給人去辦了席,那家人遠,這也才剛進門不久。
提了兩個席上的扣碗帶回來,一家三口正在吃飯呢。
見宋秋兩個來了,黃大勺一家少不得要問問張胡瓜他們的情況。
畢竟村裏人都知道了宋秋那日是跟著去了縣城的,一直沒回來呢。
宋秋忙將事情說了。
黃大勺聽了沒被砍頭,也是鬆了一口氣,便又招呼兩人吃飯。
大勺奶奶也忙要去給兩人拿碗拿筷。
宋秋趕緊擺手,“我剛從縣裏回來,才吃過飯沒一會兒呢!你們吃著!別經由我們,我就是來問問大勺爺你十六那天可得空,我家那天辦暖房酒,請大勺爺掌勺辦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