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工農兵大學
重生七零我有億萬物資 作者:有錢過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會議結束,王隊長把馮慧珍留了下來。
大隊部裏王大壯,會計和支書笑盈盈地拿出了一份表格,遞給了馮慧珍。
“馮慧珍,這份表格好好地填,過兩天交到大隊部,我就要往縣裏報了。”
馮慧珍接過來一看,嚇了一跳,這是一份工農兵大學的報名表。
這會兒自然是沒有恢複高考,可是並不妨礙大學生的產生。
這種大學就叫做工農兵大學。
工農兵大學的審查非常嚴格,要經過層層把關。
沒有大隊裏生產隊長,支書,會計他們的簽字和評語根本就不可能報到縣裏去。
認真的說工農兵大學畢業的學生將來也可以成為幹部,不過他們的幹部起點相當於是以前的大專生。
雖然她了解這段曆史,也知道工農兵大學畢業的學生在資曆上完全不能跟以後的大學生相比。
如果是別人,大概會做一個重新的選擇。
可是對於馮慧珍來說,這是最快跳出現有生活的起點。
她的目的不是想要走政治途徑,對於馮慧珍來說,不是一個特別有野心的人。23sk.
但是上輩子所有的經曆告訴她,這輩子還是繼續要從商。
再過幾年之後,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地。
到那個時候是最好的機遇,她要從中找到商機。
而目前來說,作為一個工農兵學員,將來學成之後,她會回到自己的家鄉。
尤其是她看到隊長交給她的這份報名表學的是工,也就是說是從工人做起,可以說這是提前給了她一份回城的通知書。
馮慧珍不由的露出了笑容,夢寐以求的去高考,其實提前去當工農兵大學的學生也一樣,看來這輩子要提前圓了大學的夢。
“隊長,咱們隊裏就這麽一個名額給我合適嗎?”
王大壯一拍桌子,“怎麽會不合適?這個名額可是給我們第六生產隊的。生產隊裏有文化的人有幾個?你總不會說讓劉老爺子七十多歲的老秀才,去上工農業大學吧。
這是社員們開會一致同意的。大家都說了,你有文化有知識,頭腦聰明,能說會道又機靈。
一輩子待在農村種地太虧了。去上個大學,說不定你以後的前途更加光明。我們大家可是非常支持你的。”
“我們還指望著我們這個窮窩窩裏將來飛出個金鳳凰,有一天一說起來,那個馮慧珍同誌,曾經是我們第六生產隊的知青。”
“馮慧珍,你要加油,好好幹,好好學,工農兵大學是難得的機會。”
馮慧珍感動得熱淚盈眶。
生產隊的社員都是質樸的老百姓,他們單純地隻記得一點,你對他們好,他們巴不得把心掏出來給你。
“隊長,書記,會計你們放心。我一定努力學習,不愧對這裏的父老鄉親。”
馮慧珍彎腰給大家鞠了個躬,拿著表飛快地回到了窯洞。
心情激蕩的她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平息。
總說世上的人有那麽多的勾心鬥角,為了利益可以出賣靈魂。
可是這個年代還是依然有那麽多的好人。
劉雪梅和張秀雲看到馮慧珍跑了回來,尤其是看到馮慧珍眼睛通紅,急忙追問道。
“怎麽慧珍,是不是隊長批評你了?有什麽事兒你跟我們說呀,你別不說話,讓我們這麽擔心。”
馮慧珍揚了揚手裏的表,露出了笑容,哈哈大笑起來。
“隊長怎麽可能批評我?我要上大學了。”
劉雪梅急忙一把搶過來,看到上麵寫著工農兵大學報名表的時候,立刻歡呼起來。
“馮慧珍,好樣的,我就知道你肯定行。”
張秀雲也急忙衝了過來,兩個人用自己抱起了馮慧珍直接扔到了炕上。
馮慧珍揉著自己的老腰苦笑道。
“你們兩個這是想殺人滅口,是不是眼紅羨慕嫉妒恨?”
“我們羨慕嫉妒,就是沒有恨。”
三個女孩子笑作一團。
馮慧珍是縣裏的先進個人,也是受到表彰的英雄人物,出於組織上的特殊照顧。
馮慧珍被送到省城科大學習。
這個遲來的消息,立刻傳遍了十裏八鄉。
不少人都為馮慧珍高興。
所有社員的心目中,縣城對於他們已經是一個非常繁華的城市。
縣城的人已經叫做城裏人,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離開過這個土地。
也不知道省城到底是什麽樣子。
那隻是一個遙遠的名字,一個代號。
一個想象中繁花似錦的大城市。
現在他們農場居然出了個金鳳凰。
能去科大上學。
王大壯一邊高興,一邊又發愁。
馮慧珍能去上工農兵大學,這是一件好事,可是馮慧珍這個工農兵大學學生的所有糧食關係還留在農場。
也就是說馮慧珍口糧上學用的錢全都得農場出。
並不像那些正規的大學生,不光不用交學費,每個月還能領到糧食補貼。
馮慧珍卻沒有發愁,她的空間裏有那麽多的物資用都用不完。
肯定不會需要農場的所有社員承擔她的這個份額。
別看一個人的口糧並不多,可是分攤到每家每戶容易造成大家的埋怨。
當然這話她沒有跟生產隊長說。
馮慧珍第一時間就到了縣城,這個好消息要告訴周主任和王主任,還想去告訴江磊。
從上一次兩個人見麵之後,一直都沒有時間再見麵。
江磊忙著到底下的公社去維修機械。
已經幾個月都沒能回到電建三公司。
馮慧珍幾次到小區裏打掃收拾,都能看到桌上落滿的塵土和動都沒有動過的東西。
周主任和王主任知道馮慧珍要到省城去上大學的消息,也暗暗為她高興。
周主任一邊暗自為馮慧珍準備上大學需要用的東西。
這會兒上大學可是要自己背行李去的。
一邊和王主任絮絮叨叨。
“慧珍這孩子我看出來了,她是有大出息的人。”
“讓她留在這個窮山溝裏,真是委屈了這孩子。”
“你還別說委屈,我反倒覺得慧珍這個孩子有這些經曆對她是一種好事兒。吃過苦,受過罪才能更知道幸福生活的重要性,才會在學業上努力爭取。”
王主任就是省城醫科大學畢業的,對於省城那個地方,他有著無限的懷念。
“你就別老講這些模範標兵講的話,她一個人人生地不熟地去到省城,我是生怕她生活上有什麽不方便,遇到困難連個能幫忙的人都沒有。”
周主任和王主任不一樣,更擔心一個女孩出遠門的方方麵麵。
“你不用擔心了,我到時候給我老同學打個電話。我老同學在省城的人民醫院,現在是副院長,如果遇到什麽事情,讓慧珍去找陸向南。”
“陸向南居然在省城的人民醫院?”
周主任立刻又驚又喜。
“陸大哥那個人不錯。慧珍要是有他照顧我就放心多了。”
大隊部裏王大壯,會計和支書笑盈盈地拿出了一份表格,遞給了馮慧珍。
“馮慧珍,這份表格好好地填,過兩天交到大隊部,我就要往縣裏報了。”
馮慧珍接過來一看,嚇了一跳,這是一份工農兵大學的報名表。
這會兒自然是沒有恢複高考,可是並不妨礙大學生的產生。
這種大學就叫做工農兵大學。
工農兵大學的審查非常嚴格,要經過層層把關。
沒有大隊裏生產隊長,支書,會計他們的簽字和評語根本就不可能報到縣裏去。
認真的說工農兵大學畢業的學生將來也可以成為幹部,不過他們的幹部起點相當於是以前的大專生。
雖然她了解這段曆史,也知道工農兵大學畢業的學生在資曆上完全不能跟以後的大學生相比。
如果是別人,大概會做一個重新的選擇。
可是對於馮慧珍來說,這是最快跳出現有生活的起點。
她的目的不是想要走政治途徑,對於馮慧珍來說,不是一個特別有野心的人。23sk.
但是上輩子所有的經曆告訴她,這輩子還是繼續要從商。
再過幾年之後,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大地。
到那個時候是最好的機遇,她要從中找到商機。
而目前來說,作為一個工農兵學員,將來學成之後,她會回到自己的家鄉。
尤其是她看到隊長交給她的這份報名表學的是工,也就是說是從工人做起,可以說這是提前給了她一份回城的通知書。
馮慧珍不由的露出了笑容,夢寐以求的去高考,其實提前去當工農兵大學的學生也一樣,看來這輩子要提前圓了大學的夢。
“隊長,咱們隊裏就這麽一個名額給我合適嗎?”
王大壯一拍桌子,“怎麽會不合適?這個名額可是給我們第六生產隊的。生產隊裏有文化的人有幾個?你總不會說讓劉老爺子七十多歲的老秀才,去上工農業大學吧。
這是社員們開會一致同意的。大家都說了,你有文化有知識,頭腦聰明,能說會道又機靈。
一輩子待在農村種地太虧了。去上個大學,說不定你以後的前途更加光明。我們大家可是非常支持你的。”
“我們還指望著我們這個窮窩窩裏將來飛出個金鳳凰,有一天一說起來,那個馮慧珍同誌,曾經是我們第六生產隊的知青。”
“馮慧珍,你要加油,好好幹,好好學,工農兵大學是難得的機會。”
馮慧珍感動得熱淚盈眶。
生產隊的社員都是質樸的老百姓,他們單純地隻記得一點,你對他們好,他們巴不得把心掏出來給你。
“隊長,書記,會計你們放心。我一定努力學習,不愧對這裏的父老鄉親。”
馮慧珍彎腰給大家鞠了個躬,拿著表飛快地回到了窯洞。
心情激蕩的她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平息。
總說世上的人有那麽多的勾心鬥角,為了利益可以出賣靈魂。
可是這個年代還是依然有那麽多的好人。
劉雪梅和張秀雲看到馮慧珍跑了回來,尤其是看到馮慧珍眼睛通紅,急忙追問道。
“怎麽慧珍,是不是隊長批評你了?有什麽事兒你跟我們說呀,你別不說話,讓我們這麽擔心。”
馮慧珍揚了揚手裏的表,露出了笑容,哈哈大笑起來。
“隊長怎麽可能批評我?我要上大學了。”
劉雪梅急忙一把搶過來,看到上麵寫著工農兵大學報名表的時候,立刻歡呼起來。
“馮慧珍,好樣的,我就知道你肯定行。”
張秀雲也急忙衝了過來,兩個人用自己抱起了馮慧珍直接扔到了炕上。
馮慧珍揉著自己的老腰苦笑道。
“你們兩個這是想殺人滅口,是不是眼紅羨慕嫉妒恨?”
“我們羨慕嫉妒,就是沒有恨。”
三個女孩子笑作一團。
馮慧珍是縣裏的先進個人,也是受到表彰的英雄人物,出於組織上的特殊照顧。
馮慧珍被送到省城科大學習。
這個遲來的消息,立刻傳遍了十裏八鄉。
不少人都為馮慧珍高興。
所有社員的心目中,縣城對於他們已經是一個非常繁華的城市。
縣城的人已經叫做城裏人,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有離開過這個土地。
也不知道省城到底是什麽樣子。
那隻是一個遙遠的名字,一個代號。
一個想象中繁花似錦的大城市。
現在他們農場居然出了個金鳳凰。
能去科大上學。
王大壯一邊高興,一邊又發愁。
馮慧珍能去上工農兵大學,這是一件好事,可是馮慧珍這個工農兵大學學生的所有糧食關係還留在農場。
也就是說馮慧珍口糧上學用的錢全都得農場出。
並不像那些正規的大學生,不光不用交學費,每個月還能領到糧食補貼。
馮慧珍卻沒有發愁,她的空間裏有那麽多的物資用都用不完。
肯定不會需要農場的所有社員承擔她的這個份額。
別看一個人的口糧並不多,可是分攤到每家每戶容易造成大家的埋怨。
當然這話她沒有跟生產隊長說。
馮慧珍第一時間就到了縣城,這個好消息要告訴周主任和王主任,還想去告訴江磊。
從上一次兩個人見麵之後,一直都沒有時間再見麵。
江磊忙著到底下的公社去維修機械。
已經幾個月都沒能回到電建三公司。
馮慧珍幾次到小區裏打掃收拾,都能看到桌上落滿的塵土和動都沒有動過的東西。
周主任和王主任知道馮慧珍要到省城去上大學的消息,也暗暗為她高興。
周主任一邊暗自為馮慧珍準備上大學需要用的東西。
這會兒上大學可是要自己背行李去的。
一邊和王主任絮絮叨叨。
“慧珍這孩子我看出來了,她是有大出息的人。”
“讓她留在這個窮山溝裏,真是委屈了這孩子。”
“你還別說委屈,我反倒覺得慧珍這個孩子有這些經曆對她是一種好事兒。吃過苦,受過罪才能更知道幸福生活的重要性,才會在學業上努力爭取。”
王主任就是省城醫科大學畢業的,對於省城那個地方,他有著無限的懷念。
“你就別老講這些模範標兵講的話,她一個人人生地不熟地去到省城,我是生怕她生活上有什麽不方便,遇到困難連個能幫忙的人都沒有。”
周主任和王主任不一樣,更擔心一個女孩出遠門的方方麵麵。
“你不用擔心了,我到時候給我老同學打個電話。我老同學在省城的人民醫院,現在是副院長,如果遇到什麽事情,讓慧珍去找陸向南。”
“陸向南居然在省城的人民醫院?”
周主任立刻又驚又喜。
“陸大哥那個人不錯。慧珍要是有他照顧我就放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