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買冰飲子不是還在呢?這就吃了個飯,咱也沒去哪兒啊,怎麽就不見了?”


    幾人趕緊回吃飯的桌子去找,小二正在收桌子,搖頭道:“我這剛過來收,可沒看到錢袋子啊!”


    這飯館人不多,也不鬧哄哄的,就這麽大點地方,剛才真有人撿到錢袋子或者怎麽的,那動靜他們不會不知道。


    且梨花從進來坐下吃飯,也沒起來亂走過。


    錢袋丟了,六神無主的梨花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急得眼睛都紅了。


    宋秋靈光一閃,“你剛才出去送碗,不是被人撞了一下?那會不會是個賊偷啊!”


    “是了!肯定是了!”梨花一愣,反應過來,臉色更急了,“那咋辦?錢袋子被偷了,咋還找的回來啊!你送我的梨花簪子也在裏麵呢!!”


    銀子事小,簪子她得找回來啊!


    幾人忙往飯館外頭去,這會兒正中午,太陽鬥曬,街上人少了許多,一眼望去可數,上哪兒找剛才那個偷兒呢?


    宋秋想著一般賊偷也是要分地兒的,幾乎都是在自己熟悉的片區作案,少有在不熟的地方下手的。


    畢竟熟悉的地方路也熟,得手了立馬就能逃離原地,真要被追,也能找到熟悉的捷徑順利逃脫。


    她四下掃視起來,這一片小飯館茶樓鋪子的居多,街道兩旁攤販也多,要不是現下日頭大,人流肯定是很多的。


    想了想,她提腳往那冰飲攤走去。


    剛才梨花跟人相撞,就是在這攤前不遠,這冰飲攤又常擺在這飯館外頭的,說不得這老板知道些什麽呢?


    “大叔,我們剛才買了你家的甜碗子的,還記得吧?”


    攤老板見宋秋他們一行過來,剛才那來還碗的小姑娘眼眶紅紅的,眼神下意識就閃了閃,“記得,記得,這才多一會兒的事啊。”


    宋秋看分明他瞅梨花那一眼,便直接道:“先才我這妹妹來還你家的碗,回身就跟個瘦小子給撞上了,結果剛剛就發現錢袋子不見了,我們想著那撞人的說不得是個賊偷呢,大叔常在這裏擺攤的,可認識那小子?”


    一邊說,還一邊盯仔細了攤老板的反應。


    見攤老板聽到她說被撞之後錢袋子不見了這話時那神色微變,宋秋就確定,錢袋子肯定是跟那瘦小子脫不了幹係,這攤老板也一定認識那瘦小子。


    就算不認識,肯定也不止一次見過那瘦小子摸了人家錢袋子的。


    她等著看攤老板怎麽說。


    卻見他連連搖頭道:“不認識,不認識。”


    這模樣,可不像不認識的樣子。


    阿靈也看出來了,她最惱恨偷人錢袋的人了,萬一是人家救命救急的銀錢呢?給人家偷了去,這不是害人嘛!


    這攤老板明明認識那賊偷卻隱瞞不說,叫錢袋丟了的人不是要急死?更惱恨!


    她氣呼呼的鼓著腮幫子,撿了地上一個小石頭,注了內力,手指一彈,那石頭就重重的飛向了攤老板麵前的菜板上,還沒了進去,死死的嵌在了菜板上。


    攤老板看個正著,嘴巴就驚出了雞蛋狀。


    “你真不認識?想好了再說啊!要不然,我這下一個石子兒就不知道要往哪裏打了,說不得打在臉上,還是肚子上?”阿靈又撿了個石子兒在手上下丟著,一邊惡狠狠的威脅道。3sk.


    攤老板看著那石子兒被拋來拋去的,再聽著這話,生怕下一刻那石子兒就打穿了他的臉或者肚子,忙一手捂臉,一手捂肚子。


    也是想不到這年紀小小的姑娘這麽厲害呢。


    他不敢再說假話,忙道:“認識認識!我認識!”


    梨花急忙問:“那賊偷是誰?他住哪裏?”


    她得去把錢袋子要回來!


    攤老板歎了一口氣,語氣有些無奈道:“你們往鎮東慈幼堂去就能找到他了,但可別說是在我這兒打聽的啊。”


    聽得出來他是不想說的,隻是迫於阿靈的厲害,膽子小不敢不說。


    慈幼堂?


    怎麽那賊偷是這慈幼堂的?


    多的話攤老板也不肯多說了,宋秋一行便隻好趕車往鎮東去。


    這會兒日頭最烈的時候,街上幾乎沒什麽人,擺攤的攤販都避在了陰涼處。


    馬車打頭,踢踢踏踏的往鎮東去。


    天熱,馬兒也有些憊懶,行的極慢。


    所幸鎮東也不遠,拐兩條街也就到了。


    街口過午太陽就曬過了的胡同口有一處茶攤,宋秋一行把馬車和騾車停過去歇歇,要上一碗涼茶來喝。


    這天太熱了,懟著日頭走這麽一會兒,就熱得受不了了。


    涼茶是薄荷泡的,喝起來涼絲絲的,舒服得緊,宋秋喝了一大口,放下碗來,便跟茶夥計打聽道:“請問小二哥,這慈幼堂往哪兒走啊?離這裏可遠?”


    這會兒茶攤也沒什麽人,茶夥計一手拿著把棕葉扇扇得不停,一手拿著個葫蘆大口灌著涼茶,茶水順著嘴角滑了下來,他趕緊用袖子一把抹了去。


    “你們要去慈幼堂?不遠,就在前頭那條巷子裏,走到頭就是!不過你們去那裏幹甚?那慈幼堂怪乎著呢!”


    阿靈好奇,“慈幼堂不是收容孤兒的地方嗎?怎麽就怪了?”


    “怪著呢!”茶夥計放下葫蘆,看著宋秋幾人,狐疑道:“你們是外地來的吧?不然怎麽不知道呢?”


    “可是外地來的,作甚去這慈幼堂啊?”


    又想著這一行又是馬車又是騾車的,這幾人看著也不是普通人,便又問:“莫不是去行善事的?”


    說著就是直擺手,“哎喲!你們這是老黃曆的消息了吧?這慈幼堂可是連一手創辦了它的馮家都十年沒去管了,你們可打住,去那地兒發善心,可是銀子沒處使不是!”


    這話聽得宋秋幾人更加的迷糊了,便趕緊跟茶夥計打聽起來。


    左右這會兒沒什麽人,茶夥計也樂得同人嘮嗑打發無聊的,便緩緩道來。


    陽平鎮首屈一指的大富戶馮家,做得是釀酒的生意,坐擁一個大酒莊,釀出的酒都銷到了府城去,那是數得上名號的。


    十來年前,馮家的小少爺生了大病,一直好不起來,便有過路的遊道建議馮老爺要多行善事,為兒子積福德。


    馮老爺就這麽一個兒子,自然是沒有不聽的,當下修橋鋪路,搭棚施粥的,但成效不大。


    那遊道便道:貴子年幼,這行善事的對象最好也要落到孩童身上,那福德才能報給貴子。


    馮老爺無有不聽,當下拿銀子出來,辦出了個慈幼堂,將整個鎮上無家可歸的小乞兒還有無父無母的孤兒這些都給收了進去,讓他們有地方可住,有新衣裳可穿,有飽飯可吃。


    如此,馮家小少爺的病還真就慢慢好了起來。


    馮老爺一見,心裏道這慈幼堂還真是對自己兒子有好處的,為了兒子一輩子無病無災,他便花了這個銀子也值得。


    是以,慈幼堂就有規有矩的接著辦了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嬌娘發家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樹洞裏的秘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樹洞裏的秘密並收藏嬌娘發家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