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難纏的大嫂
重生七零我有億萬物資 作者:有錢過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這孩子都到自家了,哪能讓你啃你自己的饅頭,你這不是成心打你大伯和大伯母的臉。大伯母中午蒸了米飯,你難得吃一回米飯。”
剛才這話要是說出來,絕對是客氣話,可是這會兒是出於真心。
人家孩子多懂事兒,來的時候,一點兒都不給他們添麻煩,這種親戚他們也想多來幾個。
這個年月隻要不是打秋風的親戚之間來往還是很密切的。
馮慧珍才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饅頭放進了蒸米飯的米飯盆上,把鍋蓋蓋上悶一會兒,一會兒就熱了。
“大伯母,您看您說的,就是自家人才更不能跟您客氣。您可是幫了我們家不少忙,我要是到您家,再像個窮親戚打秋風似的,那可說不過去。”
“您還不知道我媽那個人,那是死要麵子活受罪。我要是蹭著您一頓飯,您可等著回去我媽就得把我腿打斷。”
笑嘻嘻地挽起袖子還真把黃瓜拍出來。
做的涼拌黃瓜雖然不一定是頂頂好吃,可是到底上輩子自己可是有廚藝傍身的。
做個涼拌黃瓜不在話下。
吳玉芬看著這丫頭,手起刀落,還真的挺利落,尤其是做出來的涼拌黃瓜,同樣是涼拌,可是看著就比自己做的似乎更好吃。
“你這丫頭還真有這股子爽利勁兒,你媽要是像你這樣,你們家日子也不能過成這樣。”
吳玉芬歎了口氣,按道理來說,劉翠花的日子不應該過成這樣。
劉翠花的親爹那可是縣裏自來水公司的經理。
這也算是皇親國戚,怎麽可能過成這樣?
可是劉翠花親媽去世得早。
後媽進門,然後又生了弟弟,妹妹,所以他們前麵的三個姊妹就成了後媽的眼中釘。
動不動因為他們三姊妹的事情,經常後媽和父親吵架,於是劉翠花後來就早早的嫁了出去,是為了不連累父親。m.23sk.
按理來說著,父親弄一個工作還是沒問題的,可是劉翠花不是為了後媽別鬧騰,他們要說讓她爹幫著弄個工作,估計後媽得把家裏弄反了天。
再加上劉翠花的確是個有骨氣的人,這些年就因為這骨氣撐著,所以一個人帶著孩子在鄉下種地。
馮慧珍知道大伯母說什麽。
可是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母親有這樣的選擇,自然有母親的考慮,她不能代替母親去做任何改變。
一家人坐在飯桌跟前。
馮慧珍的加入顯然讓飯桌上有人不高興。
大伯母家一共三個兒子,兩個兒子已經結婚。
這年代結婚也沒辦法分出去住,一家這麽多口人,就擠在這小小的三間房裏。
顯得非常擁擠。
江建設的媳婦兒是紡織廠的女工名叫劉梅,兩口子已經結婚三年,有一個兒子。
劉梅現在大著肚子,看樣子是生第二個。
這個劉梅平日裏沒少作。
顯然,對於家裏為了不讓老三下鄉,肯每個月花十塊錢雇別人下鄉這回事兒,劉梅可見不得,那十塊錢可不少呢。
老三要是真的下鄉插隊去家裏就能騰出老爺子老太太那裏的位置,他們兩口子帶著孩子住在那間房裏擠得不行。
要是能騰出一間房,起碼能讓孩子們跟著老太太,老爺子住,他們兩口子也能輕鬆一點兒。
這是涉及自己利益,所以看啥不順眼。
一聽說馮慧珍就是那個代替江建國下鄉的鄉下堂妹,劉梅立刻陰陽怪氣起來。
“媽!這一個月十塊錢不夠,怎麽還沒下鄉就到我們家來吃來喝了?嬸子可真會省錢!”
吳玉芬一聽兒媳婦這話,就知道這是又準備鬧幺蛾子。
“你快吃飯吧,這裏還輪不到你說話。慧珍帶了很多菜,你吃的黃瓜就是慧珍做的,這可不是吃白飯,就算吃又沒吃你的!吃的也是我和你爸的。”
要不是看兒媳婦兒正大著肚子,她也不能這麽忍讓。
馮慧珍忍下氣,吃自己的飯。
吃完飯,劉梅立刻扔下碗筷就走,“媽,我肚子不舒服,歇一會兒!”
吳玉芬看著這個兒媳婦真是氣不打一處來。
要不是為了肚子裏的孫子,吳玉芬早就怒了。
她一輩子都不是一個被人欺壓的女人。
老二媳婦範二秀默默地收拾碗筷。
看得出來是個老實敦厚的。
馮慧珍急忙搭手一塊收拾。
“嫂子,我幫你。”
範二秀抿嘴,“妹妹,你和媽說話吧,我來就行!”
這個家裏她就像是隱形人。
馮慧珍笑道,“嫂子,我手腳利落,收拾完也能說話。大伯母,你等我一會。”
幹脆利落地收拾完碗筷,範二秀反倒對這個聽過幾次大名的堂妹有了一點好印象。
劉梅冷笑,還算識相。
馮慧珍收拾完,跑到吳玉芬麵前。
“大伯母,這一次我其實是有事情求您老人家。”
吳玉芬摸摸馮慧珍的頭發,孩子家裏環境不好,頭發枯黃,看著整個人都打了幾分折扣。
“說吧,啥事?”
“大伯母,我在掛麵廠找了一個臨時工,也就十幾天,我想著趕走之前給我媽攢點錢幫襯一下家裏,就是沒有住的地方,我就是想……”
馮慧珍知道大伯母不是個小氣的。
吳玉芬一聽這話,眼中憐惜之色更甚。
孩子太懂事了。
馮慧珍的身世,其實吳玉芬也知道,劉翠花兩口子那一年抱回來這孩子,他們也都埋怨劉翠花他們爛好心。
自家都吃不飽飯,還養活一個孩子。
可是兩口子不聽勸。
這麽多年沒想到孩子長大還真的有孝心。
也不枉費兩口子花了那麽多心血。
“你住到大伯母家裏,吃飯也在這裏,不用說回去告訴你娘!是我說的。”
吳玉芬立馬就大包大攬起來。
馮慧珍立馬和牛皮糖一樣,摟著吳玉芬的肩膀,扭來扭去。
“大伯母,你太好了。世界上就沒有我大伯母這麽好的人。大伯母,您放心,食堂管飯,不讓哥哥嫂嫂為難。我肯定不會打擾哥哥嫂子。”
醜話還要說到前麵。
免的大伯母雖然同意家裏還有其他人,光看那位大堂嫂的樣子就能知道,那可不是好相處的人。
“胡說什麽呀?你把你大伯母當成什麽人了。我跟你說,你要是再說這個話,你就別進我家這個門。”
吳玉芬被馮慧珍這番話說得心裏慰藉。
孩子乖巧懂事又聽話,一共也就半個月才能麻煩他們多少呀?
再怎麽說人家孩子也替自家兒子下鄉插隊。
按理來說半個月的時間,他們又不是支應不起。
剛才這話要是說出來,絕對是客氣話,可是這會兒是出於真心。
人家孩子多懂事兒,來的時候,一點兒都不給他們添麻煩,這種親戚他們也想多來幾個。
這個年月隻要不是打秋風的親戚之間來往還是很密切的。
馮慧珍才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饅頭放進了蒸米飯的米飯盆上,把鍋蓋蓋上悶一會兒,一會兒就熱了。
“大伯母,您看您說的,就是自家人才更不能跟您客氣。您可是幫了我們家不少忙,我要是到您家,再像個窮親戚打秋風似的,那可說不過去。”
“您還不知道我媽那個人,那是死要麵子活受罪。我要是蹭著您一頓飯,您可等著回去我媽就得把我腿打斷。”
笑嘻嘻地挽起袖子還真把黃瓜拍出來。
做的涼拌黃瓜雖然不一定是頂頂好吃,可是到底上輩子自己可是有廚藝傍身的。
做個涼拌黃瓜不在話下。
吳玉芬看著這丫頭,手起刀落,還真的挺利落,尤其是做出來的涼拌黃瓜,同樣是涼拌,可是看著就比自己做的似乎更好吃。
“你這丫頭還真有這股子爽利勁兒,你媽要是像你這樣,你們家日子也不能過成這樣。”
吳玉芬歎了口氣,按道理來說,劉翠花的日子不應該過成這樣。
劉翠花的親爹那可是縣裏自來水公司的經理。
這也算是皇親國戚,怎麽可能過成這樣?
可是劉翠花親媽去世得早。
後媽進門,然後又生了弟弟,妹妹,所以他們前麵的三個姊妹就成了後媽的眼中釘。
動不動因為他們三姊妹的事情,經常後媽和父親吵架,於是劉翠花後來就早早的嫁了出去,是為了不連累父親。m.23sk.
按理來說著,父親弄一個工作還是沒問題的,可是劉翠花不是為了後媽別鬧騰,他們要說讓她爹幫著弄個工作,估計後媽得把家裏弄反了天。
再加上劉翠花的確是個有骨氣的人,這些年就因為這骨氣撐著,所以一個人帶著孩子在鄉下種地。
馮慧珍知道大伯母說什麽。
可是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母親有這樣的選擇,自然有母親的考慮,她不能代替母親去做任何改變。
一家人坐在飯桌跟前。
馮慧珍的加入顯然讓飯桌上有人不高興。
大伯母家一共三個兒子,兩個兒子已經結婚。
這年代結婚也沒辦法分出去住,一家這麽多口人,就擠在這小小的三間房裏。
顯得非常擁擠。
江建設的媳婦兒是紡織廠的女工名叫劉梅,兩口子已經結婚三年,有一個兒子。
劉梅現在大著肚子,看樣子是生第二個。
這個劉梅平日裏沒少作。
顯然,對於家裏為了不讓老三下鄉,肯每個月花十塊錢雇別人下鄉這回事兒,劉梅可見不得,那十塊錢可不少呢。
老三要是真的下鄉插隊去家裏就能騰出老爺子老太太那裏的位置,他們兩口子帶著孩子住在那間房裏擠得不行。
要是能騰出一間房,起碼能讓孩子們跟著老太太,老爺子住,他們兩口子也能輕鬆一點兒。
這是涉及自己利益,所以看啥不順眼。
一聽說馮慧珍就是那個代替江建國下鄉的鄉下堂妹,劉梅立刻陰陽怪氣起來。
“媽!這一個月十塊錢不夠,怎麽還沒下鄉就到我們家來吃來喝了?嬸子可真會省錢!”
吳玉芬一聽兒媳婦這話,就知道這是又準備鬧幺蛾子。
“你快吃飯吧,這裏還輪不到你說話。慧珍帶了很多菜,你吃的黃瓜就是慧珍做的,這可不是吃白飯,就算吃又沒吃你的!吃的也是我和你爸的。”
要不是看兒媳婦兒正大著肚子,她也不能這麽忍讓。
馮慧珍忍下氣,吃自己的飯。
吃完飯,劉梅立刻扔下碗筷就走,“媽,我肚子不舒服,歇一會兒!”
吳玉芬看著這個兒媳婦真是氣不打一處來。
要不是為了肚子裏的孫子,吳玉芬早就怒了。
她一輩子都不是一個被人欺壓的女人。
老二媳婦範二秀默默地收拾碗筷。
看得出來是個老實敦厚的。
馮慧珍急忙搭手一塊收拾。
“嫂子,我幫你。”
範二秀抿嘴,“妹妹,你和媽說話吧,我來就行!”
這個家裏她就像是隱形人。
馮慧珍笑道,“嫂子,我手腳利落,收拾完也能說話。大伯母,你等我一會。”
幹脆利落地收拾完碗筷,範二秀反倒對這個聽過幾次大名的堂妹有了一點好印象。
劉梅冷笑,還算識相。
馮慧珍收拾完,跑到吳玉芬麵前。
“大伯母,這一次我其實是有事情求您老人家。”
吳玉芬摸摸馮慧珍的頭發,孩子家裏環境不好,頭發枯黃,看著整個人都打了幾分折扣。
“說吧,啥事?”
“大伯母,我在掛麵廠找了一個臨時工,也就十幾天,我想著趕走之前給我媽攢點錢幫襯一下家裏,就是沒有住的地方,我就是想……”
馮慧珍知道大伯母不是個小氣的。
吳玉芬一聽這話,眼中憐惜之色更甚。
孩子太懂事了。
馮慧珍的身世,其實吳玉芬也知道,劉翠花兩口子那一年抱回來這孩子,他們也都埋怨劉翠花他們爛好心。
自家都吃不飽飯,還養活一個孩子。
可是兩口子不聽勸。
這麽多年沒想到孩子長大還真的有孝心。
也不枉費兩口子花了那麽多心血。
“你住到大伯母家裏,吃飯也在這裏,不用說回去告訴你娘!是我說的。”
吳玉芬立馬就大包大攬起來。
馮慧珍立馬和牛皮糖一樣,摟著吳玉芬的肩膀,扭來扭去。
“大伯母,你太好了。世界上就沒有我大伯母這麽好的人。大伯母,您放心,食堂管飯,不讓哥哥嫂嫂為難。我肯定不會打擾哥哥嫂子。”
醜話還要說到前麵。
免的大伯母雖然同意家裏還有其他人,光看那位大堂嫂的樣子就能知道,那可不是好相處的人。
“胡說什麽呀?你把你大伯母當成什麽人了。我跟你說,你要是再說這個話,你就別進我家這個門。”
吳玉芬被馮慧珍這番話說得心裏慰藉。
孩子乖巧懂事又聽話,一共也就半個月才能麻煩他們多少呀?
再怎麽說人家孩子也替自家兒子下鄉插隊。
按理來說半個月的時間,他們又不是支應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