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世界,《末日崩塌》是巨石強森、亞曆山德拉-達達裏奧主演的經典災難電影。本片在北美的上映時間,正是騎士和勇士打總決賽的時間。
楊簡鬱悶的快要發瘋了,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他很可能會掛在這個世界。
電影裏的是一場現實裏從來沒有過的超級地震,接近10級。這次地震是地殼運動引發的,好像說威力相當於27000顆核彈同時爆炸。
楊簡大意了,穿越後根本沒想過會遇到致命危險。否則早上他看到胡佛大壩崩了的新聞時,就會放棄比賽立即離開加州,那時還來得及。
這次隻是主地震到來前的前震,威力已經很驚人。下一波到來時,如果他還留在奧克蘭大概就死定了。
這座城市位於正聖安德烈亞斯斷層上麵,是個小地方,總人口才42萬。楊簡從來沒在這裏旅遊過,根本不知道哪裏能躲災。他沒時間探路,幸好舊金山他比較熟,而且看過電影記得哪裏最容易活命,最後山上都建立難民營了。
奧克蘭位於舊金山灣東邊,此區域也稱為“東灣”,通過海灣大橋與舊金山相連。在電影的最後,楊簡記得隻看見一片山,奧克蘭的建築物統統被海嘯清空了。
“奧克蘭”一詞是英文“橡樹之地”(oand)的音譯。這裏原是舊金山灣東部沿岸的一片美麗的橡樹林,城市由此而得名。
奧克蘭地區與美國東部隔著高山、沙漠,城市的地勢又比舊金山略低。去舊金山的話,他可以走巨石強森救女兒的路線,最後在高地據守等待營救。
球館距離海邊較近,楊簡不會開飛機,會開快艇和帆船。這是放假時學的,拍攝《初戀五十次》時他就會了。
楊簡從路邊找了一輛皮卡,拿石頭砸碎車窗,又用肘子肘掉,打開了車門。接著他將地線、火線、啟動機線三根同時接在一起,發動了汽車。
詹姆斯在一旁懵逼,楊簡動作快的離譜。“你這是在幹什麽?偷車?”
“別廢話了,快點上車,不然我會扔下你。”楊簡才不管是誰的車,現在用得著就是他的。
偷車技術是他拍電影的時候學的,《速度與激情》的第三部裏有多姆偷車的情節。這些知識他平時用不上,但學過就記住了。
他早就不是普通人了,哪怕不打籃球也無比強悍,各方麵都強。
他一路飆車帶著慫成一團、在副駕駛大喊大叫勒布朗-詹姆斯到了海邊,吵的他都想一腳把他從車上踹下去。
“你家裏的豪車不是至少有20台嗎?這個速度你就受不了了?”
“我買車隻是收集,不是為了飆車啊!”詹姆斯叫道。
“我才知道,原來有人的嘴比卡米(卡梅隆-迪亞茲)的還大。”
這個人隻有長相是野獸派,性格謹慎的完全不像是黑人,平時喜歡騎自行車。他說騎自行車讓他感到快樂,年少回憶,象征著自由。
也可能,他隻是喜歡自行車的速度慢。
這會兒最強地震還沒有來臨,人們也沒有聚集到公路上,路途很順。
下了車,詹姆斯問:“你要去哪裏?為什麽不開車從橋上過海?”
“上了海灣大橋我們就沒法活著下來了。”楊簡歎道。他記得那座橋比金門大橋垮的還要早,海嘯都沒來時就已經震塌了。
金門大橋要結實很多,可惜被一艘重型貨輪給壓垮了。這兩座橋無論上哪一座,幸存的幾率都接近於零。
楊簡很快從海邊找了一艘快艇,手動打火發動。
詹姆斯驚呆了,毫不猶豫的上了快艇,他覺得楊簡是目前最能給他帶來安全感的人。“你怎麽連這個也會?我們要去哪裏?”
“去舊金山最高的山諾博山,高地而且穩固,不會死於地震和海嘯。”楊簡一邊發動快艇一邊解釋說。
詹姆斯呆呆的問:“哪來的海嘯?”
“你不會以為剛才那波地震後就結束了吧?這才剛剛開始呢。這是地殼運動造成的地震,剛才那次還算低級,下一波地震才要命。”
“你怎麽知道?”
“我就是知道,不想死就跟著我。”楊簡哼道。他沒法解釋是看電影知道的,幸好現在還有時間。
詹姆斯這會兒是楊簡的大腿掛件,對方說什麽就是什麽。他感覺“神經刀”不隻是神經,根本就是瘋子,偷車偷快艇時眼都不眨一下,像個慣犯。
但他覺得,楊簡比自己更像領袖,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老大。
楊簡爭分奪秒,兩人很快就到了舊金山海岸線。
楊簡看了看時間,知道電影裏的那波大地震暫時不會來。現在女主角布萊克大概剛和那兩兄弟脫困不久,正要步行去柯伊特塔。那個地方被大火包圍了,於是他們選擇了b計劃,想去楊簡說的那座山。
在途中因為男二號本的腿被玻璃插傷,他們速度變慢。在聽到海嘯預警後,他們被迫進了“不死法醫”那座還沒有完工的大樓落腳,並等到了強森的救援。
楊簡的a計劃是飆車上山,如果路堵的很厲害,b計劃就是去那棟電影裏的寫字樓。那棟樓還算堅固,擋住海嘯的衝擊過了一會兒才倒,隻是女主角布萊克差點淹死。
楊簡選的路線是活路,走錯一步大概就沒了。他清楚後麵的海嘯有多恐怖,凡是不在高處的人死傷無數,能活下來的百裏挑一,都是開了主角光環的那種。
楊簡不知道如果自己掛了,會不會離開這個世界算任務失敗。這種事他不敢賭,萬一賭輸可就沒機會重來了。
兩人上岸後路就沒那麽順了,有車也開不了隻能步行。幾乎所有人都在往海邊走,渴望等待救援坐船離開。電影裏那搜被海嘯衝到城市裏的遊輪裏麵肯定坐了很多人。
走在人群中,兩個身穿騎士訓練服的高大球員特別顯眼。不過在這個節骨眼,不會有人想要追星了。
讓楊簡感到意外的是,詹姆斯竟然完全沒有想過隨大流,也沒有對他的選擇提出質疑,哪怕隻有他們在往反方向走。
詹姆斯很聰明,一直擅長和強者抱團,稍微一分析就知道跟著楊簡更安全。這麽多人一起去海邊,就算真有救援船也不可能全都上去。到時候他怎麽辦?是拿錢買命,還是把上船的機會讓給婦女兒童,英勇就義?
一個手機從來不開數據流量,到處蹭免費wifi的人,怎麽可能願意花大價錢購買一張虛無縹緲的船票?
而且詹姆斯這會兒變的很安靜,並沒有大聲嚷嚷告訴其他人可能會發生海嘯,應該遠離海邊。如果大家信了,一股腦的跟著他們跑,混亂中逃生難度大增。
楊簡不管其他人,是因為他知道這是個電影世界,無論他管不管這些事都會發生。詹姆斯不同,他的性格類似《黑袍糾察隊》裏的“祖國人”,根本不在乎其他人的死活。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詹姆斯和祖國人相似的地方太多了,比如他們非常在意外界的評價,利用媒體在公眾麵前大肆包裝自己的形象。
祖國人會幹涉管理層,控製七人組的選人決策權。詹姆斯會幹涉管理層,控製交易。
而且他們都有戀母情結,心思敏感。他們都視粉絲為螻蟻,表麵一套背地一套等等。
作為詹姆斯選擇的大腿,楊簡感覺自己成了士兵男孩。沒錯,就是祖國人他爹……
楊簡鬱悶的快要發瘋了,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他很可能會掛在這個世界。
電影裏的是一場現實裏從來沒有過的超級地震,接近10級。這次地震是地殼運動引發的,好像說威力相當於27000顆核彈同時爆炸。
楊簡大意了,穿越後根本沒想過會遇到致命危險。否則早上他看到胡佛大壩崩了的新聞時,就會放棄比賽立即離開加州,那時還來得及。
這次隻是主地震到來前的前震,威力已經很驚人。下一波到來時,如果他還留在奧克蘭大概就死定了。
這座城市位於正聖安德烈亞斯斷層上麵,是個小地方,總人口才42萬。楊簡從來沒在這裏旅遊過,根本不知道哪裏能躲災。他沒時間探路,幸好舊金山他比較熟,而且看過電影記得哪裏最容易活命,最後山上都建立難民營了。
奧克蘭位於舊金山灣東邊,此區域也稱為“東灣”,通過海灣大橋與舊金山相連。在電影的最後,楊簡記得隻看見一片山,奧克蘭的建築物統統被海嘯清空了。
“奧克蘭”一詞是英文“橡樹之地”(oand)的音譯。這裏原是舊金山灣東部沿岸的一片美麗的橡樹林,城市由此而得名。
奧克蘭地區與美國東部隔著高山、沙漠,城市的地勢又比舊金山略低。去舊金山的話,他可以走巨石強森救女兒的路線,最後在高地據守等待營救。
球館距離海邊較近,楊簡不會開飛機,會開快艇和帆船。這是放假時學的,拍攝《初戀五十次》時他就會了。
楊簡從路邊找了一輛皮卡,拿石頭砸碎車窗,又用肘子肘掉,打開了車門。接著他將地線、火線、啟動機線三根同時接在一起,發動了汽車。
詹姆斯在一旁懵逼,楊簡動作快的離譜。“你這是在幹什麽?偷車?”
“別廢話了,快點上車,不然我會扔下你。”楊簡才不管是誰的車,現在用得著就是他的。
偷車技術是他拍電影的時候學的,《速度與激情》的第三部裏有多姆偷車的情節。這些知識他平時用不上,但學過就記住了。
他早就不是普通人了,哪怕不打籃球也無比強悍,各方麵都強。
他一路飆車帶著慫成一團、在副駕駛大喊大叫勒布朗-詹姆斯到了海邊,吵的他都想一腳把他從車上踹下去。
“你家裏的豪車不是至少有20台嗎?這個速度你就受不了了?”
“我買車隻是收集,不是為了飆車啊!”詹姆斯叫道。
“我才知道,原來有人的嘴比卡米(卡梅隆-迪亞茲)的還大。”
這個人隻有長相是野獸派,性格謹慎的完全不像是黑人,平時喜歡騎自行車。他說騎自行車讓他感到快樂,年少回憶,象征著自由。
也可能,他隻是喜歡自行車的速度慢。
這會兒最強地震還沒有來臨,人們也沒有聚集到公路上,路途很順。
下了車,詹姆斯問:“你要去哪裏?為什麽不開車從橋上過海?”
“上了海灣大橋我們就沒法活著下來了。”楊簡歎道。他記得那座橋比金門大橋垮的還要早,海嘯都沒來時就已經震塌了。
金門大橋要結實很多,可惜被一艘重型貨輪給壓垮了。這兩座橋無論上哪一座,幸存的幾率都接近於零。
楊簡很快從海邊找了一艘快艇,手動打火發動。
詹姆斯驚呆了,毫不猶豫的上了快艇,他覺得楊簡是目前最能給他帶來安全感的人。“你怎麽連這個也會?我們要去哪裏?”
“去舊金山最高的山諾博山,高地而且穩固,不會死於地震和海嘯。”楊簡一邊發動快艇一邊解釋說。
詹姆斯呆呆的問:“哪來的海嘯?”
“你不會以為剛才那波地震後就結束了吧?這才剛剛開始呢。這是地殼運動造成的地震,剛才那次還算低級,下一波地震才要命。”
“你怎麽知道?”
“我就是知道,不想死就跟著我。”楊簡哼道。他沒法解釋是看電影知道的,幸好現在還有時間。
詹姆斯這會兒是楊簡的大腿掛件,對方說什麽就是什麽。他感覺“神經刀”不隻是神經,根本就是瘋子,偷車偷快艇時眼都不眨一下,像個慣犯。
但他覺得,楊簡比自己更像領袖,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老大。
楊簡爭分奪秒,兩人很快就到了舊金山海岸線。
楊簡看了看時間,知道電影裏的那波大地震暫時不會來。現在女主角布萊克大概剛和那兩兄弟脫困不久,正要步行去柯伊特塔。那個地方被大火包圍了,於是他們選擇了b計劃,想去楊簡說的那座山。
在途中因為男二號本的腿被玻璃插傷,他們速度變慢。在聽到海嘯預警後,他們被迫進了“不死法醫”那座還沒有完工的大樓落腳,並等到了強森的救援。
楊簡的a計劃是飆車上山,如果路堵的很厲害,b計劃就是去那棟電影裏的寫字樓。那棟樓還算堅固,擋住海嘯的衝擊過了一會兒才倒,隻是女主角布萊克差點淹死。
楊簡選的路線是活路,走錯一步大概就沒了。他清楚後麵的海嘯有多恐怖,凡是不在高處的人死傷無數,能活下來的百裏挑一,都是開了主角光環的那種。
楊簡不知道如果自己掛了,會不會離開這個世界算任務失敗。這種事他不敢賭,萬一賭輸可就沒機會重來了。
兩人上岸後路就沒那麽順了,有車也開不了隻能步行。幾乎所有人都在往海邊走,渴望等待救援坐船離開。電影裏那搜被海嘯衝到城市裏的遊輪裏麵肯定坐了很多人。
走在人群中,兩個身穿騎士訓練服的高大球員特別顯眼。不過在這個節骨眼,不會有人想要追星了。
讓楊簡感到意外的是,詹姆斯竟然完全沒有想過隨大流,也沒有對他的選擇提出質疑,哪怕隻有他們在往反方向走。
詹姆斯很聰明,一直擅長和強者抱團,稍微一分析就知道跟著楊簡更安全。這麽多人一起去海邊,就算真有救援船也不可能全都上去。到時候他怎麽辦?是拿錢買命,還是把上船的機會讓給婦女兒童,英勇就義?
一個手機從來不開數據流量,到處蹭免費wifi的人,怎麽可能願意花大價錢購買一張虛無縹緲的船票?
而且詹姆斯這會兒變的很安靜,並沒有大聲嚷嚷告訴其他人可能會發生海嘯,應該遠離海邊。如果大家信了,一股腦的跟著他們跑,混亂中逃生難度大增。
楊簡不管其他人,是因為他知道這是個電影世界,無論他管不管這些事都會發生。詹姆斯不同,他的性格類似《黑袍糾察隊》裏的“祖國人”,根本不在乎其他人的死活。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詹姆斯和祖國人相似的地方太多了,比如他們非常在意外界的評價,利用媒體在公眾麵前大肆包裝自己的形象。
祖國人會幹涉管理層,控製七人組的選人決策權。詹姆斯會幹涉管理層,控製交易。
而且他們都有戀母情結,心思敏感。他們都視粉絲為螻蟻,表麵一套背地一套等等。
作為詹姆斯選擇的大腿,楊簡感覺自己成了士兵男孩。沒錯,就是祖國人他爹……