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秋發現自己的錢袋不見了,真是樂極生悲。
這會兒她哭都哭不出來了,阿靈和梨花全身上下摸遍了,湊出了一把銅板和一角碎銀子來結了房錢。
三個人才得以出了客棧。
“阿秋,你那錢袋裏有多少銀錢?”梨花隻覺得身上打抖抖,急的!
宋秋幾乎說不出話來了。
她這趟出門,統共帶了四千兩銀子,三千五百兩銀票存了萬通錢莊,取錢的印章她帶著的。
剩下還有五百兩的銀票,以及幾十兩的碎銀子。
碎銀子一路上早就花費完了。
五百兩銀票開幾個客棧的花銷也去了三百兩。23sk.
這次來府城買買買,她就去萬通錢莊又取了一千兩銀子。
自己花了五百多兩銀子,借給阿靈一百兩,梨花五十兩,再加用的,就還剩四張一百兩的銀票,和幾張十兩的銀票以及一些碎銀子。
四張大額銀票照樣給阿靈貼身放著的,除非賊人能把阿靈打昏,要不然也偷不著。
她錢袋裏,就還有四張十兩銀票,和七八兩的碎銀子。
這幾十兩銀子丟了也就罷了,最主要的,她的印章,也在那個錢袋的內襯裏縫著的!
雖說那賊偷拿著印章也取不了她的銀錢,萬通錢莊取錢,除了看印章,還得對上名號的。
但隻報名號,沒有印章,也同樣取不了。
要是這錢袋找不回來,那還存著的兩千五百兩銀子,想取出來,不知得多麻煩。
真是想哭都哭不出來了。
“早知道,印章也該放到你身上的。”宋秋有些著惱,出門這麽久,她這是頭回被人偷了錢袋去!
真是昨晚喝了酒,腦子不靈光,怎麽被偷了的,她也沒點驚覺。
“放在我手上說不得也要丟啊,我也忘形了,剛才一路竟然也沒察覺異常!”阿靈也懊惱自己失了警覺性,她一直跟著阿秋姐姐的,竟然被人偷了錢袋,她也沒當場發現。
梨花皺眉道:“錢袋早上在望風樓還在的,咱們出了望風樓上岸就一直坐馬車了,馬車上不會丟的,咱們就去包子鋪吃了個早飯,錢袋肯定是那會兒被人偷了的!”
三人當下趕著馬車去之前吃早飯的包子鋪。
早飯點已經過了,包子鋪沒什麽客人了,老板娘兩口子正忙著洗洗刷刷的。
雖然知道不可能,但宋秋還是上去問了問,“老板娘,先才可有看到一個青色繡了兩朵蘭花的錢袋?”
老板娘還記得宋秋三人剛才來吃包子喝粥的,見他們來還有些奇怪呢,一聽找錢袋,她也愣了,“沒看到啊,姑娘錢袋不見了?”
宋秋聽了,也沒有接著往裏頭去,她之前結賬的時候還用了錢袋的,錢袋自然是在出了包子鋪後被順走的。
那會兒這外頭人來人往的,挺多人,她和梨花在鋪子門口等阿靈從後頭的巷子裏把馬車趕出來。
馬車出來他們就上車回客棧了,也就是從鋪子出來到站在門口等馬車這一會兒的時間,錢袋被偷了的。
宋秋重回現場,仔細又走了一遍這路,腦子裏回想起這一小段路,碰著過的人。
那會兒包子鋪門口,喏,就這樹下,有個插著茅草要賣身葬父的小姑娘,約莫七八歲,圍觀的人隻靠過就走了,一時半會兒可沒有問津。
她和梨花還多看了兩眼,但並沒有走近來看。
所以,他們是站在原地沒動的,是怎麽被人偷了錢袋的?
宋秋想破了腦袋也沒有想明白,她確定這段時間,沒有誰故意撞了她或是和她離得很近擦肩而過的。
難不成,這賊偷能隔空取物?
包子鋪老板娘洗了一會兒東西的功夫,抬頭見那三個姑娘還在門口走來走去的,想了想,不由走出來道:“姑娘,是丟了錢袋吧?”
宋秋扭頭,想著剛才老板娘問她,她點了頭的,估摸著老板娘沒看清楚,便開口道:“是,丟了個錢袋。”
老板娘猶豫了片刻,左右看了看,才小聲道:“我也是看姑娘你麵善才覺著要告訴你的,你聽了可別說是我說的啊。”
“早上在這樹下賣身葬父的小姑娘你看到沒?”
宋秋詫異,“看到了的,這小姑娘怎麽了?跟我丟的錢袋有關係?”
老板娘道:“這小姑娘啊,一個月有四五次,都在這條街賣身葬父,其他時候,城北城東的,那些個熱鬧的地方,也能瞧著她,說是賣身葬父,這丫頭啊,其實就是個小騙子,專門騙人家銀錢的,誰要是心善搭她的話,那準得虧出銀子去的。”
“上回有個客人在我這鋪子吃了早飯離開後也丟了錢袋,回頭來找了的,沒找著,後頭我就看著這小姑娘拿著那錢袋呢!姑娘你這回這個,說不得也跟那小姑娘有幹係,丟的銀錢多不多?不若你找找她去?”
“你可千萬別說是我說的啊!這小姑娘啊,脾氣有些厲害,我惹不起她,又瞧她小小年紀無父無母的,可憐她幾分,便是知道她是騙子,見她來了,也沒跟人拆穿她的。”
宋秋聽著,沒想到那賣身葬父的小姑娘是個騙子,專門打著這名頭騙人銀錢的,也是稱奇,“她常幹這個?若有人真買她呢?”
老板娘搖頭,“這小姑娘厲害著呢,是個滑泥鰍,那雙眼睛,會逮人的很!本地人她一眼瞧的出來,都會找借口不肯賣的,一般都是賴著那些外地過路的好騙的,騙著人家給了銀子買了,然後說著是要拉著亡父去下了葬再回來,這一跑,人就準找不著了的!
這外地過路的,誰會為了那幾兩銀子逗留在這慢慢費勁找人的?能給的出這幾兩銀子的,也不差這點!”
這還真是滑頭。
宋秋就問,“那嬸子可知現在在哪兒能找著她?”
老板娘又搖頭,“具體在哪兒就不知道了,她就跟耗子打洞似的,哪兒都是洞,總之這府城之大,她去哪兒都有可能,你們往熱鬧的地方去找,準能找到,除了下雨,她每天都出活的!”
宋秋得了信兒,謝過了老板娘,又跟老板娘打聽了這府城哪哪人最多最熱鬧,然後就坐了馬車,開始滿大街去找那賣身葬父的小姑娘。
這會兒她哭都哭不出來了,阿靈和梨花全身上下摸遍了,湊出了一把銅板和一角碎銀子來結了房錢。
三個人才得以出了客棧。
“阿秋,你那錢袋裏有多少銀錢?”梨花隻覺得身上打抖抖,急的!
宋秋幾乎說不出話來了。
她這趟出門,統共帶了四千兩銀子,三千五百兩銀票存了萬通錢莊,取錢的印章她帶著的。
剩下還有五百兩的銀票,以及幾十兩的碎銀子。
碎銀子一路上早就花費完了。
五百兩銀票開幾個客棧的花銷也去了三百兩。23sk.
這次來府城買買買,她就去萬通錢莊又取了一千兩銀子。
自己花了五百多兩銀子,借給阿靈一百兩,梨花五十兩,再加用的,就還剩四張一百兩的銀票,和幾張十兩的銀票以及一些碎銀子。
四張大額銀票照樣給阿靈貼身放著的,除非賊人能把阿靈打昏,要不然也偷不著。
她錢袋裏,就還有四張十兩銀票,和七八兩的碎銀子。
這幾十兩銀子丟了也就罷了,最主要的,她的印章,也在那個錢袋的內襯裏縫著的!
雖說那賊偷拿著印章也取不了她的銀錢,萬通錢莊取錢,除了看印章,還得對上名號的。
但隻報名號,沒有印章,也同樣取不了。
要是這錢袋找不回來,那還存著的兩千五百兩銀子,想取出來,不知得多麻煩。
真是想哭都哭不出來了。
“早知道,印章也該放到你身上的。”宋秋有些著惱,出門這麽久,她這是頭回被人偷了錢袋去!
真是昨晚喝了酒,腦子不靈光,怎麽被偷了的,她也沒點驚覺。
“放在我手上說不得也要丟啊,我也忘形了,剛才一路竟然也沒察覺異常!”阿靈也懊惱自己失了警覺性,她一直跟著阿秋姐姐的,竟然被人偷了錢袋,她也沒當場發現。
梨花皺眉道:“錢袋早上在望風樓還在的,咱們出了望風樓上岸就一直坐馬車了,馬車上不會丟的,咱們就去包子鋪吃了個早飯,錢袋肯定是那會兒被人偷了的!”
三人當下趕著馬車去之前吃早飯的包子鋪。
早飯點已經過了,包子鋪沒什麽客人了,老板娘兩口子正忙著洗洗刷刷的。
雖然知道不可能,但宋秋還是上去問了問,“老板娘,先才可有看到一個青色繡了兩朵蘭花的錢袋?”
老板娘還記得宋秋三人剛才來吃包子喝粥的,見他們來還有些奇怪呢,一聽找錢袋,她也愣了,“沒看到啊,姑娘錢袋不見了?”
宋秋聽了,也沒有接著往裏頭去,她之前結賬的時候還用了錢袋的,錢袋自然是在出了包子鋪後被順走的。
那會兒這外頭人來人往的,挺多人,她和梨花在鋪子門口等阿靈從後頭的巷子裏把馬車趕出來。
馬車出來他們就上車回客棧了,也就是從鋪子出來到站在門口等馬車這一會兒的時間,錢袋被偷了的。
宋秋重回現場,仔細又走了一遍這路,腦子裏回想起這一小段路,碰著過的人。
那會兒包子鋪門口,喏,就這樹下,有個插著茅草要賣身葬父的小姑娘,約莫七八歲,圍觀的人隻靠過就走了,一時半會兒可沒有問津。
她和梨花還多看了兩眼,但並沒有走近來看。
所以,他們是站在原地沒動的,是怎麽被人偷了錢袋的?
宋秋想破了腦袋也沒有想明白,她確定這段時間,沒有誰故意撞了她或是和她離得很近擦肩而過的。
難不成,這賊偷能隔空取物?
包子鋪老板娘洗了一會兒東西的功夫,抬頭見那三個姑娘還在門口走來走去的,想了想,不由走出來道:“姑娘,是丟了錢袋吧?”
宋秋扭頭,想著剛才老板娘問她,她點了頭的,估摸著老板娘沒看清楚,便開口道:“是,丟了個錢袋。”
老板娘猶豫了片刻,左右看了看,才小聲道:“我也是看姑娘你麵善才覺著要告訴你的,你聽了可別說是我說的啊。”
“早上在這樹下賣身葬父的小姑娘你看到沒?”
宋秋詫異,“看到了的,這小姑娘怎麽了?跟我丟的錢袋有關係?”
老板娘道:“這小姑娘啊,一個月有四五次,都在這條街賣身葬父,其他時候,城北城東的,那些個熱鬧的地方,也能瞧著她,說是賣身葬父,這丫頭啊,其實就是個小騙子,專門騙人家銀錢的,誰要是心善搭她的話,那準得虧出銀子去的。”
“上回有個客人在我這鋪子吃了早飯離開後也丟了錢袋,回頭來找了的,沒找著,後頭我就看著這小姑娘拿著那錢袋呢!姑娘你這回這個,說不得也跟那小姑娘有幹係,丟的銀錢多不多?不若你找找她去?”
“你可千萬別說是我說的啊!這小姑娘啊,脾氣有些厲害,我惹不起她,又瞧她小小年紀無父無母的,可憐她幾分,便是知道她是騙子,見她來了,也沒跟人拆穿她的。”
宋秋聽著,沒想到那賣身葬父的小姑娘是個騙子,專門打著這名頭騙人銀錢的,也是稱奇,“她常幹這個?若有人真買她呢?”
老板娘搖頭,“這小姑娘厲害著呢,是個滑泥鰍,那雙眼睛,會逮人的很!本地人她一眼瞧的出來,都會找借口不肯賣的,一般都是賴著那些外地過路的好騙的,騙著人家給了銀子買了,然後說著是要拉著亡父去下了葬再回來,這一跑,人就準找不著了的!
這外地過路的,誰會為了那幾兩銀子逗留在這慢慢費勁找人的?能給的出這幾兩銀子的,也不差這點!”
這還真是滑頭。
宋秋就問,“那嬸子可知現在在哪兒能找著她?”
老板娘又搖頭,“具體在哪兒就不知道了,她就跟耗子打洞似的,哪兒都是洞,總之這府城之大,她去哪兒都有可能,你們往熱鬧的地方去找,準能找到,除了下雨,她每天都出活的!”
宋秋得了信兒,謝過了老板娘,又跟老板娘打聽了這府城哪哪人最多最熱鬧,然後就坐了馬車,開始滿大街去找那賣身葬父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