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少,也不像那大村子是非多,宋秋幾人一路進寨子,路上是一個人也沒看見,路過的人家也都緊閉著大門,鄭氏解釋說,這是因為上山常有野豬下來禍害,關著門的人家,家裏男人都是上山去了的,一屋子老小,可不敢開著門。
這裏的住房都是黃泥糊成的,一家青磚瓦房都沒有,便可以想象這個寨子的日子有多艱難。
那毛小花家在最裏麵,就在山腳下,要是野豬下山,第一個禍害的可就是他們家。
興許也是遭遇過,所以她家的院牆都是用石頭壘得高高的,門也是厚厚的一扇粗木門。
鄭氏上前拍門,一邊朝裏麵喊,“小花,小花!在家嗎?”那樣子,顯然是對這裏熟門熟路的了。
“來了!”不大會兒,那破了個洞的木門吱呀一聲,出來一個十來歲的姑娘,姑娘頭發梳的齊整,身上的衣服雖舊但洗的幹幹淨淨的,一看就是個利落人,“表姐你來了?”
說著,才看到鄭氏後頭還跟著幾個人。
不知是誰,但她一眼看到裏頭的袁二平,想到什麽,臉上不由就紅了紅。
鄭氏算起來跟毛小花正是拐了一道彎的表親,從前是沒走動過的,後頭她嫁到西阪村來,離得近,這關係就走動起來了。
毛小花爹娘都沒了,上頭是個哥哥當家,下頭還有一雙弟妹,她哥哥常年都在山上打獵的,多數時候都不在家。
家裏也沒個大人,怕她拘謹,鄭氏就拉了她的手,熱情跟她介紹道:“來,小花,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婆家姑姑,這是她兒子和她外侄女。”
這男方家的情況鄭氏之前就跟細說了一番,她心裏也有個大概的,隻是沒想到昨兒鬆了口,今兒對方家就上門來了。
好在她也是有心理準備的,當下喚了陳氏一聲嬸兒,又衝宋秋和袁二平點點頭,算是招呼,便請了幾人進屋。
然後又飛快讓妹妹去隔壁請堂嬸子過來幫忙待客。
這堂嬸子也聽到動靜了,一聽這話,趕緊就丟下手裏活計過來了。
毛小花招呼著幾人落座,又跑出去抱了幾個碗進來,給他們倒水,忙活一通後,才在堂嬸兒身邊坐下。
自古這上門相看姑娘都是上來倒了茶再準備一桌拿手菜,就沒姑娘的事了,這和男方談的都是父母和親人們,但毛小花這父母過世,大哥又不在家,這般相法,也沒人計較,正好夠仔細相看這毛小花呢!
這毛小花長得五官端正,皮膚雖然不夠白,但模樣看著也俏生,眉眼間也是一副老實像,看著不是那攪事的性格,宋秋挺喜歡她這相貌的,耐看,看著舒服。
更別說陳氏,本就滿意這姑娘的名聲都傳能幹的,這會兒見了人,見她坐的端正,目不斜視,像是個有主意的,這樣的人不怕被人欺負,再看那體態,也是個好生養的,心裏就不由暗暗點了點頭。
毛小花知道對麵的嬸兒和那小姑娘都在打量自個,也不膽怯,任由打量,並不插話。
她堂嬸兒是個會來事兒的,幫著招呼人接著話的是遊刃有餘的,不多會兒下來,就將毛小花這邊想知道的都給打聽的差不多了,當然,也不忘漏漏自己這邊的要求想法什麽的。
相看相看,也隻是相看,自然沒有頭一回見麵就把事給定下來的。
時間也不早了,也不久留,當下鄭氏這個中人就笑著道:“今兒也不早了,我們就先走了,小花啊,趕明兒等你大哥回來了,我再來帶你們上我姑家玩玩去,都不是外人!”
這意思也是很明顯了,等毛家兄妹再上袁家門,那就是正兒八經的看家了,看定了,這親事也就沒得跑了。
毛小花靦腆的笑應了,送宋秋他們出門。
送走了人回去,那堂嬸兒就拉著毛小花的手,指著陳氏他們上門提來的點心,笑道:“這家不錯,這親事要是能成,小花你往後也是有得福享了,你爹娘在天上,也能放心了。”
毛小花想著袁二平的樣子,也是紅著臉笑了笑。
這邊出了毛家寨子,陳氏就忙拉著鄭氏交換消息,“他表嫂,這小花相上二平了嗎?”
鄭氏點點頭,出來前毛小花跟她說了幾句話的,便指著袁二平,笑道:“相上了!我瞧二平這樣兒,準也是相上了吧?”
陳氏笑咧了嘴,“是好姑娘,自然得相上啊!我也看著好極了!”
說著,不忘問宋秋意見,“阿秋你說還行吧?”
宋秋笑應道:“不錯,跟二平表哥挺般配的!”
袁二平不好意思的笑。
陳氏則是開心得很,巴不得親事立馬就能定下呢,“這就等著他們來看家來了,人相上了,看家也準沒問題!”她對自己家還是挺有信心的。m.23sk.
鄭氏點頭應是,“肯定沒問題,小花她大哥都聽小花的,隻要小花點頭,一準沒有問題的!”
陳氏聽著,仿佛就看到了兒媳討進門的熱鬧場麵了。
她是個急性子,風風雨雨的,就這麽個兒子,上心得很。
是以等毛家兄妹找日子來看了家點了頭,她一點沒耽擱,準備上聘禮就托了娘家嫂子當媒人,帶著鄭氏一起和張氏一起就上毛家寨子下聘去了。
她就一個兒子,除了公中拿出來的那份三個平都一樣的聘禮之外,自個攢的也添了好些,聘禮就準備的很是好看。
那邊毛小花見男方聘禮竟給的這樣重,可嚇壞了,接著就是一陣感動。
這聘禮一下,在鄭氏婆媳兩個的幫和下,就看起了日子,將兩人的生辰八字一比對,就定在了冬月初八。
這年頭討媳婦,看重女方,選日子一般都是農忙後,和春耕前的,這樣女方進了門,不用立馬就幹農活,有時間緩衝的。
毛家也滿意這個日子,沒有猶豫就應下了。
後頭便是準備著隻管辦婚事就是了。
這一出出的,動作可是快,袁家兩個孫媳婦前後腳進門,也是樂壞了袁家老兩口。
不過這都是後事了。
先說回眼下,宋秋幾人回了西阪村陳家,陳家的紅辣椒就都摘好了,除此之外,村裏好些人家也都摘了辣椒挑到了陳家來。
杜傳福得了宋秋吩咐的,辣椒摘好,先就上了稱,一一記下來,等宋秋回來結銀錢。
這會兒也就稱了兩家的,還在忙活著呢。
宋秋一回來,就趕緊算賬結銀錢,陳氏帶著袁二平也來幫忙,收完了辣椒,好往家趕。
這裏的住房都是黃泥糊成的,一家青磚瓦房都沒有,便可以想象這個寨子的日子有多艱難。
那毛小花家在最裏麵,就在山腳下,要是野豬下山,第一個禍害的可就是他們家。
興許也是遭遇過,所以她家的院牆都是用石頭壘得高高的,門也是厚厚的一扇粗木門。
鄭氏上前拍門,一邊朝裏麵喊,“小花,小花!在家嗎?”那樣子,顯然是對這裏熟門熟路的了。
“來了!”不大會兒,那破了個洞的木門吱呀一聲,出來一個十來歲的姑娘,姑娘頭發梳的齊整,身上的衣服雖舊但洗的幹幹淨淨的,一看就是個利落人,“表姐你來了?”
說著,才看到鄭氏後頭還跟著幾個人。
不知是誰,但她一眼看到裏頭的袁二平,想到什麽,臉上不由就紅了紅。
鄭氏算起來跟毛小花正是拐了一道彎的表親,從前是沒走動過的,後頭她嫁到西阪村來,離得近,這關係就走動起來了。
毛小花爹娘都沒了,上頭是個哥哥當家,下頭還有一雙弟妹,她哥哥常年都在山上打獵的,多數時候都不在家。
家裏也沒個大人,怕她拘謹,鄭氏就拉了她的手,熱情跟她介紹道:“來,小花,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婆家姑姑,這是她兒子和她外侄女。”
這男方家的情況鄭氏之前就跟細說了一番,她心裏也有個大概的,隻是沒想到昨兒鬆了口,今兒對方家就上門來了。
好在她也是有心理準備的,當下喚了陳氏一聲嬸兒,又衝宋秋和袁二平點點頭,算是招呼,便請了幾人進屋。
然後又飛快讓妹妹去隔壁請堂嬸子過來幫忙待客。
這堂嬸子也聽到動靜了,一聽這話,趕緊就丟下手裏活計過來了。
毛小花招呼著幾人落座,又跑出去抱了幾個碗進來,給他們倒水,忙活一通後,才在堂嬸兒身邊坐下。
自古這上門相看姑娘都是上來倒了茶再準備一桌拿手菜,就沒姑娘的事了,這和男方談的都是父母和親人們,但毛小花這父母過世,大哥又不在家,這般相法,也沒人計較,正好夠仔細相看這毛小花呢!
這毛小花長得五官端正,皮膚雖然不夠白,但模樣看著也俏生,眉眼間也是一副老實像,看著不是那攪事的性格,宋秋挺喜歡她這相貌的,耐看,看著舒服。
更別說陳氏,本就滿意這姑娘的名聲都傳能幹的,這會兒見了人,見她坐的端正,目不斜視,像是個有主意的,這樣的人不怕被人欺負,再看那體態,也是個好生養的,心裏就不由暗暗點了點頭。
毛小花知道對麵的嬸兒和那小姑娘都在打量自個,也不膽怯,任由打量,並不插話。
她堂嬸兒是個會來事兒的,幫著招呼人接著話的是遊刃有餘的,不多會兒下來,就將毛小花這邊想知道的都給打聽的差不多了,當然,也不忘漏漏自己這邊的要求想法什麽的。
相看相看,也隻是相看,自然沒有頭一回見麵就把事給定下來的。
時間也不早了,也不久留,當下鄭氏這個中人就笑著道:“今兒也不早了,我們就先走了,小花啊,趕明兒等你大哥回來了,我再來帶你們上我姑家玩玩去,都不是外人!”
這意思也是很明顯了,等毛家兄妹再上袁家門,那就是正兒八經的看家了,看定了,這親事也就沒得跑了。
毛小花靦腆的笑應了,送宋秋他們出門。
送走了人回去,那堂嬸兒就拉著毛小花的手,指著陳氏他們上門提來的點心,笑道:“這家不錯,這親事要是能成,小花你往後也是有得福享了,你爹娘在天上,也能放心了。”
毛小花想著袁二平的樣子,也是紅著臉笑了笑。
這邊出了毛家寨子,陳氏就忙拉著鄭氏交換消息,“他表嫂,這小花相上二平了嗎?”
鄭氏點點頭,出來前毛小花跟她說了幾句話的,便指著袁二平,笑道:“相上了!我瞧二平這樣兒,準也是相上了吧?”
陳氏笑咧了嘴,“是好姑娘,自然得相上啊!我也看著好極了!”
說著,不忘問宋秋意見,“阿秋你說還行吧?”
宋秋笑應道:“不錯,跟二平表哥挺般配的!”
袁二平不好意思的笑。
陳氏則是開心得很,巴不得親事立馬就能定下呢,“這就等著他們來看家來了,人相上了,看家也準沒問題!”她對自己家還是挺有信心的。m.23sk.
鄭氏點頭應是,“肯定沒問題,小花她大哥都聽小花的,隻要小花點頭,一準沒有問題的!”
陳氏聽著,仿佛就看到了兒媳討進門的熱鬧場麵了。
她是個急性子,風風雨雨的,就這麽個兒子,上心得很。
是以等毛家兄妹找日子來看了家點了頭,她一點沒耽擱,準備上聘禮就托了娘家嫂子當媒人,帶著鄭氏一起和張氏一起就上毛家寨子下聘去了。
她就一個兒子,除了公中拿出來的那份三個平都一樣的聘禮之外,自個攢的也添了好些,聘禮就準備的很是好看。
那邊毛小花見男方聘禮竟給的這樣重,可嚇壞了,接著就是一陣感動。
這聘禮一下,在鄭氏婆媳兩個的幫和下,就看起了日子,將兩人的生辰八字一比對,就定在了冬月初八。
這年頭討媳婦,看重女方,選日子一般都是農忙後,和春耕前的,這樣女方進了門,不用立馬就幹農活,有時間緩衝的。
毛家也滿意這個日子,沒有猶豫就應下了。
後頭便是準備著隻管辦婚事就是了。
這一出出的,動作可是快,袁家兩個孫媳婦前後腳進門,也是樂壞了袁家老兩口。
不過這都是後事了。
先說回眼下,宋秋幾人回了西阪村陳家,陳家的紅辣椒就都摘好了,除此之外,村裏好些人家也都摘了辣椒挑到了陳家來。
杜傳福得了宋秋吩咐的,辣椒摘好,先就上了稱,一一記下來,等宋秋回來結銀錢。
這會兒也就稱了兩家的,還在忙活著呢。
宋秋一回來,就趕緊算賬結銀錢,陳氏帶著袁二平也來幫忙,收完了辣椒,好往家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